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4月22日初中歷史作業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項羽破釜沉舟率領兩萬人迎戰秦軍主力以少勝多的戰役是( )A.牧野之戰 B.長平之戰 C.城濮之戰 D.巨鹿之戰2.陳勝吳廣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這次起義的地點是( )A.大澤鄉 B.巨鹿 C.長安 D.洛陽3.公元前209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建立張楚政權。其建立者是( )A.陳勝 B.項羽 C.劉邦 D.嬴政4.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解釋。下列關于“陳勝、吳廣起義”的內容。屬于解釋的是( )A.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B.攻占陳縣后,建立了“張楚”政權C.公元前209年起義在大澤鄉爆發 D.起義軍缺乏后援,最終失敗5.成語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許多成語來源于歷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與下列哪一場戰役有關( )A.桂陵之戰 B.馬陵之戰 C.長平之戰 D.巨鹿之戰6.歷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發展的,我們要善于發現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下列歷史事件(現象)存在因果關系的是( )A.休養生息政策——秦滅六國 B.秦的暴政——大澤鄉起義C.推恩令——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絲綢之路開通7.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鎮是大澤鄉起義的爆發地,有關這次農民起義的說法不準確的是( )A.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 B.陳勝與吳廣是起義的領袖C.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D.起義軍建立了“張楚”政權8.據《史記》記載,秦朝人民搖手觸禁,動輒陷刑。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導致“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積于市”。這反映出秦朝( )A.賦稅沉重 B.戰爭頻繁 C.徭役繁重 D.刑法嚴酷9.下列漫畫圖片反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是 ( )A. B.C. D.10.《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破釜沉舟的典故。與該典故相關的戰役是( )A.楚漢之爭 B.垓下戰役 C.巨鹿戰役 D.涿鹿之戰11.秦簡記載:“五人行盜,贓物在一錢以上,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判為刑徒。”這一記載說明了( )A.秦朝的賦稅很沉重 B.秦朝的刑法很殘酷C.秦朝的偷盜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12.歷史課堂上,張老師提示“戍守長城”、“遇雨誤期”、“張楚政權”等關鍵詞,同學們能立刻聯想到( )A.炎黃大戰蚩尤 B.秦滅六國 C.陳勝、吳廣起義 D.楚漢之爭二、材料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國歷代國君對人才都極為重視。秦國開放的招人用人政策也是值得贊賞的……不問出身,不管國籍使得關東諸國的人才流向了秦國。這些外來人才在秦國受到重用,也往往能竭盡所能的為秦國國君出謀劃策。——摘編自 《國史十六講》材料二 秦代的“書同文字”是歷史上有明文記載的一次文字整理規范活動。先秦古字經過這次整理,字樣結構得以定型,這對貫徹法令、傳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我國地廣人多,各地方言迥異,后來歷史上又多次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而文字的統一、成為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摘編自黃德寬《書同文字:漢字與中國文化》材料三 秦始皇為了修建驪山陵和阿房宮,役使 70 多萬人;征伐南方調發了50萬士卒;修筑長城征派了40萬人。當時全國人口約2000 萬,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萬。……在秦朝,民眾稍有不慎即觸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親族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當時的刑罰極其殘酷,有各種殘害肢體的肉刑,單是死刑就有車裂、腰斬、活埋等10多種。(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能夠統一中國的主要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代的“書同文字”指的是秦始皇采取的鞏固統一的哪一項措施 根據材料二,歸納出秦代的“書同文字”所帶來的影響。(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暴政的表現有哪些 暴政導致秦朝的速亡給你怎樣的啟示。三、綜合題14.【秦朝的統治】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材料二:及至始皇……廢先王之道(廢除古代帝王的禮制、法度),焚百家之言……以弱天下之民……然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賈誼《過秦論》(1)依據材料一,請寫出圖中①②③的名稱?(2)依據材料二及所學你認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這一事件在中國歷史上有何重要地位?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思維導圖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三 秦朝農民要將三分之二的收獲物上繳國家。當時全國人口約2000萬,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萬。秦朝的刑罰極其殘酷,民眾稍有不慎就要受到刑法處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1)根據材料一中的思維導圖,分析出秦朝政治制度的顯著特征。(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秦朝滅亡的原因。(4)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是一位極為特殊的人物,對其評價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結合所學知識,請你以“秦始皇的功與過”為題談談你對秦始皇的評價。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2025年4月22日初中歷史作業》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A D B A D B C題號 11 12答案 B C1.D2.A3.A4.A5.D6.B7.A8.D9.B10.C11.B12.C13.(1)歷代國君重視人才,開放的招人用人政策。(2)統一文字。影響:字樣結構定型,貫徹法令、傳播文化;維系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3)表現:繁重的徭役、殘酷的法律、嚴苛的刑罰。啟示:統治者應施行仁政,關注民生。14.(1)①皇帝②丞相③地方政府(2)秦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實行暴政。地位: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殘暴統治的斗爭。15.(1)顯著特征:君主專制,中央集權(2)統一度量衡,統一道路車軌,統一文字。(3)秦朝的暴政。(4)示例:秦始皇的功與過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統一車輛、道路,開鑿靈渠,溝通南北水運交通;北擊匈奴,修筑長城,鞏固了邊防。但他實行“焚書坑儒”,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賦稅,嚴茍的刑法,使得社會經濟遭到破壞,最終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等。我們要全面、客觀、一分為二地評價歷史人物。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