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時間軸是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朝代示意圖,其中①處應填的是啼鋼店潮五代十國581年589年618年755年907年960年A隋朝建立B.隋統一全國C.貞觀之治D.安史之亂2.右圖是《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大運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運河基礎上開鑿的,貫通了不同水系之間的水路交通。對其解讀正確的有:①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都,南至余杭郡②連接了淮河、長江等五大水系③加強了南北地區交流,有利于鞏固國家統一④直接推動隋朝海外貿易的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隋煬帝每年都要征發大批的勞動力,動輒數百萬,驅使他們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筑長城和馳道。多次巡游,乘坐大龍舟,隨行的船只浩浩蕩蕩。還三次征遼東,迫使大量農民服兵役、當民夫,使人民無法正常從事生產勞動。材料表明,隋朝滅亡的原因是A濫用民力B.農民起義C.官吏貪污D.刑罰嚴苛4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反映了他A.勤于政事B.善于納諫C,節儉治國D.以民為本5.他為人行止端方,耿直倔強,敢于直言不諱,被唐太宗比喻成一面鏡子。他是A.房玄齡B.魏征C.杜如晦D.姚崇6若要為武則天的無字碑補題碑文,下列內容不能出現的是A.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B.注重減輕百姓負擔,重視發展生產C.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D.為“貞觀之治”的到來奠定了基礎7.“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詩句能夠反映唐朝農業繁榮的是A.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B.九天間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C.西去和親戈壁沙,香車淚灑故鄉霞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鑫國和全王8右圖所示的內容是唐朝女子正在打球。由此可見,唐朝A.社會風氣開放B.市民階層崛起C.城鄉差距縮小D.男女地位平等9.唐玄宗統治后期,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衡。755年,一場叛亂揭開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爭斗的序幕,唐朝從此由盛轉衰。這場叛亂史稱A.七國之亂B.八王之亂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10.唐朝滅亡后,中國歷史進人政權分立的五代十國時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五代都在長江流域B.十國都在南方地區C.開國君主都是掌握兵權的武將D.這一時期北方社會穩定和諧,經濟繁榮發展11.東突厥滅亡后,唐太宗采用“全其部落,順其土俗”的意見安置其部落,那時人朝為官的突厥首領先后有幾百人。唐太宗的做法A.利于民族交融B.降低官員素質C.改變選官制度D消除邊那危機12遣唐使將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到日本,例如“端午(陽)節”“重陽節”等;舶來的奇珍異寶與日常用品成為唐朝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各國使節、商人、僧侶云集長安,使其成為匯聚各種文明因素的大都市。以上內容反映出唐朝A政治制度完善B.中外交往繁盛C.民族關系和睦D.詩歌創作繁榮13.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唐朝在書法藝術方面建樹頗豐。下列屬于唐代書法名家的是A.王羲之、顏真卿B.顏真卿、柳公權C韓愈、柳宗元D.閣立本、吳道子14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與俱高的藝術境界”“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三個特征的唐代詩人是A.駱賓王B.杜甫C.白居易D.李白15.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隨著佛教的興盛,從4世紀到13世紀近千年的時間里,信徒們陸續開鑿了1000多個洞窟。現有洞窟735個,塑造了大量精美的佛像,繪制了色彩絢麗壁畫,從各個方面生動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社會生活、商貿往來、民族交往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可見敦煌莫高窟是A.駝鈴聲響,商旅驛站B,絲路明珠,藝術寶庫C.藏經寶庫,旅游勝地D,邊塞重鎮,戰略要地16.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冤,定江山,杯酒之間釋兵權…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他評價的是A.元世祖忽必烈B.唐太宗李世民C.宋太祖趙匡胤D.隋文帝楊堅七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繁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