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4月期中提升考歷史(A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城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選擇性必修1、2十選擇性必修3第一至五單元。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朝正統六年(1441年),為應對西南麓川土司叛亂,中央政府首設總督一職,掌軍政錢糧事務,臨時差遣,事畢即撤。景泰至嘉靖年間,總督逐漸轉為地方常駐官員,如薊遼總督、宣大總督等,管轄范圍固定為兩至三省,被賦予守土御敵、督理錢糧、司法理刑、監督屬官等職責。明朝總督制度的發展A.凸顯出監察機構職能的重疊B.說明中書省權力被逐漸削弱C.意在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D.落實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2.改革開放初期,黨中央否定了“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問題”的觀點。1980年《西藏工作會議紀要》中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時期,民族關系本質上是“各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這些舉措A.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民族工作上B.折射出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C.基本消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政治差異D.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3.下圖是古埃及房屋交易過程中需在宗教祭司監督下完成的“三重程序”。這可用于說明,古埃及買賣雙方舉行支付書記官用象形文字春錄宣言誠信款項儀式哭約并加蓋官印A.民眾法律意識增強B.重視交易程序的規范執行C.商業管理體系完善D.神權主導社會的經濟活動4.宋朝創設了中國首個官辦藥局“惠民和劑局”,通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統一藥品標準,并規定每劑藥的包裝需標明監造官、制藥匠姓名,出現質量問題可追責至具體人員。提點刑獄司負責監督地方醫藥事務,轉運使則負責統籌藥材運輸。據此可知,宋朝醫藥管理的發展【高二4月期中提升考·歷史(A卷)第1頁(共6頁)】25-X-635BA.得益于國家力量的大力支持B.體現出公共衛生體系的成熟C,是商品經濟繁榮的直接結果D.表明社會動員力量的多元化5.在探討“孝”的倫理時,王守仁強調孝道并非源于外在教條,認為“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由此可知,王守仁A.強調個人的主觀能動性B.否定傳統倫理道德標準C.具有客觀唯心主義傾向D.提倡“格物致知”的理念6.歐兒里德的《原本》,按照原書名可意譯為“測地學”,因為該學科源自古埃及人測量土地的經驗,并發展為一門演繹科學。利瑪竇將此書譯成中文時,借用古代漢語“數未定而設問”的“幾何”一詞,取名為《幾何原本》。利瑪竇的這一做法意在A.更新國人的數學思維方式B.適應士大夫的傳統認知C.傳播儒家的經世致用思想D.準確詮釋西方數學文化7.公元988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接受東正教洗禮,將拜占庭式基督教定為國教。13世紀,弗拉基米爾被東正教尊為圣弗拉基米爾,成為斯拉夫人的英雄。東正教會的“教主教區主教區”層級結構,與基輔羅斯的“大公國一公國”政治架構相吻合,都主教成為大公的“首席顧問”。上述現象A.標志著神學思想向世俗化轉變B.導致基督教會內部出現大分裂C.促進了俄羅斯共同體意識發展D.說明莫斯科公國成為集權國家8.8世紀初,日本仿照《唐律疏議》制定《大寶律令》,確立了律令制國家框架。太政官制與八省百官體系直接移植自唐朝三省六部制,但根據氏族社會的特點形成了位階制。這反映出當時日本A.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意識B.選擇性地吸收中華文化C.致力于維護傳統等級秩序D.認可宗藩體系中的地位9.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雇傭兵將領狄奧多里克以“軍事長官”的名義統治意大利,實際上獨立于拜占庭帝國之外,并推行地方自治。大遷徙后,法蘭克人按戰功分配高盧土地,形成“份地”制度。據此可知,日耳曼人的遷徙A.消除了氏族血緣的影響力B.促進了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C.中斷了歐洲農耕文明進程D.推動了西歐政治結構的轉型10.下表是18世紀以來非洲文化在美國的發展概況。這可用于說明領戰概況音樂黑人帶來的鼓樂、靈歌等,逐漸演變為藍調、爵士等美國本土音樂流派宗教伏都教融合了西非約魯巴信仰與天主教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宗教文化飲食非洲飲食中的秋葵湯和炸雞等被納入美國南方的飲食體系之中A.殖民擴張客觀上促進美國文化多元化B.文化融合消除了美國排外情緒C.黑奴貿易推動了美國主流文化的轉換D.外來文化沖擊了美國本土文化【高二4月期中提升考·歷史(A卷)第2頁(共6頁)】25-X-635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