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下期期中八年級階段練習題歷史注意事項:1.本練習題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練習時間為60分鐘。2.本練習題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練習題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1.下圖是某次會議的資料卡片。依據卡片判斷該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時間:1949年9月地點:北平參加者:正式代表510人,候補代表77人,特別邀請代表75人,共662位代表主要任務:A.討論解放新中國的問題B.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C.討論成立聯合政府的問題D.討論制定新憲法的問題2.1949年10月,《人民日報》報道:“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該報道A.宣告祖國大陸獲得統一B.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C.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實現D.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經全部完成3.朝鮮戰場上,被凍僵的志愿軍戰士,雖動作僵硬如原木,但仍沖鋒不止,視死如歸,讓敵軍肝膽俱裂。這表明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之一是A.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揮B.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C.志愿軍戰士的英勇作戰D.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4.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49年,毛澤東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1950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1951年,經過談判,西藏和平解放D.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5.據統計,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進行了多項重點工程建設,其中治金、機械、能源工業企業分別為20個、24個、52個,化工企業7個,輕工業和醫藥企業3個,國防軍工企業44個。材料表明我國A.重工業處于優先發展地位B.工業布局日趨合理C.“一五計劃”推動民生不斷改善D.工業落后面貌已徹底改變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人大代表劉立富說,他從小就當小販學徒,賣過豆腐,十四歲就在碼頭上背豆餅,“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飯。可是現在,我們這些被瞧不起的人當了工廠的主人,國家的主人公了!”這則材料作為例證,可用于說明1954年憲法A.從法律上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B.增強人民對新中國的政治認同C.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體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右圖是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曲線圖。其中③到④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4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發展狀況B.開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1952195719601965年份D.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1949一1959年期間《人民日報》商業廣告刊登數量中,1950年以前私營企業廣告主占60%,1956年以后國營企業及公私合營企業占98%。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國家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B.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開始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20世紀60年代初,大批女青年投入我國工農業生產中,涌現出了女拖拉機手、女子勘探隊等女子工人隊伍,與“鐵人”王進喜一樣,她們被譽為“鐵姑娘”。“鐵姑娘”與“鐵人”展現的共同精神內涵是A.助人為樂B.艱苦奮斗C.…平等友愛D.開拓創新10.20世紀60年代,中國城市中的許多街道,老字號商店、學校的名稱被修改為“反修路”“東風商店”“紅衛戰校”等。這一現象反映出A.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B.革命者應保持樸素作風C.城市民眾提倡革命理想D.國家政治影響社會生活11.有學者認為:“人的觀念的轉變是每一次社會發展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算得上解放人,而有了人的解放才能夠真正地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下列能佐證此觀點的是A.“以階級斗爭為綱”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C.“兩個凡是”方針D.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2.1978年,安徽省一些地區遇到大旱,田地干裂,農村秋種難以進行。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中共安徽省委決定在農村放寬政策,把土地借給農民種糧種菜,生產度災。中共安徽省委此舉意在A,深入推行土地改革政策B.推動實行農業生產合作社C.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D.普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3.右圖是1978年和1987年的國有企業留利(政府留給國有企業的利潤)占比變化示意圖。這一變化有利于 表示明有全業曹利占比A.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B.完善平均分配方式C.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D.建立計劃經濟體制1978年1987年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2024—2025 學年下期期中八年級歷史階段練習題參考答案注意事項:1. 本練習題非選擇題部分個別題具有開放性,評卷人員應根據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制定出符合實際的評分細則。2. 評卷時,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題意相符均應給分。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1—5 BBCDA 6—10 BCABD 11—15 DCABC 16—20 CDDBA非選擇題(共 5 小題,30 分)21.(6 分)(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 分)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 分,答出一點即可)(2) 決心:出兵朝鮮,保衛和平,反對侵略。(1 分)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1 分,寫出一位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人物也可)(3) 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創造條件。(1 分,任答一點即可)變化:由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1 分)22.(6 分)(1) 形勢:經濟凋敝(經濟瀕于崩潰)國民黨殘余勢力伺機破壞,匪患嚴重;很多基層還未建立政權;帝國主義國家的孤立和封鎖。 (2 分,答出兩點即可)(2) 事件:三大改造。(1 分)建設:1953—1957 年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956—1966 年,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1 分)(3) 原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國家的熱情等。(2 分,答出兩點即可)23.(6 分)(1) 指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 分)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 分)決策: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 分)(2) 弊端:政企不分;企業缺乏自主權;分配中平均主義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1 分,答出一點即可)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 (1 分)(3) 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1 分,答出一點即可)24.(6 分)(1) 變化: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2 分)原因:改革開放的實施;黨和政府正確領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1 分,答出一點即可)(2) 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 分)理論創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 分)(3) 道路村村通,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居住環境舒適,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家用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家門口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等(1 分,任舉一例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5.(6 分)(1) 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 分)夢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1 分,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2) 實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 分)(3) 內容: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 分)標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實現,新時代中國屹立世界之巔理由:2049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0 周年,屆時中國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二個目標,即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分,其中標題 1 分,理由 1 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歷史答案.docx 周口市西華縣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