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榕江縣樂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4月質量監測九年級歷史試卷第Ⅰ卷 (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歷時十幾年,戰火幾乎席卷整個拉美地區,摧毀了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沉重打擊了奴隸制和封建制,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材料表明該運動( )A.使拉美所有地區獲得解放B.時間長、范圍廣、影響大C.受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影響D.根本目的是發展資本主義2.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章西女王領導軍民奮勇殺敵,直至壯烈犧牲。他們反抗的殖民國家是( )A.西班牙 B.法國 C.葡萄牙 D.英國3.普希金指出:“俄國在斧頭的敲擊聲和大炮的隆隆聲中作為一艘新下水的軍艦,進入了歐洲強國的行列。”這說明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 )A.廢除農奴制度B.改變俄國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C.加強東西方交流D.進行對外擴張,爭奪殖民霸權4.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了一條有別于西方民主模式的“特殊性”之路。“特殊性”體現在( )A.實現政治民主 B.保留沙皇專制C.建立議會制度 D.打擊封建貴族5.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在北方軍事上屢次失敗的情況下,林肯領導的聯邦政府先后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的舉措( )A.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 B.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C.徹底消除對黑人的歧視 D.造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6.《美國世紀》中寫道:“在19世紀后期,落后于英國和法國技術的美國技術,突然獲得了大發展。”美國技術取得大發展的政治條件是( )A.民族獨立 B.國家統一C.經濟發達 D.人民支持7.“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設立工部省管理工商業;撤銷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與此相關的措施是( )A.殖產興業 B.廢藩置縣 C.文明開化 D.倒幕運動8.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交通運輸工具領域的發明成果越來越多,引發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交通運輸領域變革的是( )A.蒸汽機的發明 B.電動機的發明 C.發電機的發明 D.內燃機的發明9.蒸汽動力首先實現了熱能和機械能的轉換,人類開始擺脫對人力等直接動力的依賴,而電的利用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工業提供了動力,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則材料從整體上反映了( )A.蒸汽動力的作用 B.電力的作用 C.科學技術的力量 D.傳統的力量10.閱讀下列表格,促使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在某一時期增長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1670年 1750年 1801年 1851年13.5 16.0 27.5 54.0A.“三角貿易”的進行 B.殖民擴張和掠奪C.《權利法案》的頒布 D.工業革命的完成11.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國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可見這一時期的英國( )A.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B.基本實現了男女平等C.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 D.大眾教育得到發展12.屠格涅夫說:“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文學巨匠。”這位“巨匠”的作品是( )A.《復活》 B.《夜間的咖啡館》C.《英雄交響曲》 D.《歐也妮·葛朗臺》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5分。13. (事件)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的近代化進程。14. (事件)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15.19世紀初期, (人物)率領隊伍,打敗了西班牙殖民者,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他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16.1687年,牛頓出版了《 》,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17.達爾文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神創論的著作是《 》。三、綜合問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第18小題,共10分。18.(10分)某校學生圍繞“19世紀60年代重大歷史事件”開展了探究活動。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思維導圖可以用來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圖所示是探究小組制作的思維導圖。(1)根據材料一中思維導圖揭示的邏輯關系,請將空白處A所代表的歷史事件補充完整。(1分)材料二 明治維新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871年 ①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學、中學、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并重金聘請歐美教授來日任教1872年 ②日本頒布《固定銀行條例》,正式移植歐美股份公司制度1873年 ③日本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仿照歐美國家建立常備軍1881年 ④內務省發布《勸農局處務條例》,提出“創辦官立事業,示以實例,以誘導人民”1883年 ⑤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華的“鹿鳴館”,館內有18個西洋式活動廳室,成為推廣歐式生活的場所1889年 ⑥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建立了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2)根據材料二,指出屬于“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填寫序號),并結合所學,簡要說明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6分)材料三(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說明圖一與圖二之間的關系。(2分)(4)綜合上述三則材料,歸納探究活動的主題。(1分)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9小題11分,第20小題10分,共21分。19.(11分)工業的發展,使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材料一近代城市人口的變遷(單位:萬)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紐約 6.4 69.6 191.2 343.7倫敦 95.9 268.1 476.7 658.1東京 80 - 105 160悉尼 0.8 2 22.5 48.2——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1)根據材料中的圖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變化的趨勢,并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分)材料二 19世紀上半葉,俄國學校的類型是按等級來劃分的,不同的學校招收來自不同等級的學生,教授不同的課;社會等級越高,獲得的知識相對就越多,政府還曾規定農奴不得進入普通中學和大學。1864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批準了《初等國民學校章程》,賦予各種社會組織(地方自治機關、地方城市管理機構)開辦初等學校的權利,兒童入學再無社會等級方面的限制。——摘編自陳美玲《俄國1861年改革對學校教育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概括俄國教育的變化,并分析產生以上變化的背景。(2分)材料三 《學制》是明治政府文部省為普及初等教育于1872年頒布。它對學區、學校、課程、教員、學生、考試、學費等作了明文規定,使初等教育迅速發展。但《學制》將教育置于政府的監督之下,強調灌輸民族意識,要求效忠天皇和敬神道,學校也因此成為培養武士道精神的場所。——瞿葆奎主編,鐘啟泉選編《日本教育改革》(3)依據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特點。結合所學,分析這些特點產生的影響。(4分)(4)綜合以上材料,思考歐美國家工業化發展帶來哪些啟示。(2分)20.(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牛頓確立的新規范不僅是近代科學革命的頂點,而且也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物理學范圍。牛頓的經典力學,使自然科學從神學國度中一步步解放出來……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摘編自王順義《西方科技十二講》及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等材料二 近代歐洲文學藝術(部分)人物 代表作品 作品簡介巴爾扎克 (1799-1850) 《歐也妮·葛朗臺》首版時間:1833年 是一幅法國19世紀前半期的色彩繽紛的社會風俗畫。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金錢對人的思想靈魂的腐蝕和摧殘貝多芬 (1770-1827) 《英雄交響曲》首演時間:1805年 氣勢磅礴,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摘編自王立新等《歐洲近現代文學藝術史論》(1)根據材料一,簡述“使自然科學從神學國度中一步步解放出來”的成就,并簡析牛頓確立的新規范影響遠遠超出物理學范圍的內涵。(4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和經濟方面簡析這些作品的時代背景,并概括文藝作品與時代的關系。(5分)(3)綜合上述材料,提煉主題。(1分)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B)2.(D)3.(B)4.(B)5.((B)6.B)7.(A)8.(D)9.(C)10.(D)11.(C)12.(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5分。13.彼得一世改革14.美國南北戰爭15.玻利瓦爾16.《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7.《物種起源》。18.(10分)(1)(1分)答:1861年農奴制改革或亞歷山大二世改革。(2)(6分)答:內容:①⑤。影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但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3)(2分)答:關系:南方種植園經濟與北方資本主義工業兩種制度圍繞著奴隸制的存廢問題產生矛盾,無法解決,導致美國內戰爆發。美國人民在林肯的領導下,結束內戰,維護了國家統一。(4)(1分)答: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或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和擴大。19.(11分)(1)(3分)答:趨勢: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并逐漸超過農村人口比例。原因:工業革命的推動。(2)(2分)答:變化:從不同社會等級有不同的受教育的權利到教育平等;背景:廢除農奴制度。(3)(4分)答:特點:向西方學習,以普及初等教育為目標,政府在教育改革中起重要作用,保留大量日本傳統思想;影響:有助于國民素質和國力的提升,推動日本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4)(2分)答:啟示:提高工人待遇,重視并改善民生;保護環境;重視科技創新等。20.(10(1)(4分)答:成就:經典力學。內涵:牛頓確立的規范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英國工業革命了提供理論基礎,從而推動工業革命的發展。(2)(5分)答:時代背景:政治上,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經濟上,工業革命的開展,殖民擴張。關系:時代影響文藝作品風格,文藝作品反映時代發展特征。(3)(1分)答:近代科學與文化(或文學藝術);近代科學文化與社會發展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x 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樂里中學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下學期4月質量監測歷史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