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州外國語學校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命題人:袁靜審題人:陳燕鋒(全卷共7頁,兩大題,20小題;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班級座號姓名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試題卷、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涂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生要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與考生本人準考證號、姓名是否一致。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規定的范圍內書寫作答,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在試題卷上作答的答案無效3.考試結束,考生請將答題卡交回.第I卷(選擇題48分)1.據考古發現,約四千年前遼寧西部地區出現了“豐下類型”的原始文化。遺址中不少房屋的外圍有著院落式的圍墻,屋內先后墊積的居住面可達六、七層或更多,可能已居住了幾代人。遺址中的谷粒,大都是在不同房址中發現,且大部分房址都有自己的爐灶。材料說明這一時期(A.部落出現權貴階層B.財產私有已經產生C.農業注重精耕細作D.建筑技術不斷進步2.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一篇大約屬于文帝時期的年表,采用“秦、張楚”的紀年順序;《史記》立月表記秦末事名曰“秦楚之際月表”,撰《陳涉世家》《項羽本紀》;班固《漢書》中把二人合為一卷置于列傳中,名為《陳勝項籍傳》。材料折射出()A.政權更替規范了修史方式B.文獻與實物史料的相互印證C.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強化D.政治立場不同影響史書體例3.元宵節最具特色的活動是放燈、觀燈,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民眾都積極參與。隋煬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中描述了長安元宵節熱鬧的場景:“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這反映了此時()A.商業發展突破坊市制度限制B.佛教文化融入人們日常生活C.夜市經營活動不受政府管控D.長安城里享樂之風日益盛行試卷第1頁,共●頁4.漳州土樓懷遠樓有一副對聯(圖1):“世間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謀讀與耕”。這種社會價值取向的出現應不早于()圖1A.先秦時期B.秦漢時期C.隋唐時期D.宋元時期5.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整肅驛站秩序,要求“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擅自乘驛傳船馬”者將遭到嚴懲。永樂以后,“民信局”出現,主要解決商人的貨物運輸、資金匯兌以及民營信件遞送業務。到了清朝,這種“民信局”已經覆蓋國內各大商埠,甚至進入澳大利亞和檀香山。據此可知,明清時期()A.經貿發展刺激民用郵遞繁榮B.商人獲得政治地位C.軍事需要嚴重阻礙驛站發展D.外貿政策逐漸寬松6.下圖是中國近代城市空間結構的基本模式,據圖推知當時中國城市()新市區2< 工業居住、混合區色速老城區①工業居住混合區B商埠區D→鐵路二河流A傳統商業中心B西式新中心C新市區行政商業中心A.功能以政治、軍事為主B.主要體現統治性與秩序性C.交通依賴的是自然條件D.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舉7.19世紀60年代,華商通過“詭寄洋商名下”,騙捐取利,導致“官亂利權兩窘”,因此有政府官員認為應明定章程,允許內地商人購造輪船,“既可免隱射之弊,亦可輔轉運之窮。”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