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易錯02 時間線與事件順序易混易錯(PDF版 含解析)備戰2025年中考歷史考試易錯題(全國通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易錯02 時間線與事件順序易混易錯(PDF版 含解析)備戰2025年中考歷史考試易錯題(全國通用)

資源簡介

專題 02 時間線與事件順序易混易錯
一、中國古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朝代更替順序混淆:例如將唐朝 對朝代更替的時間線記憶不 案例分析法:制作朝代更替時間軸,標
與宋朝的順序顛倒,或將元朝置 清晰,缺乏對朝代特征的了 注關鍵時間節點和重要事件,并結合朝
于明朝之后。 解。 代特征進行記憶
重要歷史事件時間混淆:例如將 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 對比學習:梳理重要歷史事件時間表將
“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的 記憶模糊,缺乏對事件背景 事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影響等要素
時間混淆 和影響的深入理解。 結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二、中國近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列強侵華戰爭順序混淆:例如將“鴉 對列強侵華戰爭的背景、過 制作“歷史對照時間軸”:制作列強侵
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順序 程、結果缺乏清晰的認識, 華戰爭時間軸,標注戰爭名稱、時間、
顛倒,或將“甲午中日戰爭”與“八國聯 容易將不同戰爭的特征混 交戰雙方、結果、影響等信息,并結
軍侵華戰爭”的順序混淆。 淆。 合地圖進行記憶。
近代化探索事件順序混淆:例如將 對近代化探索事件的背景、 梳理近代化探索事件時間表**,將事
“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順序 內容、影響缺乏深入理解, 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內容、影響
顛倒,或將“辛亥革命”與“新文化 容易將不同事件的特征混 等要素結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
運動”的順序混淆。 淆 深理解
三、中國現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制作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時間
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順序混淆:例如將 對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
軸,標注事件名稱、時間、背景、
“土地改革”與“三大改造”的順序顛倒, 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缺
內容、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圖片、
或將“文化大革命”與“改革開放”的順 乏清晰的認識,容易將不
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
序混淆。 同事件的特征混淆。
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出臺時間混淆:例如
對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 梳理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時間
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社會主義
的背景、內容、影響缺乏 表,將政策與時間、背景、內容、
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時間混淆,或將
深入理解,容易將不同政 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并通過對
“西部大開發”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策的特征混淆。 比分析加深理解。
的戰略提出時間混淆。
四、世界古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四大文明古國出現順序混淆:例如將古 對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
制作四大文明古國時間軸**,標注文
埃及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的出現順序顛 位置、文明特征缺乏清
明名稱、出現時間、地理位置、文明
倒,或將古印度文明與古中國文明的出 晰的認識,容易將不同
特征等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現順序混淆。 文明的特征混淆
五、世界近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新航路開辟時間順序混淆:例如將哥倫布發 對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 制作新航路開辟時間軸,標
現新大陸與達·伽馬到達印度的時間順序顛 程、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 注航海家姓名、航行時間、
倒,或將麥哲倫環球航行與迪亞士到達好望 容易將不同航海家的航行 航行路線、重要發現等信息,
角的時間順序混淆。 路線和時間混淆。 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資產階級革命時間順序混淆:例如將英國資 梳理資產階級革命時間表,
對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過
產階級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時間順序顛 將革命與時間、人物、背景、
程、影響缺乏深入理解,容
倒,或將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時間 過程、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
易將不同革命的特征混淆。
順序混淆。 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六、世界現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混淆:例如將 地制作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
對重要國際組織的背景、宗
“聯合國”與“北約”的成立時間混淆,或 軸,標注組織名稱、成立時間、
旨、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
將“歐盟”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時 成員國、宗旨、影響等信息,并
容易將不同組織的特征混淆
間混淆。 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
易錯 01 中國古代史
易錯陷阱 1:朝代更替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下圖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某一片段。圖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別是( )
A.蜀、西晉 B.東漢、南朝 C.蜀、前秦 D.蜀、東漢
常見錯因 易混淆三國鼎立的時空位置和朝代順序的演變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平時復習時關注時空觀念、繪制時間軸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229 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標志著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
解答過程 面形成,可以得出,①為蜀;結合所學知識,280 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可以得出,②
為西晉,A 項正確。東漢在三國之前,排除 BD 項;在西晉滅亡之后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
個政權,統稱“十六國”,而前秦是“北方十六國”之一,排除 C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熟練掌握古代史朝代更替
易錯陷阱 2:重要歷史事件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如下圖歷史事件發生在①朝代的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大禹治水 B.盤庚遷殷
C.國人暴動 D.平王東遷
常見錯因 歷史概念時空模糊,大事件時間混淆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繪制重大事件時間軸。
解答過程 【答案】B
【解析】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約公元前 1600 年,商人的首領湯趁夏朝統治面臨
崩潰之際,聯絡周邊勢力,起兵攻伐,一舉推翻夏朝的統治,建立起新的奴隸制王朝——
商朝,因此該朝代為商朝,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曾多次遷都,到商王盤
庚時遷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其發生在商朝,B 項正確;大禹治水發生在夏朝
建立之前,與商朝無關,排除 A 項;國人暴動發生在西周時期,與商朝無關,排除 C 項;
平王東遷發生在周朝,與商朝無關,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避錯總結】對比學習:梳理重要歷史事件時間表將事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
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1.時序性是歷史學科的基本屬性之一,下列歷史事件中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努爾哈赤建立后金②清軍入關
③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④明朝滅亡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2.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而年代標尺有助于我
們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秦統一中國的時間應該出現在下面年代尺的哪一段( )
A.A B.B C.C D.D
3.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古代中國的歷史發展往往與朝代的更替相呼應,下面朝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夏→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商→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B.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夏→漢→秦→三國→兩晉南北朝
C.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D.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兩晉南北朝→三國
4.下面是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部分)。發生在①朝代的歷史事件是( )
A.大禹治水 B.盤庚遷殷 C.“國人暴動” D.平王東遷
5.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①對應的朝代相關的史
實(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B.開鑿運河,創立科舉
C.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D.重心南移,重文輕武
6.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發生在如圖①中對應朝代的歷史事件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公天下變家天下 B.司母戊鼎的鑄造
C.滅六國統一全國 D.統一文字為隸書
7.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圖歷史事件發生在①對應朝代的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大禹治水 B.國人暴動 C.盤庚遷殷 D.平王東遷
8.下面是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部分),建立③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易錯 02 中國近代史
易錯陷阱 1:列強侵華戰爭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1.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發動五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正確順序是( )
A.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法戰爭
B.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C.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D.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將“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順序顛倒,或將“甲午中日戰爭”
常見錯因
易錯剖析 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順序混淆
糾錯攻略 列表記憶列強侵華戰爭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 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56-1860 年,英法發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1885 年爆發了中法戰爭;1894-1895 年,爆發甲午中日戰爭;
解答過程
1900-1901 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故正確的順序是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
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 項正確;ABC 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ABC 項。 故
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歷史對照時間軸”:制作列強侵華戰爭時間軸,標注戰爭名稱、時間、交戰雙方、結
果、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近代化探索事件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下列歷史人物的排序,與中國近代化起步階段的探索順序相對應的是( )
A.嚴復、魏源、孫中山、李大釗 B.左宗棠、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
C.梁啟超、李鴻章、魯迅、孫中山 D.林則徐、譚嗣同、關天培、胡適
常見錯因 混淆探索時期的人物所處的年代將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列表總結記憶探索歷史的的時間、事件、人物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經歷了從技術——制度——思想文化的過程,分
解答過程 別對應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左宗棠是洋務派的代表,康有為是
維新派的代表、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B 項正
確;嚴復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A 項;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代表,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C
項;林則徐的事跡是虎門銷煙,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避錯總結】
1.結合下面的歷史時間軸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時間軸一
時間軸二
(1)近代史上,西方列強發動了多次侵華戰爭。請按順序分別寫出與“時間軸一”上的四個條約相關的
侵華戰爭的名稱。
(2)1919 年因哪一歷史事件的發生,而被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引發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是什么?
(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在時間軸上找出近代史上臺灣與祖國大陸“分離”
和“回歸”的時間,并指出“分離”和“回歸”的原因。
(4)時間軸二上的“1945-1949”時期,中共中央認為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先后發起哪三大戰
役?
(5)“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這是近代國共關系的真實寫照。請在時間軸上找出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
史時期(寫出起止年份),并說明這次合作的重要歷史意義。
2.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繼地進行探索,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觀點與對應的歷史事件進行正確連線
觀點 歷史事件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
戊戌變法
器?!?br/>“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辛亥革命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新文化運動
“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洋務運動
(2)請將以上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中的四個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序。
(3)上述歷史事件呈現了鴉片戰爭后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列舉在此過程中涌現的兩位愛國人物。
3.中國的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苦難的歷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更是我們今天
的奮進!請仔細觀察組圖,回答問題: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1)請依據圖片,按順序寫出列強四次侵華戰爭的名稱。
(2)圖 1 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 圖 4 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
(3)圖 2 是哪些強盜所為 請問圖 3 這位民族英雄是誰?
(4)從苦難的近代史,我們能得到什么認識
4.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和探索史。據此回答問題。
時間 事件
1856—1860 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按時間順序填寫近代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
(2)面對列強的侵華,中國社會各階層展開了一系列運動。例如:
①地主階級興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 ;
②資產階級維新派興起了一場短暫但影響深遠的 ;
③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了推翻清王朝的 ;
④農民階級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和 ;
⑤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一條 、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時間 事件
1840-1842 年 鴉片戰爭
1894-1895 年 甲午中日戰爭
1900 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31 年-1945 年 抗日戰爭
易錯點 03 中國現代史
易錯陷阱 1: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順序
【易錯典例】
1.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的事件對應的時期是下面時間軸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對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容易將不
常見錯因
易錯剖析 同事件的特征混淆。
糾錯攻略 理清建國后重大措施,做到明白歷史解釋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66—1976 年進行的“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
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屬于④,D 項正確;①1949—1956 年處于
解答過程
過渡時期,并未出現嚴重挫折事件,排除 A 項;②1956—1966 年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
公社化”,但其并非最嚴重的挫折,排除 B 項;③1953—1957 年進行了一五計劃,并不屬
于挫折,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時間軸,標注事件名稱、時間、背景、內容、影響等信息,并
結合圖片等資料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出臺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
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篇幅和數量
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思想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C.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 D.國企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常見錯因 混淆思想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和經濟重心轉移時間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總結大事年表,提高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解答過程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
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
等新欄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
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實行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方面的信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
關注,C 項正確;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 A 項;思想
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B 項;
國企改革開始于 1984 年,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避錯總結】
1.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
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列事件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農業生產關系的
四次調整,按調整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②土地改革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2.新中國成立后,下列哪組事件造成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錯誤和挫折( )
①人民公社化運動 ②抗美援朝 ③“大躍進” ④土地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一—《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
類報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篇幅和
數量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 B.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C.撥亂反正工作圓滿完成 D.經濟特區的建立
A.黨先進指導思想的確立、繼承和發展
B.外交事業的不斷發展及取得的成就
C.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斷奮斗
D.改革開放后人們日常生活的大變化
易錯 04 世界古代史
易錯陷阱 1:四大文明古國出現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閱讀《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完成相關題目。
(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 A、B、C、D 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B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
C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D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
(2)小明制作了一把四大文明古國出現的年代尺,請你幫他補充完整,將四大文明古國出現的大致時
間標明在該年代尺上。
(3)四大文明古國中有哪些科學成果對今天有直接的影響?(請你至少列出 2 條)
【答案】(1)A 尼羅河流域 B 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 幼發拉底河流域)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黃河
長江流域
(2)(4 分)(位置正確、時間未寫,或者時間寫正確,但位置略有誤差均給分,寫對一個給 1 分)古
埃及文明大致產生于公元前 3500 年;古巴比倫文明大致產生于公元前 3500 年;古印度文明大致產生于
公元前 2500 年;中國文明產生于公元前 2070 年。
(3)(2 分)古埃及──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古代兩河流域──星期制度;古代印度──包括 0
在內的十個數字 (注:列出 2 條即可,但必須是對今天有直接影響科學成果,寫其它成果不得分。)
【避錯總結】
1.亞非大河流域出現的四大文明古國,按照地理位置從西到東的排列順序是( )
A.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 B.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
C.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 D.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
2.一考古隊從非洲出發,由西向東去考察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其考察順序是( )
①尼羅河流域 ②印度河、恒河流域 ③黃河、長江流域 ④兩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易錯 05 世界近代史
易錯陷阱 1:新航路開辟時間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1.新航路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下圖中第一次完
成環球航行的線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常見錯因 易混淆四位航海家的時間順序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制作航海時間軸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519 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經過 3 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 1522 年回到歐洲。麥哲倫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
解答過程
了地圓說的正確,④航線符合題意,D 項正確;①是迪亞士從歐洲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達
好望角的航線,排除 A 項;②是哥倫布到美洲的航線,排除 B 項;③是達·伽馬繞過好望
角,到達印度西海岸的航線,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新航路開辟時間軸,標注航海家姓名、航行時間、航行路線、重要發現等
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資產階級革命時間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下
列時間軸中,與③對應的事件是( )
A.法國大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美國內戰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常見錯因 易混淆四位航海家的時間順序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制作資本主義發展時間軸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與③對應的是《人權宣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期
間法國制憲會議于 1789 年由頒布的了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
解答過程 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A 項正確;《獨立宣言》是 1776 年杰斐遜起草的,發
表于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排除 B 項;1862 年,美國內戰期間聯邦政府審時度勢,頒布了
《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排除 C 項;1689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梳理資產階級革命時間表,將革命與時間、人物、背景、過程、影響等要素結
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1.下表節選自“維多利亞號”船員的航海日記,與此相關的航海家是( )
航行時間 航海活動
1519 年 9 月 從西班牙圣盧卡爾港出發,共 5 艘船和 265 名船員
1520 年 11 月 進入歐洲人所說的“大南?!?br/>干預菲律賓諸島內訌被殺,1522 年 9 月僅剩一艘船
1521 年 4 月
“維多利亞號”返回西班牙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
2.下圖為《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對圖②航線描述正確的是( )
A.發現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B.發現到達印度西海岸的航路
C.已經打開通往東方的航線 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
3.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依據下圖,請你判斷它反映的歷史
事件是( )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D.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4.以下大事年表的主題最合理的是( )
時間 1640 年 1688 年 1775 年 1789 年
事件 英國議會重新召開 “光榮革命” “來克星頓的槍聲” 攻占巴士底獄
A.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易錯 06 世界現代史
易錯陷阱 1: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1.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
勢明顯,為了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解決貿易爭端,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成
立的國際組織是( )
A.世界貿易組織 B.聯合國 C.亞太經合組織 D.歐洲聯盟
常見錯因 易混淆世界組織的時間
易錯剖析 制作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軸,標注組織名稱、成立時間、成員國、宗旨、
糾錯攻略
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制作航海時間時間軸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它的宗旨是以非歧視性、開放、
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
平。通過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世貿的建立使成員
解答過程 國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
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A 項正確;聯合國成立于 1945
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 B 項;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時間是 1989 年,是區域性經濟
合作組織,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C 項;歐盟成立時間是 1993 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
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
1.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
(1)性質:帝國主義政治軍事集團。
(2)參與國家:三國協約——英、法、俄;三國同盟——德、意、奧。
(3)影響: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導致一戰的爆發。
2.軸心國集團與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軸心國集團:
①參與國:德、意、日。
②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③影響:有利于法西斯的擴張,對世界和平構成了嚴重威脅,預示著二戰的來臨。
(2)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①時間、地點:1942 年,華盛頓。
②參與國:美、英、蘇、中等 26 個國家。
③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④影響: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
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3.北約和華約
1949 年美國加拿大和西歐 10 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 年蘇聯和東歐 7 個國家成立華沙
條約組織,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
4.國際聯盟(簡稱“國聯”)
(1)成立:根據巴黎和會決定建立國聯。1920 年 1 月成立。
(2)宗旨:制止侵略、維護和平。但實際上成為一紙空文。
(3)美國提倡建立,但沒有加入,實際為英法所控制,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后資本主義
世界秩序的工具。二戰前夕采取綏靖政策,縱容法西斯侵略。
5.聯合國:
(1)成立:1945 年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1945 年 10 月成立。總部設在紐約。
(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友好合作。
(3)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 26 屆聯大在恢復中華人民國共產黨
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6.歐洲聯盟:
(1)時間、國家:1993 年,英、法、德、意等歐洲國家。
(2)性質:歐洲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聯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3)影響:
a.加速了歐洲的發展,提高了歐洲國臉盤兒的國際地們,標志著歐洲走向一體化、區域化、
集團化。
b.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
7.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縮寫為 WTO。俗稱:經濟聯合國):
(1)目的:為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2)成立:1955 年在關貿總協定的基礎上,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總部在瑞士的日內瓦。
(3)宗旨:希望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
(4)影響: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
表現),但它也使參加國及企業更直接地面臨國際競爭,經濟風險增加。
(5)中國于 2001 年 11 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它是中國以積極的態度融入世界經濟
的表現。
8.亞太經合組織(英文縮寫為 APEC。)
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89 年成立。2001 年 10 月,APEC 會議在中國上
海舉辦,這是 APEC 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2014 年再次在舉辦北京 APEC 會議。
9.主要組織標識
注: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和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和區域性經濟組織,都是為了順應世界經
濟全球化趨勢而成立的,反過來又都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
色。
(1)將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分別填入示意圖一中的相應空白方框中。根據示意圖二,概括經濟
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二戰后西歐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威脅和控制。西歐有識之士認識到,
只有消除仇恨和戰爭,走聯合發展道路,最終實現歐洲的統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輝煌。
材料二 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國通過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這次公投不僅決定著歐盟整體的命運,也
會對中英乃至中歐關系帶來諸多影響。英國的脫歐,可能迫使中國被推到與美國陣營直接對抗的最前線。
但歐盟絕對不會心甘情愿走這條路,中國也不允許讓歐盟退出世界政治舞臺,繼而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
因此,無論是歐盟,還是中國,都有意愿讓歐盟重新強大起來,這樣更有利于中國把“一帶一路”戰略
推向歐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有哪些?
(2)1993 年歐盟正式誕生,歐盟的成立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有什么影響?
(3)結合材料二分析英國脫歐對中國帶來什么機遇和挑戰?
1.(2025 濟南·模擬)下圖為某一時期的重大事件時間軸,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2.(2025 廣東廣州·模擬)制作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下圖中①②③④處的政權名稱是( )
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示意圖
A.東漢、東晉、北周、北魏 B.蜀、東晉、北魏、北周
C.東漢、前秦、北周、北魏 D.蜀、前秦、北魏、北周
3.(2025·河南·模擬)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示意圖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
立的是( )
A. B. C. D.
4.(2025·江蘇南通·模擬)下面是唐至元之間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其正確的演變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5.(2024·安徽阜陽·模擬預測)下圖是茶葉出口值和鴉片進口值,其中茶葉出口值和鴉片進口值增長最快
階段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天津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
6.(2024·江西吉安·模擬預測)文物流失最嚴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由于發生了(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事 D.抗
日戰爭
7.(2025·河北·模擬)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實踐創新、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創新是貫穿中
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一條紅線。下圖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創新成就,其中,1978 年對
應的歷史元素應是( )
A.土地改革 B.公私合營 C.改革開放 D.科學發展觀
8.(2024·廣東中山·二模)下表所示是十八大以來我國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據此可知,生態文
明建設( )
時間 內容
2012 年 作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
2015 年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
2017 年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2023 年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挺出到 2025 年,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A.發展成為改革開放的核心內容 B.不符合現代科技進步的需求
C.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D.主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
9.(2025·山東臨沂·模擬預測)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依據
下圖,請你判斷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D.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10.(2025·陜西·二模)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如下圖所示是美國建國時的發展示意圖,F1 是
它發展的動力,F2 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該時期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動力 F1 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B.圖中阻力 F2 是英國的封建統治
C.a 處事件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開始 D.b 處時間頒布了《人權宣言》
11.(2025·江蘇蘇州·模擬)下面時間軸反映的主題是( )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反對外國殖民統治的斗爭
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議會與封建王權間的較量
12.(2025·福建·模擬)以下時間軸反映出( )
A.封君封臣阻礙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B.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國統治而獨立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了法國大革命
D.君主立憲制體現了英國政治傳統專題 02 時間線與事件順序易混易錯
一、中國古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朝代更替順序混淆:例如將唐朝 對朝代更替的時間線記憶不 案例分析法:制作朝代更替時間軸,標
與宋朝的順序顛倒,或將元朝置 清晰,缺乏對朝代特征的了 注關鍵時間節點和重要事件,并結合朝
于明朝之后。 解。 代特征進行記憶
重要歷史事件時間混淆:例如將 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 對比學習:梳理重要歷史事件時間表將
“安史之亂”與“黃巢起義”的 記憶模糊,缺乏對事件背景 事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影響等要素
時間混淆 和影響的深入理解。 結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二、中國近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列強侵華戰爭順序混淆:例如將“鴉 對列強侵華戰爭的背景、過 制作“歷史對照時間軸”:制作列強侵
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順序 程、結果缺乏清晰的認識, 華戰爭時間軸,標注戰爭名稱、時間、
顛倒,或將“甲午中日戰爭”與“八國聯 容易將不同戰爭的特征混 交戰雙方、結果、影響等信息,并結
軍侵華戰爭”的順序混淆。 淆。 合地圖進行記憶。
近代化探索事件順序混淆:例如將 對近代化探索事件的背景、 梳理近代化探索事件時間表**,將事
“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順序 內容、影響缺乏深入理解, 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內容、影響
顛倒,或將“辛亥革命”與“新文化 容易將不同事件的特征混 等要素結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
運動”的順序混淆。 淆 深理解
三、中國現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制作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時間
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順序混淆:例如將 對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
軸,標注事件名稱、時間、背景、
“土地改革”與“三大改造”的順序顛倒, 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缺
內容、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圖片、
或將“文化大革命”與“改革開放”的順 乏清晰的認識,容易將不
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
序混淆。 同事件的特征混淆。
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出臺時間混淆:例如
對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 梳理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時間
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社會主義
的背景、內容、影響缺乏 表,將政策與時間、背景、內容、
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時間混淆,或將
深入理解,容易將不同政 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并通過對
“西部大開發”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策的特征混淆。 比分析加深理解。
的戰略提出時間混淆。
四、世界古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四大文明古國出現順序混淆:例如將古 對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
制作四大文明古國時間軸**,標注文
埃及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的出現順序顛 位置、文明特征缺乏清
明名稱、出現時間、地理位置、文明
倒,或將古印度文明與古中國文明的出 晰的認識,容易將不同
特征等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現順序混淆。 文明的特征混淆
五、世界近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新航路開辟時間順序混淆:例如將哥倫布發 對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 制作新航路開辟時間軸,標
現新大陸與達·伽馬到達印度的時間順序顛 程、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 注航海家姓名、航行時間、
倒,或將麥哲倫環球航行與迪亞士到達好望 容易將不同航海家的航行 航行路線、重要發現等信息,
角的時間順序混淆。 路線和時間混淆。 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資產階級革命時間順序混淆:例如將英國資 梳理資產階級革命時間表,
對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過
產階級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時間順序顛 將革命與時間、人物、背景、
程、影響缺乏深入理解,容
倒,或將法國大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時間 過程、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
易將不同革命的特征混淆。
順序混淆。 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六、世界現代史
易錯點 易錯原因 糾錯措施
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混淆:例如將 地制作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
對重要國際組織的背景、宗
“聯合國”與“北約”的成立時間混淆,或 軸,標注組織名稱、成立時間、
旨、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
將“歐盟”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時 成員國、宗旨、影響等信息,并
容易將不同組織的特征混淆
間混淆。 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
易錯 01 中國古代史
易錯陷阱 1:朝代更替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下圖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某一片段。圖中①②代表的朝代分別是( )
A.蜀、西晉 B.東漢、南朝 C.蜀、前秦 D.蜀、東漢
常見錯因 易混淆三國鼎立的時空位置和朝代順序的演變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平時復習時關注時空觀念、繪制時間軸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229 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標志著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
解答過程 面形成,可以得出,①為蜀;結合所學知識,280 年,西晉滅吳,統一了全國,可以得出,②
為西晉,A 項正確。東漢在三國之前,排除 BD 項;在西晉滅亡之后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六
個政權,統稱“十六國”,而前秦是“北方十六國”之一,排除 C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熟練掌握古代史朝代更替
易錯陷阱 2:重要歷史事件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如下圖歷史事件發生在①朝代的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大禹治水 B.盤庚遷殷
C.國人暴動 D.平王東遷
常見錯因 歷史概念時空模糊,大事件時間混淆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繪制重大事件時間軸。
解答過程 【答案】B
【解析】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約公元前 1600 年,商人的首領湯趁夏朝統治面臨
崩潰之際,聯絡周邊勢力,起兵攻伐,一舉推翻夏朝的統治,建立起新的奴隸制王朝——
商朝,因此該朝代為商朝,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曾多次遷都,到商王盤
庚時遷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其發生在商朝,B 項正確;大禹治水發生在夏朝
建立之前,與商朝無關,排除 A 項;國人暴動發生在西周時期,與商朝無關,排除 C 項;
平王東遷發生在周朝,與商朝無關,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避錯總結】對比學習:梳理重要歷史事件時間表將事件與時間、人物、背景、影響等要素結合記憶,
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1.時序性是歷史學科的基本屬性之一,下列歷史事件中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努爾哈赤建立后金②清軍入關
③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④明朝滅亡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1616 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大金政權,1644 年,李自成在西
安建立大順政權,1644 年 4 月,攻入北京城內,明朝末帝崇禎自縊,明朝滅亡,1644 年,明朝滅亡,
駐守山海關的明軍將領吳三桂降清,引清軍入關,擊敗李自成軍隊,因此,①③④②符合時間先后順序,A
項正確;根據歷史事件中時間順序,分別排除 BCD 項。故選 A 項。
2.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而年代標尺有助于我
們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秦統一中國的時間應該出現在下面年代尺的哪一段(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滅六國,統一全國,年度尺中公元前 221 年位于公元前 300
年到公元前 200 年之間,A 項正確;年度尺中公元前 200 年到公元前 100 年之間屬于公元前 2 世紀,排
除 B 項;100 年到 200 年屬于 2 世紀,與史實不相符,排除 C 項;200 年到 300 年屬于 3 世紀,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3.歷史長河川流不息,古代中國的歷史發展往往與朝代的更替相呼應,下面朝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夏→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商→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B.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夏→漢→秦→三國→兩晉南北朝
C.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D.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兩晉南北朝→三國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朝代歌的歷史順序為,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
兩漢,三國魏蜀吳,兩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因此夏朝
至南北朝的更替排序正確的是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C 項
正確;夏朝之后是商朝,排除 A 項;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排除 B 項;280 年,西晉滅
吳,統一了全國,因此三國在兩晉南北朝之前,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4.下面是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部分)。發生在①朝代的歷史事件是( )
A.大禹治水 B.盤庚遷殷 C.“國人暴動” D.平王東遷
【答案】B
【解析】據題干“發生在①朝代的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朝代是商朝(約公元前 1600 年—
前 1046 年),而盤庚遷殷是商朝的重要歷史事件,B 項正確;大禹治水發生在夏朝,排除 A 項;“國人
暴動”發生在西周時期,排除 C 項;平王東遷發生在東周時期,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5.了解歷史時序,初步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①對應的朝代相關的史
實(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B.開鑿運河,創立科舉
C.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D.重心南移,重文輕武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618 年,李淵稱帝,唐朝建立,907 年唐朝滅亡,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
指唐太宗和唐玄宗統治時期的盛世,C 項正確;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發生在西漢時期,西漢建立于公元
前 202 年,公元 9 年,王莽篡權,西漢滅亡,排除 A 項;開鑿運河,創立科舉發生在隋朝,隋朝建立于
581 年,618 年滅亡,排除 B 項;重心南移,重文輕武發生在宋朝,北宋建立于 960 年,排除 D 項。故
選 C 項。
6.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發生在如圖①中對應朝代的歷史事件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公天下變家天下 B.司母戊鼎的鑄造
C.滅六國統一全國 D.統一文字為隸書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圖①中對應朝代”,可知圖①是由公元前 1600 年到公元前 1046 年,可知與商朝
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 1600 年商的首領湯打敗夏王桀,夏朝滅亡,湯建立商朝;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通過牧野之戰推翻商朝統治,建立西周??芍獔D①中對應朝代是商朝。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
的青銅器,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
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B 項正確;公天下變家天下,與夏朝相關,與圖①中對應朝代不符,排除
A 項;秦國滅六國統一全國,建立秦朝,與圖①中對應朝代不符,排除 C 項;秦朝時期,統一文字為隸
書,與圖①中對應朝代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7.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下圖歷史事件發生在①對應朝代的是( )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
A.大禹治水 B.國人暴動 C.盤庚遷殷 D.平王東遷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約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是商朝時期,受戰亂影響,商朝多次遷都,
到商王盤庚時遷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C 項正確;大禹治水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期,排除 A
項;國人暴動是西周時期,排除 B 項;平王東遷是東周時期,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8.下面是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部分),建立③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元朝建立后,繼續進攻南宋。1276 年,元軍攻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1279
年,元軍攻滅南宋殘部。元滅南宋,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
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D 項正確;契丹族建立遼朝被金朝滅亡,排除 A 項;黨項族建立西夏政權,1227
年,被蒙古所滅排除 B 項;女真族建立金被蒙古族所滅,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易錯 02 中國近代史
易錯陷阱 1:列強侵華戰爭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1.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發動五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正確順序是( )
A.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法戰爭
B.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C.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D.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將“鴉片戰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順序顛倒,或將“甲午中日戰爭”
常見錯因
易錯剖析 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順序混淆
糾錯攻略 列表記憶列強侵華戰爭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 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56-1860 年,英法發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1885 年爆發了中法戰爭;1894-1895 年,爆發甲午中日戰爭;
解答過程
1900-1901 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故正確的順序是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
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 項正確;ABC 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ABC 項。 故
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歷史對照時間軸”:制作列強侵華戰爭時間軸,標注戰爭名稱、時間、交戰雙方、結
果、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近代化探索事件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下列歷史人物的排序,與中國近代化起步階段的探索順序相對應的是( )
A.嚴復、魏源、孫中山、李大釗 B.左宗棠、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
C.梁啟超、李鴻章、魯迅、孫中山 D.林則徐、譚嗣同、關天培、胡適
常見錯因 混淆探索時期的人物所處的年代將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列表總結記憶探索歷史的的時間、事件、人物
【答案】B
解答過程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經歷了從技術——制度——思想文化的過程,分
別對應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左宗棠是洋務派的代表,康有為是
維新派的代表、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B 項正
確;嚴復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A 項;梁啟超是維新派的代表,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C
項;林則徐的事跡是虎門銷煙,與洋務運動無關,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避錯總結】
1.結合下面的歷史時間軸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時間軸一
時間軸二
(1)近代史上,西方列強發動了多次侵華戰爭。請按順序分別寫出與“時間軸一”上的四個條約相關的
侵華戰爭的名稱。
(2)1919 年因哪一歷史事件的發生,而被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引發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是什么?
(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在時間軸上找出近代史上臺灣與祖國大陸“分離”
和“回歸”的時間,并指出“分離”和“回歸”的原因。
(4)時間軸二上的“1945-1949”時期,中共中央認為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先后發起哪三大戰
役?
(5)“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這是近代國共關系的真實寫照。請在時間軸上找出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
史時期(寫出起止年份),并說明這次合作的重要歷史意義。
【答案】(1)名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事件:五四運動。
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3)“分離”時間:1895 年,《馬關條約》的簽訂;
“回歸”時間: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
“分離”的原因: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
“回歸”的原因:由于中國人民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勝利。
(4)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5)時期:1937 年至 1945 年。
意義: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1)名稱:根據時間軸一結合所學可知,英國政府為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1840 年
6 月,英國艦隊侵入中國廣東海面,鴉片戰爭正式爆發,1842 年 8 月,英國艦隊沿長江而上,直逼南京
城下,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1856 年 10 月,英軍炮轟廣州,重新挑起戰爭,第二年,
英國聯合法國,組成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城,這次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 年 10 月,奕 與英法兩國簽訂《北京條約》;1894 年 7 月,日本不宣而戰,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對
華戰爭,這一年是農歷甲午年,歷史上稱為甲午中日戰爭,1895 年 4 月,中國戰敗,李鴻章與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900 年 6 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奧八國
拼湊了 2000 多人的隊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發動了八國聯軍侵
華戰爭,1901 年 9 月,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與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所以“時間軸一”
上的四個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相關的侵華戰爭分別是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事件:結合所學可知,1919 年五四運動的發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直接原因: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3)“分離”時間:結合所學可知,1895 年 4 月,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2 億兩,開
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因此近代史上臺灣與祖國大
陸“分離”的時間是 1895 年。
“回歸”時間:結合所學可知,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強大攻勢下,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被迫宣布無
條件投降,八年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勝利,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因此近代史上臺灣“回
歸”大陸的時間是 1945 年。
“分離”的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臺灣與大陸分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被迫簽
訂《馬關條約》。
“回歸”的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臺灣回歸祖國是由于中國人民全民族抗戰,取得抗日戰爭勝利。
(4)戰役:根據時間軸二上的“1945-1949”時期,結合所學可知,在這一時期中共中央先后發起了戰略
決戰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5)時期: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時期是 1937 年至 1945 年。意義:結合所學可知,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抗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
爭的勝利.
2.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繼地進行探索,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將下列觀點與對應的歷史事件進行正確連線
觀點 歷史事件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
戊戌變法
器?!?br/>“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辛亥革命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新文化運動
“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洋務運動
(2)請將以上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中的四個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序。
(3)上述歷史事件呈現了鴉片戰爭后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列舉在此過程中涌現的兩位愛國人物。
【答案】(1)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 洋務運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蔽煨缱兎?br/>“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辛亥革命
“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文化運動
(2)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3)譚嗣同、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等
【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
器之器。”指的是洋務運動的觀點;“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敝傅氖俏煨缱兎ǖ挠^
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笔切梁ジ锩恼尉V領;“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指的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主張民主和科學。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是 19 世紀 60 年底到 90 年代;戊戌變法的時間是 1898
年;辛亥革命的時間是 1911 年;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是 1915 年。所以正確的排序是洋務運動—戊戌
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李鴻章等,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
超等,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孫中山,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釗等。
3.中國的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中國人民的抗爭史。苦難的歷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更是我們今天
的奮進!請仔細觀察組圖,回答問題: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1)請依據圖片,按順序寫出列強四次侵華戰爭的名稱。
(2)圖 1 使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 圖 4 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危害
(3)圖 2 是哪些強盜所為 請問圖 3 這位民族英雄是誰?
(4)從苦難的近代史,我們能得到什么認識
【答案】(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①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①英國、法國。②鄧世昌。
(4)落后就要挨打,國家的強大是平安的保障;中國人民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沒有共產黨就投有新中
國;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甘于奉獻、勇于探索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依據圖 1 簽訂《南京條約》的場景,可知反映下的是鴉片戰爭,1842 年鴉片戰爭戰敗,
中國簽訂《南京條約》;圖 2 是圓明園的斷壁殘垣,結合課本所學,1860 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
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圖 3 中的人物是鄧世昌,結合課本所學,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大戰,鄧世昌
壯烈殉國;圖 4 是簽訂《辛丑條約》的場景 ,八國聯軍中國戰敗簽訂《辛丑條約》。由此按順序寫出
列強四次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依據第一問已知圖 1 是鴉片戰爭。根據題干“使中國社會性質”,答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社會的影響。
結合課本所學,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圖 4
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本問根據課本答八國聯軍侵華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有: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清
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依據第一問已知圖 2 是圓明園的斷壁殘垣,結合課本所學,1860 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
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故強盜指的是英國和法國的軍隊;依據圖 3 結合課本所學,可知圖中的人物是
鄧世昌。
(4)依據所學知識,近代清政府屢受西方列強的侵略,是因為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腐敗落后,
由此得到感想:落后就要挨打;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西方列強竊取中國一系列權益,得出弱
國無外交;因為落后就會被侵略,弱國無外交,就需要使中國強大起來。得出中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努力發展經濟;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等。
點睛:解題的關鍵掌握關于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間、不平
等條約、條約的內容和產生的歷史影響,深刻認識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的影響,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
教訓,樹立振興中華的決心。
4.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和探索史。據此回答問題。
時間 事件
1856—1860 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按時間順序填寫近代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
(2)面對列強的侵華,中國社會各階層展開了一系列運動。例如:
①地主階級興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 ;
②資產階級維新派興起了一場短暫但影響深遠的 ;
③資產階級革命派掀起了推翻清王朝的 ;
④農民階級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和 ;
⑤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一條 、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答案】(1)
時間 事件
1840-1842 年 鴉片戰爭
1894-1895 年 甲午中日戰爭
1900 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31 年-1945 年 抗日戰爭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戊戌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義和團運動。農村包圍城市。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 年,鴉片戰爭后,《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
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 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94--1895 年,
甲午戰爭后,《馬關條約》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 年,八國
聯軍侵華戰爭后,《辛丑條約》使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31 年-1945 年,抗日戰爭,
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因此按時間順序填寫近代列強侵華的主要史實,如
1840-1842 年鴉片戰爭;1894-1895 年甲午中日戰爭;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 年-1945 年抗日戰
爭。
(2)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 世紀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 為代表,在地
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掀起了一場所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芍刂麟A
級興起了一場“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
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爭后,維新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上書光緒帝,呼吁變法救國,
掀起維新變法運動??芍Y產階級維新派興起了一場短暫但影響深遠的維新變法。
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
閘門??芍Y產階級革命派掀起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1898 年起,活躍在山東的民間組織義和團,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芍r民階級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
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7 年,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在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
取政權的革命道路??芍珴蓶|領導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易錯點 03 中國現代史
易錯陷阱 1: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順序
【易錯典例】
1.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的事件對應的時期是下面時間軸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對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的背景、內容、影響缺乏清晰的認識,容易將不
常見錯因
易錯剖析 同事件的特征混淆。
糾錯攻略 理清建國后重大措施,做到明白歷史解釋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66—1976 年進行的“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
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屬于④,D 項正確;①1949—1956 年處于
解答過程
過渡時期,并未出現嚴重挫折事件,排除 A 項;②1956—1966 年出現了“大躍進”和“人民
公社化”,但其并非最嚴重的挫折,排除 B 項;③1953—1957 年進行了一五計劃,并不屬
于挫折,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新中國成立后重大事件時間軸,標注事件名稱、時間、背景、內容、影響等信息,并
結合圖片等資料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改革開放后重要政策出臺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
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篇幅和數量
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思想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C.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 D.國企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常見錯因 混淆思想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和經濟重心轉移時間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總結大事年表,提高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解答過程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
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
等新欄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
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實行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方面的信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
關注,C 項正確;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排除 A 項;思想
界出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B 項;
國企改革開始于 1984 年,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避錯總結】
1.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
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列事件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農業生產關系的
四次調整,按調整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②土地改革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④人民公社化運動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是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生在 1953 年到 1956
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時期;②土地改革,發生在 1950 到 1952 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生在
1978 年以后;人民公社化運動指的是 1958 年開始,到 1984 年底徹底結束,故按先后順序排列應是②①④
③,B 項正確;ACD 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 B 項。
2.新中國成立后,下列哪組事件造成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錯誤和挫折( )
①人民公社化運動 ②抗美援朝 ③“大躍進” ④土地改革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一次嚴重失
誤。它忽視了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過分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標、瞎指揮、浮夸
風、“共產”風等錯誤大肆泛濫,工農業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生活發生嚴重
困難,選項①③符合題意;而選項②抗美援朝,④土地改革都是建國初期鞏固新中國的政權而采取的措
施,都有著積極意義,可排除選項②④。因此只有選項①③符合題意,故選 A。
3.1979 年 1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一—《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
類報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篇幅和
數量不斷增加。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 B.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C.撥亂反正工作圓滿完成 D.經濟特區的建立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1979 年 l0 月,《人民日報》的子報——《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
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紙。1980 年,《人民日報》改版,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
報道重點,篇幅和數量不斷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黨和國家工作中心的
轉移,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
開放的偉大決策,從此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A 項正確;經
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政策的指導后的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 項;1981 年,中
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
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排除 C 項;經濟特區的建立是在 1980 年,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4.制作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是( )
A.黨先進指導思想的確立、繼承和發展
B.外交事業的不斷發展及取得的成就
C.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斷奮斗
D.改革開放后人們日常生活的大變化
【答案】A
【解析】觀察年代尺可知,他們學習的主題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指導思想的確立、繼承和發展。1945 年召
開的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1997 年的中共十五大將鄧小平理
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002 年中共十六大,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2012 年中共十八大將以胡錦濤為代
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確立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2017 年
中共十九大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
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A 項正確;圖示未提及外交事業,排除
B 項;毛澤東思想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排除 C 項;材料描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理論的內容,沒有反映人們日常生活的變化,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易錯 04 世界古代史
易錯陷阱 1:四大文明古國出現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閱讀《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完成相關題目。
(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 A、B、C、D 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B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
C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D____________________流域。
(2)小明制作了一把四大文明古國出現的年代尺,請你幫他補充完整,將四大文明古國出現的大致時
間標明在該年代尺上。
(3)四大文明古國中有哪些科學成果對今天有直接的影響?(請你至少列出 2 條)
【答案】(1)A 尼羅河流域 B 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 幼發拉底河流域)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黃河
長江流域
(2)(4 分)(位置正確、時間未寫,或者時間寫正確,但位置略有誤差均給分,寫對一個給 1 分)古
埃及文明大致產生于公元前 3500 年;古巴比倫文明大致產生于公元前 3500 年;古印度文明大致產生于
公元前 2500 年;中國文明產生于公元前 2070 年。
(3)(2 分)古埃及──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古代兩河流域──星期制度;古代印度──包括 0 在
內的十個數字 (注:列出 2 條即可,但必須是對今天有直接影響科學成果,寫其它成果不得分。)
【解析】(1)四大文明古國都產生與大河流域,根據課本所學古埃及產生于尼羅河流域;古代巴比倫
產生于兩河流域;古代印度產生于恒河流域;古代中國產生于黃河長江流域。
(2)根據課本知識直接寫出,基礎識記知識。
(3)根據實際列舉即可,如阿拉伯數字,太陽歷、星期制度等等。
【避錯總結】
1.亞非大河流域出現的四大文明古國,按照地理位置從西到東的排列順序是( )
A.中國、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 B.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
C.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 D.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
【答案】C
【解析】四大文明古國從西到東的排序為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印度河流域的古
印度、長江黃河流域的中國,故選 C 項,排除 ABD 項。故選 C 項。
2.一考古隊從非洲出發,由西向東去考察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其考察順序是( )
①尼羅河流域 ②印度河、恒河流域 ③黃河、長江流域 ④兩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考古隊從非洲出發,從西向東去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應該是古埃
及,位于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位于兩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國,位于黃河流域,
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①④②③,A 項正確;由此可知,BCD 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 A 項。
易錯 05 世界近代史
易錯陷阱 1:新航路開辟時間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
1.新航路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下圖中第一次完
成環球航行的線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常見錯因 易混淆四位航海家的時間順序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制作航海時間時間軸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519 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經過 3 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 1522 年回到歐洲。麥哲倫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
解答過程
了地圓說的正確,④航線符合題意,D 項正確;①是迪亞士從歐洲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達
好望角的航線,排除 A 項;②是哥倫布到美洲的航線,排除 B 項;③是達·伽馬繞過好望
角,到達印度西海岸的航線,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避錯總結】制作新航路開辟時間軸,標注航海家姓名、航行時間、航行路線、重要發現等
信息,并結合地圖進行記憶。
易錯陷阱 2:資產階級革命時間順序混淆
【易錯典例】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聯系和空間聯系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下
列時間軸中,與③對應的事件是( )
A.法國大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美國內戰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常見錯因 易混淆四位航海家的時間順序
易錯剖析
糾錯攻略 制作資本主義發展時間時間軸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可知,與③對應的是《人權宣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期
間法國制憲會議于 1789 年由頒布的了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
解答過程 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A 項正確;《獨立宣言》是 1776 年杰斐遜起草的,發
表于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排除 B 項;1862 年,美國內戰期間聯邦政府審時度勢,頒布了
《宅地法》,鼓勵農民到西部耕種,排除 C 項;1689 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此后,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梳理資產階級革命時間表,將革命與時間、人物、背景、過程、影響等要素結
合記憶,并通過對比分析加深理解。
1.下表節選自“維多利亞號”船員的航海日記,與此相關的航海家是( )
航行時間 航海活動
1519 年 9 月 從西班牙圣盧卡爾港出發,共 5 艘船和 265 名船員
1520 年 11 月 進入歐洲人所說的“大南?!?br/>干預菲律賓諸島內訌被殺,1522 年 9 月僅剩一艘船
1521 年 4 月
“維多利亞號”返回西班牙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1519 年 9 月從西班牙圣盧卡爾港出發,共 5 艘船和 265 名船員”“干預菲律賓諸島內
訌被殺,1522 年 9 月僅剩一艘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1522 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穿越大西洋,進
入太平洋,他本人因為干預菲律賓諸島內訌被殺,不過他的船隊還是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著非
洲西海岸回到歐洲,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D 項正確;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亞
士率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歸途中發現了好望角,排除 A 項;1492 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
下,率領船隊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排除 B 項;葡萄牙人達·伽馬
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從而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2.下圖為《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對圖②航線描述正確的是( )
A.發現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B.發現到達印度西海岸的航路
C.已經打開通往東方的航線 D.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
【答案】A
【解析】依據題干《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并結合所學探尋新航路的知識可知,1492 年,哥倫布在西班牙
王室的資助下,率領船隊橫渡茫茫無際的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哥倫布開辟了通往
美洲的航路,A 項正確;1497 至 1498 年,葡萄牙人達 伽馬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到達印
度,從而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BC 項是對③航線的描述,排除 BC 項;1519 至 1522 年葡萄牙人麥
哲倫穿越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沿著非洲西海岸回到歐洲,他的船隊第一次
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真正把世界連成整體,D 項是對 ④航線的描述,排除 D 項。
故選 A 項。
3.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依據下圖,請你判斷它反映的歷史
事件是( )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D.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答案】B
【解析】據圖中顯示的時間節點包括“1640 年革命開始、1649 年共和國成立、1660 年封建王朝復辟、1688
年‘光榮革命’”以及 1689 年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這些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典型標志性事件,B 項正
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 1789 年爆發,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 A 項;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即美國
獨立戰爭,開始于 1775 年來克星頓的槍聲,和圖中信息不匹配,排除 C 項;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指南北戰爭,時間是 1861—1865 年,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4.以下大事年表的主題最合理的是( )
時間 1640 年 1688 年 1775 年 1789 年
事件 英國議會重新召開 “光榮革命” “來克星頓的槍聲” 攻占巴士底獄
A.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
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40 年英國議會的重新召開,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88 年
的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英國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1775 年,“來克星頓的槍聲”標
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1789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這三處史實都是早期資
產階級革命,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大事年表的主題最合理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 項
正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展與美國獨立戰爭無關,排除 A 項;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與題意不符,排除 B 項;題干反映的是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與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無關,排除 D 項。
故選 C 項。
易錯 06 世界現代史
易錯陷阱 1: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混淆
【易錯典例】
1.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迅速增長,跨國公司的影響日益增大,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
勢明顯,為了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解決貿易爭端,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成
立的國際組織是( )
A.世界貿易組織 B.聯合國 C.亞太經合組織 D.歐洲聯盟
常見錯因 易混淆世界組織的時間
易錯剖析 制作重要國際組織成立時間軸,標注組織名稱、成立時間、成員國、宗旨、
糾錯攻略
影響等信息,并結合圖片、視頻等資料進行記憶。制作航海時間時間軸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它的宗旨是以非歧視性、開放、
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
平。通過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世貿的建立使成員
解答過程 國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
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A 項正確;聯合國成立于 1945
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排除 B 項;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時間是 1989 年,是區域性經濟
合作組織,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 C 項;歐盟成立時間是 1993 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符,
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避錯總結】
1.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
(1)性質:帝國主義政治軍事集團。
(2)參與國家:三國協約——英、法、俄;三國同盟——德、意、奧。
(3)影響: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導致一戰的爆發。
2.軸心國集團與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軸心國集團:
①參與國:德、意、日。
②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③影響:有利于法西斯的擴張,對世界和平構成了嚴重威脅,預示著二戰的來臨。
(2)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①時間、地點:1942 年,華盛頓。
②參與國:美、英、蘇、中等 26 個國家。
③標志:《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④影響: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
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3.北約和華約
1949 年美國加拿大和西歐 10 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 年蘇聯和東歐 7 個國家成立華沙
條約組織,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
4.國際聯盟(簡稱“國聯”)
(1)成立:根據巴黎和會決定建立國聯。1920 年 1 月成立。
(2)宗旨:制止侵略、維護和平。但實際上成為一紙空文。
(3)美國提倡建立,但沒有加入,實際為英法所控制,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后資本主義
世界秩序的工具。二戰前夕采取綏靖政策,縱容法西斯侵略。
5.聯合國:
(1)成立:1945 年雅爾塔會議決定建立聯合國。1945 年 10 月成立。總部設在紐約。
(2)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友好合作。
(3)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 26 屆聯大在恢復中華人民國共產黨
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6.歐洲聯盟:
(1)時間、國家:1993 年,英、法、德、意等歐洲國家。
(2)性質:歐洲國家間的政治、經濟聯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3)影響:
a.加速了歐洲的發展,提高了歐洲國臉盤兒的國際地們,標志著歐洲走向一體化、區域化、
集團化。
b.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
7.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縮寫為 WTO。俗稱:經濟聯合國):
(1)目的:為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2)成立:1955 年在關貿總協定的基礎上,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偛吭谌鹗康娜諆韧?。
(3)宗旨:希望通過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
(4)影響: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
表現),但它也使參加國及企業更直接地面臨國際競爭,經濟風險增加。
(5)中國于 2001 年 11 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它是中國以積極的態度融入世界經濟
的表現。
8.亞太經合組織(英文縮寫為 APEC。)
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89 年成立。2001 年 10 月,APEC 會議在中國上
海舉辦,這是 APEC 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2014 年再次在舉辦北京 APEC 會議。
9.主要組織標識
注: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和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和區域性經濟組織,都是為了順應世界經
濟全球化趨勢而成立的,反過來又都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
色。
(1)將世界貿易組織、科技革命分別填入示意圖一中的相應空白方框中。根據示意圖二,概括經濟
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發展中國家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參考答案】(1)
關系:相互競爭;相互依有。
(2)措施: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加快國內改革;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重視科技和教育;發揮
資源、勞動力優勢;大力培育跨國公司。
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二戰后西歐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威脅和控制。西歐有識之士認識到,
只有消除仇恨和戰爭,走聯合發展道路,最終實現歐洲的統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輝煌。
材料二 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國通過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這次公投不僅決定著歐盟整體的命運,也
會對中英乃至中歐關系帶來諸多影響。英國的脫歐,可能迫使中國被推到與美國陣營直接對抗的最前線。
但歐盟絕對不會心甘情愿走這條路,中國也不允許讓歐盟退出世界政治舞臺,繼而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
因此,無論是歐盟,還是中國,都有意愿讓歐盟重新強大起來,這樣更有利于中國把“一帶一路”戰略
推向歐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歐洲走向聯合的原因有哪些?
(2)1993 年歐盟正式誕生,歐盟的成立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有什么影響?
(3)結合材料二分析英國脫歐對中國帶來什么機遇和挑戰?
【參考答案】(1)二戰后初期,西歐的國際地位下降;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西歐國家只
有聯合起來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與發展。
(2)促進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和經濟全球化。
(3)挑戰:迫使中國被推到與美國陣營直接對抗的最前線。(寫出其他內容,符合題意亦可)機遇:
有利于中國把 “一帶一路”戰略推向歐洲。(寫出其他內容,符合題意亦可)
1.(2025 濟南·模擬)下圖為某一時期的重大事件時間軸,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從時間軸上看,229 年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三國時期政權分立;280
年西晉短暫統一全國,但之后又陷入分裂,317 年東晉建立,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政權林立;420 年
南朝開始,同時期北方有北魏等政權,也是政權分立的狀態。同時,在這一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
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促進了民族交融,所以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 項正確;“中
華文明的起源” 主要是指遠古時期,如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原始人類以及半坡居民、河姆渡居
民等原始農耕文明,還有傳說中的炎帝、黃帝等時期,時間遠遠早于本題時間軸所示時期,排除 A 項;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對應夏、商、西周時期以及春秋戰國時期,與本題時間軸不相符,排除 B 項;“統
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主要是指秦漢時期,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局面,建立起中國歷
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漢朝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局面,本題時
間軸所示并非秦漢時期,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2.(2025 廣東廣州·模擬)制作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下圖中①②③④處的政權名稱是( )
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示意圖
A.東漢、東晉、北周、北魏 B.蜀、東晉、北魏、北周
C.東漢、前秦、北周、北魏 D.蜀、前秦、北魏、北周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220 年,曹丕建立魏。221 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漢。229 年,孫權建立吳,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故①處是蜀;316 年,西晉滅亡;317 年司馬睿建立東晉,東晉偏安東南,與北方
的十六國并立,故②處是東晉;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部分。東魏后被齊取代,史稱北齊。西魏后被
周取代,史稱北周,所以③處是北魏,④處是北周,B 項正確;①是蜀,不是東漢,排除 AC 項;②是
東晉,不是前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3.(2025·河南·模擬)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示意圖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
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16 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遼,都城上京臨潢府;960 年,趙匡胤
建立北宋,以開封(稱為東京)為都城;1038 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西夏,都城興慶;因此遼、北宋和
西夏三個政權確實有并立,并且地理位置也正確的是 C 項,選擇 C 項;A 選項北宋的地理位置在北面,
而遼和西夏在南面是違背史實,是錯誤的,排除 A 項;B 選項中遼政權在西北角也錯,遼應該在東北角,
西夏在西北角,排除 B 項;D 項西夏在西南角錯誤,應該在西北角,而遼應該在東北角,排除 D 項。故
選 C 項。
4.(2025·江蘇南通·模擬)下面是唐至元之間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其正確的演變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907 年唐朝滅亡之后,中原和南方進入五代十國分裂時期,此
時,北方出現了契丹(遼)政權,即④;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權,并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局面,與
遼和西夏并立,即②;12 世紀初東北的女真族建立金,1125 年金滅遼,與北宋和西夏并立,即③;1127
年金滅北宋,同年南宋建立,1141 年宋金議和,形成了南宋與金、西夏并立的局面,即①。故正確的演
變順序是④②③① ,D 項正確;ABC 項順序排序錯誤,排除 ABC 項。故選 D 項。
5.(2024·安徽阜陽·模擬預測)下圖是茶葉出口值和鴉片進口值,其中茶葉出口值和鴉片進口值增長最快
階段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天津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茶葉出口值和鴉片進口值”和所學知識可知,增長最快階段在 1842-1848 年左右,原
因是 1842 年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后,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開放廣州、福州、
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客觀上促使當時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A 項正確;1858 年簽訂
《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排除 B
項;1895 年,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馬關條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 C 項;1901 年,八國聯軍侵
華戰爭后簽訂《辛丑條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6.(2024·江西吉安·模擬預測)文物流失最嚴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由于發生了(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事 D.抗
日戰爭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圖片可知,②的時間是 1860 年。結合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 年英法
聯軍攻入了北京,咸豐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皇家園林圓明園并大肆劫掠,因此出現文物流失最
嚴重的第②次高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A 項正確;甲午中日戰爭是 1894——1895 年,與②時間不符,
排除 B 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 1900——1901 年,與②時間不符,排除 C 項;抗日戰爭是 1931——1945
年,與② 時間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7.(2025·河北·模擬)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實踐創新、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創新是貫穿中
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一條紅線。下圖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創新成就,其中,1978 年對
應的歷史元素應是( )
A.土地改革 B.公私合營 C.改革開放 D.科學發展觀
【答案】C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78 年、新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
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
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
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因此 1978 年對應
的歷史元素應是改革開放,C 項正確;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是從 1950 年開始,與題意不符,排除 A
項;從 1954 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為企業的公私合營,公私雙方共
同經營企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與題意不符,排除 B 項;科學發展觀是在 2003 年 10 月正式提出
的,與題意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8.(2024·廣東中山·二模)下表所示是十八大以來我國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據此可知,生態文
明建設( )
時間 內容
2012 年 作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
2015 年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
2017 年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2023 年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挺出到 2025 年,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A.發展成為改革開放的核心內容 B.不符合現代科技進步的需求
C.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D.主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
【答案】C
【解析】根據表格“十八大以來我國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生態文明建設在十八大以
來得到了高度重視,并且逐步納入國家戰略決策和五年規劃,體現了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C 項正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改革開放的
核心內容,排除 A 項;“不符合現代科技進步的需求”與事實不符,生態文明建設與現代科技進步是相輔
相成的,排除 B 項;“主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過于夸大,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的重要戰略,但并不
是主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的唯一因素,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9.(2025·山東臨沂·模擬預測)歷史示意圖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依據
下圖,請你判斷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D.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答案】B
【解析】據圖中顯示的時間節點包括“1640 年革命開始、1649 年共和國成立、1660 年封建王朝復辟、1688
年‘光榮革命’”以及 1689 年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這些都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典型標志性事件,B 項正
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是 1789 年爆發,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 A 項;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即美國
獨立戰爭,開始于 1775 年來克星頓的槍聲,和圖中信息不匹配,排除 C 項;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指南北戰爭,時間是 1861—1865 年,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10.(2025·陜西·二模)美國歷史的發展經歷了種種坎坷。如下圖所示是美國建國時的發展示意圖,F1 是
它發展的動力,F2 是它發展的阻力。下列關于該時期美國歷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動力 F1 是受法國大革命影響 B.圖中阻力 F2 是英國的封建統治
C.a 處事件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開始 D.b 處時間頒布了《人權宣言》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75 年 4 月,英軍在來克星頓與埋伏在那里的武裝村民交火,美國獨立
戰爭爆發,因此圖中 a 處的戰役是來克星頓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C 項正確;法國大革命
是受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因果關系錯誤,排除 A 項;美國獨立戰爭前,資本主義出現發展,但遇到
了圖中的第一個阻力 F2 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而不是英國的封建統治,排除 B 項;《人權宣言》是法國
大革命期間發表的文獻,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11.(2025·江蘇蘇州·模擬)下面時間軸反映的主題是( )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反對外國殖民統治的斗爭
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議會與封建王權間的較量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的發表、《人權宣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
知,這三部法律文獻是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期間頒布的,通過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英美法資本主義
制度得以初步確立,A 項正確;反對外國殖民統治的斗爭與美國的獨立戰爭相關,與英法資產階級革
命無關,排除 B 項;題干反映的是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無關,排除 C 項;
議會與封建王權間的較量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關,與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無關,排除 D 項。
故選 A 項。
12.(2025·福建·模擬)以下時間軸反映出( )
A.封君封臣阻礙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B.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國統治而獨立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了法國大革命
D.君主立憲制體現了英國政治傳統
【答案】D
【解析】由題干時間軸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689 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
確立,它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權,保障了議會的權利,而在此之前的《大憲章》《權利請愿書》都
體現了限制王權的原則,因此英國君主立憲制可以說傳承了英國限制王權的政治傳統,D 項正確;“封
君封臣阻礙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題干時間軸中沒有體現,排除 A 項;題干反映的是英國的歷史,
和美國無關,排除 B 項;題干時間軸信息沒有涉及法國大革命,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自治县| 永和县| 德化县| 霍山县| 周口市| 宽甸| 尉犁县| 湘阴县| 石门县| 稻城县| 古丈县| 江都市| 香河县| 江达县| 新泰市| 乌兰浩特市| 永新县| 陇南市| 南靖县| 成都市| 上饶市| 措勤县| 鄄城县| 龙陵县| 定襄县| 天长市| 马鞍山市| 尚义县| 平顶山市| 合川市| 柳林县| 莆田市| 永安市| 靖西县| 宝应县| 班玛县| 丹江口市| 徐水县| 蕉岭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