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學情調研(2025.4.21)(生物)一、單選題(共12題,共52分。)1、下列導致各種“膜”產生的微生物,錯誤的是()A.果酒發酵早期液面的白膜,酵母菌B.變酸的果酒液面的白膜,醋酸菌C.腐乳外部致密的膜(皮),毛霉D.泡菜壇內液面的白膜,乳酸菌2、紫花苜蓿是常用的豆科牧草,但易使家畜患鼓脹病:百脈根富含物質,X可與紫花苜蓿中特定蛋白結合,抑制鼓脹病的發生。為培育抗鼓脹病的苜蓿新品種,我國科學家利用紫花苜蓿和百脈根為材料進行了實驗,主要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架花首]A百脈根雜種細胞A.①過程為使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植物細胞形成A、B兩種原生質層B.為確保最終得到的F植株為新品種,可對②過程形成的C進行篩選和鑒定C.③過程中C的高爾基體活動性增強,D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D.將細胞培養至E階段即可研究物質X的作用,④過程需進行光照處理3、關于“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和“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取洋蔥研磨液的上清液倒入離心管中經離心后,管底的沉淀物為粗提取的DNAB.將提取的白色絲狀物溶于2mol/L的NaC1溶液中,再加二苯胺試劑并進行沸水浴,用于鑒定DNAC.PCR反應過程可以在PCR擴增儀中自動完成,而后常用瓊脂凝膠電泳來鑒定D.電泳時,接通電源后,待指示劑前沿遷移接近凝膠邊緣時,停止電泳4、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①食物網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②當天氣干旱時,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一事例屬于恢復力穩定性③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不斷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進行循環的過程,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⑨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⑤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⑥信息傳遞對于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穩定都有重要作用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5、中華穿山甲是一種名貴的藥用動物,它食性高度特化,僅食幾丁質豐富的螞蟻和白蟻;白蟻以樹木為食,危害森林,且能釋放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一甲烷,大氣中12%的甲烷來自白蟻排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中華穿山甲的重要棲息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B.偷獵、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等是中華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的重要原因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