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級第二學期第二次質量檢測歷史試題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命題人:孫建審題人:唐舒萍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隨著西周分封制的實行,各封國的居民族屬結構發生了深刻改變,受封地區的其他各族,漸漸地接受了周人的風俗習慣與思想文化,成為華夏族的成員。據此可知,分封制()A.加強了宗族內部的團結B.惟動華夏多元一體局面的形成C.強化了華夏族的統領地位D推動了部落聯盟向國家的轉變2.如果把“大運河的開鑿“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造唐使”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符合這一單元內容主題的是()A國家的產生和統一B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3洋務派創辦的金陵機器制造局主要生產大炮和彈藥,福州船政局主要制造和修理水師武器裝備,江南機器制造總局主要產品為槍支、彈藥、大炮、鋼鐵、輪船。據材料可知,洋務新政()A.期望保障國家安全B.以賺取利潤為主要目的C.致力改革封建政治D.大力發展官督商辦企業4.武昌起義消息傳來,浙江咨議局大部分議員同情、擁護革命,積極謀劃和平獨立,分頭與當政的滿人接觸…因為立憲派的積極活動,浙江基本上可算兵不血刃,沒有發生動亂,并擁戴立憲派領袖湯壽潛出任都督。這可以佐證立憲派()A為結束君主專制發揮了重大作用B.與革命派政治主張一致C.以維護滿洲貴族既得利益為初衷D,主導了辛亥革命的進程5.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古田村召開,即古田會議”。會議總結了紅四軍成立以來軍隊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重申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毛澤東當選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下列關于這次會議的表述正確的是()A開始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B.有助于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C.使中國共產黨在艱難的環境下得以生存下來D.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6.有學者說,1954年憲法既不是一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那樣新民主主義類型的憲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這是因為此憲法(A.修正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基本原則B.缺乏政治體制上的創新C堅持了對私營工商業經濟的保護D.體現了社會轉型過渡性7.20世紀50一70年代.涌現出許多社會主義建設的英雄模范人物,并形成了具有特定內涵的時代精神。這表明()A.歷史是由英雄模范人物創造與推動的B.這一時期的探索符合國情且成效顯著C.中國的科技成就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D.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激勵著人們81983年,有百貨商場與當地商業局簽訂合同,規定超額完成利潤承包額的,超額部分國家與商場按一定比例分成:完不成利潤承包額的.差額部分由企業利潤留成和浮動工資彌補。這反映出()A.企業自主權逐步得到擴大B.國企改革全面展開C.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確立D現代企業制度建立9.人類在早期區域文明誕生過程中創造了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底比斯城:古代中國的甲骨文、二里頭宮殿遺址:古代希臘的字母文字、雅典衛城等。據此判斷,人類走向文明時代的顯著特征是()A文字的出現和國家機器的產生B.文字的出現和城市的興起C.國家機器的產生和法律的制定D.階級的出現和文明的多元10.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這時的牛津大學、巴黎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興起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教權和王權的支持B.古希臘羅馬文化在西歐的復蘇C西歐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D阿拉伯文化在西歐的不斷傳播11.據《葡萄牙帝國在亞洲:1500一1700》記載,威尼斯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口輸出的胡椒等香料年平均貿易量在1496年為1200噸,1506年則銳減65%以上。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歐洲貨幣貶值導致嚴重的商業危機B.新航路開辟使歐洲的貿易中心轉移C.葡萄牙人壟斷了東西方的貿易商路D.中國茶葉代替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12.有學者評價,歐洲文藝復興的文化策路是溫故以立新,彰往以察來,是在歐洲自身的思想資源基礎上的再創造。這主要是基于文藝復興()A.旨在闡釋歐洲古代文化的精髓B.以弘揚古典文化內在價值為終極目標C.意圖復活古代歐洲的價值觀念D借助復興古典文化宣傳資產階級思想13.1689年英國議會領布的《權利法案》沿襲了羅馬法的精神,又開啟了近代民主代議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進程中最為深遠的影響是()A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B.以明確的法律條文捍衛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C.解決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動蕩問題,為國家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政權保障D.實現了由“主權在君”到“主權在民”的革命性轉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