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A.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人B.為經濟轉型奠定基礎C.助推了朝貢關系的普及D.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4.唐玄宗開元年間(713一741),隨著安西四鎮的鞏固與北庭大督護府的設立,唐朝全面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在天山南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屯田,“(西域)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共計2300頃、23萬畝。這說明當時A.經濟重心變化影響中外交通B.唐朝經營西域以經濟手段為主C.絲路暢通得到了有效的保障D.西域商賈往來的障礙已經掃除5.明代王守仁曾寫下《諭俗四條》,并在第四條勸諭中說:“今人為子孫計,或至謀人之業,奪人之產,日夜營營,無所不至。昔人謂為子孫作馬牛,然身沒未寒,而業已屬之他人;讎家群起而報復,子孫反受其殃。是殆為子孫作蛇蝎也。吁,可戒哉!”由此可見,王守仁的勸諭A.體現出中華文化具有凝聚性B.滲透了“存理去欲”的理念C.服務于科舉取士的實際需要D.以實現“格物致知”為主旨6.《循環日報》創辦于1874年2月,被認為是第一份國人自辦的報紙,也是文人借助報刊論政的一份報紙。圍繞著這份報紙,聚集了晚清第一批具有近現代新聞自覺意識的報人群體,他們還闡發了對于報紙和新聞的觀念。該報刊的創辦A.拓展了西學傳播的渠道B.動搖了封建傳統思想的根基C.促進了民主科學的傳播D.開啟了中國報刊近代化歷程7.1902年7月,《大公報》附件欄目《講衛生學當知》,從西方生理學原理出發,從保養身體(即傳統衛生含義)的角度,闡釋了西洋衛生學理論。1903年12月《大公報》又刊登文章,闡述中國人強種與西方飲食衛生學的關系,認為國人衛生強種必須要研究飲食衛生。材料所述現象出現的背景是A.維新思想的流行B.西學東漸的開啟C.洋務新政的實施D.民族危機的加深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8.下圖為石家莊市城鎮化水平發展歷程。由此推知,石家莊市城鎮化發展城鎮化水平(%)650555503532689063Gaa0o9o0o0o0000950o000009l015gggg產gww年份口一石家莊一●一全國平均士河北省平均A.主要緣于農村與城市互動的加強B.領先于全國大部分城市C.有利于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移D.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深人9.吠陀梵文是印歐語系人口進人南亞以后的產物,它的發音和詞匯與其近親印度一伊朗語支已有所不同,它吸收了南亞原有的達羅毗茶語的成分。在吠陀文獻提到的人名、部落名稱以及記述中,也留下了許多非印歐語系的痕跡。這表明吠陀梵文的形成A.體現了不同文化的融合B.提高了古印度文化的影響力C.促成了南傳佛教的傳播D.加快了印度走向統一的步伐10.考古工作者在今伊拉克北部尼姆魯德的亞述王宮內庭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描述了人工水道裝飾花園的美景:“水道自上而下連接花園;道路兩邊飄香四溢;賞心悅目的花園里,條條溪水如點點繁星;石榴樹如掛滿葡萄的藤蔓。”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花園美景體現了和平理念B.人工水道彰顯了帝國富足C.王宮規劃突出了專制集權D.園林設計豐富了王宮生活11.亞歷山大受到東方“王權神化”觀念影響,東征之初,就在埃及的孟斐斯發行過一種有自己肖像的銅幣。到達印度后,他還發行過一種大徽章,上面刻有自己騎馬與乘象的印度國王作戰的圖案。亞歷山大死后,其后繼者也多將自己的頭像鑄到錢幣上。這體現了歷史試題第3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