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4 算一算 教學設計課題 算一算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00以內數加與減(一)》中第四課時內容《算一算》。教材設計了三個活動“讀懂算籌計算的過程--讀懂用豎式計算加法的過程--嘗試用豎式表示減法計算的過程”,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情境中對算籌的介紹,讀懂表示的算式的意義。把算式和豎式建立聯系,介紹豎式計算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及兩位數的位值在呈現的豎式上面分別標注“個位”和“十位”的意義,體會為什么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加在一起。學習 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學習內容分析:結合中國古代用算籌計算的情境,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的活動,能說出算籌計算12+31=43的計算過程。 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通過介紹算籌的情景,讀懂算籌計算的過程,聯系計數器進行計算的過程,理解豎式計算,體會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加在一起,也就是相同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理解算法和算理之間的關系。在觀察和比較中發現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算式中的規律,促進推理能力的發展,培養運算能力。重點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豎式計算方法,明確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難點 準確區分十位與個位數字的運算步驟,避免數位混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視頻導入。 1.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師: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們,在那么早的時間就這么厲害的工具用在計算當中了,那么我們現代人計算的時候有什么好用的方法嗎? 板書課題:算一算。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 通過讓學生觀看科普視頻,既科普課外知識,又能很快引入新課。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一:用豎式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1)下圖表示的是用算籌計算12+31=43的過程,你能看懂嗎?說一說。 師: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算籌是怎么計算加法的。 師:大家先橫著看,有什么發現嗎? 師:接著大家跟著老師豎著觀察一下,看看前兩行的數字和第三行的數字有什么關系? (2)比一比,認一認,說一說。 師:加入現代的數字和數學符號,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最常使用的豎式計算,大家觀察一下這個豎式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請幾位同學來說一說。 學生觀察后回答:橫著看第一行是12,第二行是31,第三行是43,剛好對應算式里的是那個數字。 學生觀察后回答:每個相同數位上的數字,都在同一列,并且進行了相加,得到了結果。 學生1回答:豎式計算和算籌、計數器有點類似,都是同數位相加的。 學生2回答:豎式計算上要寫上本次運算的符號“+”“=”是用一條長的橫杠表示的。 學生3回答:計算出的結果要寫在代表“=”的下面,并且結果也要和數位一一對應。 通過多種探究過程,讓學生學會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學習任務二:用豎式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1)算籌、計數器呈現了34-22 的過程,你能用豎式表示嗎? 師:想一想,我們剛才總結的豎式計算加法的規律,要怎么列減法豎式呢?先要把什么寫出來? 師:然后我們要寫上什么?寫在什么位置上? 師:最后的結果是怎么求出來的? (2)總結規律 師:根據兩個加減法的豎式計算算式,大家和同桌討論一下,得出總結下方法規律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結論總結:無論是加法還是減法,都要做到同數位對齊再相加減。 學生先把算式中的被減數和減數,放到相應的數位下面。 學生回答:然后在相應的位置寫上我們的減號和等號,運算符號寫在減數最大數位的左邊,代表等號的橫向,寫在兩個數字的下面。 學生回答:最后相同數位相減,個位上的4-2=2,十位上的3-2=1,得到結果是12。 學生和同學討論后,得出結論。 通過多種探究過程,讓學生學會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算理。并知道了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都要和相應數位上的數字進行加減計算。課堂練習 連一連 用豎式計算 每人1瓶水,還剩多少瓶水?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學生獨立完成。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對語言有效應用。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總結。 指名說一說。 生1:我會用豎式計算加法算式了。 生2:我會用豎式計算減法算式了。 通過師生回顧全課,說說本課所學內容,總結知識,升華認識。板書 算一算 無論是加法還是減法,都要做到同數位對齊再相加減。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是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中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中指出: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感悟運算之間的關系;2.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整數加減法;3.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4.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5.探索用數或符號表達簡單情境中的變化規律。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描述四則運算的含義,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能口算簡單的百以內數的加減法,初步形成計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道理,解釋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感悟數學與現實世界的關聯,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識、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在“教學提示”中指出:1.數的運算教學應讓學生感知數的加減運算要在相同數位上進行體會簡單的推理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義,感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2.數量關系的教學。通過創設簡單的情境,提出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數量關系;利用畫圖、實物操作等方法,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表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體會幾何直觀,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以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為核心,分層推進。教材先借助小棒、計數器理解整十數加減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強化數位對齊的算理;進而過渡到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不進位、不退位橫式計算,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活動深化位值概念;最后引入豎式記錄運算過程,結合“采松果”“青蛙吃害蟲”等生活情境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列式能力。全單元緊扣直觀操作與算式表達的聯系,為后續進位加減法奠定基礎,符合課標“注重算法多樣化與算理理解”的要求。(三)學生認知情況一年級學生已掌握20以內加減法及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借助小棒、計數器等工具理解數位意義,但對“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缺乏系統認知。學習本單元時,學生需經歷從具象操作到半抽象再到符號運算的思維跨越,易出現數位混淆。教材通過“分步拆數”降低認知負荷,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仍需突破“整體數位觀”,部分學生可能在豎式計算時忽視位值對齊。教學中需強化計數器演示與算式對照,幫助學生建立位值運算的對應關系。二、單元目標擬定1.借助小棒、計數器理解算理,正確口算整十數加減。2.通過拆數掌握運算方法,強化相同數位對齊意識。3.結合計數器操作,鞏固數位概念并準確口算。4.能用橫式、豎式規范計算,理解位值對齊規則。5.結合生活情境,列式解決兩位數加減的簡單問題。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理解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掌握數位對齊規則。2.能正確口算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3.規范書寫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豎式,掌握不進位、不退位的筆算方法。(二)教學難點1.理解位值概念,避免混淆數位。2.從直觀操作(擺小棒)到符號運算(列豎式)的抽象思維轉換。3.解決實際問題時正確提取數學信息,合理列式并解釋算理。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的運算教學應讓學生感知數的加減運算要在相同數位上進行,體會簡單的推理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義。”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 教材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應用場景,比如回收廢品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2.通過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等輔助手段增強對問題的理解,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3. 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互動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應用和反復練習,形成深刻理解。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10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減法計算和解決問題 100以內數加與減(一) 小兔請客 1采松果 1青蛙吃蟲子 1算一算 1有趣的算式 1回收廢品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4.1《小兔請客》 目標: 掌握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并解決實際問題。 任務一:舊知導入,引入新課。 → 任務二:100以內整十數的加法 → 任務三:100以內整十數的減法 → 1.說出如何十個十個的數到一百。 2. 能正確計算整十數不進位加法。 3.能正確計算整十數不退位減法。4.2《采松果》 目標: 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及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 任務一:視頻導入,導入新課 → 任務二: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不進位加法 → 任務二:100以內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不退位減法→ 1.學習到視頻內有趣的科學知識。 能通過不同方法,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不進位加法 。 能通過不同方法,正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不退位減法。4.3《青蛙吃蟲子》 目標: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口算方法,借助擺小棒、計數器理解相同數位相加減的算理,能解決情境中的簡單問題。 任務一:視頻導入,引入新課→ 任務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任務三: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1.能認真看完視頻,并學習到趣味的科普知識,擴增認識。 能通過不同方法,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3.能通過不同方法,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4.4《算一算》 目標: 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任務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 任務二:用豎式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 任務三:用豎式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 → 1.能認真觀看視頻,了解到古代計算工具——算籌。 2.學會正確的豎式寫法,并利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算式。 3.能正確使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退位減法算式。4.5《有趣的算式》 目標: 準確發現簡單的規律,深刻感受算式與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系。 任務一:設置問題,導入新課 → 任務二:找到算式的規律 → 1.能正確完成練習,并發現數字之間的規律。 2.能說出算式之間的規律,并根據規律仿寫算式。4.6《回收廢品》 目標: 理解 “比多比少” 關系,掌握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任務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 任務二:解決問題→ 1.能認真觀看視頻,了解塑料對環境的危害。 2.會利用擺小棒和畫圖法解決10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問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新版一下《100以內數加與減(一》單元整體設計.docx 北師大版新版一年級下冊5.4《算一算》(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