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八年級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史非選擇題題號選擇題總分2122232425..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字母填在答題卷對應括號內)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開辟了新的紀元。下列對“新的紀元”的理解,奧不正確的是(A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銣B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樊C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的結束告銀D標志著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長2.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適用于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A.個人的回憶錄B.慶典現場照片C.有關歷史評論D.相關文學作品3.如圖所示體現了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人民(我的祖國架電影《上甘嶺》插曲…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人0A.熱情好客,彰顯禮儀風范B.愛好和平,打擊侵略者C.士氣旺盛,武器裝備精良D.努力生產,踴躍支援前線4.1952年12月6日,《朝鮮人民日報》頭版以《烈火煉真鋼》為題,對志愿軍戰士易祿亨舍己救人、在火海中搶救朝鮮老大娘及其家人的英雄事跡作了報道,稱贊他是“中國好兒女”。這篇報道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A洗雪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民族恥辱B為了正義事業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C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D.穩定了朝鮮局勢,維護了地區和平5毛澤東提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土地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劃分階級成分,將階級意識和斗爭意識注入到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8頁農村,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民傳統的政治認同,使黨形成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材料表明土地改革()A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C.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D.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6.1957年,全國工業總產值達到784億元,比1952年增長128.6%,平均每年遞增18%:全國農副業總產值達到604億元,比1952年增長25%,平均每年增長4.5%。據材料可知(A.建國初期工農業發展均衡B.大煉鋼鐵促進工業發展C.“一五”計劃取得重大成就D.人民公社推動農業變革7根據中央“在沿海地區的工業一般不擴建不新建”的方針,“一五”計劃開始后,相當一部分工程項目被安排到全國17個省市(見表格)。據此判斷,這種布局意在(遼寧黑龍省份吉林山西河北北京陜西江甘肅四川湖南安徽河南內蒙湖北云南江西新疆項目各24項22項15項各10項8項6項各5項各4項各4項3項各1項A.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工業模式B.合理調配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C解決國民經濟發展失調的問題D.改變過去不盡合理的工業布局8.《人民日報》記者袁水拍在《六億人民心花開》一文中寫道:“代表們走進了會場,坐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項權利,這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一次”。這些“代表們”參加的是()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D.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9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其自身重力小于浮力時,就會上浮,反之則會下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出現下圖這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斷民主主撕民主主F義社會中國義社會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C.“一五”計劃D.“大躍進”運動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