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適應性考試(一)九年級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50分)請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個部分。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請注意:共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24.大禹治水的事跡與環境地理學中關于約公元前4000年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現相吻合,西周遂公盨(Xù)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為翔實的關于大禹的文字記錄。這表明A.考古發現是獲得歷史認識的唯一的途徑B.大禹治水是我國最早的神話傳說C.關于黃帝的遠古傳說是完全真實可信的D.神話傳說與考古發現可相互印證25.“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武帝推恩之末,諸侯寡弱,貧者至乘牛車。”材料說明推恩令A.打擊了豪強地主B.削弱了諸侯國勢力C.抑制了奢侈之風D.導致社會十分貧困26.六朝時期,長江中游的民眾改良了中原地區的“長轅犁”,制成新的“短轅框犁”,使之更適合在丘陵山地翻耕,從而擴大了耕地面積。這說明當地的開發A.改變了傳統的土地經營方式B.得益于因地制宜的技術革新C.取決于北方人口的不斷南遷D.推動了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27.右圖為宣化遼代墓葬中發現的壁畫《備茶圖》,盡管遼地并不產茶,但壁畫中描繪的茶具與烹茶程序,皆體現出唐宋茶法在南北各地的影響。這一發現最能證明宋遼時期A海外貿易的興盛B.農業生產的發展C.民族文化的交融D.民族矛盾的緩和28.宋高宗對大臣說:“廣南市舶,利人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這段諭旨的核心思想是說南宋政府應A.重視官吏選拔B.減輕人民負擔C.重視海外貿易D、實行閉關鎖國29.下列關于大一統王朝相關史實與結論說法正確的是序號史實結論①素朝在地方立那縣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②唐朝創立了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③元朝御史臺掌監察促進了各民族的交融④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加強了中歐友好往來A.①B.②c.③D.④九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推ApP30.法國歷史學家布立賽在某書的序言中寫道:“這里幾乎一片廢墟,與其說是公園,不如說更像一片蒼涼的空地。…想到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和英國人犯下如此大罪,我怒火中燒,握緊37了雙拳,想到法國人也是罪魁禍首之一,不禁覺得自己也不免有罪。”讓作者“覺得自己也不免有罪”的歷史事件是A.割占香港島B.旅順大屠殺C.火燒圓明園D.南京大屠殺31.下圖中的兩首詩是李大釗和胡適的即興之作,他們用口語化的語言呈現詩歌內容,這反映出當時思想文化界的主張是35兩只蝴年山中即景胡適李大釗兩只蝴蜂,雙雙飛上天,是自然的美,是美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的自然,絕無人跡附下那一只,孤單怪可憐)處,空山響液泉。也無心上天,天上太環單。A.倡導文學革命B.提倡中體西用C.主張自由平等D.推崇詩禮教化3932.1920年,陳獨秀發表長篇論文《談政治》指出:“若不經過階級戰爭,若不經過勞動階級占領權力階級地位底時代,德謨克拉西(即英文Democracy之音譯)必然永遠是資產階級底專有物。”推動陳獨秀形成這一認識的史事是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新文化運動D.國民大革命33.1929年,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來信,信中指示道:“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4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該指示肯定了A.城市工人運動B.井岡山道路C.國共兩黨合作D.全面抗戰路線34.運用時間軸培養時空觀念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列時間軸上的土地政策反映出中國共產黨4打土豪地主減祖液忽沒收地主土地,分田地農民交粗交息實行耕者有其田十年內戰時期全民族擾戰時期解效戰爭時期A.持續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B.鞏固抗日根據地民主政權解放軍進攻方向4國民黨軍清諸方向C.順應時代發展民族工商業⑧開滅回民黨軍地區●和平改編國民黨軍地區D.重視發揮農民的革命作用紙6135.識別歷史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右圖所示戰役的重要影響是A.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C.結束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D.使中國華北全境基本解放36.1954年6月底,陳云就編制五年計劃提出“按比例發展”和“綜合平衡”原則。計劃中的平衡是一種緊張的平衡,他提到“樣樣寬裕的平衡是不會有的,齊頭并進是進不快的。但緊張決不能搞到平衡破裂的程度”。這體現了“一五”計劃4A.片面發展重工業B.實事求是,統籌兼顧C.以改善民生為主D.作風急躁,急于求成九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推ApP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適應性考試(一)歷史答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24-28 DBBCC29—33 ACABB34—38 DDBDA39—43 CCBDA44—47AGDB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26分)48.(8分)(1)何尊是西周青銅藝術的典范,對研究西周青銅器鑄造藝術有重要的價值:何尊是研究西周社會發展的第一手史料:何尊還是研究中華文明早期國家觀念的重要物證。(答出任一點得1分)(2)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2分)(3)天下(1分)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唐穆宗時訂立友好盟約,立“唐蕃會盟碑”。(答出任一點得1分)(4)西域都護(府)(1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或者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答出任一點得1分)(5)“中國”從最初的地理概念逐漸演變為政治、文化和國家的象征:古代“中國”內涵的變化反映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和發展的歷史趨勢:近代“中國”內涵的變化則體現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標。(答出任一點得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49.(9分)(1)洋務運動(1分)新舊并呈,多元發展(1分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亦可得分)西方國家的侵略、外來文明的影響、國人觀念的轉變等(答出任一點得1分)(2)實行改革開放(1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1分)(3)觀點:第一類觀點:從原因的角度歸納提煉,如下:西方國家的侵略客觀上影響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中國救亡圖存的探索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國家政策影響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科技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第二類觀點:從過程分析,如下: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呈現新舊并存、多元發展的特點。(論述略)(評分細則:觀點1分,兩個史實論述各1分,結論1分:其他觀點正確,論述清晰也可)50.(9分)(1)歷史條件:在長期的海上貿易活動中,平等、協商成為交易的重要原則,民主習慣逐步發展形成:而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態又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條件(答出任一點得1分)根本原因:地理因素(或者答出亞洲文明依傍大河而形成,歐洲文明依傍海洋而形成)(1分)(2)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依據孟德斯鳩得分權與制衡原則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踐行了啟蒙運動的自由、民主等思想。(2分)(3)改良蒸汽機(1分)電氣時代(1分)(4)背景:二戰結束后,美蘇因為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而進行冷戰對抗。(1分)(5)原因:多極力量和俄烏沖突(1分)應對:堅持改革開放,注重科技創新,努力提升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充分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加強國際溝通和協作,堅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靖江一模歷史 九年級歷史.pdf 靖江一模歷史 適應性試卷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