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北京市高考歷史擬模試卷5(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北京市高考歷史擬模試卷5(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5年北京市高考歷史擬模試卷5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45分。
1.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認為:“中國文化以周孔種其因,至秦漢收其果,幾於有一成不變之觀。”這里所指的“一成不變之觀”是
A. 宗法血緣關系 B. 君權神授思想 C. 儒家傳統道德 D. 法家治國精髓
2.敦煌懸泉置遺址(驛站)出土的漢簡記載,該驛站有官卒徒御37人、傳馬40匹和傳車10多輛。在當時敦煌郡東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類似的機構。簡文中有“郡當西域空道,案展置九所……”的記錄。這有利于(  )
A. 古代官方的行政機構的加強 B. 國家政令統一
C. 古代地方的基層治理的強化 D. 絲綢之路開辟
3.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期,雖然搬用魏晉的門閥制度,但在實際政務中,孝文帝更為注重的是才能。這主要反映了,南北朝時期(  )
A. 民族融合不斷發展 B. 貴族政治轉為官僚政治
C. 門閥政治逐漸衰落 D. 選官制度發生根本變革
4.明朝后期開始,利瑪竇等歐洲傳教士先后來華,把歐洲的天文、數學、地理等著作介紹到中國,同時把中國的《大學》《論語》等介紹到歐洲,歐洲學者稱之為“一次相互的啟蒙”。這表明當時()
A. “中學西傳”與“西學東漸”客觀并存 B. 傳教士為中國的自然科學注入新的生機
C. 儒家經典成為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武器 D. “相互的啟蒙”推動中西文明轉型進步
5.明朝自永樂年間開始,統治者對其他民族前來歸附之人賜封官職,沒有姓氏者賜予漢族姓氏,這些人成為明朝時期獨特的“達官”群體。此外還在官職授予、俸祿供養以及生活賞賜等方面,給與他們優于漢族官員的待遇。這一做法有利于
A. 提升少數民族地位 B. 穩定地方社會秩序 C. 開發邊疆落后地區 D. 促進民族之間融合
6.1701年,英國議會頒布了《王位繼承法》,限定了國王的繼承順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國王必須遵守法律。議會還對革命期間處死國王等事件進行了合法追認。這表明( )
A. 議會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B. 資產階級真正確立了統治
C. 英國國王實屬虛君 D. 天主教會被驅逐出英國
7.譚嗣同曾說:“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其言論意在強調(  )
A. 改革過程充滿著曲折和艱辛 B. 封建勢力是阻礙變法的重要因素
C. 改革要因時而變,與時俱進 D. 杰出人物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關鍵
8.如圖反映的戰爭是(  )
A. 甲午戰爭 B. 北伐戰爭 C. 抗日戰爭 D. 解放戰爭
9.1927年7月,周恩來主持武漢會議,會議決定南昌起義后“立即南下,占領廣東,奪取海口,以取得國際援助,再舉行第二次北伐”。9月,毛澤東主持文家市會議,決定秋收起義隊伍從進攻長沙改為向山區進軍。這些決定都是基于(  )
A. 八七會議的反思與決策 B. 對敵強我弱局勢的認識
C. 共產國際對革命的指導 D. “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
10.“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詩中所述事件標志著(  )
A. 中國領土基本上全部解放 B. 國民黨獨裁政權宣告結束
C. 結束了列強霸占中國局面 D. 標志著民主革命最終勝利
11.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五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正式提出建立專門的監察委員會。《決案》規定“在全國代表大會及省代表大會選舉中央及省監察委員會”,“中央及省監察委員,不得以中央委員及省委員兼任”。決案的通過及其規定(  )
A. 反映出土地革命時期形勢嚴峻 B. 利于黨的紀律監察機構保持相對獨立性
C. 標志黨的監察制度發展至成熟 D. 有助于糾正當時黨內盛行的“左”傾錯誤
12.“一個擁有幾個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許就是更高一級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級封君又是一個更大關系網絡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這一現象出現在(  )
A. 古代希臘 B. 古代日本 C. 中古歐洲 D. 古代俄羅斯
13.波烈是近代法國服裝設計師,他的設計再不需要讓腰際承受鋼絲架的重量,也使緊裹腰身的著法變得不再必要,波烈把服裝變得寬松、簡潔,把衣服的支撐點挪到肩頭,近乎古希臘一種寬大的“希頓”裝那樣,修長的線條與優美的裥褶,給人爽心悅目之感。由此可知,其設計(  )
A. 符合傳統觀念的要求 B. 吸收了東方剪裁藝術
C. 解放了西方婦女身體 D. 影響了西方流行服裝
14.列寧曾在20世紀20年代指出:“要挽救俄國,不挽救和恢復重工業,我們就不能建成任何工業,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根本不能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在此,列寧強調(  )
A. 重工業建設至關重要 B. 必須恢復發展國民經濟
C. 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 D. 實現工業化是當務之急
15.如圖為世界經濟和政治軍事格局發展進程示意圖,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
A. 大國軍備競賽是美蘇之間冷戰爆發的主要原因
B. “兩個平行市場”反映了美蘇經濟冷戰的排他性
C. 冷戰后歐美發達國家成為世界各國經濟主宰者
D. “一超多強”表明世界政治多極化格局已經形成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5分。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進入明代中葉以后,新經濟因素滋長,城鎮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危機在不斷加深。王陽明以為當時讀書人沉溺于理學,無補于社稷安危。他力求建立有效的統治學說,認為一切事物都產生于人心,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同時王陽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涕,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他還提出“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語錄為真理。程朱理學主張天理的他律性,天理成為外在的道德律令。王陽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內化與道德外化的橋梁,高揚了個體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從而把人從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稱王陽明為中國的馬丁 路德,確有一定道理。
--摘編自胡萬年《王陽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材料二:中世紀西歐社會處于基督教的絕對統治之下,各種社會弊端叢生。自12世紀開始,伴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開啟了宗教改革的進程。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稱義”,即憑借內心對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無須事功或苦修。這使他最終從“因信稱義”引申出“人人皆僧侶”這個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則。……王陽明思想中確實存在著突出人的主體地位的傾向,但是就其對人的規定以及對所置根其中的社會生活所影響的深度和廣度而言,又都遠遠不及歐洲同時期宗教該改革運動。
--摘編自黎玉琴《王陽明關于“人的發現”及其比較》
(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陽明心學是如何繼承、發展儒家學說的。
(2) 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王陽明與馬丁 路德兩者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有何相似之處,并歸納兩者思想的異同。
17.((25分) 歷史悠久的漢正街是漢口最古老的一條街道之一,據《夏口縣志》等書記載,這條街迄今為止已有500年的歷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漢陽、武昌均為古城,自隋代以來,形成兩城夾江的雙城機制。明朝成化年間(1465年--1470年),漢水出現大規模改道,漢陽被一分為二,漢水之南成為漢陽,漢水之北則為漢口。漢口是溝通長江、漢水和南水(洞庭湖水系)三大水系的樞紐,港闊水深,形成了以前武昌、漢陽附近古代港埠無法比擬的巨大地理優勢和運輸潛力。其興起之時,幼弱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已開始在封建經濟的母體內孕育萌生。……漢正街是由最初的貨物集散地發展而來的,后逐步形成萬商云集,商品爭流的“正街”(中心街道)。明清時期的的商人中間流傳著這樣幾句話:“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
材料二謙祥益 (衡記)綢布店是漢正街百年老店,衡記當家品牌統稱三寶布或三藍布,以質量始終如一而享有盛譽,是與當時舶來品“陰丹士林”布競爭的唯一對手。……他們看準市場特點,狠下功夫,主攻市民需求量大的“三寶藍布”。他們獨創的染色技術使染出的布,鮮亮不褪色。據說,當時日本人為了得到這項技術,想了很多辦法都未能如愿。謙祥益綢布店謙和致祥,外地客到店,將購貨單交柜即去辦理另外事務,事后取貨,從無差池。老漢口(人)有一句口頭禪: “謙祥益的招牌--- 一言堂(無須還價,不分親疏)”。謙祥益的店規被收集在《武漢市志·商業志》中,內容包括“克已恕人”、“按期付酬(員工薪水)”、“不準賭博、酗酒、抽鴉片”等,對武漢商界影響很大。據記載,1911年以后,其日均銷售額約5000銀元,最高時曾達1.6萬銀元;年銷售額在150萬一180萬銀元之間。其產品廣受歡迎,當時有“沒有謙祥益不出嫁”的說法。
材料三 1979年,全國工商局長齊聚北京,提出在打擊投機倒把的同時,要更好地促進商品流通,活躍市場和方便群眾。同年,兩次因“投機倒把”被定“罪”的鄭舉選,戰戰兢兢地擺起竹床賣起扣子,關閉多年的漢正街又開市了。鄭選舉后來回憶說:“那時人們都在討論服裝、雨傘算不算小商品!漢正街上首家經營自動傘的商戶王仁昌,被工商部門沒收的“超標小商品”和人們左右搖擺的討論一樣多。”更讓人疑惑的是當時一家權威報刊發表了一篇頗具殺傷力的文章:《漢正街是社會主義嗎?》,而《人民日報》則在1982年8月發表了《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的評論員文章……
材料四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漢正街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6.5萬人,繁忙的物流造成整個城市的交通不暢。再加上其配套設施不足,安全隱患日益明顯。群眾強烈不滿……“買全國、賣全國”的經營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 2010年武漢市政府決定投入400億元實施漢正街整體搬遷改造工程。漢正街將規劃為世界級濱水旅游商貿區(簡稱TBD),做到“四個轉變”:由個體戶變企業;由批發市場變成現代商城;由現場、現金、現貨的“老三現”變“新三現”,即現代化的電子商務、現代化的商貿一體和現代化的遠程批發;漢正街文化由概念變實在的元素,選取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跡,復原明清風貌。古老的漢正街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以更高的品質服務于全國民眾。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漢正街興起并繁榮的原因(8分)
(2)依據材料二分析謙祥益經營管理的特點
(3)材料三中人們爭論的問題的實質是什么?中共領導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困繞漢正街人的問題的?(8分)
(4)漢正街的搬遷改造體現了哪些新的發展觀念?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7年,梁啟超在《時務報》連載《變法通議》的《論女學》一章,暢說女子教育的重要性,文章極而言之,將“婦人不學”,認定為中國衰弱的根源,限“天下積弱之本”,援以為據的重要理論。作為近代女學探路者的中國女學堂,在時人眼中以及倡辦者心中,仍是趨新多于守舊。因此章程之中設定的“堂中功課,中文西文各半”,已大大超出了傳統婦人所學的范圍,從而體現了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晚清先進知識者的婦女教育思想,希望女子“知有萬古,有五洲,與夫生人所以相處之道,萬國所以強弱之理”,即具備作為現代人必須擁有的基本知識。
盡管其課堂之中保留了與古相傳的“婦功”內容相似的縫紉、烹飪等科目,但是科學常識仍然居主導地位。于是,中國早期的女子學堂實際留存的形象,在儒學傳統的包裹下,已盡可能地輸入西方文化。這樣對于女性認識世界來說,是一個極其有利的方式,也能推動女性與傳統形象的告別。
——摘編自解璽璋《梁啟超傳》
(1) 據材料概括梁啟超教育救國的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必然性。
(2)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梁啟超關于教育救國的思想主張,提煉一個論題,加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據不完全統計,從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共向中國提供飛機924架、坦克82輛、步槍5萬支、子彈約1.8億發、炮彈200萬發以及其他軍用物資。蘇聯對華貸款達2.5億美元,來華的蘇聯志愿人員約2000名,其中約200名犧牲于中國戰場。在日本侵占東南亞,經東南亞的其他運輸線路均被切斷后,蘇聯援華的西北運輸線路成為這一時期的唯一中外交通線,顯得彌足珍貴。
材料二:實際上,二戰期間,中蘇兩國是—種互相援助的關系。一方面,蘇聯的遠東外交戰略如果沒有中國的配合與犧牲便實現不了,以致最終難逃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國從戰略物資供應上援助了蘇聯。研究顯示,1937~1945年,中國向蘇聯提供了大量鎢砂、銻、錫等重要戰略物資以及包括桐油、羊毛、生絲、毛皮、毛皮原料等大量農產品。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俄】彼得羅夫、陳開科等《二戰期間中蘇形成互相援助關系》
(1) 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全面抗戰爆發后蘇聯實施對華援助的原因。
(2)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全面抗戰期間中國對蘇援助的作用。
20.專制與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人嘗謂輔臣(內閣大臣)擬旨,幾于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攬審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更擬;再不符意,譙讓隨之矣。政閣臣無不惴惴懼者。 ——《皇明大政記》
材料二 清代政府發布最高命令的手續,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稱上諭,上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明發上諭,一種是寄信上諭。明發上諭都是比較不關緊要的事……寄信上諭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經軍機處寄給受命令的人。譬如給江蘇巡撫的上諭,直接寄給巡撫,旁人誰也不知道……后來凡是緊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諭發出了。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以雅典為代表的古希臘民主制度,從梭倫改革開始,到克利斯提尼改革時確立,到伯利克里時期達到巔峰,最后因馬其頓亞歷山大的征服而結束。古希臘民主雖然只存在很短的時間,同時其制度設計也是相當的簡單和粗糙,且帶有其自身無法克服的弱點和局限性;但是它卻是人類實踐民主和追求自由的開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類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關于古希臘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說明明清兩朝在發布政令方面的異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明清時期政治發展的趨勢。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希臘民主的“自身無法克服的弱點和局限性”。中國和希臘古代政治制度呈現不同特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中國文化以周孔種其因,至秦漢收其果”可知,儒家傳統思想開始于孔子,至秦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A項錯誤,材料并非強調的是宗法血緣關系;B項是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來的思想;D項說的法家思想,與材料中心思想不符。故選C。
2.【答案】B
【解析】依據材料“該驛站有官卒徒御37人、傳馬40匹和傳車10多輛。在當時敦煌郡東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類似的機構”“郡當西域空道,案展置九所 ”并結合所學可知,漢朝通過設立驛站保證政令傳輸信息的暢通,這有利于國家政令統一,故B項正確;
驛站不屬于行政機構,故A項錯誤;
驛站設立有利于國家政令統一,與基層治理無關,故C項錯誤;
驛站有利于國家政令統一,與絲綢之路開辟無關,故D項錯誤。故選:B。
3.【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期,雖然搬用魏晉的門閥制度,但在實際政務中,孝文帝更為注重的是才能”并結合所學可知,孝文帝改革更為注重才能,體現了世家大族在選官與任用上特權的衰落,本質上反映了門閥政治的衰落,C項正確;
根據材料信息,材料的重心在于“在實際政務中,孝文帝更為注重的是才能”,民族融合不斷發展不是材料主旨信息,排除A項;
早在秦朝就實現了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轉變,排除B項;
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依然是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沒有發生根本變革,排除D項。故選:C。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和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利瑪竇等歐洲傳教士先后來華,把歐洲的天文、數學、地理等著作介紹到中國”可以看出“西學東漸”;材料“把中國的《大學》、《論語》等典籍介紹到歐洲”體現了“中學西傳”;B項只說明了“西學東漸”;C項材料沒有體現;D項不符合中國的狀況。 故選A。
5.【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統治者對其他民族前來歸附之人賜封官職,沒有姓氏者賜予漢族姓氏,......還在官職授予、俸祿供養以及生活賞賜等方面,給與他們優于漢族官員的待遇。”可知,明朝時期,對前來歸附的少數民族給予優于漢族官員的待遇,這一做法有利于穩定地方的社會秩序,B項正確;
給予優厚的待遇不一定是提升少數民族地位,排除A項;
材料中信息無法判定是否要其他民族開發邊疆落后地區,排除C項;D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B。
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史料,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據題干史料“英國議會頒布了《王位繼承法》,限定了國王的繼承順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國王必須遵守法律。議會還對革命期間處死國王等事件進行了合法追認”可知議會的權力進一步擴大;B項要到工業革命以后才確立;C項題干無從體現,D項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7.【答案】A
【解析】從材料中“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可以看出譚嗣同為改革而犧牲自己,體現出改革的過程充滿著曲折和艱辛,A符合題干要求;
BCD選項都不符合材料的特點,排除。故選:A。
8.【答案】B
【解析】A.可以看出涉及到的是華南和華東地區,甲午戰爭主要是在朝鮮和東北地區.
B.從材料的時間和作戰的過程可以看出,他要打擊的是孫傳芳和吳佩孚,這是北伐的對象.
C.抗日戰爭和材料反映的時間不一樣相同,圖片的時間是1926年.
D.材料反應的時間和解放戰爭的時間不同,打擊的對象也不同.故選B.
9.【答案】B
【解析】B.根據題干“立即南下,占領廣東,奪取海口,以取得國際援助,再舉行第二次北伐”、“決定秋收起義隊伍從進攻長沙改為向山區進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無論是南昌起義后希望得到國際援助,還是秋收起義后向山區進軍,都是以承認敵強我弱的現實從而作出的決策,B項正確。
A.武漢會議的時間在八七會議之前,排除A項。
C.武漢會議上說的國際援助是希望得到共產國際的支持,但文家市會議是毛澤東面對現實的自主探索,排除C項。D.不是原因是結果,排除D。
10.【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的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B項正確;
西藏和平解放,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排除A項;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標志著西方列強霸占中國為所欲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排除C項;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排除D項。故選:B。
11.【答案】B
【解析】據材料“在全國代表大會及省代表大會選舉中央及省監察委員會”“中央及省監察委員,不得以中央委員及省委員兼任”可看出決案的通過有利于黨的紀律監察機構保持相對獨立性,故選B項。中共五大召開時間為1927年4月至5月,土地革命時期尚未到來,排除A項;這一時期黨的監察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發展至成熟,排除C項;大革命時期,黨領導人主要犯了右傾錯誤,而不是“左”傾錯誤,排除D項。
12.【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所示的是中古時代歐洲的社會現象,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故排除ABD;故選:C。
13.【答案】C
【解析】據材料可知,法國服裝設計師把服裝變得寬松、簡潔,把衣服的支撐點挪到肩頭,給人爽心悅目之感,據此可判斷,服裝設計的變化,解放了西方婦女身體,C項正確;
材料中沒有描述傳統觀念,無法判斷是否符合其要求,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東方文化的影響,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設計的變化對西方服裝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
14.【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而沒有工業,我們就根本不能維持我們成為獨立國家的地位”可以概括出列寧強調實現工業化是當務之急,故D正確;
重工業只是工業化的一部分,排除A;
材料強調的是工業化,排除B;
材料強調建立工業化,而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只是工業化的一部分,排除C。
故選:D。
15.【答案】B
【解析】A.軍備競賽是表現,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冷戰時期,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構建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經濟交往比較少,因此兩極格局下,美蘇經濟冷戰的排他性,正確;
C.說法不符合史實,歐美發達國家具有經濟上的優勢地位,但是并未成為“各國經濟的主宰者”,排除;
D.多極化是趨勢,并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格局,排除。
故選:B。
16.【答案】【小題1】(1)依據材料一“同時王陽明也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陽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內化與道德外化的橋梁,高揚了個體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從而把人從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來”等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繼承: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孟子的人性本善說;重視道德修養;陸九淵的心學思想。發展:與朱熹理學相比:否定了“格物致知”,主張內心反省(由他律變自律);與陸九淵心學相比:在發明本心的基礎上提出致良知。
【小題2】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新經濟因素滋長,城鎮規模不斷擴大,社會危機在不斷加深”、“王陽明以為當時讀書人沉溺于理學,無補于社稷安危。”,材料二“自12世紀開始,伴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弊端叢生”、“中世紀西歐社會處于基督教的絕對統治之下”等歸納如下::新經濟因素(或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并發展;面臨嚴重社會危機;傳統思想束縛發展。第二小問:相同之處可從個體的主體作用、思想內容、特點、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不同之處主要從經濟因素、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王陽明的思想本質從屬儒家思想范疇,為封建統治服務;馬丁 路德的思想本質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政治思想要求,為資本主義發展服務。王陽明思想并沒有推動中國社會轉型,在當時影響有限;馬丁 路德的思想推動了西方近代社會轉型。
17.【答案】(25分) (1)水運條件好,地理位置優越(或溝通長江、漢水和洞庭湖水系三大水系的樞紐);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及江南農業經濟的發展;明中期后,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居主導地位,江南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區域間的長途販運貿易、地域性的商人群體的出現都推動了漢正街的繁榮與發展(8分)
(2)特點:研究市場、注重質量、重視創新、誠信經營、嚴格管理(5分 回答出5點即可,其它符合材料的特點同樣給分)
(3)實質:堅持計劃經濟還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分)
解決: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明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3分)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確了改革的下一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分)
(4)與時俱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人文發展)。(4分,類似意思即可)
18.【答案】【小題1】思想主張:提倡女子教育;開展中西結合的教學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主張培養新民。必然性:甲午戰敗后,民族危機進大大加深。
【小題2】論題:梁啟超的教育主張深受近代西方男女平權的觀念。
闡述: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得在通商口岸的傳教權,大批傳教士來華傳教;文化侵略的同時創立教會學校;教會學校開放女子教育,促進了女好入學,開近代女學教育的先河。甲午戰爭后,隨著西學不斷傳入中國,維新派受近代西方“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從男女平等的角度出發,大力提倡女子教育并付諸實踐,激發國人興辦女學的愿望。由此可見,在愛國思想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推動下,國人自辦女學,進一步推動了女好教育的發展。
19.【答案】【小題1】原因: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為避免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法西斯侵略的威脅;德意日反共產國際協定簽訂;英法美等縱容法西斯侵略、企圖禍水東引。
【小題2】作用:牽制了日軍主力;使蘇聯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減經了蘇聯歐洲戰場的壓力;為蘇聯衛國戰爭提供了物資援助。
20.【答案】(1)相同:皇帝決定政令的內容。
不同:明朝政令是公開發布;清朝的重要政令是秘密發布。
趨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2)說明:就范圍而言,僅為“公民”的民主,廣大婦女、奴隸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質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就形式而言,是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民主形式,可能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原因:經濟基礎不同:中國是小農經濟占主導,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去凝聚。而希臘以商品貿易為主,需要一個自由平等的制度去維護。
第5頁,共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越西县| 阳城县| 东丰县| 婺源县| 营山县| 巴林右旗| 姜堰市| 瑞安市| 高平市| 会理县| 芜湖县| 和政县| 宜城市| 天津市| 宣城市| 清原| 松阳县| 上虞市| 渑池县| 黄平县| 元江| 哈密市| 体育| 泾源县| 永胜县| 台前县| 武平县| 东辽县| 隆子县| 日照市| 彰化县| 十堰市| 溧水县| 肇州县| 汉川市| 南溪县| 纳雍县| 南江县| 合水县|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