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 13 健康地生活課標要求 重難考點 2025 考向預測1、關注有關傳染病的社會性科學議 1、傳染病及其預防 對傳染病預防措施的認識,涉及題,舉例說明傳染病的危害,辨別信 2、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面較廣,有一定的綜合性。對人息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 3、急救與安全用藥 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斷,并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嘗試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概念特征的認識,多以選擇題、出可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近三年中考“健康地生活”專題命 材料分析題形式出現,具有綜合2、關注常見疾病對人體和社會產生 題中傳染病與免疫占比約 40%;健 性。的危害,模擬展示特定情況下的急救 康生活方式占比約 30%;急救與用 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相關知識方法;拒絕吸煙、飲酒和毒品;學會 藥占比約 20%。命題趨勢預估情景 雖然分值不高,卻是熱點之一。科學、合理地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 化與熱點結合、實驗操作與科學探 安全用藥的常識以及簡單的急和行為習慣,增強機體健康。 究,強調跨學科整合。備考建議強 救常識會結合生活中實際遇到3、能夠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有關 化知識體系構建并注重實踐應用, 的問題創建情境進行考核。人體健康的問題。 而且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重難點 01 傳染病及其預防1.傳染病(1)概念: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2)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物。(3)特點:主要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4)傳染病、非傳染病、遺傳病的區別:①傳染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流行和傳播開來的疾病,如流感、乙肝等。②非傳染病一般是由________本身病變或者受到傷害引起的疾病,如近視眼、骨折等。③遺傳病是由體內的________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紅綠色盲、苯丙酮尿癥等。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1)________:能夠散播________的人或動物。例如,流感患者、肝炎患者、患狂犬病的狗、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等。(2)________:病原體離開________到達人或動物所經過的途徑。例如,空氣、飲食、生物媒介(老鼠、跳蚤、蚊子等)、水、血液、接觸等。(3)________:對某種傳染病缺乏________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未接種過預防該傳染病疫苗的普通人群等。(4)傳染病的流行、傳染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流感病人→空氣飛沫→對流感缺乏免疫力的人。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傳染源不僅能散播________,還能患這種傳染病。如果某種生物只散播病原體而不患這種病,這樣的生物僅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屬于________,如蒼蠅、蚊子和毛蚶等。傳染病的傳染和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環節。(5)傳染病按照傳播途徑可分為________傳染病、________傳染病、________傳染病和________傳染病等。(6)艾滋病(AIDS)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傳播途徑主要有________傳播、________傳播、________傳播。與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觸,如握手、共餐、蚊蟲叮咬等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的。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對________采取的措施??梢酝ㄟ^一個口訣記憶:“五早一處理”,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患病動物及早處理。(2)切斷傳播途徑:對________采取的措施?!耙恢v二處理” :講個人和環境衛生,消滅各種傳播媒介,禁止攜帶帶病原體的物品入境。(3)保護易感人群:對________采取的措施?!耙徊欢M行”:不接觸傳染源,鍛煉身體,接種疫苗。【例題展示 01】(2024·海南·中考真題)由肺炎支原體(屬于原核生物)引起的支原體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播,建議大家勤洗手,保持適當運動和規律作息等。從傳染病角度分析錯誤的是( )A.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源是肺炎支原體B.支原體肺炎與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相似C.勤洗手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D.適當運動屬于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重難點 02 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三道防線 組成 功能 免疫類型第一道防線 ________ 阻擋病原體、殺菌、清掃異物________第二道防線 ________ 溶解、吞噬病原體第三道防線 ________ 產生抗體,消滅特定的抗原 ________2.免疫的類型(1)非特異性免疫:人類在________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屏障,是人________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由第________道防線和第________道防線組成。(2)特異性免疫: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形成的________防御屏障,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由第________道防線組成。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________細胞,________細胞可以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________,叫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________。 抗原包括________、________、異體移植器官、外來異物等。血清內含有________。一種抗原只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抗體,抗體具有________。3.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2)自身穩定:清除體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細胞。(3)免疫監視: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________(如腫瘤細胞)。4.①免疫并不總是對人體有益。例如,移植器官時,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產生________反應。②免疫功能也不是越強越好。例如,免疫功能過強,容易引起________反應。5.計劃免疫(1)概念: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________,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________地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2)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________,使人獲得________免疫。例如,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________,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預防________、白喉、________,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可以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解題技巧 0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季節更替之際,氣溫起伏較大,容易導致傳染病的流行。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A.機體存在抵御外來病原體入侵的三道防線 B.機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經抗原刺激而建立的C.機體的三道防線都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 D.接種疫苗主要是刺激機體建立起第三道防線★重難點 03 急救與安全用藥1.安全用藥(1)概念: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適當選擇藥物的________,以適當的方法、________和________準確用藥,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減小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或危害。(2)藥物的分類:處方藥和非處方藥。________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醫囑服用的藥物,簡稱________。________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藥物,簡稱________。(3)閱讀藥品說明書: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藥物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與主治)、________、制劑與規格、________、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藥安全。2.急救(1)緊急呼救: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等情況時,先判斷他(她)有無呼吸和意識后,立即撥打________急救電話,要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肺復蘇:心肺復蘇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①心肺復蘇的順序:________→開放氣道→________。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胸骨下段約________處。人工呼吸方法:________。按壓與吹氣的比例:________。②搶救有效判斷:病人出現________,________有搏動,并且臉色逐漸轉為________。3.出血和止血(1)出血的類型:出血一般有________和________。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應及時到醫院救治,特別是胸部或腹部出血。外出血是指體表的出血,在送往醫院之前,應該先進行必要的止血處理。(2)出血血管的判定及其急救方法:血管名稱 出血顏色 出血狀態 急救方法呈________毛細血管 滲出 把傷口沖洗干凈后再貼上________色呈________ 手指、止血帶或繃帶壓迫傷口靜脈的________心端靜脈 緩慢________色呈________ 手指、止血帶或繃帶壓迫傷口動脈的________心端動脈 ________或涌出色【例題展示 03】(2024·海南·中考真題)以下關于急救方法錯誤的是( )A.因觸電失去意識,搶救時應先斷電B.因意外造成靜脈出血,應指壓遠心端進行止血C.鼻腔出血時不能仰頭,避免血液倒流入氣管D.因溺水失去意識,應先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重難點 04 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的概念:是指一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2.保持愉快的心情(1)________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兒童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當情緒出現波動后,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2)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①轉移________:應向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或能引起自己情緒轉移的活動方面轉移。②宣泄________:要求采用的方法既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不傷害別人。③自我________:面對挫折,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以保持樂觀的態度。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種________,如飲食習慣、起居習慣、娛樂活動、參與社會活動的習慣等。(2)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稱為“________病”或“________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________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營養,________;堅持________;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________;合理安排上網、看電視時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等。(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人的影響:①吸煙:煙草燃燒時會產生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________、________等,這些物質進入人體,不僅能誘發多種________系統疾病,還有可能誘發________。②飲酒:酗酒會導致________疾病和________疾病,增加患癌癥的危險,還會導致骨骼異常和犯罪。③吸食毒品:吸毒會損害人的________系統,降低人體的________功能,并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嚴重的會導致死亡。④染上網癮:導致身體________低下,出現心理疾病和錯誤的思想道德觀念。【例題展示 04】(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為了證實飲酒的危害,小勇和爸爸一起做了“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爸爸將拇指和食指對準長 30cm 的直尺下端“0”刻度線,不要碰尺,小勇松手,爸爸盡快夾住直尺,記錄夾住部位的刻度值。三種狀態下的測試各重復三次,結果如下表,得出結論是( )不飲 飲一杯白 飲四杯白飲酒量測定次數酒 酒 酒第一次 15.6cm 28.9cm 夾不住第二次 13.8cm 25.6cm 夾不住第三次 14.5cm 27.3cm 夾不住測量平均值 14.6cm 27.3cmA.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B.酗酒會增加患癌的風險C.酗酒會嚴重損害人的肝臟D.酗酒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易錯字提醒1.從傳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甲流患者屬于傳染源。2.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稱為過敏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3.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包括空氣傳播、飲食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4.人接種乙肝疫苗后不再患乙肝屬于特異性免疫。5.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方法點撥點撥 01:重點查禁海洛因吸毒會引起人免疫力迅速下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還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目前,我國政府重點監控、查禁的毒品是海洛因,俗稱“白粉”。點撥 02:家庭小藥箱的常見配備物品醫用器具包括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紗布、繃帶、酒精棉球、鑷子、小剪刀等。外用藥有酒精、紅藥水、碘酒、創可貼、風濕止痛膏、風油精、眼藥水等。內服藥有阿司匹林、板藍根、云南白藥、乘船寧、黃連素等。點撥 03:健康新概念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沒有疾病只表明身體健康。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極被動地治療疾病變為積極主動呵護健康,由治療身體疾病發展到治療心理疾病。思維警示警示 01:抗原的內容抗原包括:疫苗、病原體、異常細胞、移植的器官等。警示 02:心肺復蘇的正確操作心肺復蘇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進行心肺復蘇時先做 30次心臟按壓,并保持氣道暢通,再做 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復進行。(建議用時:30 分鐘)1.(2024·山東東營·模擬)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史(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傳染病主要是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B.從傳染病角度來看,鼠疫桿菌是傳染源,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D.人類戰勝天花主要歸功于牛痘疫苗的問世,此免疫的類型為特異性免疫2.(2024·陜西安康·模擬)艾滋病是由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科學認識艾滋病對個人健康和社會穩定都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IV 是艾滋病傳播的傳染源B.蚊子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C.吸毒人員不容易感染艾滋病D.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3.(2024·陜西渭南·模擬)下圖表示流感病毒侵入人體的免疫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免疫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細胞①產生的抗體可以與任何病毒結合C.人體僅由上圖過程抵抗侵入的流感病毒D.加強體育鍛煉屬于保護易感人群4.(2024·四川達州·模擬)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病,患者主要對蠶豆過敏,對已經發生過敏反應的人要進行必要的急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蠶豆病患者應該每天服用多種抗過敏藥物來預防該病B.預防過敏反應的主要措施是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C.心臟驟停時,可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操作D.蠶豆病、糖尿病和新冠肺炎分別屬于遺傳病、現代文明病和傳染病5.(2024·江西九江·模擬)藥品說明中寫有“有效期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r/>A.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失效B.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有效C.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后失效D.B、C 兩項都正確6.(2024·四川攀枝花·模擬)“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視。如圖①②是某校模擬救護演練所采用的救護措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搶救結束后應該立即撥打 120 電話呼救B.進行①時,應先使患者呼吸道暢通C.①的搶救措施為口對口吹氣法D.②為 b 處動脈出血,應按 a 位置止血7.(2024·河南許昌·模擬)下列幾幅圖片中哪些是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 ?。?br/>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24·云南曲靖·模擬)青少年應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B.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C.勞逸結合、睡眠充足 D.沉迷網絡、游戲人生9.(2024·四川攀枝花·模擬)針灸是我國傳承千年、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如果身體出現失眠的原因是心、脾兩虛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進行針灸是最好的選擇。圖一為人體足三里穴位圖,圖二是人體對某種病毒感染產生免疫力的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某人足三里穴位在被針刺時感到疼痛,但并不會縮回,這屬于 反射,由此推測,該人可能是反射的結構基礎中的 受損。因此,反射形成的條件是必須要有完整的 和足夠強度的刺激。(2)通常,圖二中途徑 (填“甲”或“乙”)所示的免疫是人們在不患病的情況下獲得的,這樣的免疫也稱為 。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應中起到了 的作用,均可刺激人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 。(3)除如圖所示的途徑外,人體一般還有哪些免疫方式?試具體列舉一例說明: 。10.(2024·河南南陽·模擬)近年來,突發自然災害事件頻發,但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英雄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1)災后需要及時消殺,防止災后疫情流行。被暴雨沖刷出來的淤泥、垃圾分散在街道上,其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致病生物。上述生物中, 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2)炎熱的夏季,蚊蟲數量多。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蚊蟲叮咬患者后再叮咬其他人可造成染病的風險。從傳染病角度分析,乙腦病毒是引發乙型腦炎的 。檢查乙型腦炎患者的血液,會發現有相應的抗體,這屬于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3)如圖一所示,一名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不小心被硬物劃傷,暗紅色的血液從傷口處緩緩流出,由此判斷為 血管出血,應在 (填“A”或“B”)處用繃帶壓迫止血。(4)如圖二所示.因為長時間泡在水中救援受涼,一名志愿者出現了發燒癥狀,吃藥后,藥物隨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標號)。11.(2024·廣東梅州·模擬)下面三幅漫畫的寓意是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對病原體的防御功能。請分析圖片并回答下列問題。(1)環境中眾多的病原體不易傷害我們,首先是因為我們的皮膚具有 功能,能抵擋病原體的侵入,如同圖 所示,這屬于第一道防線。(2)若我們的皮膚不慎劃傷,在傷口上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殺菌機理可用圖 來形象說明,這屬于人體的第 道防線。(3)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來看,為了預防某些傳染病,對 進行預防接種。從免疫角度來看,接種的疫苗屬于 ,能刺激人體中的 產生抗體,屬于人體的第 道防線,這種免疫屬于免疫(選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12.(2024·江西贛州·模擬)隨著“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的推廣和落實,保證了廣大中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下列是科研人員就睡眠情況對人影響的兩組探究實驗:實驗一:探究不同睡眠狀態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科研人員通過對比不同睡眠狀態下幼鼠的生長情況,探究睡眠狀態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如圖:(1)本實驗研究的變量是 。(2)從圖中曲線可見, 組的幼鼠體重明顯偏低,生長緩慢。實驗二:探究睡眠情況對智力的影響。(3)科研人員還選取 20 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分別在睡眠不足和正常作息狀態下進行同一項智力訓練,記錄他們實驗前后該項智力測試得分,結果如下表所示:實驗前得組別 24小時后得分 48小時后得分分睡眠不足74 76 73組正常作息69 73 82組①每組志愿者選取多名、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目的是 。②睡眠不足組訓練效果比正常作息組訓練效果 (填“好”或“差”)。說明 。(4)2024 年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請你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為今年的“世界睡眠日”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______。A.“合理睡眠、益智健體” B.“輕松呼吸、輕松睡眠”C.“科學管理、規律睡眠” D.“健康心理、良好睡眠13.(2024·遼寧鞍山·模擬)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材料 1: 細菌是生物圈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微生物。某些細菌會在人體內生長繁殖,釋放出毒性物質,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如結核桿菌能引起結核病,肺炎鏈球菌能引起細菌性腦膜炎和肺炎。材料 2: 自然界中,噬菌體是細菌的天然“敵人”。如綠膿桿菌噬菌體能殺死引起燒傷病人化膿性感染的綠膿桿菌。材料 3:抗生素是一類能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物質,是當前治療細菌感染的常用藥物。目前,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比較普遍,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藥物使用率高達 80%,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占 58%,遠遠高于 50%的國際水平。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把抗生素當成了治療感冒咳嗽的“萬靈丹”; 有些人認為抗生素能消炎,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時大劑量使用多種抗生素。(1)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結核病的結核桿菌屬于 ;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屬于 。(2)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該預防措施屬于 :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注射的卡介苗屬于 。(3)綠膿桿菌噬菌體寄生在綠膿桿菌細胞內,這兩種生物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隨著抗生素的使用,細菌耐藥性逐漸增強,這說明細菌發生了變異,這是抗生素對細菌進行 的結果。專題 13 健康地生活課標要求 重難考點 2025 考向預測1、關注有關傳染病的社會性科學議 1、傳染病及其預防 對傳染病預防措施的認識,涉及題,舉例說明傳染病的危害,辨別信 2、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面較廣,有一定的綜合性。對人息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 3、急救與安全用藥 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斷,并與他人進行交流討論。嘗試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概念特征的認識,多以選擇題、出可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近三年中考“健康地生活”專題命 材料分析題形式出現,具有綜合2、關注常見疾病對人體和社會產生 題中傳染病與免疫占比約 40%;健 性。的危害,模擬展示特定情況下的急救 康生活方式占比約 30%;急救與用 心血管疾病、艾滋病等相關知識方法;拒絕吸煙、飲酒和毒品;學會 藥占比約 20%。命題趨勢預估情景 雖然分值不高,卻是熱點之一。科學、合理地用藥;養成良好的生活 化與熱點結合、實驗操作與科學探 安全用藥的常識以及簡單的急和行為習慣,增強機體健康。 究,強調跨學科整合。備考建議強 救常識會結合生活中實際遇到3、能夠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有關 化知識體系構建并注重實踐應用, 的問題創建情境進行考核。人體健康的問題。 而且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重難點 01 傳染病及其預防1.傳染病(1)概念: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2)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3)特點:主要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4)傳染病、非傳染病、遺傳病的區別:①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流行和傳播開來的疾病,如流感、乙肝等。②非傳染病一般是由器官本身病變或者受到傷害引起的疾病,如近視眼、骨折等。③遺傳病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紅綠色盲、苯丙酮尿癥等。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例如,流感患者、肝炎患者、患狂犬病的狗、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等。(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人或動物所經過的途徑。例如,空氣、飲食、生物媒介(老鼠、跳蚤、蚊子等)、水、血液、接觸等。(3)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未接種過預防該傳染病疫苗的普通人群等。(4)傳染病的流行、傳染過程: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例如,流感病人→空氣飛沫→對流感缺乏免疫力的人。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傳染源不僅能散播病原體,還能患這種傳染病。如果某種生物只散播病原體而不患這種病,這樣的生物僅起到了傳播媒介的作用,屬于傳播途徑,如蒼蠅、蚊子和毛蚶等。傳染病的傳染和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環節。(5)傳染病按照傳播途徑可分為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等。(6)艾滋病(AIDS)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與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觸,如握手、共餐、蚊蟲叮咬等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的。3.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控制傳染源:對傳染源采取的措施??梢酝ㄟ^一個口訣記憶:“五早一處理”,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患病動物及早處理。(2)切斷傳播途徑:對傳播途徑采取的措施?!耙恢v二處理” :講個人和環境衛生,消滅各種傳播媒介,禁止攜帶帶病原體的物品入境。(3)保護易感人群:對健康人群采取的措施。“一不二進行”:不接觸傳染源,鍛煉身體,接種疫苗。【例題展示 01】(2024·海南·中考真題)由肺炎支原體(屬于原核生物)引起的支原體肺炎主要經飛沫傳播,建議大家勤洗手,保持適當運動和規律作息等。從傳染病角度分析錯誤的是( )A.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源是肺炎支原體B.支原體肺炎與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相似C.勤洗手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D.適當運動屬于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答案】A【解析】A.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從傳染病角度分析,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是肺炎支原體;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源是支原體肺炎患者,A 錯誤。B.支原體肺炎與新冠肺炎屬于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B 正確。C.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勤洗手、戴口罩等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C 正確。D.加強體育鍛煉(適當運動)、接種疫苗等能增強人的抵抗力,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D 正確。【解題技巧 0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所以只要切斷傳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重難點 02 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三道防線 組成 功能 免疫類型第一道防線 皮膚和黏膜 阻擋病原體、殺菌、清掃異物非特異性免疫第二道防線 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溶解、吞噬病原體第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產生抗體,消滅特定的抗原 特異性免疫2.免疫的類型(1)非特異性免疫: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屏障,是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由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組成。(2)特異性免疫: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由第三道防線組成。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可以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 抗原包括病原體、疫苗、異體移植器官、外來異物等。血清內含有抗體。一種抗原只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抗體,抗體具有特異性。3.免疫的功能(1)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2)自身穩定: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3)免疫監視: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4.①免疫并不總是對人體有益。例如,移植器官時,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產生排斥反應。②免疫功能也不是越強越好。例如,免疫功能過強,容易引起過敏反應。5.計劃免疫(1)概念: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2)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抗體,使人獲得特異性免疫。例如,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肺結核,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可以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解題技巧 02】(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季節更替之際,氣溫起伏較大,容易導致傳染病的流行。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機體存在抵御外來病原體入侵的三道防線 B.機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經抗原刺激而建立的C.機體的三道防線都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 D.接種疫苗主要是刺激機體建立起第三道防線【答案】C【解析】A.人體具有抵御外來病原體入侵的三道免疫防線,A 正確。B.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而建立的,屬于特異性免疫,B 正確。C.機體的三道防線,前兩道防線是人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只有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是人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C 錯誤。D.疫苗是用減毒或無毒的細菌、病毒等制成的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的生物制劑,接種疫苗主要是刺激機體建立起第三道防線,D 正確。【解題技巧 02】人體具有抵御外來病原體入侵的三道免疫防線,分別為:第一道防線指的是皮膚和黏膜,皮膚能抵擋病原體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其中前兩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即人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是人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重難點 03 急救與安全用藥1.安全用藥(1)概念: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和藥物的作用適當選擇藥物的品種,以適當的方法、劑量和時間準確用藥,充分發揮藥物的最佳效果,盡量減小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或危害。(2)藥物的分類: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的處方才可以購買,并按醫囑服用的藥物,簡稱 RX。非處方藥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購買,按所附說明服用的藥物,簡稱 OTC。(3)閱讀藥品說明書: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作用與用途(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制劑與規格、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藥安全。2.急救(1)緊急呼救:當遇到有人突然暈倒或溺水等情況時,先判斷他(她)有無呼吸和意識后,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要說清姓名、具體地址、病癥。(2)心肺復蘇:心肺復蘇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①心肺復蘇的順序:胸外心臟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胸骨下段約 1/3 處。人工呼吸方法:口對口吹氣法。按壓與吹氣的比例:30:2。②搶救有效判斷:病人出現自主呼吸,頸動脈有搏動,并且臉色逐漸轉為紅潤。3.出血和止血(1)出血的類型:出血一般有內出血和外出血。內出血是指體內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診斷,應及時到醫院救治,特別是胸部或腹部出血。外出血是指體表的出血,在送往醫院之前,應該先進行必要的止血處理。(2)出血血管的判定及其急救方法:血管名稱 出血顏色 出血狀態 急救方法毛細血管 呈紅色 滲出 把傷口沖洗干凈后再貼上創可貼靜脈 呈暗紅色 緩慢流出 手指、止血帶或繃帶壓迫傷口靜脈的遠心端動脈 呈鮮紅色 噴出或涌出 手指、止血帶或繃帶壓迫傷口動脈的近心端【例題展示 03】(2024·海南·中考真題)以下關于急救方法錯誤的是( )A.因觸電失去意識,搶救時應先斷電B.因意外造成靜脈出血,應指壓遠心端進行止血C.鼻腔出血時不能仰頭,避免血液倒流入氣管D.因溺水失去意識,應先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答案】D【解析】A.觸電搶救時應先斷電,A 正確。B.靜脈是將血液由身體各部分運回心臟的血管。因意外造成靜脈出血,應指壓遠心端進行止血,B 正確。C.鼻腔出血時仰頭,血液可能會倒流入氣管,C 正確。D.溺水者失去意識時,急救順序應先進行胸外按壓,再進行人工呼吸,這是因為胸外按壓可以優先恢復血液循環,保證重要器官的供氧。而跳過胸外按壓直接進行人工呼吸是不符合急救原則的,D 錯誤。【解題技巧 03】出現意外、危機時,我們要撥打急救電話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臟擠壓是常用的兩種急救措施。★重難點 04 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的概念: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2.保持愉快的心情(1)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兒童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當情緒出現波動后,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2)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①轉移注意力:應向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或能引起自己情緒轉移的活動方面轉移。②宣泄煩惱:要求采用的方法既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不傷害別人。③自我安慰:面對挫折,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以保持樂觀的態度。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種行為習慣,如飲食習慣、起居習慣、娛樂活動、參與社會活動的習慣等。(2)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稱為“生活方式病”或“現代文明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除了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外,還與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加速這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3)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合理安排上網、看電視時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等。(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人的影響:①吸煙:煙草燃燒時會產生多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焦油、尼古丁等,這些物質進入人體,不僅能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還有可能誘發肺癌。②飲酒:酗酒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增加患癌癥的危險,還會導致骨骼異常和犯罪。③吸食毒品: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損,呼吸麻痹,嚴重的會導致死亡。④染上網癮: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出現心理疾病和錯誤的思想道德觀念。【例題展示 04】(2024·四川涼山·中考真題)為了證實飲酒的危害,小勇和爸爸一起做了“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爸爸將拇指和食指對準長 30cm 的直尺下端“0”刻度線,不要碰尺,小勇松手,爸爸盡快夾住直尺,記錄夾住部位的刻度值。三種狀態下的測試各重復三次,結果如下表,得出結論是( )飲酒量測定次數 不飲 飲一杯白 飲四杯白酒 酒 酒第一次 15.6cm 28.9cm 夾不住第二次 13.8cm 25.6cm 夾不住第三次 14.5cm 27.3cm 夾不住測量平均值 14.6cm 27.3cmA.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B.酗酒會增加患癌的風險C.酗酒會嚴重損害人的肝臟D.酗酒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答案】A【解析】讀圖表可知飲酒之后夾住的刻度越來越長,說明飲酒越多反應越慢;飲酒四杯,夾不住尺子,故BCD 不符合題意,A 符合題意。【解題技巧 04】長期飲酒會留下永久性損傷,造成大腦萎縮,并導致在腦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神經纖維發生障礙。持續飲酒會使身體逐漸對酒精產生依賴性,而這種依賴性會導致大腦中的化學物質發生長期衰變。易錯字提醒1.從傳染病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甲流患者屬于傳染源。2.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稱為過敏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抗原。3.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包括空氣傳播、飲食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4.人接種乙肝疫苗后不再患乙肝屬于特異性免疫。5.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方法點撥點撥 01:重點查禁海洛因吸毒會引起人免疫力迅速下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還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目前,我國政府重點監控、查禁的毒品是海洛因,俗稱“白粉”。點撥 02:家庭小藥箱的常見配備物品醫用器具包括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紗布、繃帶、酒精棉球、鑷子、小剪刀等。外用藥有酒精、紅藥水、碘酒、創可貼、風濕止痛膏、風油精、眼藥水等。內服藥有阿司匹林、板藍根、云南白藥、乘船寧、黃連素等。點撥 03:健康新概念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沒有疾病只表明身體健康。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極被動地治療疾病變為積極主動呵護健康,由治療身體疾病發展到治療心理疾病。思維警示警示 01:抗原的內容抗原包括:疫苗、病原體、異常細胞、移植的器官等。警示 02:心肺復蘇的正確操作心肺復蘇包括: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進行心肺復蘇時先做 30次心臟按壓,并保持氣道暢通,再做 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復進行。(建議用時:30 分鐘)1.(2024·山東東營·模擬)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史(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傳染病主要是由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的B.從傳染病角度來看,鼠疫桿菌是傳染源,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D.人類戰勝天花主要歸功于牛痘疫苗的問世,此免疫的類型為特異性免疫【答案】B【解析】A.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A 正確。B.從傳染病角度來看,鼠疫桿菌是病原體,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 錯誤。C.由資料可知,目前防控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是切斷傳播途徑,C 正確。D.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人類戰勝天花主要歸功于牛痘疫苗的問世,此免疫的類型為特異性免疫,D 正確。2.(2024·陜西安康·模擬)艾滋病是由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科學認識艾滋病對個人健康和社會穩定都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IV 是艾滋病傳播的傳染源B.蚊子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C.吸毒人員不容易感染艾滋病D.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答案】B【解析】A.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生物,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故 HIV 是艾滋病的病原體,A 錯誤。BC.艾滋病主要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蚊子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吸毒人員會注射毒品,故吸毒人員容易感染艾滋病,B 正確,C 錯誤。D.易感人群: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理論上來說人群對艾滋病病毒普遍易感,但多個性伴侶者、給艾滋病患者實施醫學治療的醫務工作者、艾滋病患者的家人等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D 錯誤。3.(2024·陜西渭南·模擬)下圖表示流感病毒侵入人體的免疫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免疫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細胞①產生的抗體可以與任何病毒結合C.人體僅由上圖過程抵抗侵入的流感病毒D.加強體育鍛煉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AB.結合題圖可知,發揮作用的細胞①是淋巴細胞,抗體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由此產生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梢?,題圖所示的產生抗體的免疫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細胞①產生的抗體具有專一性,故 AB 錯誤。C.人體對流感病毒的抵抗不僅依賴此過程,還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如皮膚屏障、黏液等)等,故 C 錯誤。D.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抵抗力,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 D 正確。4.(2024·四川達州·模擬)蠶豆病是一種遺傳病,患者主要對蠶豆過敏,對已經發生過敏反應的人要進行必要的急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蠶豆病患者應該每天服用多種抗過敏藥物來預防該病B.預防過敏反應的主要措施是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C.心臟驟停時,可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操作D.蠶豆病、糖尿病和新冠肺炎分別屬于遺傳病、現代文明病和傳染病【答案】A【解析】A.藥物都有副作用,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雖然抗過敏藥物可以緩解過敏反應的癥狀,但“每天服用多種抗過敏藥物來預防該病”的做法并不科學,A 符合題意。B.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時發生的異常免疫反應。因此,預防過敏反應的主要措施就是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這是防止過敏反應發生的最有效方法,B 不符合題意。C.心臟驟停是一種緊急情況,需要立即進行急救。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一種便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在需要時給予電擊除顫,以恢復患者的心跳,C 不符合題意。D.蠶豆病是一種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病,患者對蠶豆過敏;糖尿病則是一種現代文明病,與不良的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有關;而新冠肺炎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和致病性,D 不符合題意。5.(2024·江西九江·模擬)藥品說明中寫有“有效期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r/>A.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失效B.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有效C.該藥品 2024 年 6 月 30 日后失效D.B、C 兩項都正確【答案】D【解析】藥品的說明書上都有有效期,有效期是指在此日期前可以使用。有效期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意思是此藥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前可以使用,以后不可再服用,D 正確,ABC 錯誤。6.(2024·四川攀枝花·模擬)“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視。如圖①②是某校模擬救護演練所采用的救護措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搶救結束后應該立即撥打 120 電話呼救B.進行①時,應先使患者呼吸道暢通C.①的搶救措施為口對口吹氣法D.②為 b 處動脈出血,應按 a 位置止血【答案】A【解析】A.當人出現意外事故時,我們首先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正確的實施一定的急救措施,A錯誤。B.人工呼吸常用于搶救呼吸暫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如果口腔內有泥土、血塊等,必須先清除干凈,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暢通,所以①在進行急救前,應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暢通,B 正確。C.采用①的搶救措施為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方法,C 正確。D.動脈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全身各處去的血管,壓力大,血流速度快,動脈出血呈噴射狀或濺出,血色鮮紅,因此應該在近心端止血。如圖②中,b 處外出血時,血液鮮紅色,從傷口噴出,應該是動脈出血,應該在近心端止血,即傷口的上方指壓止血,D 正確。7.(2024·河南許昌·模擬)下列幾幅圖片中哪些是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 ?。?br/>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①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視力、神經系統健康以及心理狀態,不利于保持心情愉快。①錯誤。②適當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有助于減輕壓力和焦慮,從而提升心情。 ②正確。③心理醫生可以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解決心理問題,改善情緒。 ③正確。④社交活動可以釋放壓力,分享快樂和困擾,有利于維護良好的心理狀態。 ④正確。可見,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有②③④,B 符合題意,ACD 不符合題意。8.(2024·云南曲靖·模擬)青少年應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屬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B.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C.勞逸結合、睡眠充足 D.沉迷網絡、游戲人生【答案】D【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預防各種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多數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發生的,但許多與之有關的不良生活方式卻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形成的。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堅持體育鍛煉,勞逸結合;按時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而沉迷網絡,游戲人生,不僅傷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還可能會傷害他人,因此屬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 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9.(2024·四川攀枝花·模擬)針灸是我國傳承千年、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如果身體出現失眠的原因是心、脾兩虛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進行針灸是最好的選擇。圖一為人體足三里穴位圖,圖二是人體對某種病毒感染產生免疫力的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某人足三里穴位在被針刺時感到疼痛,但并不會縮回,這屬于 反射,由此推測,該人可能是反射的結構基礎中的 受損。因此,反射形成的條件是必須要有完整的 和足夠強度的刺激。(2)通常,圖二中途徑 (填“甲”或“乙”)所示的免疫是人們在不患病的情況下獲得的,這樣的免疫也稱為 。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應中起到了 的作用,均可刺激人體的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 。(3)除如圖所示的途徑外,人體一般還有哪些免疫方式?試具體列舉一例說明: 。【答案】(1)條件/復雜;傳出神經纖維或效應器;反射弧(2)乙;計劃免疫;抗原;抗體(3)非特異性免疫,如皮膚的屏障作用,能阻擋大多數病原體侵入人體【解析】(1)根據反射形成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兩類: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和復雜反射(條件反射),復雜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圖一中某人足三里穴位在被針刺時感到疼痛,但并不會縮回,這屬于條件反射。有感覺但不能縮腿,可能是反射弧中傳出神經或效應器受損,導致神經沖動無法傳到效應器引發縮腿動作。反射形成的條件是必須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夠強度的刺激。(2)通過接種疫苗,人體可以在不患病的情況下獲得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力。圖乙是通過接種死病毒,也就是疫苗,在不患病情況下獲得免疫,這種免疫是計劃免疫。其中的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應中相當于抗原,可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3)人體免疫除特異性免疫(如上述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外,還有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像皮膚作為人體第一道防線,其屏障作用可阻擋病原體;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血液中白細胞的吞噬作用等。10.(2024·河南南陽·模擬)近年來,突發自然災害事件頻發,但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英雄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1)災后需要及時消殺,防止災后疫情流行。被暴雨沖刷出來的淤泥、垃圾分散在街道上,其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致病生物。上述生物中, 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2)炎熱的夏季,蚊蟲數量多。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蚊蟲叮咬患者后再叮咬其他人可造成染病的風險。從傳染病角度分析,乙腦病毒是引發乙型腦炎的 。檢查乙型腦炎患者的血液,會發現有相應的抗體,這屬于 (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3)如圖一所示,一名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不小心被硬物劃傷,暗紅色的血液從傷口處緩緩流出,由此判斷為 血管出血,應在 (填“A”或“B”)處用繃帶壓迫止血。(4)如圖二所示.因為長時間泡在水中救援受涼,一名志愿者出現了發燒癥狀,吃藥后,藥物隨血液循環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標號)。【答案】(1)病毒(2)病原體;特異性(3)靜脈;B(4)Ⅰ右心房【解析】(1)細菌屬于單細胞生物;寄生蟲屬于動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兩部分組成,依靠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活。(2)病原體就是能引起人或動物患病的生物,乙腦病毒是能引發乙型腦炎傳染病的病毒,則從傳染病角度分析,乙腦病毒屬于病原體。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是特異性的,屬于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是指人體經后天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而使機體獲得的抵抗感染能力,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體。因此檢查乙型腦炎患者的血液,會發現有相應的抗體,這屬于特異性免疫。(3)出血分為內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可以分為毛細血管出血、靜脈出血、動脈出血。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從傷口處滲出;靜脈出血時,血液呈現暗紅色,緩慢而連續的流出;動脈出血時血液呈現鮮紅色,從傷口處噴出或隨心跳一股一股的涌出。題干中說暗紅色的血液從傷口處緩緩流出可以判斷為靜脈出血。在靜脈血管內,血液是從遠心端流向近心端的,所以應該在傷口遠心端止血,即應在 B 處用繃帶壓迫止血。(4)在體循環中,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經過全身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分支靜脈,最后匯集到上腔、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吃藥時,藥物主要被消化系統中的小腸吸收,通過小腸處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經由下腔靜脈將藥物首先運送到Ⅰ右心房。11.(2024·廣東梅州·模擬)下面三幅漫畫的寓意是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對病原體的防御功能。請分析圖片并回答下列問題。(1)環境中眾多的病原體不易傷害我們,首先是因為我們的皮膚具有 功能,能抵擋病原體的侵入,如同圖 所示,這屬于第一道防線。(2)若我們的皮膚不慎劃傷,在傷口上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其殺菌機理可用圖 來形象說明,這屬于人體的第 道防線。(3)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來看,為了預防某些傳染病,對 進行預防接種。從免疫角度來看,接種的疫苗屬于 ,能刺激人體中的 產生抗體,屬于人體的第 道防線,這種免疫屬于免疫(選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答案】(1)保護;甲(2)溶菌酶;乙;二(3)易感人群;抗原;淋巴細胞;三;特異性【解析】(1)圖甲表示人體皮膚的表皮細胞排列緊密,能抵擋病原體的侵入,這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環境中眾多的病原體不易傷害我們,首先就是因為我們的皮膚具有保護功能,能抵擋病原體的侵入。(2)圖乙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體的病原體溶解死亡,屬于第二道防線。若我們的皮膚不慎劃傷,在傷口上涂抹適量唾液可暫時起到殺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殺菌機理可用圖乙來形象說明。(3)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可以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某些傳染病。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會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則這種疫苗相當于抗原;能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線。12.(2024·江西贛州·模擬)隨著“雙減”和“五項管理”政策的推廣和落實,保證了廣大中小學生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下列是科研人員就睡眠情況對人影響的兩組探究實驗:實驗一:探究不同睡眠狀態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科研人員通過對比不同睡眠狀態下幼鼠的生長情況,探究睡眠狀態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如圖:(1)本實驗研究的變量是 。(2)從圖中曲線可見, 組的幼鼠體重明顯偏低,生長緩慢。實驗二:探究睡眠情況對智力的影響。(3)科研人員還選取 20 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分別在睡眠不足和正常作息狀態下進行同一項智力訓練,記錄他們實驗前后該項智力測試得分,結果如下表所示:實驗前得組別 24小時后得分 48小時后得分分睡眠不足74 76 73組正常作息69 73 82組①每組志愿者選取多名、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目的是 。②睡眠不足組訓練效果比正常作息組訓練效果 (填“好”或“差”)。說明 。(4)2024 年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請你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為今年的“世界睡眠日”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______。A.“合理睡眠、益智健體” B.“輕松呼吸、輕松睡眠”C.“科學管理、規律睡眠” D.“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答案】(1)不同睡眠狀態(2)睡眠不足組(3)減小誤差;差;睡眠不足還會影響智力發育(4)A【解析】(1)實驗一通過對比不同睡眠狀態下幼鼠的生長情況,來探究睡眠狀態對青少年生長發育的影響。因此,本實驗研究的變量就是“不同睡眠狀態”。(2)從圖中曲線可以明顯看出,睡眠不足組的幼鼠體重明顯偏低,生長緩慢,而睡眠充足組的幼鼠則體重正常,生長迅速。(3)①在實驗中,每組志愿者選取多名,并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這是為了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可靠。通過多次實驗和取平均值,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得到更加接近真實情況的實驗結果。②根據表格數據,睡眠不足組在 24 小時和 48 小時后的智力測試得分增長幅度均小于正常作息組,說明睡眠不足組的訓練效果比正常作息組差。這進一步證明了睡眠不足還會影響智力發育,對個體的認知能力產生負面影響。(4)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睡眠對個體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為今年的“世界睡眠日”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時,應該突出睡眠的重要性和對個體健康的影響。在給出的選項中,“合理睡眠、益智健體”最符合這一要求,既強調了合理睡眠的重要性,又指出了睡眠對智力和身體健康的益處。A 符合題意,BCD 不符合題意。13.(2024·遼寧鞍山·模擬)仔細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材料 1: 細菌是生物圈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微生物。某些細菌會在人體內生長繁殖,釋放出毒性物質,給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如結核桿菌能引起結核病,肺炎鏈球菌能引起細菌性腦膜炎和肺炎。材料 2: 自然界中,噬菌體是細菌的天然“敵人”。如綠膿桿菌噬菌體能殺死引起燒傷病人化膿性感染的綠膿桿菌。材料 3:抗生素是一類能殺死或抑制細菌的物質,是當前治療細菌感染的常用藥物。目前,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比較普遍,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藥物使用率高達 80%,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占 58%,遠遠高于 50%的國際水平。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把抗生素當成了治療感冒咳嗽的“萬靈丹”; 有些人認為抗生素能消炎,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時大劑量使用多種抗生素。(1)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引起結核病的結核桿菌屬于 ;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免疫類型屬于 。(2)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該預防措施屬于 :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注射的卡介苗屬于 。(3)綠膿桿菌噬菌體寄生在綠膿桿菌細胞內,這兩種生物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隨著抗生素的使用,細菌耐藥性逐漸增強,這說明細菌發生了變異,這是抗生素對細菌進行 的結果。【答案】(1)病原體;特異性免疫(2)保護易感人群;抗原(3)有無細胞結構(綠膿桿菌有細胞結構或綠膿桿菌噬菌體無細胞結構);選擇(或自然選擇)【解析】(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結核病的結核桿菌屬于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這種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這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接種卡介苗可以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該預防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乖ㄟM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所以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卡介苗屬于抗原。(3)綠膿桿菌噬菌體是病毒,寄生在綠膿桿菌細胞內,這兩種生物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綠膿桿菌有細胞結構,綠膿桿菌噬菌體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自然界中的生物,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細菌耐藥性逐漸增強的原因是細菌發生了變異,耐藥性強的細菌生存下來并將變異遺傳下去,耐藥性弱的細菌更容易被抗生素殺死,經過幾代積累,耐藥性強的細菌越來越多,這是抗生素對細菌進行選擇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難點13 健康地生活(原卷版)2025年中考生物【熱點·重點·難點】專練(全國通用).pdf 重難點13 健康地生活(解析版)2025年中考生物【熱點·重點·難點】專練(全國通用).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