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西區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年級期中質量調查歷史試卷本試題分第1卷(選擇題)和第川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請將第丨卷選擇題的答案寫在第川卷前的答案裊格中!第I卷(選擇題,共8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題2分,共8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愿目要求的,濟大亞大衣1.有學者認為,文明的產生只有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最早的文明產生于舊大陸的大河流域,這不是偶然現象。該學者意在強調A大河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頭·B.文明的發展具有偶然性”寧云C.文明產生需要一定經濟條件女共D:地理環境決定文明類型出元格四學c2.史詩《吉爾伽美什》以夸張的手法描寫主人公:身高十一尺有余,足長三尺腿長七尺,髯發濃密。亞述王宮遺址出土的巨大浮雕也呈現了這般形象。這種文本和實物的一致性可用來文入,產人說明史詩的描寫有據可依口辰貨,B,研究古代西亞的申美趨向窗C.證實吉爾仰美什確有其人號它人D.還原蘇美爾人的體型樣糧3.下表為公元前5世紀雅典戲劇的部分情節.據此可知當時…,簡不作品名稱人的情節《復仇女神》雅典娜不是通過抽簽,而是挑選出最杰出的人組成戰神山法庭《請愿的婦女》民眾不顧戰士的安危,自由地投票決議戰爭《馬峰》菲洛克里昂為了獲得津貼,癡迷做陪審員達到瘋濱的地步A雅典婦女追求政治權利B.抽簽選舉導致權力濫用C.直接民主需要理性反思D.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4.古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學者認為,羅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們采取了一種“混合政體”.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將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牽制,處于平衡的狀態。關于古羅馬的政體,下列說法準確的是A,古羅馬先后經歷了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2621學221形1B。此政體與近代歐美國家的政治制度性質相同T達限講行●家C,其機構設置和制衡理念被美國聯邦政府沿用6頂酒下肉六D.它適應并且推動了古代羅馬國家的發展壯大0C .809.高一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心戶一高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5.公元前8一前3世紀,中因、印度和希醴都產生了著名的智人和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多涉及到如何治理國家、人與人的關系、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等凰大問題,這反映出古代文明的發展具有yA.互鑒性B.同源性C.相通性、:,D,同步性6.公元前5世紀,波斯國王大流士在主要敏市之間修筑了大量御道,在每道身每石20公里左右設置一座驛站,信使通過驛站最快可在12天內橫跨2500公里的距離,帝國御道和驛站的修建A.自在對抗亞歷山大入侵B.擴大波斯帝國統治疆域C.完普了官:體系的建設D。推動不同地域文明連接7.伴隨農耕文明的發展,古代世界崛起了一系列帝國。圖中描述的帝國是。經歷10年征戰,滅亡波斯帝國下.。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文t甲·記。宜布君權神授,地方實行行省制天5·⊙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官職,推廣希臘文化A亞述帝國B.波斯帝國,C.亞歷山大帝國D,羅馬帝國8。英國歷史學家喬治·威爾斯認為中世紀西歐社會十分黑暗,不但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文明也處于原始階段,整個西歐都陷入了混亂之中,符合這一時期西歐社會特征的有①封君封臣制度②莊園與農奴制度③王權逐漸削弱④基督教會占有鼠要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12世紀,神圣羅馬帝國入侵意大利北部城市。16個城市結成聯盟應戰,迫使神圣羅馬帝國簽訂條約,承認這些城市可以自行選舉城市執政官。這反映出A.城市自治權得到了維護B.,宗敦改革引起教派之間沖突C.社會契約思想得以實踐D.意大利最終實現了國家統一10.1086年,威廉一世在英格蘭索爾茲伯里召開宜誓大會,要求“宜普效忠國王的不只是那些直屬封臣,而是所有占有土地的人,不管他們是誰的封臣”。這反映了英國A.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B。王權加強,為民族國家莫基C.擺脫了天主教會的控制D.城市興起,封君封臣制度瓦解11.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后,大批學者來到意大利,帶來大量希臘古籍,并在各地教授希臘語,傳擂古希臘文化。這一現象A,推動了東西方文化交流B.催生了近代科學C.促進了文藝復興的興起D開自希臘化時代,靈父玉小商一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一CS掃描全能王3億人蓄在用的掃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