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學業水平抽樣評估物理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 滿分60分 物理和化學考試時間共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如圖1所示,嗩吶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樂器。關于吹奏嗩吶發聲時涉及的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嗩吶聲屬于超聲波B.嗩吶聲一定不是噪聲C.嗩吶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D.按壓不同位置的孔,嗩吶發聲的音色會改變2.近年來,我國在能源和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B.核電站利用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發電C.北斗導航系統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D.天宮空間站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3.關于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濕抹布擦拭發光的燈泡B.電源插座起火時,立即用水澆滅C.使用測電筆時,手能接觸筆尖金屬體D.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需使用三孔插座4.2025年2月8日,在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上,我國運動員高亭宇獲得速度滑冰男子100 米冠軍。圖2是高亭宇參賽時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滑行過程中高亭宇相對于看臺是靜止的B.高亭宇蹬地滑行,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高亭宇對冰面的壓力與冰面對高亭宇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高亭宇滑過終點線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高亭宇具有慣性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分子間只存在斥力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C.物體的機械能越大,具有的內能越大D.熱機做的有用功越多,熱機的效率越高6.如圖3所示,小紅在蕩秋千,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到最低點時,小紅動能最大B.運動到最高點時,小紅重力勢能為零C.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小紅的動能增大D.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紅的重力勢能增大7.如圖4 所示,能說明電動機工作原理的實驗是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焦距10cm)、光屏位于圖5 所示位置時,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透鏡可以用來矯正近視眼B.將蠟燭移動到45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光屏上能得到燭焰正立、放大的像C.蠟燭和光屏不動,將凸透鏡移動到 65 cm刻度處,光屏上可得到燭焰清晰的像D.蠟燭、凸透鏡、光屏位置不動,用焦距15cm凸透鏡替換該透鏡,光屏上仍能得到燭焰清晰的像9.如圖6所示,一輛卡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速度為 72 km/h,發動機的實際功率為 180 kW,行駛的時間為 2 h。這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發動機做的功為360 JB.卡車的牽引力為C.卡車行駛的路程為144 mD.卡車受到的阻力為10.如圖7 所示,電源電壓為6 V,R 、R 為定值電阻, R 為滑動變阻器,規格為“20 Ω 1 A”。只閉合開關 S,將滑片P滑至阻值最大處,電流表 A 的示數為 I ,R 的功率為P ;再閉合開關S ,電流表A 的示數為 當開關S、S 、S 均閉合時,兩電表可更換量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R 的阻值為15ΩB.只閉合開關S,滑片 P向左移動,電壓表的示數增大C.開關S、S 、S 均閉合,滑片P滑至阻值最大時,電路的總功率為D.開關S、S 、S 均閉合,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電流表示數的最大值為2.5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40分)11.(2分)圖8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踏碓將稻谷去皮的情景。踏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木杠的一端裝一塊大石頭,木杠可繞O點轉動,用腳連續踏踩木杠的另一端,石頭就不斷砸打,去掉稻谷的皮。踏碓相當于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請你畫出阻力 F 的力臂l 。12.(2分)圖9是“探究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裝置,R 、R 串聯,已知 。通電一段時間后,兩個電阻產生的熱量之比為 ;請你列舉一個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用電器 。13.(2分)如圖10所示,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角,小明用一塊平面鏡把太陽光豎直反射到井底,入射角為 度。此時,將平面鏡繞過入射點O、垂直于紙面的直線逆時針轉過一個小角度,反射光線會偏離豎直方向照射到 (選填“左”或“右”)壁。14.(2分)如圖11甲所示,敞口紙杯裝滿水,水對紙杯底的壓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紙杯中水的重力。在紙杯底部開孔,插入一個漏斗,組合成圖11乙所示裝置,紙杯中的水從漏斗流出時乒乓球不掉落,該現象的原理是: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 。15.(2分)小明使用家中的燃氣熱水器將質量為30kg的水從20℃加熱到50℃,該熱水器消耗了0.1m 的天然氣。水吸收的熱量為 J,該燃氣熱水器的效率為 。[已知水的比熱容為 天然氣的熱值為16.(5分)根據圖12 和圖 13 所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2所示,在密封良好的橡皮塞中插入兩根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一根玻璃管口下端套上一個小氣球,并用線扎緊;另一根上端通過橡膠管與抽氣筒相連。當抽氣筒抽出瓶中的部分空氣時,氣球的體積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是因為抽氣筒抽出瓶中部分空氣后,瓶中氣體壓強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氣壓強。(2)如圖13所示,取一張光滑的厚紙,做成一個小紙鍋。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不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圖13中溫度計顯示的是某時刻水的溫度,其示數為 ℃;水沸騰時水面上方冒出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紙鍋沒有燃燒是因為水沸騰后,溫度 (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17.(6分)如圖14所示,小明利用圓柱形飲料管,一端放入橡皮泥,制成一個密度計。(g=10 N/kg,水的密度(1)將密度計放入水中漂浮穩定時,飲料管露出水面部分較少,為了使密度計在水中靜止時露出的部分更多一些,可以適當 (選填“增大”或“減小”)橡皮泥質量。(2)將改裝后的密度計放在已調平衡的天平上測量質量。測量結果顯示,所用的砝碼、游碼位置如圖15所示,密度計的質量為 g。將此密度計放入水中漂浮穩定時,密度計所受的浮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密度計的重力。(3)密度計在水中靜止時,測出密度計浸入水中的深度為hA。將密度計放入酒精中靜止時,測出密度計浸入酒精中的深度為hB,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密度計在水和酒精中均未接觸容器底,則hB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寫出用ρ水、hA、hB表示酒精密度的表達式ρ酒精= 。【拓展】如圖16所示,小紅用彈簧測力計、細線、一個金屬塊測量液體的密度。她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8.0N,如圖16 甲所示;金屬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7.0N,如圖16乙所示;將金屬塊浸沒在某種液體中,靜止時測力計示數為7.2 N,如圖16丙所示,則該液體的密度為 g/cm 。18.(7分)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圖17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4.5 V,滑動變阻器規格為“50Ω 2 A”,四個阻值分別為5 Ω、10 Ω、15 Ω、20Ω的定值電阻。(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17所示的實物圖補充完整。(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電流表和電壓表均無示數,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A.電阻R 短路 B.電阻R 斷路 C.滑動變阻器斷路(3)排除故障后,小明先將5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2.4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8所示,該示數為 A。實驗過程中,把阻值為10 Ω的電阻更換成阻值為15 Ω的電阻,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4V,滑片P位置與更換電阻之前相比更靠近 (選填“A”或“B”)端。實驗數據記錄在下面表格中。實驗次數 1 2 3 4 5電阻R/Ω 5 10 15 20 30電流I/A 0.24 0.16 0.12(4)由于實驗室沒有阻值為30Ω的電阻,為了完成第5次實驗,小明將阻值為10Ω的電阻與20Ω的電阻 (選填“串”或“并”)聯,接入電路即可完成實驗。(5)在第5次實驗中,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4V,電流表的示數為0.08 A,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是 Ω。【拓展】小明用圖19所示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 的阻值,電源是干電池串聯組成的電池組(電池組的電壓為1.5V的整數倍),滑動變阻器R 最大阻值為20 Ω,未知電阻R 的阻值小于R 的最大阻值,電壓表量程0~15 V,電流表量程0~0.6A。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位于最大阻值處時,電壓表示數為6 V;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3 V時,電流表指針未達到滿偏。則Rx的阻值為 Ω。19.(6分)如圖20甲所示,實心正方體金屬塊M,邊長10cm、質量8kg,靜置于水平臺面上,從金屬塊底面豎直向上掏挖出一個重為20 N的長方體Q,將Q的ABCD 面朝下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對臺面的壓強為pQ;剩余部分 N如圖乙所示放置,對臺面的壓強為pN,恰好 (g 取 10 N/ kg)求:(1)金屬塊的密度;(2)金屬塊 M對臺面的壓強;(3)長方體 Q 與水平臺面接觸的面積。20.(6分)如圖 21 所示,電源電壓為18 V,兩個電壓表量程均為0~15 V,電流表量程為0~0.6 A,定值電阻阻值為10Ω,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 1 A”。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P到某位置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5A。(1)求電壓表 V 的示數;(2)當滑片 P滑至最右端時,求 的功率;(3)用阻值為15Ω的定值電阻R 替換R ,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下,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若使兩電壓表示數之差最大不超過9 V,求R 連入電路的阻值范圍。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學業水平抽樣評估化學試卷(本試卷共18小題 滿分60分 化學和物理考試時長共12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S—32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建設生態河北,守護美麗家園”是河北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下列措施不利于保護家鄉環境的是A.完善污水處理系統 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C.推廣新能源公交車 D.廢舊電池深埋處理2.糧食儲備是“國之大者”,通常向糧倉中充入保護氣,延緩糧食氧化。下列氣體不可能充入糧倉的是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稀有氣體3.唐山蜂蜜麻糖起源于明朝萬歷四年,制作技藝被列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下列制作工序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面團搟片 B.整形切割 C.火燒油炸 D.蜂蜜澆漿4.如圖1所示為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部分操作,其中錯誤的是5.唐山是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工業煉鐵的主要原理是B.焦炭在煉鐵過程中的作用:僅作燃料,提供熱量C.鐵質欄桿噴漆防止生銹的原理是隔絕氧氣和水D.回收廢舊金屬是保護金屬資源的一種有效途徑6.下列物質在生活中的用途體現其化學性質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利用金屬銅做導線C.鹽水用于農業選種D.利用活性炭自制凈水器7.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則純凈物一定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B.化學變化伴隨能量改變,則有能量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C.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8.布洛芬(C13H18O2)是一種家庭常用解熱鎮痛類藥物,下列關于布洛芬說法正確的是A.布洛芬屬于氧化物B.布洛芬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布洛芬由13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D.為加快緩解疼痛,可任意加大服用劑量9.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比較銅和黃銅的硬度 相互刻畫B 區分羊毛和合成纖維 灼燒聞氣味C 除去 MnO2中少量的 KMnO4 加熱固體混合物D 區分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固體 加水溶解,比較溫度10.某實驗小組按圖2 所示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中有藍色沉淀生成B.該實驗中溶液總質量不變C.該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 pH變小D.圖3所示可表示 Cu(OH)2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40分)11.(4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華院士為我國核潛艇事業作出卓越貢獻。核潛艇的艇體材料研發與艇內物資保障體系,均深度應用了化學知識。(1)核潛艇主體采用中國超級鋼制造,具有超高強度和耐腐蝕性能。超級鋼屬于 (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2)艇上常利用低溫蒸餾法和反滲透法將海水淡化。反滲透法是在壓力作用下讓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實現分離,該操作類似實驗室的 操作原理。(3)電解水是艇上制取氧氣的重要方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為保證艇員營養均衡,艇上儲備豐富的食物。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質的是 (填序號)。a.米飯 b.蘋果 c.牛肉12.(3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1)“花氣襲人知驟暖”出自陸游的《村居書喜》。從微觀的視角來看,“花氣襲人”的主要原因是 。(2)《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利用草木灰(含有和貝殼燒成的灰混合加水后所得的溶液來洗滌絲帛。K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 。(3)《易經》記載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有研究者認為其中的化學原理就是甲烷燃燒,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13.(5分)垃圾焚燒會產生飛灰,飛灰會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對其再利用是降低污染、變廢為寶的重要舉措。某垃圾處理廠從飛灰中回收氯化鈉和氯化鉀,請結合圖4、圖5完成問題。(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2)將飛灰除雜預處理后得到氯化鈉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因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變化 ,通過加熱蒸發濃縮,得到氯化鈉晶體;再將得到的熱濾液,經 ,得到氯化鉀晶體。(3)40℃時,分別取等質量的KCl、NaCl配制飽和溶液a和 b,溶液質量a b(填“<”、“=”或“>”)(4)某同學進行如圖5實驗,得到相應A、B、C三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 。14.(6分)我國自主研發了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將開啟全球航運零排放的氨燃料時代。氨氣(NH3)在氧氣中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圖6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保持丁的化學性質的微觀粒子是 (填微觀粒子名稱)(2)該反應前后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填序號)a.原子種類 b.分子數目 c.原子數目(3)請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4)若消耗了17g甲和24g乙,則生成了14g丙和 g丁。(5)氨燃料被認為是清潔燃料的原因是 。15.(5分)為減緩全球變暖速度,我國承諾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其中碳捕集是實現“碳中和”的措施之一,新興碳捕集技術的工藝流程如圖7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碳中和”的碳是指 。(2)操作a中會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3)試劑A溶液在捕集過程中,采用噴淋的方式,其目的是 。(4)反應③中的能量變化為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16.(5分)根據圖8、圖9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圖8為小組同學設計的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裝置(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 圖中X是 ,觀察到Y型管左管中白磷燃燒,燒杯中白磷不燃燒的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實驗后氣球比實驗前變得更癟,原因是 。(2)圖9所示為小組同學探究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裝置。甲同學提出通過圖中的實驗不能判斷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理由是: ;要想達到實驗目的,需要補充的實驗操作是 。17.(7分)生活中潔廁液用于清洗廁所中的水垢、尿垢(含有碳酸鈣等物質)。小豐同學在用潔廁液清洗馬桶時,發現有氣泡產生。這一現象引起他濃厚的探究興趣,潔廁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產生的氣體又是什么 探究Ⅰ 潔廁液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同學們猜想潔廁液的主要成分是酸。【實驗1】第一小組同學利用pH試紙測定潔廁液的pH,結果 pH 7(選填“>”、“<”或“=”),初步判斷潔廁液呈酸性。【實驗2】第二小組同學向盛有生銹鐵釘的試管中加入潔廁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鐵銹逐漸消失,從而得出了潔廁液中含有酸的結論,他們做出判斷的依據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寫一個即可)【分析討論】(1)小唐同學提出,向氫氧化鈉溶液中直接加入潔廁液,也能證明潔廁液中含有酸的結論。但遭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反對,同學們反對的原因是 。(2)小明同學認為還可以用鐵粉或石灰石,通過產生氣泡的現象,證明潔廁液中含有酸的結論。老師對同學們勇于探索的態度給予肯定和表揚,并提示使用潔廁液清潔馬桶時產生的氣體只有一種。探究Ⅱ 產生氣體的探究【提出問題】清洗馬桶時,產生的氣體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小組同學結合水垢、尿垢和潔廁液成分,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氫氣 猜想二:【設計方案】將收集到的氣體通入如圖10所示裝置,觀察到試管甲中 (填寫實驗現象),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管口處,a管口處無淡藍色火焰產生,證明猜想二正確。【學以致用】小豐同學發現,潔廁液也能與廚房中的純堿粉末發生反應,而且反應非常劇烈。為了能夠控制反應速率,他應該選擇圖11中的 (填序號)裝置進行實驗。【反思拓展】1.對物質進行檢驗需要利用物質的性質,并依據明顯現象做出判斷。2.使用潔廁液時應注意 (寫一條即可)。18.(5分)同學們在開展“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和136.0g過氧化氫溶液,利用供氧器制取氧氣的裝置及數據如圖12所示。請回答:(1)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的質量 (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2)計算裝置中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