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合肥八中2025屆高三第二學期歷史統一作業考試時間:2025年3月14日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命題人: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16題,共48分)1.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距今約59004200年。該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包括陶鼎、陶制雙腹器、蛋殼陶杯等。并發現了國內己知最早的高溫黑釉陶。此外,近年來考古工作者還在該遺址發現了依勢而建,規模龐大的史前水利系統,包括水壩,蓄水區等。據此可知,屈家嶺遺址()A.是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遺址B.與龍山文化存在直接聯系C.凸顯了長江流域社會發展水平D.形成了完善的陶瓷制造業2.北魏將“禮”落實為法律條文,不但將“不孝”入罪,還發明了“存留養親”制度,即如果死刑犯的直系長輩沒有可依靠的人贍養,則可以延緩對該犯人的處罰,待其贍養老人后再執行。由此可見()A.民族交融推動了治理方式創新B.鮮卑族發展水平超過漢族C.少數民族接受儒學為正統思想D.北魏政權完成封建化進程3.唐朝定制是中書省掌草擬詔令,門下省掌審議封駁,尚書省掌承旨執行。后唐太宗發現中書省、門下省長官頗多齟齬扯皮之事,于是在門下省下面設政事堂,形成統一的中央行政決策機制,集體商議并處理軍國事務,由是鮮有敗事。這說明當時政事堂的設立()A.擴大了封建君主的權力B.緩和了各部門之間的矛盾C.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4.有學者指出,宋代“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制度創新,在一定意義上突破了儒家人性本善的藩籬,跳出了所謂“涂之人可以為堯舜”的窠白,以防止人性缺失作為制度設計的出發點,這在中困傳統政治文化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具有現代政治文明氣息的重大突破。能佐證這一觀點的舉措是()A,南宋以程朱理學為治國參考B.政府提高科舉考試地位C.各州設通判與知州彼此制約D.王安石全面推行募役法5.史載:明初,蘇州吳江地區“風尚誠樸,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飾器皿不敢奢侈。若小民咸以茅為屋,裙布荊釵而已。即中產之家,前房必土墻茅蓋,后房始用磚瓦,恐官府見之,以為殷富也。…萬歷以后.…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據此可推知,明朝()A.封建專制統治日益僵化B.經濟發展沖擊傳統觀念C.重農抑商政策出現松動D.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6.如下圖是發表在1912年《民立報》上的一幅新聞漫畫《辭舊迎新》:圖中的背景是揮動雙手和帽子的歡呼雀躍的人們,圖的中間部位是一面旗幟,一條龍正從旗幟中倉皇出逃。這幅漫畫說明了()A.傳統封建制度被推翻B.復辟帝制遭到強烈反對C.近代政治制度的轉型D.武昌起義取得勝利試卷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