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恩平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卷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80分鐘。2做卷前,務必將答題卡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用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寫在答題區外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952年6月6日,蘇南松江縣一互助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個月時間,而且還向全國發起了愛國增產競賽,縣、區領導組織各地農民來到這一互助組學習,推廣他們的插秧經驗。這反映當時A,人民公社化運動提高農民覺悟B.包產到戶提高勞動的積極性C.農業合作化運動進入高潮階段D.農民推動生產組織方式變化2.2023年7月12日,生態環境部在“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上發布了《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進展評估報告》,這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A.綠色B.創新C.協調D.開放3.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連槍都有可能拉不開,手雷也可能拉不了環的情況下,志愿軍重創了美軍的王牌部隊陸戰第一師…在阻擊陣地前一個連的志愿軍士兵們被凍成冰雕。材料反映了志愿軍將士A.愛國愛民,革命樂觀B.意志堅定,不懼犧牲C.團結群眾,嚴守紀律D.勤勞勇敢,愛好和平4.據統計,1953年《人民日報》出現了12次“共同富裕”,主要集中在“向農民宣傳總路線”專欄,鼓勵“大家聯合起來,用大規模生產和新的農具、農業機器,使大家能夠共同富裕”。對這種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成果B.目的支援抗美援朝戰爭C.適應社會主義改造需要D.說明我國初步實現工業化5.“這一事件改變了近千年來小農經濟在我國的主導地位,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實現了農村土地經營管理體制的歷史性變革。”這場“歷史性變革”指的是A.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B.確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C.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6,1960年1月1日、2日,《人民日報》連續發表社論,號召1960年“自始至終要躍進、各行各業要躍進”,“實現全面躍進”材料表明當時A.經濟發展迅猛B.存在冒進思想C.產業比例協調D.強調安全生產7.1956年底,在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毛澤東說:“手工業中很多好的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剪刀一萬年也不要搞掉。”這段材料說明: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A,進一步發展生產力B.促進民主法治建設C.鞏固新生政權D.推進土改運動八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蠡巴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