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安市2024-2025學年(下)八年級歷史學科期中檢測練習卷答案一、選擇題(40 分)1-5 BCBCB 6-10 BACCC 11-15 BCBCD 16-20 BDDDD二、綜合題(40 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1)開國大典(新中國的成立)(1分) 1946年到1949年三年的人民解放戰爭。(1分)(2)1919-1949年(1分) 五四運動以來(1分)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分)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1分)(3)中國人民志愿軍(1分)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分)(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分) 歷史事件:土地改革(1分)影響: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答一點即可2分)22. 歷史年表是我們進行歷史學習的法寶,它能夠讓我們更清晰地建立歷史事件間的聯系,縷清歷史發展的脈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1)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2分)。(2)選擇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藏和平解放(1分)。示例一: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分)。論述: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達成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抵拉薩,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3分)。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分)。示例二:觀點:符合國情的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示例三:觀點: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展(其它觀點合理即可)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1).特點:重工業發展迅速(1分)農業和輕工業發展相對較慢 (1分)。主要原因:我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1分)。(2).歷史事件: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或手工業合作化運動(1分)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促進了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等(答對兩點即可得2分)。(3).問題:出現了“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現象,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1分)。后果: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困難(1分) 。(4).兩次錯誤:“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1分)。原因:國家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1分)。24.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1)關系:圖1(關于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為圖2(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1分)。 重要決策:改革開放(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分)。(2)何處:安徽鳳陽小崗村(1分);改革名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3)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1分)。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4)目的: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社會主義經濟)(1分);事件: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分)。(5)認識: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經濟政策調整要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生產關系的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發展經濟要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答對一點即可2分)。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將所選選項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每小題2分,共40分)1.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的制定證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被周恩來稱為“劇本”,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下列選項是其前四集的名稱,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長…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A.《千年巨變》B.《崢嶸歲月》C.《中國新生》D.《偉大轉折》3.下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擬一個主題,最合適的是()·:中共一大南昌起義渡江戰役開國大典A.近代化的探索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C.第一次國共合作D.解放戰爭的勝利4.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十七條協議”,開啟了西藏社會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轉折。西藏和平解放是()A.徹底消除封建農奴制度B.標志著中國完成統一大業C.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D.表明西藏開始進入社會主義5.1951年,28歲的豫劇藝人常香玉捐獻一架戰斗機。據資料顯示,到1952年6月,全國八(下)歷史第1頁(共8頁)人民總計共捐款55650.37萬元,可購戰斗機3710架.這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的心聲是()A.支援淮海戰役,爭取早日解放B.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熱情高漲D.早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6.時下人們愛用“最美”一詞贊美在危難關頭舍己救人和在行業內有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在20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用“最可愛的人”來贊美抗美援朝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包括()①黃繼光②王進喜③邱少云④雷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農村占農戶總數不到7%的地主、富農,占有耕地總數的50%以上而占全國農戶53%以上的貧農、雇農,僅占有耕地總數的14%,處于無地少地狀態。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A.背景B.內容C.性質D.彩響8.1947年,中國共產黨須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頌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兩者的共同作用是()A.加快了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B.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C.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支持D.實現了土地公有的目標9.下列關于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使大量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C.廢除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D.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10.下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主要工業品和糧食產量的變化表。下列數據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時間鋼/萬噸原油/萬噸煤/億噸糧/億噸1953年134440.671.671957年5351461.31.95A.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推動八(下)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卷.pdf 江西省吉安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吉安市2024-2025學年(下)八年級歷史期中檢測卷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