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北云學名校聯盟高二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考試時間:2025 年 4 月 17 日 14:30-17:05 時長:75 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 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 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 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 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 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色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 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 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一、單選題:本題共 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1. 湖北省晚婚率很高從而導致每年出生人口過少,為應對湖北省人口少子化、老齡化問題,下 列措施中符合種群增長原理的是A. 開拓發展養老產業,只關注老年人口生活質量 B. 出臺政策提高家庭生育意愿,增加新生兒數量 C. 限制人口流動,防止人口向發達地區遷移D. 減少教育投入,以降低家庭養育成本2. 湖北省開展了多項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在對某區域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統計時采用了一 些科學方法,以下關于相關方法的說法錯誤的是A. 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要隨機取樣,對于與其它樣方個體數差異較大的數據應舍棄 B. 可以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種野兔的種群密度的原因是野兔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C. 用抽樣檢測法調查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數量通常利用血細胞計數板在顯微鏡下計數 D. 用黑光燈誘捕法調查昆蟲的種群密度是利用某些昆蟲具有趨光性,會被黑光燈吸引3. 宜昌市作為 “ 司法行政協同保護長江生物多樣性座談會” 中重點生態都市圈的城市,對保護 長江流域生物做出了不少貢獻。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說法,正確的是A. 長江中所有的魚構成一個種群B. 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一定不斷增加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1 頁 共 8 頁C. 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可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D. 長江中不同魚類占據不同的水層,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4. 2025 年,神農架野外調查基地在生物多樣性調查中,對某森林群落進行研究時發現,不同高 度的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分布著不同的生物種類。下列關于群落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群落的垂直結構只與光照有關B. 群落的水平結構是指不同地段上生物種類完全不同C. 群落的垂直結構有利于提高群落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D. 群落的水平結構是由土壤濕度、鹽堿度等非生物因素決定的,與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無關 5. 熱帶雨林優勢種群的后代常出現在離母樹較遠的地方,而母樹附近幾乎沒有后代成長,這一現象稱為同種負密度制約。有關該現象的解釋及其意義,下列推測最不合理的是A. 母樹附近捕食幼苗的天敵更多,導致幼苗死亡率上升B. 同種負密度制約有助于維持熱帶雨林較高的生物多樣性 C. 母樹與幼苗爭奪陽光、水分和無機鹽,屬于種間競爭關系 D. 生態恢復中應避免在同一地區過度地種植同一種樹木6. 我國某地曾是水草豐美的天然草原,后因過度放牧導致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近年來, 通過一系列生態修復措施,草原生態逐漸恢復。下列有關該地群落演替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生態恢復過程中,群落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逐漸復雜B. 停止過度放牧后,群落演替的動力包括種內和種間關系的變化C. 人類過度放牧和停止過度放牧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不同D. 該草原的自然演替和受人類活動影響后的演替,其最終階段都是森林階段7. 基于“ 生長-防御權衡” 假說,即植物在資源分配上必須在防御和生長之間進行取舍,植物對昆蟲取食干擾的應對包括以下兩種方式:一是降低自身防御物質含量,并對繁殖進行超補償; 二是增加防御物質含量??蒲腥藛T對某地外來植物甲、乙進行剪葉并噴施茉莉酸甲酯溶液模 擬當地昆蟲取食,研究它們對昆蟲取食的應對方式,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對于昆蟲取食干擾,甲比乙具有更 強的抵抗力B. 黃酮含量的變化表明植物甲和乙在 應對昆蟲取食干擾時,可能存在化 學防御機制,因此黃酮是植物甲乙 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化學信息C. 對該地生物群落來說,植物甲比乙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2 頁 共 8 頁更可能形成生物入侵,因其防御投入與生長速率的權衡較弱,更易形成單優勢種群D. 群落物種豐富度在入侵初期因甲的作用下降,后期逐漸恢復8. 2010 年由唐啟升院士提出“ 碳匯漁業” 的概念, 將“ 利用水域中動植物的碳匯功能, 吸收并儲 存水體中的 CO2, 通過對水生生物產品的收獲, 將碳轉移出水體以緩解水體酸化和氣候變暖 的漁業活動過程” 稱為 “ 碳匯漁業”。下列生產活動屬于 “ 碳匯漁業” 的是A. 推廣貝類養殖,構建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B. 建設人工魚礁,恢復海洋生態系統 C. 實施捕撈配額制度,限制過度捕撈 D. 投放人工飼料,擴大養殖規模9. 海南三亞的紅樹林濕地曾經因圍海造塘、圍海造田和過度捕撈等問題,導致紅樹林面積大 幅減少,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近年來,為恢復原本遭受砍伐的紅樹林,減輕部分洪澇風險, 三亞市積極開展紅樹林濕地修復工作。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 治理濕地時,還應通過依法補償、引導深海養殖、岸上就業等方式,協調生態修復和村 民經濟利益,體現了生態工程的整體原理B. 在濕地修復過程中,應根據當地的緯度和溫度選擇耐鹽堿、抗病蟲害的本地植物,主要 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C. 紅樹林濕地內豐富的水生植物為各種動物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增強了生態系統的 自我調節能力,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D. 紅樹林具有的蓄洪防旱、促淤保灘、固岸護堤等作用體現出了生態系統的間接價值10. 松材線蟲是一種對松樹具有極大危害的外來入侵物種,主要侵染松樹的木質部,從中汲取養 分,最終導致松樹枯死。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的主要傳播媒介。研究發現,剛羽化的松墨天牛會分泌信息素吸引松材線蟲進入其體內,體內的松材線蟲也能釋放信息素,促進天牛羽化。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在生態系統的成分中松材線蟲屬于消費者,其與松樹的種間關系是寄生B. 松墨天牛和松材線蟲的相互作用體現了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這種調節方式為負反饋 C. 為了防治松材線蟲病,可引入可侵染松材線蟲的白僵菌孢子進行防治,該方法屬于生物防治 D. 據報道,違規使用松材線蟲疫木案件時有發生。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應不擅自采伐疫區病死、枯死松樹,松木材料加工前需要檢測松材線蟲11. 下圖為公園中某一生態系統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數值表示能量[單位是 J/( cm2·a)]。下列 相關敘述錯誤的是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3 頁 共 8 頁A. 第二營養級中未被利用的能量為 615J/( cm2·a)B. 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中用于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為 917J/( cm2·a)C. 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 16.3%D. 該生態系統第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最少為 6700J/( cm2·a)12. 為減緩全球變暖,我國政府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 CO2 排放目標。“碳達峰”指年度 CO2 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之后會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碳中和”指一定時間內 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相互抵消,實現 CO2“凈零排放”。下列相關 敘述錯誤的是A. 當我國實現碳達峰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不再繼續升高B.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生態系統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因此碳循環 具有全球性C. 實現碳中和的措施包括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等, 這些措施旨在實現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D. 碳循環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間反復循環的過程13. 某湖泊生態系統因富營養化導致藍藻爆發,科研人員引入鰱魚(以浮游生物為主食)進行治 理。一段時間后,藍藻數量顯著減少,但沉水植物(如水草)也減少,而浮游動物數量無明 顯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 引入的鰱魚可能會直接攝食沉水植物,導致其減少B. 藍藻減少后,水體透光性改善,但沉水植物仍減少,說明主要受其他因素影響C. 浮游動物數量未變,說明鰱魚未對其造成顯著捕食壓力D. 鰱魚通過種間競爭抑制浮游動物,間接減少藍藻的捕食壓力,使藍藻數量反彈 14. 關于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生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在白酒、啤酒和果酒的發酵初期需要提供一定的氧氣B. 果酒發酵時,每日放氣需迅速,避免空氣回流入發酵容器及雜菌污染C. 果酒發酵時,用斐林試劑檢測葡萄汁中還原糖含量變化,磚紅色沉淀逐日增多 D. 生產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15. 廢水、廢料經加工可變廢為寶。某工廠利用果糖生產中的廢水和沼氣池廢料生產蛋白質的技術路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該生產工藝利用微生物有氧發酵技術生產蛋白質B. 微生物生長所需碳源主要來源于果糖生產廢水C. 該生產過程中一定有氣體生成D .可利用平板劃線法來純化沼氣池廢液中產甲烷菌并計算其數量 16. 平板接種常用在細菌培養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不含氮源的平板不能用于微生物培養B. 平板涂布時涂布器使用前必須進行消毒C. 培養基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污染D. 制備培養基時需要先將培養基的 pH 調節至中性或弱堿性17. 煙草花葉病毒能夠引起煙草的嚴重病害,科研人員用感病植株的莖尖作為外植體進行培養獲 得脫毒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 感病植株的莖尖需經滅菌處理后才能用于脫毒苗的培育B. 脫毒苗培育是否成功,最終還需要通過接種病毒進行個體水平的檢測C. 超低溫保存感病植株莖尖可提高其脫毒率和成活率D. 培養過程中培養基常添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18. 2023 年 1 月我國首次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群體中的百噸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 并用于良種奶牛高效繁育,開啟了體細胞克隆技術在良種奶牛培育中擔當核心和關鍵角色的 新紀元。如圖是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優質奶牛的簡易流程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 供體細胞培養過程中由于細胞密度過大導致生長增值受阻,所以要分瓶培養B. 電刺激激活重組胚胎,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C. 克隆奶牛的遺傳物質核 DNA 來自供體,線粒體 DNA 來自卵母細胞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5 頁 共 8 頁D. 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培育的克隆動物的組織器官不能用于異種移植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小題,共64分。19. ( 16 分)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研究人員對甲、乙兩種嚙齒類動物進行了長期調查,記錄了它們的種群 數量變化及食物資源分配情況,結果如下表和圖,其中曲線圖表示甲、乙種群的食物資源重疊比 例隨時間變化曲線(縱坐標為重疊比例):年份 甲種群數 量(只) 乙種群數 量(只) 草本植物覆 蓋率( % )2010 1200 800 652012 1800 1100 602015 2500 1500 502017 3000 2000 352019 2880 2080 302021 3000 2000 30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表格數據,判斷甲、乙種群的增長模式屬于 (填 “J”或“S” )型。判斷的 依據是 。要研究甲乙兩者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們的 。( 2 )2023 年后該草原遭遇持續干旱,草本植物覆蓋率降至 20% ,甲、乙種群數量開始下降, 結合圖表分析下降的理由是 。為防治甲對草原的危害,工作人員在 5km2 草場上初次捕殺甲 100 只,幾天后用同樣的方法再次捕殺甲 95 只,假設甲分布均勻,沒有遷入 和遷出及意外死亡,則再次捕殺甲后該草場的甲的種群密度為 只/km2 。由于持續的過度 捕殺,使甲幾乎滅絕,且加上當地居民過度放牧,使草原進一步出現荒漠化,這說明人類的活動 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 。20. ( 16 分)某高校生態工程團隊在長江下游某退化濕地開展修復工程。該濕地因農業面源污染導致氮磷富集、藻類暴發、魚類死亡。研究團隊采用“ 生物浮床技術” ,在浮床上種植蘆葦、菖蒲等本地 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6 頁 共 8 頁挺水植物,并引入濾食性貝類(如河蜆)和底棲動物(如搖蚊幼蟲)。監測發現,修復后水體透 明度提高,藻類生物量下降 60% ,魚類種群逐步恢復。但團隊發現,部分區域浮床植物生長緩慢, 且底泥中仍有重金屬殘留。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材料中提及的蘆葦、菖蒲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生產者,其主要通過 (運輸方式)吸收水體中的氮磷。( 2 )從種間關系角度,說明引入濾食性貝類與挺水植物的協同作用降低藻類數量的原理是。( 3 )若團隊擬進一步優化浮床植物選擇,解決部分區域浮床植物生長緩慢的問題,需考慮的生態因素是: 。( 4 )為驗證底泥高濃度重金屬殘留對浮床植物生長抑制增強的影響,設計實驗方案:①自變量: 。②觀測指標:植物株高/生物量/葉綠素含量。③用生物學原理解釋實驗結果 。( 5 )針對 “ 底泥重金屬殘留” 問題,提出一條基于物質循環原理的改進建議 。21. ( 16 分)某生物興趣小組試圖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 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 請分析回答問題:(提示:細菌合成的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氨會使培養基的堿性增強,pH 升高。 酚紅變色反應區段:6.8-8.0 ,黃色 → 紅色)?;卮鹣铝邢嚓P問題:( 1 )本實驗所使用的培養基目的是 。高二期中聯考生物試卷 第 7 頁 共 8 頁( 2 )若在稀釋倍數為 106 的三個培養基中,菌落數分別是 203、186、175 ,則每毫升內容物中尿素分解菌的數目為 個 ,與實際相比可能 (填 “ 偏大 ” 或 “ 偏小 ” )原因是 ,也可利用 ,用顯微鏡直接計數,但結果往往大于以上數值,原因是 。( 3 )寫出從樣品中篩選出分解能力更強的尿素分解菌的實驗思路 。22. ( 16 分)為了避免過多攝入糖分,大眾逐漸轉變為低糖健康生活,農科生產緊跟時代步伐,向玉米投 向了目光。非甜高油玉米( aaBEBE )亞麻油酸和維生素 E 含量高,能夠促進膽固醇代謝,降低 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糖分含量較低,口感不甜。甜低油玉米( AAbebe )糖分高,甜脆多汁,但油 脂含量低。為了防止高血壓高血脂,近年來, 一種新型降脂藥物——PCSK9抑制劑(依洛尤單抗) 進入臨床應用,制備依洛尤單抗的過程如下圖,依洛尤單抗是一種通過與 PCSK9 蛋白結合來抑 制蛋白的活性從而降低膽固醇的單克隆抗體藥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為了快速精準培育出優質穩定的甜高油玉米,用非甜高油玉米( aaBEBE )與甜低油玉 米( AAbebe )雜交得 F1 甜高油玉米( AaBEbe ), 獲得單倍體,再將單倍體 幼苗進行 使染色體數目加倍,從 F2 中選擇出甜高油玉米。( 2 )為了脫毒與加大生產,將得到的甜高油玉米進行植物組織培養,培養過程中形成愈傷 組織不需要光照的原因是光照會 ,干擾愈傷組織的形成。誘導愈傷組織再分化時先誘導生芽,再誘導生根的理由是 。( 3 )圖中篩選 1 應采用 來篩選出雜交瘤細胞,檢測過程發現有些雜交瘤細胞不能分泌依洛尤單抗的原因是 。( 4 )依洛尤單克隆抗體具有 優點。2025年湖北云學名校聯盟高二年級期中聯考 生物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B A D C C D C A C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C A D C D D D CD19.共 16 分( 1 )S( 2 分)種群數量先快速上升,后期增速放緩并趨于穩定,達到 K 值( 2 分)/種群數量呈現先 上升后逐漸穩定達到 k 值(關鍵詞:上升,穩定, k 值)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它物種的關系等( 3 分)(只答對一個不給分,答對兩個 及以上給 3 分)( 2 )在 2021 年環境條件下甲乙種群數量已經達到 K 值,2023 年草本植物覆蓋率繼續下降 導致食物資源極度匱乏 ,甲、乙種群的食物資源重疊比例逐漸增加,種間競爭增強 ,甲乙生 存環境阻力增加,種群數量減少。( 4 分)( “2021 年環境條件下甲乙種群數量已經達到 K 值” 2 分,“草本植物覆蓋率繼續下降導致食物資源極度匱乏” ,“食物資源重疊比例逐漸增加,種 間競爭增強”2 分)。補充:(“ 食物資源匱乏” 、“ 種間競爭增強” 兩個點各得 2 分)361( 3 分)速度( 2 分)20.共 16 分( 1 )主動運輸( 2 分)( 2 )貝類濾食(捕食)藻類,挺水植物遮光抑制藻類光合作用( 4 分)(每點 2 分)(捕食2 分、遮光抑制 2 分)( 3 )耐污性/抗逆性、生長周期、根系發達程度、與本地物種的生態位互補( 2 分,答出 1 點 即可)(答到有與其他物種的關系即可)( 4 )①底泥重金屬濃度梯度或系列濃度梯度的底泥重金屬( 2 分)(答重金屬有無不給分)③因重金屬破壞酶活性(或影響細胞分裂或影響葉綠素合)( 2 分)(抑制植物生長不給分)高二期中聯考生物答案 第 1 頁 共 6 頁( 5 )種植超富集植物(如蜈蚣草)吸收重金屬,收割后集中處理( 4 分,體現物質循環即得 分)(提取或者分離重金屬不給分)21.共 16 分( 1 )篩選到能降解尿素的細菌( 2 分)(答“ 篩選出能合成脲酶的細菌” 、“ 篩選出目的菌” 也可,凡出現“ 鑒別” 、“ 瘤胃中的微生物是否對尿素有分解作用” 不得分)( 2 ) 1.88×109 ( 2 分) 偏?。?2 分)幾個細菌連在一起,它們所形成的菌落在平板上觀察到只是一個菌落 ( 2 分) 細菌計數板 ( 2 分)利用顯微鏡直接計數不能區分死菌和活菌,而使計數結果偏大。( 2 分)( 3 )在表列成分中添加適量的酚紅配置成培養基( 1 分) ,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 1 分) 樣品于培養基上,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觀察紅色圈面積與菌落面積比值的大小( 1 分),(或菌 落周圍紅色圈大小),紅色圈與菌落直徑比值越大,分解能力越強,( 1 分)。(學生只答觀 察菌落周圍紅色圈大小,如果紅色圈較大,分解能力越強。后邊兩分只給 1分)22.共 16 分( 1 )用 F1 產生的花粉進行花藥離體培養( 2 分)(答到花藥離體培養就給 2 分) 秋水仙素誘導/處理( 2 分)(學生多答低溫誘導,一樣算對)( 2 )會促進細胞再分化(1 分) ,誘導葉綠素合成(1 分)頂芽可以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根冠也可產生生長素卻不能促進生芽,導致植株整體發育 不良。( 2 分)(或根生長在土壤中,受到的微生物、病毒和化學物質的影響較多,容易受 到損傷和感染,影響整個植株的生長和發育?;蛳壬靠蛇M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促進 植株生長。)( 3 )(特定的)選擇培養基( 2 分)參與形成雜交瘤細胞的 B淋巴細胞種類多,有的不能分泌依洛尤單抗( 2 分)( 4 )能夠準確地特異性識別并結合 PCSK9 蛋白(或特異性強,給 2 分) ,并可大量制備。 ( 4 分,每點 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