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梅州市學藝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第二學期中段測試題6唐初,法律規定工商業者免除交納稅收,只交納按資產規定的戶稅,同時嚴禁官員兼職經營商歷史業:唐高祖詔令“食祿之家,不得與下人爭利”。這些措施()A.遏制了官員貪腐行為B.摒棄了重農抑商政策(出題人:鄒銀萍審題人:鄒瑞文、邱思琪)C.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D.有利于唐朝商業發展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7李華同學在進行專題復習時,將“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部分)”設計整理(見下圖)。圖片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反映出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是(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它(科舉制)是唯一沒有被動搖過基礎的制度,是在權威一再崩遺和顛覆中唯一能維持全面而廣泛影響的制度…中國競爭性文士考試制度是該國特有的制度,并持續了一干多年”。材料表明科舉制(A·有利于選拔社會人才B.可以推動教育發展C.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D.能夠防止政權覆滅2.下面為隋煬帝使用民力統計表(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隋朝滅亡的原因是()時間項目動用勞動力樓車翻車曲轅型秧馬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梁百余萬A.注重灌溉工具的變革B.重視生產工具的演變與改進大業四年(608年)筑長城百余萬C以農業的種植為中心D.自給自足的經濟占主導地位8.《唐六典》記載:蘇州有六十坊市,揚州城有常樂坊、臨灣坊、東市等,敦煌出土的文字也證大業八年(612年)伐高麗發四海兵明唐代敦煌也有坊市。這說明唐朝(A.實行暴政B.自然災害C.宦官專權D.外敵入侵A.坊市設置普遍存在B.商品經濟空前繁榮3.根據圖中的信息推斷,圖中所示的中樞權力機構出現在(C.市民階層逐漸壯大D.商業突破時空限制皇帝9.“盛唐時,不少婦女奔波在外,參與各項經濟事務。有的還作為‘戶主’與別人簽訂買賣、借提交上來貸等契約。為維護自身和家庭的權益,有的婦女還出面‘打官司'。一些婦女沖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觀念的束縛,自主離婚、再婚,社會對這種情況比較寬容。”該材料反映出唐朝()中書名州門下尚書省A,婦女放棄舊觀念B,婦女崇尚婚姻自由(起草政令)(審議政令)1(執行政令)封駁C.開放的社會風氣D,擺脫儒家思想束縛六部10若把唐朝的興衰過程看作一個拋物線形狀,如圖所示,那么A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A.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C.兩宋時期D.明清時期4.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頓“人煙斷浼千里蕭條”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見,“治世”出現的共同原因之一是()A,統治者合理的政策B.和平穩定的環境C.社會經濟較快發展D.賢臣能將的輔助5.歸納主題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下面內容反映的主題是(618年755年907年隋朝的統一與滅亡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A,安史之亂B.黃巢起義C,朱溫建立后梁D.五代十國盛唐氣象11.五代十國時期,真正敵對的政權是個別,絕大多數政權奉中原王朝正朔,稱臣納貢。在某種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度上,這就減少了進一步分裂的因素,相反增加了促進國家統一的因素,材料反映了()安史之亂與唐朝的衰亡A,藩鎮割據導致五代十國局面出現B,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完成統一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五代十國時期蘊含著統一的趨勢D.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民族關系發展與社會變化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第二學期中段測試題歷史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