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考生考號: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試題歷.·史命題人:遼師附中譚曉天審校:命題工作專家組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斌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1.曾國是周王室分封至江漢地區的重要諸侯國,肩負著為周經營南方的重要使命。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在其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編帥,其巾有一件是楚王送給曾侯乙的傅鐘,從音樂角度來講,這個镈擺放在了“宮商角羽徽”中的宮調上,宮為王位。這個考古發現說明A.曾國文化深受楚國影響B.分封制度遭到被壞C.各諸侯國之問相互征伐D.宗族體系徹底瓦解2.表1為商至秦漢有文獻記錄到的大瘟疫。由表推知表1朝代瘟疫發生地區商河南2次周陜西5次,山東、河北各1次浙江、河南、湖北冬3次,安徽2次,山東、江蘇、江西、山西、湖南、貴州、廣東、內蒙素漢古各1次A.統一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B.大瘟疫從中原南方擴散C.大瘟疫發生頻率逐漸提高D.H代政府不重視疫情防控高一歷史(二模).一13.唐中期安史之亂后,統治者面臨“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局面。此后歷代統治者為應對這一問題,可能遵循的原則有①畫野分州,任土作貢②犬牙交錯,以北制南③山川形便,因俗而治④事為之防,曲為之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4,歐陽修曾針對青苗法上書奏折:“朝廷雖指揮州縣不得抑逼百姓請錢,而提舉等官又卻催促盡數散俵。故提舉等官以不能催促盡數散依為失職,州縣之吏亦以俵餞不盡為拋慢不才。上下不得不遞相督責者,勢使之然,各不獲已也。”由此可知,歐陽修認為青苗法A.便利了官員貪污腐化B.打擊了民間高利貸行為C減少了政府財政收人D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5康熙三年,某區域被冠以“天下第-一出米之區”,糧食外運之船絡繹不絕,出現了“倉庫櫛比,米袋塞途”、“堆則如山,銷則如江“的景象。該區域最有可能是圖1中的價圖1A.①B.②C.③D.④6.清末上海租界的中國商人為了在營銷過程中與洋人打交道,必須掌握一些英語知識,但不少人出身貧寒,缺乏就讀英語的條件,于是一種語法不準,帶有中國口音的洋涇浜英語流行開來,甚至出現了《洋涇浜英語實用手冊》之類的書籍。洋涇浜英語的流行說明A.洋務運動推動英語普及B,貿易需求影響語言發展C.外來文化已被廣泛接受D.中國被迫卷人世界市場7,1935年6月,紅軍總部發布了《渡過大渡河后適用的標語口號》,其中包括了對彝、藏、番、回、苗等少數民族的宣傳標語,如“明月照天空,燈光遍地生,聞漢一家人,打倒鬼子們。”、“彝、番、藏人-律平等!”。這些口號A.為國民大革命淮備了條件B.賦予了少數民族平等權利C.鞏固了抗口民族統-戰線D.有利于紅軍實施戰略轉移高三歷史(二模)一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