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7.4.1酸堿中和反應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7.4.1酸堿中和反應課件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七章 認識酸和堿
7.4.1 酸堿中和反應
情 境 導 入
7.4.1酸堿中和反應
夏天,被蚊蟲叮咬以后,有人會用肥皂水(堿性)來消痛止癢。你能利用化學知識解釋其中的原理嗎?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情境導入
新課探究
課堂小結


金屬
氧化物
活潑金屬
酸堿
指示劑
非金屬
氧化物
NaOH
Ca(OH)2
HCl
H2SO4
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Fe2O3
CuO
CO2
SO2
Fe、Mg、Al
新 課 探 究
一、 中和反應
一、 中和反應
活動探究:酸和堿能否發生化學反應
〔提出問題〕
如圖所示,用滴管向盛有約 2 mL 溶質質量分數為 0.4% 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 0.4% 的鹽酸,觀察現象。
你認為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了嗎?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
7.4.1酸堿中和反應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收集證據〕
1. 用 pH 試紙分別測定蒸餾水、0.4% 的氫氧化鈉溶液和 0.4% 的
鹽酸的 pH,觀察并記錄數據。
2. 分別量取 2 mL 蒸餾水和 2 mL 0.4% 的氫氧化鈉溶液于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 2 mL 0.4% 的鹽酸,充分振蕩后,測定溶液的 pH,觀察并記錄數據。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解釋與結論〕
你認為 2 mL 0.4%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 2 mL 0.4% 的鹽酸后,溶液 pH 的變化原因是什么?能否說明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
上述實驗中,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
溶液的 pH 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顯然不是溶液混合時相互稀釋造成的,而是溶液中的氫離子(H+)和氫氧根離子(OH-)結合成了水分子(H2O),導致溶液原有的酸堿性相互“中和”的結果。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在這個過程中,鈉離子(Na+)和氯離子(Cl-)并沒有消耗,而是留在了溶液中,如果兩種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最終得到的是氯化鈉溶液。
上述過程發生的變化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NaOH + HCl =NaCl + H2O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活動探究
尋找酸和堿反應的規律其他的酸和堿之間也能發生類似于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那樣的化學反應。試著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鹽酸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 。
鹽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 。
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
硫酸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 。
2HCl+Ba(OH)2==BaCl2+2H2O
HCl+KOH==K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2KOH==K2SO4+2H2O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酸和堿相遇時,它們分別解離出的 H+ 和 OH- 結
合生成水,而其他離子結合成鹽。酸與堿作用生成
鹽和水的反應,叫作中和反應。
酸 + 堿= 鹽 + 水
中和反應的實質是 H+ 和 OH- 結合生成 H2O。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注意: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都是中和反應。
如: 1.酸+金屬氧化物→鹽+水
2.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
CO2+2NaOH=Na2CO3+H2O
強調:中和反應特指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Fe2O3+6HCl= 2FeCl3+ 3H2O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拓展探究:
請你利用酸堿指示劑設計實驗,讓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有明顯現象吧!
注意: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發生反應,但無明顯現象。
所以物質之間無明顯現象不一定是不發生反應。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步 驟 現 象
1.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__
2.逐滴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振蕩 溶液由紅色恰好變為_____
結論:
紅色
無色
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1.加入酚酞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酚酞起_____作用。
2.逐滴滴入稀鹽酸目的:防止_______過量。
3.當溶液由___色恰好變為___色時中和反應恰好完成。
指示

稀鹽酸

兩者反應現象不明顯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1.某同學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后,發現忘記加入酚酞,他趕緊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無色,他認為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他的說法是否正確?說明原因。
不正確;酚酞試液不變色,可能是二者恰好反應,溶液呈中性,也可能稀鹽酸過量;溶液呈酸性。
2.能否把酸和堿的先后順序調換?
不可以,因為鹽酸中滴加酚酞時不變色,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變紅色時,氫氧化鈉溶液已經過量,不能指示出恰好完全反應的時刻。
中和反應操作順序:先加酚酞再滴鹽酸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3. 能否把無色酚酞換成紫色石蕊?那個效果更好?
答:可以,NaOH溶液中滴加石蕊變藍色,再加入鹽酸,恰好由藍色變為紫色時,即恰好完全反應;
用酚酞溶液效果更好,紅色變無色更明顯。
4.如何判斷稀鹽酸是否過量?(利用酸的化學性質)
方 案 現 象
①滴加_________試劑 溶液變紅色
②加入H前金屬,如_____ 有氣泡產生
③加_____鹽:CaCO3
④滴加一滴__________溶液 溶液仍為無色
氫氧化鈉
鋅粒
紫色石蕊
碳酸
課 堂 小 結
概念
中和反應
注意
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實質
H+ + OH – = H2O
(1)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都是中和反應
(2)中和反應的實質是 H+ 和 OH- 結合生成 H2O
(3)物質之間無明顯現象不一定是不發生反應
7.4.1酸堿中和反應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1.(2023 吉林)下列實驗,不能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的是(  )
A.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
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C.取稀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體
D.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并不斷測定混合溶液的pH
C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2.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 CuO+H2 == Cu+H2O
B. 6HCl+Fe2O3 == 2FeCl3+3H2O
C. 2H2+O2 == 2H2O
D. NaOH+HNO3 == NaNO3+H2O
D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3.(2023 蘇州)常溫下,將10mL5%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mL5%稀鹽酸(含2滴酚酞)的錐形瓶中,邊滴邊振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中Na+的數目不斷增加
B.滴加過程中,溶液恰好由無色變為紅色時,溶液pH為7
C.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溫度不斷升高
D.滴加結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體是NaCl
A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
新課探究
情境導入
課堂小結
4.(2024 新疆)用數字傳感器探究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
C.該實驗是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D.45s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彩票| 江都市| 柳州市| 南京市| 安西县| 宽甸| 华阴市| 荥经县| 墨竹工卡县| 阳朔县| 泗洪县| 河间市| 遂宁市| 辽源市| 平乐县| 邯郸市| 伊川县| 威远县| 密云县| 临安市| 湖南省| 韩城市| 淳化县| 青河县| 奇台县| 渭南市| 夏河县| 奉新县| 七台河市| 麻阳| 九寨沟县| 那曲县| 文昌市| 凤阳县| 新源县| 如皋市| 伊川县| 忻城县| 通渭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