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 04 生物的多樣性課標要求 重難考點 2025 考向預測1、說明生物的不同分類等級及其 1、動、植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對動物、植物、微生物分類的認識相互關系,初步形成生物進化的 2、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以及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認識是考觀點。 3、達爾文學說的應用 試的熱點,題型多樣。對生物進化2、對于給定的一組生物,嘗試根 4、生物的分類依據 的原因的認識,生物進化的總體趨據一定的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5、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其保護措施 勢的知識點是中考熱點,一般為選3、分析不同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 近三年中考中,生物多樣性的內 擇題、填空題,常結合生物進化的系,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對生態安 涵、保護措施、生物入侵影響及適 大致過程圖出題。對生物多樣性的全的影響,認同保護生物資源的 應性進化是核心考點。建議學生重 內涵的理解認識、生物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點掌握分類學基礎、保護措施辨析 保護是考查的重點,有一定的綜合4、主動宣傳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 及實例分析能力,并結合真題強化 性,涉及知識點較多,注意靈活解義,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 易錯點(如遺傳多樣性與物種多樣 答。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護生物多樣性。 性的混淆)。 的認識,多以選擇、填空形式出題。★重難點 01 動、植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1、孢子植物:藻類大多生活在水中,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氧氣重要來源。苔蘚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上,有莖和葉的分化,有假根,無輸導組織。是監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蕨類生活在潮濕的環境,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2、種子植物: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地方,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能夠生活在各種環境,種子有果皮包被。分布最廣,種類最多。3、目前已知的動物大約有 150 萬種。根據體內有無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將動物分為兩大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約占動物種類總數的 95%。(1)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2)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3)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 ,有口有肛門。(4)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 ,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5)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10 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6)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最大的動物類群,120 萬種。代表動物:①蛛形綱:如蜘蛛、螨; ②多足綱:如蜈蚣、馬陸;③甲殼綱:體表有質地較硬的甲,如 蝦、蟹;④昆蟲綱: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運動器官足和翅生于胸部。1 對觸角、3 對足,一般具有 2 對翅,如蝗蟲、蝴蝶。氣門:氣體進出;氣管:氣體交換,呼吸器官(主要在腹部)。外骨骼:保護;減少體內水分蒸發;但是限制生長發育,所以需要定期蛻皮。脊椎動物占 5%(1)魚類:水生,體表具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卵生,體外受精,變溫。(2)兩棲類:幼體水生,用鰓呼吸,用鰭游泳,成體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和皮膚輔助呼吸,卵生,體外受精,變態發育,變溫。(3)爬行類:體表具有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內受精,卵生,變溫。(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4)鳥類: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和氣囊輔助呼吸(雙重呼吸),恒溫,體內受精,卵生。(5)哺乳類:體表被毛,牙齒分化,心臟四腔,用肺呼吸,恒溫,大腦發達,胎生、哺乳(哺乳類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個類群)。【例題展示 01】(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唐·李白《古朗月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桂樹”是高大喬木,花呈綠白色,果實呈卵球形,屬于綠色開花植物B.“白兔”體表被毛;胎生哺乳;具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適于食草C.“蟾蜍”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變態發育D.“九烏”中的“烏”是指鳥類,飛行時氣囊輔助肺進行雙重呼吸【答案】B【解析】A.桂樹開花,能接果實,屬于被子植物,即綠色開花植物,A 正確。B.白兔屬于植食性哺乳動物,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沒有犬齒,B 錯誤。C.蟾蜍是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幼體和成體的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C 正確。D.鳥類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一次呼吸可以進行兩次氣體交換,稱為雙重呼吸,D 正確。【解題技巧 01】(1)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主要特征是種子有果皮包被,有果實使得被子植物的種子在繁殖的過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護。(2)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3)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4)鳥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重難點 02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腐生):在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寄生):扁桃體炎(鏈球菌-細菌);足癬、小麥葉銹病(真菌)(3)與動植物共生(共生):①真菌與藻類植物共生形成地衣;②根瘤菌(細菌)與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③腸道內細菌與動物(包括人)共生。2、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1)細菌食品制作: 乳酸菌(無氧)——酸奶、泡菜; 醋酸菌(有氧)——醋;真菌食品制作: 酵母菌——釀酒、面包;霉菌——腐乳、醬油。(2)防止食品腐敗的原理:將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繁殖。食品保存方法:①除去水分,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脫水法(曬制、腌制等);②低溫抑菌——冷藏法、冷凍法; ③高溫滅菌——巴氏消毒法等。(3)真菌產生的能殺死致病細菌的物質,稱為抗生素,如青霉素(弗萊明)。(4)將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進行培養,生產治糖尿病的藥物。——轉基因技術。(5)甲烷菌(細菌)(無氧)可以凈化污水: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燒。3、病毒與人類關系:①有利:制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上的應用等。②有害:使人患病,如艾滋病、乙肝、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熱等。【例題展示 02】(2024·西藏·中考真題)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無處不在。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和饅頭B.細菌和真菌對人和其他動植物都是有害的C.有些細菌可以幫助牛、羊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D.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可以分解動植物的遺體【答案】B【解析】A.酵母菌是一種真菌,可以用于發酵制作面包和饅頭,A 正確。B.細菌和真菌并不都是有害的,它們能對生態起到積極作用,例如一些細菌幫助動物消化,B 錯誤。C.一些細菌(如纖維素分解菌)能幫助牛、羊等反芻動物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C 正確。D.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充當分解者的角色,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D 正確。【解題技巧 0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細菌和真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重難點 03 達爾文學說的應用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自然界中的生物,由于過度繁殖引起激烈的生存競爭,生物本身就存在遺傳和變異,所以就出現了適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2、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是出現新物種的方法,人工選擇是在人為條件下對生物進行的選擇,選擇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不一定對生物的進化有利,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較短。而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但環境的定向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例題展示 03】(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在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和殘翅的昆蟲。據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昆蟲間為獲取足夠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C.海島上昆蟲產生的變異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D.無翅和殘翅的昆蟲不易被風吹到海里而生存下來【答案】C【解析】A.生物為了維持種群數量和遺傳多樣性,通常都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這是自然選擇發生的基礎,因為大量的后代中會產生各種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了豐富的材料,A 正確。B.生物在生存過程中,為了獲取有限的食物、生存空間和配偶,會進行激烈的生存斗爭。這是自然選擇的動力,只有適應環境的個體才能在這場斗爭中勝出,B 正確。C.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但變異本身是不定向的,既有有利于生物適應環境的變異,也有不利于生物適應環境的變異。自然選擇的作用就是保留有利變異,淘汰不利變異。因此,海島上昆蟲產生的變異并不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C 錯誤。D.在這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無翅和殘翅的昆蟲由于體型或翅膀的缺陷,不易被風吹到海里,從而提高了它們的生存機會。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即適應環境的個體(在這里是無翅和殘翅的昆蟲)被保留下來,D 正確。【解題技巧 03】生物界普遍存在變異,變異是隨機產生的;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重難點 04 生物的分類依據1、生物分類依據植物分類依據: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征,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結構,其中花、果實、種子往往作為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因為穩定)。植物類群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動物分類依據: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內部構造。2、分類單位(從大到小):界、門、綱、目、科、屬、種。 基本單位:種界范圍最廣,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多,親緣關系最遠、共同特征最少;種范圍最小,包含的生物種類最少,親緣關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3、植物學家林奈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屬名+種加詞(+命名者姓名)(注意:生物學名:拉丁文,斜體字;命名者:正體)【例題展示 04】(2024·海南·中考真題)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需對生物進行分類,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屬”是最基本的生物分類單位B.花、果實和種子可作為被子植物的分類依據C.動物分類只需要比較形態結構D.巴斯德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答案】B【解析】A.在生物分類學中,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它代表著一群能夠自然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的個體,A 錯誤。B.被子植物是一類具有花、果實和種子的植物。在被子植物的分類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被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因為它們的形態結構相對穩定,并且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存留的時間比較短,受環境的影響比較小,B 正確。C.動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有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C 錯誤。D.瑞典分類學家林奈提出了科學的生物命名法,即雙名法,D 錯誤。【解題技巧 04】動物分類的主要依據有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花、果實和種子可作為被子植物的分類的重要依據。林奈提出了生物命名法,即雙名法。★重難點 05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其保護措施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基因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2、保護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②遷地保護;③建立種質庫;④完善法律等自然保護區是“ 天然基因庫 ”,是進行科學研究的“ 天然實驗室”, 是“活的自然博物館” 。3、我國是“裸子植物的故鄉”;特有的珍稀生物:金絲猴、朱鹮、揚子鱷(中生代活化石)、銀杉(活化石)、珙桐、藏羚羊。【例題展示 05】(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5 月 22 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只包括生物種類和基因的多樣性B.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應該把有害動物消滅掉C.為豐富生物多樣性,應該大力引進外來物種D.目前最為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答案】D【解析】A.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故 A 錯誤。B.多種多樣的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人為捕殺某種動物,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因此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應該把有害動物消滅掉,故 B 錯誤。C.引進外來物種一般不引進它的天敵,因此外來物種就會因為缺少天敵,而數量大增,進而與其他生物爭奪生存資源,從而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就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故 C 錯誤。D.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故 D 正確。【解題技巧 05】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個層次。方法點撥點撥 01:動物的呼吸方式有所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生物體的呼吸器官各異。肺是生活在陸地生活的生物呼吸的器官,鰓是能夠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有些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動物,用皮膚輔助呼吸。點撥 02:原核細胞與原核生物體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核區的細胞稱之為原核細胞。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之為原核生物。細菌是原核生物。點撥 03:微生物營養方式的不同從活的生物體內吸取營養物質的營養方式稱為寄生。依靠分解植物、動物等的遺體來獲取營養物質的營養方式稱為腐生。點撥 04:病毒的典型特征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實現其大量繁殖。點撥 05:分類與親緣關系生物所處的分類單位越小,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越近;所處的分類單位越大,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近。點撥 06:遺傳多樣性遺傳的多樣性決定了物種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物數量多樣性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內容。點撥 07:原始大氣的成分原始大氣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氣、氨、氫氣和水蒸氣等(注意:沒有氧氣)。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原始海洋。點撥 08:動、植物進化的順序蕨類植物是由藻類植物進化而成,不是由藻類進化成苔蘚類,再由苔蘚類進化成蕨類;鳥類和哺乳類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點撥 09:農藥的選擇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不是農藥使害蟲產生了變異。點撥 10:關于生物進化的誤解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自然環境只是起到了選擇的作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在自然選擇前已經存在。沒有使用抗生素前,細菌已經存在的抗藥性變異,抗生素的自然選擇作用使抗藥性變異表現出來。思維警示警示 01:植物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名稱 植物的類群種子繁殖 種子有果皮包被 玉米、花生等 被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 松樹、柏樹等 裸子植物孢子繁殖 有莖和葉 有真正的根 蕨等 蕨類植物有假根 葫蘆蘚等 苔蘚植物無莖和葉 無根 紫菜、海帶等 藻類植物警示 02:幾種無脊椎動物的比較種類 體形 呼吸器官 運動器官線形動物 線形 體表 無軟體動物 有外套膜及貝殼 鰓 肉質足環節動物 身體分節 濕潤的體壁 肌肉、剛毛節肢動物 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氣管 翅、足警示 03: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比較類群 形態結構 呼吸 運動 生殖魚類 流線型,體表有鱗片 鰓 鰭 卵生兩棲動物 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 鰓、肺 四肢 卵生爬行動物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 肺 四肢 卵生鳥類 體表覆羽,前肢變為翼 肺 翼 卵生哺乳動物 體表被毛 肺 四肢 胎生警示 04:比較細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 細菌 真菌觀察儀器 電子顯微鏡 高倍光學顯微鏡 顯微鏡細胞結構 無 有 有細胞核 無 不成形 有營養方式 寄生 寄生、腐生 寄生、腐生警示 05:幾種主要生命起源學說的基本觀點生命起源觀點 地球生命來源 生命發生的條件自生論 非生命物質 隨時自發地發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神創論 生命是神創造的 神力的作用化學演化學說 非生命物質 在原始地球條件下長期演變形成的(建議用時:30 分鐘)1.(2024·山東泰安·模擬)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調查了當地的各種植物,并對各植物類群的特征進行描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藻類沒有輸導組織,幾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B.苔蘚植物植株矮小,莖、葉內沒有輸導組織C.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區別是能否產生種子【答案】D【解析】A.藻類大多數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更無輸導組織,全身都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A 正確。B.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陸地上的潮濕環境中。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和葉結構簡單,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假根無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體的作用,B 正確。C.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且體內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能為植株輸送營養物質,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C 正確。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產生種子。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D 錯誤。2.(2024·四川廣元·模擬)下列動物類群與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相對應的是( )A.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B.節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不分節C.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貝殼D.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答案】B【解析】A.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如蚯蚓等,A 不符合題意。B.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如蝴蝶、螞蟻等,B 符合題意。C.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如河蚌、蝸牛等,C 不符合題意。D.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如水螅、水母等,D 不符合題意。3.(2024·湖南長沙·模擬)《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發行的首版動畫題材郵票。關于郵票中動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A.蝦是無脊椎動物,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B.金魚和蝌蚪都是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C.烏龜和青蛙都可以水陸兩棲,都是兩棲動物D.青蛙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答案】C【解析】A.蝦體內無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體表有外骨骼,具有保護作用,但其不能隨蝦身體的長大而長大,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A 正確。B.金魚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蝌蚪,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B 正確。C.烏龜的身體表面有角質的甲,具有保護作用,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屬于爬行動物;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屬于兩棲動物,C 錯誤。D.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可生活的水中,用肺呼吸,皮膚裸露輔助呼吸,D 正確。4.(2024·山東濟南·模擬)微生物一般“無影無蹤”,但又“無處不在”。下列關于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可以用培養基直接培養B.②和③都有細胞結構C.④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⑤的生殖方式為孢子生殖【答案】A【解析】A.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因此,①病毒不能用培養基直接培養,故 A 錯誤。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因此,②細菌和③酵母菌都有細胞結構,故 B 正確。C.④青霉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靠營養菌絲從營養物質中吸收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故 C 正確。D.⑤蘑菇能夠產生孢子,用孢子繁殖,故 D 正確。5.(2024·江蘇鎮江·模擬)羊肚菌是一種典型食用菌,學名是 Morchella esculenta。鹿花菌與羊肚菌外形相似但有劇毒,學名是 Gyromitra esculent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Morchella 是種名,esculenta 是屬名B.羊肚菌和鹿花菌是兩個不同的屬C.羊肚菌和鹿花菌都可直接食用D.學名由兩個英文單詞構成【答案】B【解析】A.在雙名法中,Morchella 是屬名,esculenta 是種名,故 A 錯誤。B.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學名,羊肚菌的屬名是 Morchella,而鹿花菌的屬名是 Gyromitra。由于它們的屬名不同,因此它們屬于兩個不同的屬,故 B 正確。C.雖然羊肚菌是一種典型的食用菌,但鹿花菌與羊肚菌外形相似卻有劇毒,因此不能直接食用,故 C 錯誤。D.學名實際上是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詞構成的,而不是英文單詞。雖然這些詞可能看起來像是英文單詞,但它們在生物命名中有特定的含義和用法,故 D 錯誤。6.(2024·云南文山·模擬)圖是螞蟻、白蟻和蟑螂的生物分類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綱B.與螞蟻相比,白蟻和蟑螂的共同特征更多C.親緣關系最近的是螞蟻和白蟻D.圖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答案】C【解析】AD.結合分析,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綱,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AD 正確。BC.生物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螞蟻和白蟻同綱不同目,白蟻和蟑螂屬于同一目,因此白蟻和蟑螂它們的共同特征更多,親緣關系最近,B 正確,C 錯誤。7.(2024·四川涼山·模擬)2024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于 2024 年 10 月在哥倫比亞舉辦,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下列關于生物分類及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B.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C.通過引入有害動物的天敵來防治有害動物一定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D.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答案】C【解析】A.基因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物種多樣性是基因多樣性的載體。可見,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A 正確。B.在生物分類學中,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小,所涵蓋的生物種類確實越少,例如“種”是包含生物種類最少的分類單位,B 正確。C.雖然引入天敵是一種生物防治方法,有時可以增加某些物種的多樣性,但這種方法并非總是有效,也不一定總是增加生物多樣性。引入外來物種可能會干擾本地生態平衡,導致一些不可預見的后果,甚至可能減少生物多樣性,C 錯誤。D.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反映了基因層面的多樣性,不同的物種擁有不同的基因組合,這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故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D 正確。8.(2024·陜西渭南·模擬)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長頸鹿頸的進化簡圖及相關闡述,正確的是( )A.現代長頸鹿是古代長頸鹿通過不斷伸長脖子鍛煉的結果B.①表示長頸鹿祖先的頸在長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C.②表示在環境影響下,長頸鹿大多向有利方向發生變異D.③表示有利變異的積累,古代長頸鹿變異的方向是固定的【答案】B【解析】A.根據生物進化的原理,有利變異會在種群中逐漸積累,并通過遺傳傳遞給后代,最終導致物種的進化。長頸鹿的長頸就是通過這種逐代積累的有利變異進化而來的,A 不符合題意。B.①表示長頸鹿祖先的頸和前肢在長度上存在差異,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這些變異是可以遺傳的,B 符合題意。C.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生物在生存過程中會進行生存斗爭,適應環境的個體(即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更容易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而不適應環境的個體(即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會被淘汰。②表示通過生存斗爭,長頸鹿有利變異保存下來,不利變異被淘汰,C 不符合題意。D.結合分析可知,③表示有利變異經過逐代積累和加強,進化成現代的長頸鹿,D 不符合題意。9.(2024·山東德州·模擬)學習了生物多樣性之后,小明同學搜集了很多不同的生物種類,并嘗試對它們進行分類。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1)圖乙所示生物屬于圖甲中⑤的是 (填字母),圖乙中的 E 的呼吸器官是 ,適于水中生活。(2)觀察圖丙 4 和 5 的主要區別是 。(3)在習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引領下,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空氣質量越來越好,這和圖丙中的生物類群有很大關系,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使用價值。(4)請結合生物進化,將圖乙中所示生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 。(5)乙、丙兩圖中包含了各色生物,這體現了 多樣性。【答案】(1)AD;鰓(2)種子外有無果皮包被(3)間接(4)ADECB(5)生物種類/物種【解析】(1)圖乙中所示生物,可以根據其是否具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來進行分類。其中,A 蚯蚓、D 蝴蝶的身體內都沒有脊柱,因此它們屬于無脊椎動物,對應圖甲中的⑤。而 B 家鴿、C 青蛙和 E 魚類身體內都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對于 E 魚類,其呼吸器官是鰓,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水中進行呼吸,從而適應水生生活。(2)觀察圖丙中的 4 銀杏和 5 油菜,可以發現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種子是否有果皮包被。銀杏作為裸子植物,其種子是裸露的,沒有果皮包被;而油菜作為被子植物,其種子被果皮所包被。(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①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使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 ②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 ③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因此,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空氣質量越來越好,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使用價值。(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根據低等到高等這一趨勢,我們可以對圖乙中的生物進行排序。A 蚯蚓是環節動物,結構最簡單。D 蝴蝶是節肢動物,比環節動物更為高等。E 魚類,是脊椎動物,比 AD(無脊椎動物高等)。C 青蛙是兩棲動物,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渡類群,比魚類更為高等。B 家鴿是鳥類,作為脊椎動物中的高等類群,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和復雜的生理結構,是這些生物中最高等的。故排序為:ADECB。(5)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①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 ②基因(遺傳)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③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因此,乙、丙兩圖中包含了各色生物,描述了很多的生物種類,這體現了生物種類(物種)多樣性。10.(2024·山東泰安·模擬)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生物在形態和結構上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差別,生物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如圖為多種多樣的生物,請分析回答:(1)圖中的 A 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到,它沒有細胞結構,一般由 兩部分組成。(2)圖中 B 與 C 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3)圖中 C、D、E、F 都能產生 繁殖后代。(4)若把圖中 G、H、I、J、K、L 六種動物分成兩類,你的分類依據和分類結果分別是 。(5)圖中動物 G、I 分別用 輔助肺呼吸。(6)生物統一性和多樣性通過生殖和遺傳維持延續。遺傳信息控制 ,并由親代傳給子代。遺傳信息發生改變可以引起 ,為自然選擇提供原始材料,自然界中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經過自然選擇長期進化的結果。【答案】(1)蛋白質和遺傳物質(2)B 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孢子(4)體內有無脊柱;HK 一類,GIJL 為一類(5)氣囊、皮膚(6)性狀;變異【解析】(1)圖中的 A 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即病毒。病毒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到,這是因為它們的尺寸非常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這是它們與其他生物的主要區別。病毒一般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共同構成了病毒的基本生命活動單位。(2)圖中 B 是細菌(原核生物),與 C(青霉,一種真菌,真核生物)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圖中 C(青霉)、D(水綿,一種藻類)、E(葫蘆蘚,一種苔蘚植物)、F(腎蕨,一種蕨類植物)都能產生孢子來繁殖后代。孢子是一種特殊的生殖細胞,它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并長成新的個體。(4)若把圖中 G(家鴿,鳥類)、H(蚯蚓,環節動物)、I(青蛙,兩棲動物)、J(家兔,哺乳動物)、K(蝗蟲,節肢動物)、L(鯽魚,魚類)六種動物分成兩類,一個合理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有無脊柱。根據這個分類依據,可以將 HK(蚯蚓和蝗蟲,都是無脊椎動物)歸為一類,GIJL(家鴿、青蛙、家兔和鯽魚,都是有脊椎動物)歸為另一類。(5)圖中動物 G(家鴿)用氣囊輔助肺呼吸,這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動物 I(青蛙)用皮膚輔助肺呼吸,這是兩棲動物的一種特征。(6)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通過生殖和遺傳得以維持和延續。遺傳信息控制著生物的性狀,這些性狀包括生物的形態、結構、功能等各個方面。遺傳信息由親代傳給子代,保證了生物種群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當遺傳信息發生改變時,可以引起生物的變異,這些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了原始材料。自然界中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它們適應了不同的環境和生存條件。11.(2024·山西大同·模擬)如圖表示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請據圖回答:(1)鳥類和[②] 都是由[①] 進化來的。(2)裸子植物和[③] 的共同祖先是蕨類植物。(3)生物進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種,其中比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較法,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地層中 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存 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4)科學家發現在某小島上的一種啄木鳥,其喙長分布如甲圖,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種生活在樹干中的昆蟲。這種昆蟲在樹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圖。根據曲線可知,這種啄木鳥鳥喙的長度多數為 cm 左右,而昆蟲在樹洞中的深度多數在 7cm 左右。鳥喙長短的差異,在遺傳學上稱為 。(5)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推斷,這種啄木鳥鳥喙的進化趨勢是 。可見, 因素和生物的導致了生物的進化。【答案】(1)哺乳類;爬行類(2)被子植物(3)生物化石;生物種類(4)3/3~4;變異(5)由短喙到長喙;環境;遺傳、變異【解析】(1)動物進化的歷是程:原始單細胞動物→ 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原始魚類→ 原始兩棲類→ 原始爬行類→ 原始的鳥類、哺乳類。因此鳥類和②哺乳類都是由①爬行類進化來的。ì原始苔蘚植物í2 → 原始蕨類植物 原始種子植物( )植物的進化歷程是:原始藻類 ,因此裸子植物和③被子植物植物的共同祖先是蕨類植物。(3)生物進化的研究方法能多種,其中比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較。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生物化石的縱向比較,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以及對現存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4)觀察圖可知,蟲在樹干中的深度在 6~8 厘米(7 厘米左右)的較多,但鳥的喙長在 3~4 厘米(3 厘米)的較多。鳥喙長短的差異,在遺傳學上稱為變異。(5)蟲在樹干中的深度在 6~8 厘米的較多,但鳥的喙長在 3~4 厘米的較多,因此鳥喙長的才能吃到蟲子,所以啄木鳥進化的趨勢是喙長的容易得到較多食物而生存下來。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前者是生物進化的內部原因,而后者是生物進化的外部原因。12.(2024·山東聊城·模擬)魚缸造景是熱帶魚飼養與種植水草的基礎上新興起來的一項藝術。圖一是在魚缸造景中常使用的一些生物,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完《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后,對其中的植物進行了分類如圖二,并對其中的四種動物制作了分類檢索表,如下表。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二中的四種植物名字中均帶有“藻”,而真正屬于藻類植物的是 (填字母)。(2)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中的植物“苔”與圖中 (填字母)所屬類群相同,它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作為 的指示植物。(3)C 山椒藻學名叫槐葉萍,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它的兩片葉舒展于水面上。莖細長,在沉水葉的基部著生孢子,它屬于孢子植物中的 植物。(4)D 金魚藻的花很小,是單性花。雌花具有一枚雌蕊,雌蕊中含有長卵形的子房,故而它屬于植物中的植物,該植物類群與云杉最大的區別是該類群 。(5)請據如表分析,沼蝦在檢索表中的對應位置是 (填字母),Q 代表的生物應該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S 代表的生物的運動器官是 。【答案】(1)B(2)A;監測空氣污染程度(3)蕨類(4)被子;種子外有果皮包被(5)R;軟體;鰭【解析】(1)由圖示可知,D 金魚藻依靠種子繁殖后代,是種子植物,C 山椒藻具有根、莖、葉的分化,并且有輸導組織,這是蕨類植物;A 莫斯藻具有莖、葉的分化,是苔蘚植物;B 輪藻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是藻類植物。(2)苔蘚植物沒有真正的根,只有莖和葉,“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植物與圖中 A 莫斯藻所屬類群相同,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它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以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C 山椒藻學名叫槐葉萍,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它的兩片葉舒展于水面上。莖細長,在沉水葉的基部著生孢子,它屬于孢子植物中的蕨類植物,有根、莖和葉的分化,產生孢子繁殖后代。(4)D 金魚藻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屬于種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云杉屬于裸子植物,其種子沒有果皮包被,種子裸露在外面;故金魚藻的種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而云杉種子外無果皮包被。(5)沼蝦屬于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螺螄屬于軟體動物,身體不分節,沼蝦和螺螄的體內沒有脊椎骨構成脊柱,斗魚和豬鼻龜的體內有椎骨構成脊柱,屬于脊椎動物,斗魚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鰭游泳,豬鼻龜屬于爬行動物,用肺呼吸。綜上分析可知,沼蝦在檢索表中的對應位置是 R,Q代表的生物是螺螄,應該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軟體動物,S 代表的生物是斗魚,運動器官是鰭。13.(2024·陜西渭南·模擬)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生物入侵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生態和經濟問題。目前,我國生物入侵的種類高達 660 種,薇甘菊是其中危害比較嚴重的一種。薇甘菊,菊科假澤蘭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其生長迅速,繁殖力強,適應力廣,善于纏繞并把其他植物覆蓋,常對同區域內其他植物造成毀滅性傷害,被稱為“植物殺手”。資料二:雙額巖小糞蠅是中國新記錄種。近年來,在廣州草菇場大量暴發成災,造成草菇產量嚴重減產。(1)根據資料一,薇甘菊的入侵會導致本地生物的物種(或生物種類)多樣性 (填“增加”或“減少”)。(2)將薇甘菊劃分為菊科假澤蘭屬的分類依據是 。(3)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除生物入侵外,還有如: (寫一點即可)等。(4)為研究薇甘菊揮發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實現對雙額巖小糞蠅的有效控制,研究人員測定了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步驟一:設實驗組和對照組網籠,分別放入數量相同的若干培養基。實驗組培養基噴施適宜濃度的某種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照組噴施等量的蒸餾水溶液。步驟二:向兩組網籠分別投入 200 只雙額巖小糞蠅成蟲,讓其在培養基上產卵,1 天后將各組培養基置于養蟲籠,養蟲籠內放 1 張粘蠅紙。步驟三:7 天后統計粘蠅紙上的雙額巖小糞蠅成蟲數(由培養基中卵發育成的成蟲),并計算驅避率(驅避率(%)=[(對照組蟲數-實驗組蟲數)/對照蟲數]×100%)。每個處理 4 次重復。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捕獲數(只)化合物 驅避率(%)實驗組 對照組α-松油醇 11.75±2.50 32.00±3.65 63.28芳樟醇 14.50±3.11 30.50±3.87 52.46香茅醛 31.25±3.86 27.50±2.65 -13.64檸檬烯 42.50±2.08 35.50±3.32 -19.72香茅醇 51.00±6.73 41.00±3.92 -24.39檸檬醛 60.25±6.08 44.50±9.11 -35.59香葉烯 60.50±7.14 41.00±5.72 -47.56香葉醇 79.75±7.41 50.75±4.57 -57.14Ⅰ.實驗中,設置對照組作對照的目的是 。以上各組重復 4 次后需計算出捕獲雙額巖小糞蠅數量的 ,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Ⅱ.從實驗數據可知,薇甘菊的揮發物中, 對雙額巖小糞蠅有驅避作用。(5)與使用化學藥劑相比,使用入侵植物驅避害蟲的優點是: (寫一點即可)。【答案】(1)減少(2)薇甘菊的形態結構特征/薇甘菊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結構特征(3)棲息地遭到破壞/森林面積大量減少/環境污染/人類的偷獵、捕殺、砍伐等(4)排除其他可能性,保證實驗結果是由變量這一因素引起的;平均值;α-松油醇和芳樟醇(5)可減少環境污染,可避免化學藥劑引起的抗藥性,效果更持久/將入侵生物變廢為寶;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等【解析】(1)由資料一可知,薇甘菊常對同區域內其他植物造成毀滅性傷害,被稱為“植物殺手”;因此,薇甘菊的入侵會導致本地生物的物種(或生物種類)多樣性減少。(2)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將薇甘菊劃分為菊科假澤蘭屬的分類依據是薇甘菊的形態結構特征或薇甘菊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結構特征。(3)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生態環境的改變和破壞;掠奪式的開發利用;環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影響等。(4)Ⅰ在對照實驗中,經過控制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實驗組。為了確證實驗組的結果是由人為進行的這種處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樣的研究對象,另外設置不作上述處理的一組事物進行觀察,這樣的未作實驗處理的一組事物稱為對照組。 設置對照組作對照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可能性,保證實驗結果是由變量這一因素引起的。以上各組重復 4 次后需計算出捕獲雙額巖小糞蠅數量的平均值,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Ⅱ解讀表格數據可知,薇甘菊的揮發物中 α-松油醇和芳樟醇對雙額巖小糞蠅有驅避作用。(5)與使用化學藥劑相比,使用入侵植物驅避害蟲的優點是可減少環境污染,可避免化學藥劑引起的抗藥性,效果更持久,將入侵生物變廢為寶;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等。專題 04 生物的多樣性課標要求 重難考點 2025 考向預測1、說明生物的不同分類等級及其 1、動、植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對動物、植物、微生物分類的認識相互關系,初步形成生物進化的 2、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以及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認識是考觀點。 3、達爾文學說的應用 試的熱點,題型多樣。對生物進化2、對于給定的一組生物,嘗試根 4、生物的分類依據 的原因的認識,生物進化的總體趨據一定的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5、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其保護措施 勢的知識點是中考熱點,一般為選3、分析不同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 近三年中考中,生物多樣性的內 擇題、填空題,常結合生物進化的系,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對生態安 涵、保護措施、生物入侵影響及適 大致過程圖出題。對生物多樣性的全的影響,認同保護生物資源的 應性進化是核心考點。建議學生重 內涵的理解認識、生物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點掌握分類學基礎、保護措施辨析 保護是考查的重點,有一定的綜合4、主動宣傳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 及實例分析能力,并結合真題強化 性,涉及知識點較多,注意靈活解義,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 易錯點(如遺傳多樣性與物種多樣 答。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護生物多樣性。 性的混淆)。 的認識,多以選擇、填空形式出題。★重難點 01 動、植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1、孢子植物:藻類大多生活在水中,單細胞或多細胞,無________的分化,________重要來源。苔蘚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上,有________的分化,有假根,無輸導組織。是監測________的指示植物。蕨類生活在潮濕的環境,有________的分化,有________。2、種子植物: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地方,種子裸露,沒有________包被。被子植物能夠生活在各種環境,種子有________包被。分布最廣,種類最多。3、目前已知的動物大約有________種。根據體內有無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將動物分為兩大類:________和________。無脊椎動物約占動物種類總數的________。(1)腔腸動物:身體呈________對稱,體表有________,有________無________。(2)扁形動物:身體呈________對稱,背腹________,有________無________。(3)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________形,體表有________ ,有________有________。(4)環節動物:身體呈________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_組成 ,靠________或________輔助運動。(5)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________,大多具有________,運動器官是________。10 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6)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分節。最大的動物類群,120 萬種。代表動物:①________綱:如蜘蛛、螨; ②________綱:如蜈蚣、馬陸;③________綱:體表有質地較硬的甲,如 蝦、蟹;④________綱: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運動器官足和翅生于胸部。1 對________、3 對________,一般具有 2 對________,如蝗蟲、蝴蝶。氣門:________進出;氣管:________交換,呼吸器官(主要在腹部)。外骨骼:保護;減少體內水分蒸發;但是限制生長發育,所以需要定期________。脊椎動物占________(1)魚類:水生,體表具有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游泳,________生,________受精,變溫。(2)兩棲類:幼體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游泳,________水、陸兩棲,用________呼吸和________輔助呼吸,________生,________受精,變態發育,變溫。(3)爬行類:體表具有________或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受精,________生,變溫。(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4)鳥類:被覆________毛,前肢變為________,心臟四腔,用________呼吸和________輔助呼吸(雙重呼吸),恒溫,________受精,________生。(5)哺乳類:體表被________,牙齒分化,心臟四腔,用________呼吸,恒溫,大腦發達,________、________(哺乳類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個類群)。【例題展示 01】(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唐·李白《古朗月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桂樹”是高大喬木,花呈綠白色,果實呈卵球形,屬于綠色開花植物B.“白兔”體表被毛;胎生哺乳;具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適于食草C.“蟾蜍”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變態發育D.“九烏”中的“烏”是指鳥類,飛行時氣囊輔助肺進行雙重呼吸★重難點 02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1、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________參與物質循環(腐生):在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引起動植物和人________(________):扁桃體炎(鏈球菌-細菌);足癬、小麥葉銹病(真菌)(3)與動植物________(共生):①真菌與藻類植物共生形成________;②根瘤菌(細菌)與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________;③腸道內細菌與動物(包括人)共生。2、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1)細菌食品制作:________(無氧)——酸奶、泡菜; ________(有氧)——醋;真菌食品制作: ________——釀酒、面包;________——腐乳、醬油。(2)防止食品腐敗的原理:將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繁殖。食品保存方法:①除去水分,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________法(曬制、腌制等);②低溫抑菌——________法、________法; ③高溫滅菌——________法等。(3)真菌產生的能殺死致病細菌的物質,稱為________,如青霉素(弗萊明)。(4)將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進行培養,生產治糖尿病的藥物。——________技術。(5)________(細菌)(無氧)可以凈化污水: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燒。3、病毒與人類關系:①有利:________,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上的應用等。②有害:使人________,如艾滋病、乙肝、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熱等。【例題展示 02】(2024·西藏·中考真題)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無處不在。下列有關細菌和真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和饅頭B.細菌和真菌對人和其他動植物都是有害的C.有些細菌可以幫助牛、羊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D.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可以分解動植物的遺體★重難點 03 達爾文學說的應用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自然界中的生物,由于________引起激烈的________,生物本身就存在________,所以就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是出現新物種的方法,________是在人為條件下對生物進行的選擇,選擇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不一定對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時間相對________。而自然選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環境的定向選擇決定了________________。【例題展示 03】(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在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和殘翅的昆蟲。據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學說,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昆蟲間為獲取足夠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C.海島上昆蟲產生的變異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D.無翅和殘翅的昆蟲不易被風吹到海里而生存下來★重難點 04 生物的分類依據1、生物分類依據植物分類依據: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征,如被子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形態結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作為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因為穩定)。植物類群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是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植物。動物分類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類單位(從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單位:________________范圍最廣,包含的生物種類最________,親緣關系最________、共同特征最________;________范圍最小,包含的生物種類最________,親緣關系最________、共同特征最________。3、植物學家林奈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_(+命名者姓名)(注意:生物學名:拉丁文,斜體字;命名者:正體)【例題展示 04】(2024·海南·中考真題)認識和保護生物多樣性,需對生物進行分類,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屬”是最基本的生物分類單位B.花、果實和種子可作為被子植物的分類依據C.動物分類只需要比較形態結構D.巴斯德提出科學的生物命名法--雙名法★重難點 05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其保護措施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________的多樣性、________的多樣性、________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就是________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________________保護________________。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保護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________保護);②________保護;③建立種質庫;④完善法律等自然保護區是“ 天然 vv”;特有的珍稀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生代活化石)、________(活化石)、________、________。【例題展示 05】(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5 月 22 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只包括生物種類和基因的多樣性B.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應該把有害動物消滅掉C.為豐富生物多樣性,應該大力引進外來物種D.目前最為有效的保護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方法點撥點撥 01:動物的呼吸方式有所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生物體的呼吸器官各異。肺是生活在陸地生活的生物呼吸的器官,鰓是能夠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有些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的動物,用皮膚輔助呼吸。點撥 02:原核細胞與原核生物體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核區的細胞稱之為原核細胞。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之為原核生物。細菌是原核生物。點撥 03:微生物營養方式的不同從活的生物體內吸取營養物質的營養方式稱為寄生。依靠分解植物、動物等的遺體來獲取營養物質的營養方式稱為腐生。點撥 04:病毒的典型特征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實現其大量繁殖。點撥 05:分類與親緣關系生物所處的分類單位越小,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越近;所處的分類單位越大,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近。點撥 06:遺傳多樣性遺傳的多樣性決定了物種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物數量多樣性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內容。點撥 07:原始大氣的成分原始大氣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氣、氨、氫氣和水蒸氣等(注意:沒有氧氣)。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原始海洋。點撥 08:動、植物進化的順序蕨類植物是由藻類植物進化而成,不是由藻類進化成苔蘚類,再由苔蘚類進化成蕨類;鳥類和哺乳類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點撥 09:農藥的選擇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不是農藥使害蟲產生了變異。點撥 10:關于生物進化的誤解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自然環境只是起到了選擇的作用。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在自然選擇前已經存在。沒有使用抗生素前,細菌已經存在的抗藥性變異,抗生素的自然選擇作用使抗藥性變異表現出來。思維警示警示 01:植物類群的主要特征比較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名稱 植物的類群種子繁殖 種子有果皮包被 玉米、花生等 被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 松樹、柏樹等 裸子植物孢子繁殖 有莖和葉 有真正的根 蕨等 蕨類植物有假根 葫蘆蘚等 苔蘚植物無莖和葉 無根 紫菜、海帶等 藻類植物警示 02:幾種無脊椎動物的比較種類 體形 呼吸器官 運動器官線形動物 線形 體表 無軟體動物 有外套膜及貝殼 鰓 肉質足環節動物 身體分節 濕潤的體壁 肌肉、剛毛節肢動物 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氣管 翅、足警示 03: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征比較類群 形態結構 呼吸 運動 生殖魚類 流線型,體表有鱗片 鰓 鰭 卵生兩棲動物 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 鰓、肺 四肢 卵生爬行動物 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 肺 四肢 卵生鳥類 體表覆羽,前肢變為翼 肺 翼 卵生哺乳動物 體表被毛 肺 四肢 胎生警示 04:比較細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 細菌 真菌觀察儀器 電子顯微鏡 高倍光學顯微鏡 顯微鏡細胞結構 無 有 有細胞核 無 不成形 有營養方式 寄生 寄生、腐生 寄生、腐生警示 05:幾種主要生命起源學說的基本觀點生命起源觀點 地球生命來源 生命發生的條件自生論 非生命物質 隨時自發地發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神創論 生命是神創造的 神力的作用化學演化學說 非生命物質 在原始地球條件下長期演變形成的(建議用時:30 分鐘)1.(2024·山東泰安·模擬)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調查了當地的各種植物,并對各植物類群的特征進行描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藻類沒有輸導組織,幾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B.苔蘚植物植株矮小,莖、葉內沒有輸導組織C.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體內有輸導組織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區別是能否產生種子2.(2024·四川廣元·模擬)下列動物類群與其主要特征的描述,不相對應的是( )A.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相似的體節構成B.節肢動物——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和附肢不分節C.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具有貝殼D.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3.(2024·湖南長沙·模擬)《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發行的首版動畫題材郵票。關于郵票中動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A.蝦是無脊椎動物,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B.金魚和蝌蚪都是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C.烏龜和青蛙都可以水陸兩棲,都是兩棲動物D.青蛙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4.(2024·山東濟南·模擬)微生物一般“無影無蹤”,但又“無處不在”。下列關于微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可以用培養基直接培養B.②和③都有細胞結構C.④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D.⑤的生殖方式為孢子生殖5.(2024·江蘇鎮江·模擬)羊肚菌是一種典型食用菌,學名是 Morchella esculenta。鹿花菌與羊肚菌外形相似但有劇毒,學名是 Gyromitra esculent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Morchella 是種名,esculenta 是屬名B.羊肚菌和鹿花菌是兩個不同的屬C.羊肚菌和鹿花菌都可直接食用D.學名由兩個英文單詞構成6.(2024·云南文山·模擬)圖是螞蟻、白蟻和蟑螂的生物分類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綱B.與螞蟻相比,白蟻和蟑螂的共同特征更多C.親緣關系最近的是螞蟻和白蟻D.圖中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7.(2024·四川涼山·模擬)2024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于 2024 年 10 月在哥倫比亞舉辦,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下列關于生物分類及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B.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C.通過引入有害動物的天敵來防治有害動物一定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D.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8.(2024·陜西渭南·模擬)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長頸鹿頸的進化簡圖及相關闡述,正確的是( )A.現代長頸鹿是古代長頸鹿通過不斷伸長脖子鍛煉的結果B.①表示長頸鹿祖先的頸在長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C.②表示在環境影響下,長頸鹿大多向有利方向發生變異D.③表示有利變異的積累,古代長頸鹿變異的方向是固定的9.(2024·山東德州·模擬)學習了生物多樣性之后,小明同學搜集了很多不同的生物種類,并嘗試對它們進行分類。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1)圖乙所示生物屬于圖甲中⑤的是 (填字母),圖乙中的 E 的呼吸器官是 ,適于水中生活。(2)觀察圖丙 4 和 5 的主要區別是 。(3)在習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引領下,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空氣質量越來越好,這和圖丙中的生物類群有很大關系,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使用價值。(4)請結合生物進化,將圖乙中所示生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 。(5)乙、丙兩圖中包含了各色生物,這體現了 多樣性。10.(2024·山東泰安·模擬)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生物在形態和結構上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差別,生物具有統一性和多樣性。如圖為多種多樣的生物,請分析回答:(1)圖中的 A 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到,它沒有細胞結構,一般由 兩部分組成。(2)圖中 B 與 C 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3)圖中 C、D、E、F 都能產生 繁殖后代。(4)若把圖中 G、H、I、J、K、L 六種動物分成兩類,你的分類依據和分類結果分別是 。(5)圖中動物 G、I 分別用 輔助肺呼吸。(6)生物統一性和多樣性通過生殖和遺傳維持延續。遺傳信息控制 ,并由親代傳給子代。遺傳信息發生改變可以引起 ,為自然選擇提供原始材料,自然界中多種多樣的生物是經過自然選擇長期進化的結果。11.(2024·山西大同·模擬)如圖表示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請據圖回答:(1)鳥類和[②] 都是由[①] 進化來的。(2)裸子植物和[③] 的共同祖先是蕨類植物。(3)生物進化的研究方法有多種,其中比較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比較法,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地層中 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存 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4)科學家發現在某小島上的一種啄木鳥,其喙長分布如甲圖,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種生活在樹干中的昆蟲。這種昆蟲在樹干中的深度分布如乙圖。根據曲線可知,這種啄木鳥鳥喙的長度多數為 cm 左右,而昆蟲在樹洞中的深度多數在 7cm 左右。鳥喙長短的差異,在遺傳學上稱為 。(5)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推斷,這種啄木鳥鳥喙的進化趨勢是 。可見, 因素和生物的導致了生物的進化。12.(2024·山東聊城·模擬)魚缸造景是熱帶魚飼養與種植水草的基礎上新興起來的一項藝術。圖一是在魚缸造景中常使用的一些生物,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完《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后,對其中的植物進行了分類如圖二,并對其中的四種動物制作了分類檢索表,如下表。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二中的四種植物名字中均帶有“藻”,而真正屬于藻類植物的是 (填字母)。(2)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中的植物“苔”與圖中 (填字母)所屬類群相同,它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作為 的指示植物。(3)C 山椒藻學名叫槐葉萍,是一種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它的兩片葉舒展于水面上。莖細長,在沉水葉的基部著生孢子,它屬于孢子植物中的 植物。(4)D 金魚藻的花很小,是單性花。雌花具有一枚雌蕊,雌蕊中含有長卵形的子房,故而它屬于植物中的植物,該植物類群與云杉最大的區別是該類群 。(5)請據如表分析,沼蝦在檢索表中的對應位置是 (填字母),Q 代表的生物應該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S 代表的生物的運動器官是 。13.(2024·陜西渭南·模擬)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生物入侵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生態和經濟問題。目前,我國生物入侵的種類高達 660 種,薇甘菊是其中危害比較嚴重的一種。薇甘菊,菊科假澤蘭屬多年生藤本植物,其生長迅速,繁殖力強,適應力廣,善于纏繞并把其他植物覆蓋,常對同區域內其他植物造成毀滅性傷害,被稱為“植物殺手”。資料二:雙額巖小糞蠅是中國新記錄種。近年來,在廣州草菇場大量暴發成災,造成草菇產量嚴重減產。(1)根據資料一,薇甘菊的入侵會導致本地生物的物種(或生物種類)多樣性 (填“增加”或“減少”)。(2)將薇甘菊劃分為菊科假澤蘭屬的分類依據是 。(3)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除生物入侵外,還有如: (寫一點即可)等。(4)為研究薇甘菊揮發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實現對雙額巖小糞蠅的有效控制,研究人員測定了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步驟一:設實驗組和對照組網籠,分別放入數量相同的若干培養基。實驗組培養基噴施適宜濃度的某種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照組噴施等量的蒸餾水溶液。步驟二:向兩組網籠分別投入 200 只雙額巖小糞蠅成蟲,讓其在培養基上產卵,1 天后將各組培養基置于養蟲籠,養蟲籠內放 1 張粘蠅紙。步驟三:7 天后統計粘蠅紙上的雙額巖小糞蠅成蟲數(由培養基中卵發育成的成蟲),并計算驅避率(驅避率(%)=[(對照組蟲數-實驗組蟲數)/對照蟲數]×100%)。每個處理 4 次重復。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薇甘菊揮發性單組份化合物對雙額巖小糞蠅的驅避作用捕獲數(只)化合物 驅避率(%)實驗組 對照組α-松油醇 11.75±2.50 32.00±3.65 63.28芳樟醇 14.50±3.11 30.50±3.87 52.46香茅醛 31.25±3.86 27.50±2.65 -13.64檸檬烯 42.50±2.08 35.50±3.32 -19.72香茅醇 51.00±6.73 41.00±3.92 -24.39檸檬醛 60.25±6.08 44.50±9.11 -35.59香葉烯 60.50±7.14 41.00±5.72 -47.56香葉醇 79.75±7.41 50.75±4.57 -57.14Ⅰ.實驗中,設置對照組作對照的目的是 。以上各組重復 4 次后需計算出捕獲雙額巖小糞蠅數量的 ,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Ⅱ.從實驗數據可知,薇甘菊的揮發物中, 對雙額巖小糞蠅有驅避作用。(5)與使用化學藥劑相比,使用入侵植物驅避害蟲的優點是: (寫一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難點04 生物的多樣性(原卷版)2025年中考生物【熱點·重點·難點】專練(全國通用).pdf 重難點04 生物的多樣性(解析版)2025年中考生物【熱點·重點·難點】專練(全國通用).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