資源簡介 (共45張PPT)第二節城鎮化第二章 《鄉村和城鎮》上海浦東19932020西安大雁塔19802024課程標準和學習目標運用資料,說明不同地區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以及城鎮化的利弊。1.了解城鎮化的概念、衡量指標和意義,結合實例或圖表材料,分析不同國家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2.結合實例或資料,解釋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3.結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學習標準學習目標一、城鎮化的意義探究活動自學探究:城鎮化的概念活動安排:自行閱讀課本31-32頁的相關內容,獨立自主完成下列問題,并用不同顏色的筆圈出關鍵字。(1)什么是城鎮化?城鎮化標志是什么?(2)說出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重要指標。(3)結合自己的理解,讀圖2.11指出長三角城市化的表現。學習任務城鎮化的概念1980年西安大雁塔周邊2024年西安大雁塔周邊定義:城鎮化一般指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鄉村地區轉化為城鎮地區的過程。城鎮化的概念內涵人口轉化地域轉化生產活動轉化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鄉村地區轉化為城鎮地區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城鎮化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化以及城市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探究:城鎮化的表現小組合作探究:結合31頁的材料,對比閱讀下面兩幅圖,指出長江三角洲城鎮化發展的表現。長三角地區城市數量增多;城市等級規模提升;城市人口數量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鎮化的標志標志城市人口第一產業城市用地上 升比 重勞動力轉移規 模第二三產業擴 大城鎮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體現了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城鎮數量增多城鎮化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10 00020 00030 00040 00050 00060 00070 00080 000204006080100城鎮人口比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英國韓國日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國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印度巴基斯坦工業化水平高,經濟發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工業化水平低,經濟發展水平低,城鎮化水平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化鄉鎮企業的發展農村工業化鄉村變城鎮城鎮數量增加城市工業發展工業實力大增城市用地擴大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勞動力需求量增加城鎮化推動帶動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兩股相互促進的力量,區域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又會促進工業化。城鎮化的意義1.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有助于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城鎮化的意義2.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城鎮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電、天然氣等設施集中;可提高土地、水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城鎮化的意義3.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城鎮化伴隨著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同時也便于人們對污染物進行集中處理,提升環境質量;通過平整土地、修建設施、綠化等措施,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城鎮化的意義4.增強區域社會和諧城鎮里就業機會眾多,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善,不僅為城鎮居民,也為鄉村居民提供優質服務;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鄉居民人均收人、受教育水平的差別不斷縮小,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漸趨同;二、世界城鎮化進程探究:世界城鎮化讀圖2.17,完成以下內容:1.分別計算1950、2000、2010、2030(預計)的世界城鎮人口比例。2.根據計算結果說明世界城鎮化水平變化狀況。18世紀中葉之前為城鎮化起步階段,水平很低,增速緩慢;產業革命后城鎮化水平逐漸提高,1900年達到13.3%;20世紀以來世界城鎮化加速發展,增速快,水平較高。世界城鎮化進程18世紀中葉1900年2021年世界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很低,不到2%歐美各國相繼經歷了工業革命,城鎮化開始加快發展。世界城鎮化的速度、規模、范圍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19世紀的10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鎮人口增加了340%;世界城鎮人口比例達到56%;探究:世界城鎮化進程差異思考分析:閱讀地圖說說城鎮化水平70%以上的和40%一下的主要分布在哪個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歐 洲非洲南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進程探究思考:閱讀圖表,結合課本上的內容,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的差異,完成下列表格。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城市起步目前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處階段活動:世界城鎮化進程差異探究思考:閱讀地圖,結合課本上的內容,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的差異,完成下列表格。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城市起步目前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處階段起步早起步晚(20世紀中葉以來)趨緩(甚至停滯)快大(70%以上)?。ú坏?0%)后期成熟階段初期階段、中期加速階段難點探究:郊區城市化與逆城市化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和資料,說一說什么是郊區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現是什么 中心城區城市郊區鄉村或小城鎮城市附近的郊區開始變成城市,伴隨著城市人口移居市郊,人口、產業由市區遷往郊區及郊區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市中心衰落,但城市總人口增加;郊區城市化難點探究:郊區城市化與逆城市化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和資料,說一說什么是郊區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表現是什么 中心城區城市郊區鄉村或小城鎮城市化后期,由于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城市問題日益嚴重,城區環境質量下降,城區人口遷往環境條件好、基礎設施完善的鄉村的現象;逆城市化思維發散:逆城市化是不是城鎮化的倒退逆城市化不是城鎮化的倒退,而是城鎮化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鄉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導致的。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區衰落,鄉村地區發展的現象。雖然人口向市外遷移,其性質還是城市人口,并不從事農業活動。總結:郊區城市化與逆城市化城市化 郊區城市化 逆城市化遷移方向城市人口鄉村人口之間聯系人口由鄉村轉向城市由中心城區到郊區城市向鄉村、小城鎮增加增加減少減少減少增加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們之間是一個持續發展的動態過程,是城市化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特征。0城鎮人口比例/100%時 間20406080100初期階段中期階段后期階段城鎮化水平較低,發展較慢;人口向城鎮迅速聚集,城鎮化推進很快。隨著人口和產業向城鎮集中,城區出現了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問題。汽車普及后,許多人和企業開始遷往郊區;城鎮化水平隨時間變化30%70%0城鎮人口比例/100%時 間20406080100初期階段中期階段后期階段城鎮化水平比較高,城鎮人口比例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在有些地區,城鎮化地域不斷向農村推進,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產業遷往離城市更遠的農村和小村鎮,使大城市人口減少原因: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的完善城鎮化水平隨時間變化(1)概括英國城鎮化的不同階段(2)請概括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城鎮化在地域上的變化,并推測城鎮化對區域產業結構和區域文化的影響。案例:英國的城鎮化進程閱讀“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以下問題。(2)答案:城市數量增多,用地規模擴大,形成城市群(帶);第二、第三產業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向鄉村擴散。難點探究:逆城市化的問題和對策市中心出現失業率高、空舊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現象積極開發市中心衰落區,改善其生活環境,吸引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回城工作和居住,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開發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區這種現象叫“再城市化”材料:我國的城鎮化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進入了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水平較超過60%,形成了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地區城鎮化水平還不到50%。探究:我國的城鎮化和區域差異(1)改革開放后,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特點?原因:改革開放后,取消了戶籍限制,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進入到城鎮中,城鎮工業化發展速度快,推動城鎮化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處于中期階段材料:我國的城鎮化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進入了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水平較超過60%,形成了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但是地區城鎮化水平還不到50%。探究:我國的城鎮化和區域差異(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東部城鎮化水平高于中西部的原因?東部城鎮地區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改革初期受到國家政策的傾斜,經濟發展水平高,第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就業機會多,吸引大量人口進入。三、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城鎮化過程中的問題城鎮化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活力。但是,在城鎮化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城鎮化過程中的問題一些大城市,城市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規劃和管理,城市的基礎設施遠遠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就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社會問題交通擁擠住房條件差就業困難假如你是一名“城市醫生”,請針對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開出有效的處方。科室 診斷 處方城市環境科 大氣、水、垃圾、噪聲污染城市交通科 交通擁堵、停車困難城市住宅科 房價高、居住質量差進行大氣、河流、噪聲等多方面的治理,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加強綠化建設,凈化空氣、增加濕度、降低噪聲,提高城市環境質量。①優化公共交通系統,減少私家車使用;②合理布局城市道路;③通過建設公共停車場和立體車庫等方式,增加停車泊位供給;④控制大城市規模;控制城市人口增長;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加快住房建設;控制房價,保障住房供應。增加城市綠地和公共空間,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緩解壓力和提升身心健康 。探究:城市化問題應對策略探究:城市化問題應對策略①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大城市的職能;②合理規劃城市,改善交通和住房條件;③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科學合理管理城市;④增加城市綠地,建設生態城市;⑤保護和治理環境⑥加強外來人員管理,控制人口遷入探究:城鎮化水平探究合作:閱讀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圖,說說為什么墨西哥、阿根廷、巴西這三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城鎮化水平卻很高?就城市化水平而言,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小,已屬于高度城市化國家,但城鎮化速度快于工業化,城市發展畸形,與經濟發展不適應,造成失業率高、貧困問題明顯。超前城市化(虛假城鎮化):人口過度集中在城鎮四、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城市,尤其大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不斷地變化,居民生活不便,城市管理面臨很大挑戰。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規劃、市政建設、公共服務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衛星拍到的”上海之魚“手機地圖搜尋某一地點在城市管理中,借助地理信息系統對各類空間信息的儲存、分析和處理功能,結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導航功能,可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建信息平臺,提供便利。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統依托其強大的數據管理、圖層分析、制圖等功能,為政府、企業等提供全方位的應用服務。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對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供優化方案圖層地形因素坡度河流分布鐵路、高速公分布城區道路網絡現狀社區的開放情況圍墻、出入口等地上建筑阻隔……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分布居住區分布……計算居民步行可達范圍(公共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城區人口分布公共服務設施評價任務優化公共服務設施數量增多不變減少公共服務設施規模提高不變減少活動了解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出警中的應用1.110指揮中心要隨時掌握每輛巡警車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2.110指揮中心要確定離事故地點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種地理信息技術?3.110指揮中心要判定最近巡警車至事故地點是否通暢,還需要利用哪些技術?如果存在交通堵塞,又該怎么辦?GPSGIS如果遇到嚴重交通擁堵,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統變更路線,或者安排距離事故地點較近,且不經過嚴重交通擁堵線路的警車前往疏導。RS活動了解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出警中的應用4.假如你是110指揮中心調度員,請你設計在接到報警到指揮警車前往事故地點的工作程序。5.由此推想,地理信息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門?定位事故地點——查詢、定位最近的巡警車——查詢巡警車與事故地點之間最近路線——將行駛路線發送給巡警車駕駛員。網絡叫車服務、快遞、共享單車、120急救中心、城市管網建設、城市土地使用與管理等。課堂內容小結城鎮化意義進程標志: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水平:工業化程度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意義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增強區域社會和諧發達:起步早,水平高,目前趨緩(甚至停滯)發展中:起步晚,水平較低,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隨時間變化特點—稍被拉平的“S”曲線問題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社會問題:交通擁堵、住房緊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