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三學段模塊考試高中生物學科選擇性必修三模塊試卷(完卷75分鐘滿分100分)班級座號姓名一、選釋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1.土壤中有豐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種微生物,則需要進行菌種的分離和純化,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1n正11匯15x上二木了是需樂。1工113個南31O日個由客C111個南車2A.若要篩選分解尿素的細菌,則尿素可以作為該菌的唯一氮源B.理論上每毫升菌液中2號試管的活菌數是4號試管的100倍C.4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數約為1.1×10°個D.該種方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少2.有機物Y(不含N元素)是一種水體污染物。X菌是一種能夠降解Y的異養厭氧型微生物。科研人員從污水中篩選出了X菌,主要步驟如圖所示,設置甲培養基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X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污水接種稀釋涂布平板多次篩選+X菌乙培養基甲培養基甲培養基A.通常采用干熱滅菌的方法對培養皿等玻璃器皿進行滅菌B.篩選該種微生物時,培養基以有機物Y為唯一碳源C.搖瓶M中振蕩培養的目的是使X菌與氧氣充分接觸D.從培養基的組分分析,甲、乙培養基的不同在于乙中含有瓊脂3.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獲得純培養物的關鍵是防止雜菌污染,紫外線消毒前噴灑苯酚可加強消毒效果B.在稀釋涂布時,涂布器應灼燒滅菌后再蘸取0.1m1菌液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C.使用后的培養基在丟棄前一定要進行滅菌處理,以免污染環境D.通過接種環在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線可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到培養基表面4.下列生物技術或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滅菌操作的是()A.傳統發酵技術制作葡萄酒B.植物組織培養C.動物細胞培養D.純化大腸桿菌試卷第1頁,共8頁5.甜酒釀(醪糟)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小吃,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釀酒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其制作流程為:浸米→蒸米→涼飯→拌釀酒酵母→發酵→檢查→甜酒釀。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蒸米”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殺滅雜菌,延長甜酒釀的保質期B.“涼飯”后再拌入釀酒酵母,可避免高溫殺死發酵所需菌種C.“發酵”時應將拌有釀酒酵母的涼飯裝滿密閉的容器D.在發酵過程中酒精的濃度會持續增加,pH值會持續降低6.中國傳統白酒多以泥窖為發酵基礎,素有“千年老窖萬年糟”“以窖養糟,以糟養泥”之說。多年反復利用的老窖池內壁窖泥中含有大量與釀酒相關的微生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傳統白酒的釀造是在以釀酒酵母為主的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完成的B.窖池內各種微生物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系,使釀造過程不易污染雜菌C.從窖泥中分離的釀酒酵母擴大培養時,需在CO2或N2環境中進行D.從谷物原料發酵形成的酒糟中,可分離出產淀粉酶的微生物7.制作泡菜時,由于乳酸菌的發酵作用,發酵產物乳酸不斷積累,因此可以根據微生物的活動情況和乳酸積累量,將泡菜發酵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發酵初期、發酵中期和發酵后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發酵初期會有氣泡產生,原因是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了C0。B.制作泡菜過程中,發酵初期先通氣培養,發酵中期再密封發酵C.發酵中期乳酸的產生使營養物質豐富,其他微生物的數量上升D.發酵后期乳酸含量繼續增加,發酵速度會逐漸變緩甚至停止8.植物組織培養的不同階段均涉及對光照的控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有光照的條件下培養植物組織,培養基中無需添加有機物B.成分脫分化過程通常需要避光,有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和生長C.再分化過程通常需提供光,無光條件下形成的試管苗一般為黃化苗D.光既是培養物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也是調節培養物生長發育的信號9.研究者擬從堆肥中取樣并篩選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廢100棄物中角蛋白的嗜熱菌。根據堆肥溫度變化曲線(如圖)和80選擇培養基篩選原理來判斷,下列最可能篩選到目標菌的條60件組合是(baA.a點時取樣、尿素氮源培養基B.b點時取樣、角蛋白氮源培養基00123456堆肥時間(天)C.b點時取樣、蛋白胨氮源培養基D.c點時取樣、角蛋白氮源培養基10.“篩選”是生物技術與工程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篩選纖維素分解菌時,培養基中需添加纖維素和剛果紅B.培育轉基因抗蟲棉時,需從分子水平及個體水平進行篩選C.單倍體育種時,需對F,的花藥進行篩選后才可繼續進行組織培養D.胚胎移植前,需對通過體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進行質量篩選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