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學在經開”七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卷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學在經開”七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卷日出時長:5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分。1,“女大十八變”,與這種變化直接相關的器官是()A.心臟B.子宮C.卵細胞D卵巢2.(國家糧油倉庫儲存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在常規儲存條件下,糧食正常儲存年限一般為小麥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過規定年限后,不能再作為糧食出售。原因是()A,種子的胚死亡而影響種子的萌發B.種子進入休眠期而無法播種C,種子發霉易引起食物中毒D.種子消耗了大量有機物3。早春播種,常用“地膜覆蓋”的方法促進早出苗,其原理是()A,種子需要避光B.增加二氧化碳以抑制呼吸C,保濕、保溫有利于種子萌發D.防止鳥類取食種子4.“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植物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分生組織。下列結構中不具有分生組織的是()A葉脈B.芽C.莖的形成層D.根尖分生區5黃瓜的大多數花并不結果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其原因是()A.雄花多B.被害蟲破壞C,不能產生生殖細胞D.營養不足6,如果在桃花花朵開放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處理,然后用塑料袋分別將甲乙、丙罩起來,扎好袋口,結果是()A.甲、乙、丙都不結實B.甲不結實,乙、丙能結實C.甲、丙不結實,乙能結實D.甲、乙不結實,丙能結實7。“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白胖子。”這個謎語中的“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指的是()A.果實、種子、胚B.果皮、種子、胚C.果皮、種皮、胚D.果皮、種皮、種子8,某同學在觀察葉片下表皮臨時裝片時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將甲變為乙時需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B.由甲變為乙時視野變亮C.乙中的結構2處于吸水狀態D.乙的細胞3中能現察到葉綠體“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學在經開”七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卷共5頁第1頁”9.野外生存可以用以下辦法取水:選擇枝葉繁茂的小樹,用塑料袋罩住枝葉并扎緊袋子,一段時間后塑料袋內壁上就會出現很多水珠。此過程主要利用了植物的()半。面嚴表翠數成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集C。蒸騰作用吉火D.吸收作用行一外10.條件適宜時,菠菜葉片中能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細胞是(頭)口5(A.表皮細胞B.葉肉細胞C.導管細胞D.篩管細胞11.我國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記載有“正其行,通其風”的種植方法。從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風”能使()場A農作物周圍有充足的二氧化碳B.農作物周圍有充足的水分香要”份茶頭C農作物周圍有充足的氧氣D.農作物周圍有較高的溫度12.如圖表示某植物一晝夜(0水段)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釋放量。下列對該曲線的分析中,錯誤的是()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段是BP段二氧化碳吸收量B.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時間段是OK段C,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在B即段大于呼吸作用強度D.光合作用在CD段減弱,原因是葉片的部分氣孔關閉二氧化碳釋放量13.三角梅是常見的庭院觀賞植物,早春時節,當葉片還沒長出時,就開出了大量紅色、紫色等鮮艷的花朵。推測三角梅開花過程中需要的有機物主要來自()含A,根毛從土壤中吸收并運輸的B,樹皮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C。上一年葉片光合作用合成的D.花瓣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14.如圖表示農作物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人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均增強↑強度呼吸作用B.種植密度越大,農作物產量越高光合作用C.種植密度為m2時,有機物積累最多D,種植密度在m4之后,有機物積累繼續增多m,種植密度15.“旱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護吃西瓜”,新疆吐魯香地區,白天溫度較高,夜晚溫度較低。這里生產的葡萄等水果產量高、品質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人白天陽光充足,蒸騰作用旺盛B。晝夜溫差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C白天溫度較高,呼吸作用旺盛D.白天光合作用強,夜晚呼吸作用弱16.“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對綠色植物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無能推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能夠提高大氣溫度,增加降水量C。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圍中的其他生物D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學在經開”七年級期中聯考生物試卷共5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