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鎮江市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4月考試高二生物試卷2025.4一、單選題(每題2分)1. 如圖是血液流經腎臟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A處血漿中氧氣濃度比B處高,CO2濃度比B處低B. 毛細血管中分布著大量的紅細胞,這些細胞中的水直接來自組織液C. 腎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細血管依靠主動運輸來完成D. 長期營養不良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導致組織水腫2. 情緒過度激動、長時間大哭或習慣性嘆氣等引起呼吸頻率過快的因素可能會導致內環境中的CO2排出過多,從而導致血漿的pH過高,引發四肢發麻或眩暈等癥狀,這種情況稱為呼吸性堿中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呼吸性堿中毒患者的血漿pH大于7.45B. 紙袋罩住口鼻呼吸可提高血漿中CO2濃度來緩解癥狀C. 患者肌肉細胞產生的尿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需要穿過7層生物膜D. 血漿的pH升高與/H2CO3的比值降低有關3. 下列對諺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包含的生物學原理的解釋,錯誤的是( )A. 被蛇咬傷后對蛇產生的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B. 對蛇和井繩產生的恐懼情緒屬于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C. 看到井繩后逃離與大腦皮層中央前回和脊髓的功能有關D. 人體幾乎可以建立無限數量的條件反射,以應對復雜的環境4. 圖 1 為人體內 3 個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示意圖,圖 2 表示某時刻興奮在神經元 B 上的部分傳導 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若先后刺激神經元 C 和 A ,則神經元 B 的膜外電位不會升高B. 若降低神經元 A 周圍環境中的K+濃度,則其興奮性增強C. 圖 2 中的②處K+外流恢復靜息電位,④處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D. 據圖 2 中的①可判斷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神經纖維從右向左傳導5. 某種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分解乙酰膽堿)活性受抑制。如圖為某反射弧的局部結構示意圖,b點為電表②兩接線端之間的中點。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共存在2個突觸B. 對b點施加適宜刺激,電表①②的指針均不偏轉C. a點所處神經元屬于自主神經系統,是脊神經的一部分D. 使用該有機磷農藥,并對a點施加適宜刺激,骨骼肌不收縮6. 以下各種現象所對應的信息形式依次是( )①田鼠依據鼬的氣味躲避獵捕。②有雀鷹(鳥類的共同天敵)出現,白翅伯勞會大聲鳴叫以提醒其他鳥類躲藏或靜止不動。③當一只蚜蟲受到攻擊時,就會放出一種起警告作用的化學物質,以 便鄰近的蚜蟲迅速逃避敵害。④地甫鳥雄鳥發現天敵后急速起飛,扇動翅膀以告知雌鳥。A. 化學信息、行為信息、化學信息、物理信息B. 化學信息、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C. 行為信息、物理信息、化學信息、行為信息D. 化學信息、物理信息、行為信息、行為信息7. 如圖為某同學構建的種群各數量特征之間關系的模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注:“+”表示促進或增加,“-”表示抑制或減少。A. 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擾雌雄交尾來控制特征⑤,進而影響種群數量B. 種群都具有種群密度、年齡結構、性別比例等數量特征C. 某種群的特征②逐漸增加,可判斷種群特征⑤是增長型D. 種群甲的種群密度高于種群乙,但是種群甲的種群數量不一定比種群乙的種群數量大8. 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b和c為A的直接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若A代表人體胰島A細胞,a代表低血糖刺激,則b可代表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可代表促進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B. 若A代表人體下丘腦細胞,a代表傳出神經傳來的興奮,則b、c可分別代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 若A代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a為寒冷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皮膚毛細血管舒張和骨骼肌戰栗D. 若A代表輔助性T細胞,a為APC處理后的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分泌細胞因子和分化為細胞毒性T細胞9. 常言道“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長期處于過于干凈的環境中反而容易得病,這就是有名的“衛生假說”,即童年缺乏接觸傳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腸道菌群、益生菌)和寄生物,可能會不利于免疫系統的發育,反而會增加過敏等免疫異常的概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適度接觸病原體可以促進相關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提高免疫力B. 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殺死口腔中的某些病原微生物,屬于第二道防線C. 特異性免疫過程中,輔助性T細胞能產生淋巴因子并呈遞抗原D. 過敏反應是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將自身物質當作抗原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10. 針刺是一種中國傳統醫學的穴位刺激療法。研究表明,低頻電針刺激人的足三里穴,可以產生鎮痛效果、加快胃腸蠕動等,下圖為相關反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圖中脊髓是低級神經中樞,胃屬于效應器B. 刺激足三里穴會抑制腦干產生痛覺,進而產生鎮痛效果C. 刺激足三里穴會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促進胃腸蠕動D. 人體發生該反射活動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11. 糖皮質激素是一種固醇類激素,因其對機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調節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其分泌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若某患者血液中CRH低于正常水平,可能是垂體功能異常B. 下丘腦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 糖皮質激素作為藥物長期使用可導致腎上腺皮質萎縮D. 腎上腺素的分泌不受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調控12. 圖示為人體胃酸分泌的部分調節途徑,其中幽門黏膜G細胞(一種內分泌細胞)能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促進其分泌胃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在調節過程中,胃泌素在完成調節作用后會很快失活B. 胃黏膜壁細胞膜上同時存在神經遞質和胃泌素的受體C. 通過“③→④→⑤→胃黏膜壁細胞”途徑促進胃酸分泌屬于神經一體液調節D. 胃酸分泌增加會引起胃壁擴張,進而加強胃泌素的分泌,這是負反饋調節13. 中國的“種痘之術”開創了人類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預防之先河。其方法為:“打開天花患者的小膿包,用棉花吸沾一點膿液,并使之干燥……然后放入健康人的鼻子里。”隨后被接種者會輕度感染天花,不久痊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抗原經由呼吸道吸入后啟動的黏膜免疫應答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 膿液干燥物相當于疫苗,可激發被接種者的記憶細胞產生二次免疫C. 在輕度感染時,被接種者體內的細胞毒性T細胞會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D. 痊愈后的天花患者再次接觸天花時,激活的記憶B細胞會快速產生抗體14. 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的進行離不開信息分子。細胞間的信息交流與信息分子密切相關,下列關于生物體中信息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信息分子都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B. 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中都需要信息分子的參與C. 神經遞質、激素、酶等都是屬于信息分子D. 信息分子都是小分子有機物15. 如圖是過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圖。當外源性過敏原首次進入機體后,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漿細胞并分泌相應的抗體,抗體可被吸附在肺組織中肥大細胞的表面,當該過敏原再一次進入機體后,可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組胺等各種過敏介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漿細胞識別過敏原后能夠分泌特異性抗體B. 臨床藥物可以通過促進過敏介質的釋放來治療哮喘C. 過敏介質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效應D. 哮喘是人體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16. 如圖為HIV侵入人體后HIV濃度和輔助性T細胞的變化情況,圖中A、B、C分別表示三個階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在A階段,免疫系統會分泌抗HIV的抗體B. 在B階段,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造成細胞免疫完全喪失C. 在C階段,HIV持續復制,該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D. 艾滋病屬于免疫缺陷病,常見的免疫缺陷病還有風濕性心臟病17. 如圖表示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圖中的字母代表液體,數字代表信息分子。下列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②③均需與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B. ②和①一樣發揮作用后立即失活C. 當A、B、C中化學成分維持穩定時,內環境穩態即可D. ①可通過體液運輸影響②的分泌18. 圖一表示外源不同的濃度生長素對某植物莖生長的影響,圖二表示某興趣小組探究2,4-D溶液促進月季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用浸泡法處理月季插條時,一般需要在遮陰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進行處理B. 圖一和圖二均能反映出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C. 若n點為植物莖向光側的濃度,則背光側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大于n小于mD. 根據圖二信息尋找最適濃度,可在2,4-D溶液濃度范圍a至c之間重復實驗19. “鵝黃抹頂掌中呈,秀體玲瓏玉杖輕。豆瓣初開酣未醒,瓊芽悄展態猶萌。”此詩描寫了豆科種子萌發生成豆芽的過程。下列相關的生物學現象敘述錯誤的是( )A. 在調節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赤霉素與脫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反B. 光敏色素只分布在分生組織內,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C. 豆芽是在黑暗環境中萌發的,一旦見光就長成豆苗,說明光影響植物形態建成D. 豆芽的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分布不均有關,還與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敏感程度不同有關20. 科學家在黃河流域鹽堿地地區開創了“上糧下藕、藕魚套養、鴨鵝混養”的立體種養模式。在鹽堿地開挖魚塘,挖出的泥土在魚塘邊堆成臺田種植作物,魚塘中養殖咸水魚并種藕,臺田經雨水澆灌后鹽堿含量降低,田間雜草可以喂魚和鴨、鵝,動物的排泄物能為蓮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該生態系統需要系統外的物質和能量投入才能保證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相對平衡B. “上糧下藕”體現了群落水平結構,養殖咸水魚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與整體原理C. 將田間雜草加工成易消化的飼料喂家畜,可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D. 該模式實現了物質循環,具有改善生態環境作用,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21. 泡菜是我國傳統發酵技術應用的代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菌的數量變化呈現“S”形增長,并一直維持在環境容納量水平B. 在鹽水中加少量“陳泡菜水”可縮短泡菜制作時間,主要是因為陳泡菜水中含有大量乳酸菌C. 制作泡菜的菜料應完全淹沒在煮沸后冷卻的鹽水中,以創造無氧環境并抑制雜菌生長D. 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與腌制時間長短、溫度和食鹽用量有關,通常腌制初期達到峰值,后逐漸下降22. 啤酒生產中,糖化的主要目的是將麥芽中的淀粉水解為小分子糖。啤酒生產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啤酒生產的中心環節是發酵罐內發酵,期間要隨時檢測培養液中微生物數量、產物濃度等B. 在糖化形成的糖漿中加入啤酒花并煮沸的目的是產生風味組分,終止酶的進一步作用,并對糖漿滅菌C. 發酵過程中要適時往外排氣,發酵后期可以縮短排氣時間間隔D. 啤酒發酵過程中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在主發酵階段完成23. 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獨立進行固氮的細菌。科研人員進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和固氮能力測定的研究,部分實驗流程如下圖。已知經過步驟④后獲得的三個平板的菌落數分別為90、95、100,對照組平板為0。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步驟②振蕩20min的目的是擴大菌種數量,屬于選擇培養B. 步驟④使用的接種環使用前需要灼燒滅菌C. 步驟⑤中培養基需以尿素為唯一氮源D. 1g土壤中平均自生固氮菌數約為個24. 關于發酵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是發酵罐內發酵B. 發酵工程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本身C. 通過發酵工程可以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D. 谷氨酸的發酵生產中,在酸性條件下容易形成谷氨酰胺25.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于生物學知識的論述。下列對我國古詩詞中的生物學知識闡述錯誤的是( )A. 《歸園田居》中記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實際上體現了物種間的競爭關系B. 《詩經小宛》中記載:“螟蛉有子,蝶贏負之”體現了生物之間存在捕食關系C. 《秋夕》中記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體現了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功能D. 《己亥雜詩》中記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了落花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以重新供植物吸收利用,說明物質在生物群落內部可以反復利用二、多選題(每題3分,漏選得1分,錯選不得分)26. A型閏細胞是腎臟集合管中的一種特殊細胞,當機體發生酸中毒時,閏細胞加快H+的分泌以及HCO3-和K+的重吸收,具體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機體酸中毒時,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強B. 重吸收的HCO3-用于維持pH的相對穩定C. K+進出A型閏細胞的方式相同D. K+重吸收受阻不會影響H+的分泌27. 下圖是醬油制作的部分流程,在米曲霉發酵過程中,米曲霉充分生長繁殖,大量分泌蛋白酶、脂肪酶等,該過程需通入無菌空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米曲霉是真菌,合成分泌的酶將蛋白質和脂肪分解成單體B. 米曲霉發酵過程中,添加小麥主要為米曲霉的生長繁殖提供氮源C. 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可以使發酵池中的產物種類更豐富D. 向發酵池中添加食鹽有利于防止雜菌污染28. 人體心臟和腎上腺受神經支配的方式如下圖所示。當動脈血壓降低時,神經中樞接受壓力感受器的信息,通過通路A 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相比于通路B,通路 A反應較迅速且作用時間相對較短B. 圖中所示支配心臟和腎上腺的傳出神經的活動受意識支配C. 該調節過程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均為激素,而乙酰膽堿為神經遞質D.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發揮作用均需與受體結合29. 野生型菌株M能在基本培養基上正常生長,但其突變株M1無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養基上生長。研究小組應用影印培養法純化M1菌株(亮氨酸缺陷型突變株),部分流程如下圖,1~5為菌落,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注:影印培養法可確保在一系列平板培養基的相同位置上接種并培養出相同菌落。A. 培養基A是基本培養基;培養基B是完全培養基,含有亮氨酸B. 該實驗不宜用平板劃線法把菌液接種到培養基A上C. 影印平板操作需要注意在酒精燈火焰周圍,防止雜菌污染D. 從培養基A、B中挑取菌落1、2、4進行純化培養,可獲得目的菌株30. 下圖表示過敏反應發生機理的部分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APC是抗原呈遞細胞,如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B細胞B. 細胞1表面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細胞2結合,是激活細胞2的第二個信號C. M為柳樹花粉,肥大細胞釋放的組胺引起人體出現過敏癥狀屬于激素調節D. 過敏反應是人體的免疫防御功能異常而引起的,應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31. 下列關系圖中,a、b、c、d、e、f所代表生物學概念正確的是( )A. 體液、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液、血紅蛋白B. 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腦、脊髓、言語區C. 神經元、突起、胞體、樹突、軸突、突觸小體D. 免疫細胞、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等、B細胞、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32. 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中,采用了下圖1所示的血細胞計數板(規格為1 mm×1mm×0.1mm,計數室為16中格25小格型)進行計數,連續培養一段時間后繪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數量變化如下圖2所示。圖2中在a點對應的時間,將培養液稀釋了100倍,經過一系列操作,檢測四角上中方格的酵母菌數量分別為22、26、24、2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培養液中酵母菌逐個計數非常困難,可采用抽樣的方法進行統計B. 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先滴加一滴稀釋后的培養液于玻片中央,再從一側 緩緩蓋上蓋玻片,避免氣泡產生C. 此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時種群密度約為:8×108個/mLD. 圖2中a點酵母菌種群增長率最大,年齡結構為增長型33. 如圖為碳循環模式圖,2020年9月,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其中“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碳循環發生在生態系統的各營養級之間,以有機物形式傳遞B. 該圖中“碳中和”可表示為①②③④⑥C. 圖中P是該生態系統的基石,生物體內重金屬濃度最高D. 植樹造林、使用清潔能源等“碳減排”重要措施,可減小生態足跡34. “無廢棄物農業”是我國利用生態工程的原理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模式。某地區發展生態果園的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與傳統果園相比,該生態果園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 果樹和雜草可以從糞便、沼渣和菌渣中獲取物質和能量C. 雞、鴨在該果園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至少占兩個營養級D. 該模式對糞便、廢料和菌渣合理利用,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循環原理35. 下圖1表示K+跨膜進出神經纖維的過程,甲、乙均為轉運蛋白。下圖2表示神經纖維上興奮傳導過程中所測得的一次動作電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圖1中M側為神經細胞膜的外側,N側為神經細胞膜的內側B. 圖2中a代表細胞還未興奮,此時K+的濃度M側低于N側C. 圖2中ac段與ef段神經纖維上Na+出入細胞膜的方式不同D. 若將神經纖維放于較高濃度K+溶液中,則其興奮性會適當降低三、非選擇題(每空1分)36. 太湖三山島國家濕地公園是一種淡水島嶼型濕地,受風向變化和人類活動干擾等影響,易發生水華,嚴重威脅濕地生態穩定。請回答相關問題:(1)研究濕地公園群落,首先要分析該群落的______。修復太湖退化濕地通常是把藻型湖泊恢復到草型湖泊,這種轉化屬于群落的______演替。(2)科研人員為研究沉水植物在清水穩態維持方面的作用,分別測定了有沉水植物分布(有草區)和無沉水植物分布(無草區)的湖區總濁度,結果如圖1所示。與無草區相比,有草區在______ (填季節)對清水穩態的維持作用更明顯,其能維持清水穩態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3)某科研團隊對太湖藍細菌水華的發生規律進行研究的結果如圖2 所示。藍細菌在湖泊中的位置變化導致其所處的______發生改變,這是濕地群落中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環境之間______的結果。根據圖示信息分析,控制藍細菌水華的有效措施有______ 。(4)一般選用太湖本土沉水植物修復富營養化水體,主要遵循生態工程的______原理。科研人員測定不同沉水植物對葉綠素 a的去除能力及對溶解氧的日均貢獻,結果如圖3所示。①沉水植物對葉綠素 a 的去除能力及對溶解氧的日貢獻之間呈______ (填“正相關”、“負相關”或“無直接關系”) 。②在修復太湖濕地群落時應優先選擇______植物進行栽種。37. 青少年抑郁癥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患者常常表現出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等癥狀。最新研究進展表明,抑郁癥的主要發病機制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CTH的中文全稱是_____研究表明,高達80%的抑郁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控制睡眠、覺醒等生物節律的司令部位于_____。(2)結合上圖,從激素水平的角度分析。處于應激狀態下的抑郁癥患者常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可能是其HPA軸功能亢進,并且失去_____調節,使得_____從而出現睡眠障礙。(3)圖中可知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的實現都離不開信號分子,它們作用方式的共同點是_____(答出一點即可)。(4)目前帕羅西汀是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物,其選擇性地結合突觸前膜上的_____,減少_____,從而使得突觸間隙中5-羥色胺的濃度維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經系統活動的正常進行。(5)研究發現經典中醫方劑柴胡疏肝散對抑郁癥可能有緩解作用,為評價其作用效果,研究人員利用正常實驗大鼠進行了相關實驗,完成表格。操作目的 簡要操作過程_____ 用剝奪睡眠等應急方法處理正常實驗大鼠設置對照組 對_____大鼠均給予適量的生理鹽水進行灌胃設置實驗組 對應激處理成功的大鼠給予同等劑量的柴胡疏肝散灌胃與柴胡疏肝散灌胃組做對比,以便評價柴胡疏肝散的療效 對應激處理成功的大鼠給予同等劑量帕羅西汀灌胃控制無關變量 將各組置于相同且適宜條件下檢測因變量 檢測各組大鼠血漿中ACTH、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激素的含量實驗結果:柴胡疏肝散灌胃組大鼠血漿中ACTH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都比抑郁癥模型鼠組_____;與帕羅西汀灌胃組大鼠結果相近。鎮江市實驗高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4月考試高二生物試卷2025.4一、單選題(每題2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B【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A【17題答案】【答案】D【18題答案】【答案】C【19題答案】【答案】B【20題答案】【答案】D【21題答案】【答案】A【22題答案】【答案】C【23題答案】【答案】D【24題答案】【答案】C【25題答案】【答案】D二、多選題(每題3分,漏選得1分,錯選不得分)【26題答案】【答案】CD【27題答案】【答案】CD【28題答案】【答案】BC【29題答案】【答案】BC【30題答案】【答案】ABD【31題答案】【答案】CD【32題答案】【答案】AC【33題答案】【答案】AC【34題答案】【答案】ACD【35題答案】【答案】ABC三、非選擇題(每空1分)【36題答案】【答案】(1) ①. 物種組成 ②. 次生(2) ①. 夏季 ②. 沉水植物能減弱風浪攪動引起的沉積物(或底泥)的再懸浮;沉水植物能抑制藻類大量繁殖(3) ①. 生態位 ②. 協同進化 ③. 可在12-2月清除底泥、3-4月在上覆水位置打撈藍藻以防治水華(4) ①. 協調 ②. 無直接關系 ③. 菹草【37題答案】【答案】(1) ①.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②. 下丘腦(2) ①. 負反饋 ②. 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進一步增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過高)(3)都要與受體相結合、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等(4) ①. 5-羥色胺轉運體 ②. 5-羥色胺的回收(5) ①. 構建抑郁癥模型鼠 ②. 正常大鼠及應激處理成功的 ③. 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