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衡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二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20個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1. 與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樣,衡水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也是南北動植物種群的交匯點是鳥類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秋冬季節,會有大量候鳥到此棲息、覓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地秋冬季某候鳥種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 在湖區過度養殖會導致該地區的環境容納量先增加后降低C.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提高環保意識是保護鳥類多樣性的根本措施D. 濕地作為鳥類遷徙的通道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2. 研究生態足跡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生態足跡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B. 餐廚垃圾分類、回收與利用能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可以增加生態足跡C. 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就越大D. 碳足跡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積3. “葡萄美釀令人癡,一醉方休誰曉知。何日與君同暢飲,凝眸了卻苦相思。”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實驗流程和某同學設計的果酒和果醋的發酵裝置。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發酵液中的H+濃度會有所升高B. 利用葡萄制作果酒時,需要對葡萄和發酵瓶進行消毒處理C. 果酒發酵須每隔12h打開瓶蓋防瓶中氣壓過大,醋酸菌在有氧條件下只可用乙醇進行發酵D. 果酒發酵的適宜溫度為30~35℃,果醋發酵的適宜溫度為18~30℃4. 家庭制作饅頭時可以利用前一次發酵保存下來“面團”,制作泡菜時可以向泡菜壇中加入一些“陳泡菜水”,而工業上大規模生產饅頭或泡菜時往往需要添加單一菌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家庭制作饅頭用老面發酵,屬于傳統發酵技術,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液體及半固體發酵為主B. 添加“面團”和“陳泡菜水”可分別為發酵提供乳酸菌和酵母菌等菌種C. 饅頭和泡菜的制作都需要創造無氧環境D. 傳統發酵存在雜菌情況不明、過程控制缺乏標準等問題5. 在微生物學中使用選擇培養基讓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過程稱為選擇培養。在選擇培養基中添加一些特殊物質,則可配制成鑒別培養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分離酵母菌、霉菌等真菌時,可在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調PH為酸性B. 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上可獲得反芻動物瘤胃中的尿素分解菌C. 固氮菌能在不加氮源的培養基中生長,說明固氮菌為自養型生物D. 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可篩選纖維素分解菌6. 土壤中有豐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種微生物,則需要進行菌種的分離和純化,過程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若要篩選分解尿素[CO(NH2)2]的細菌,尿素可作為該菌的氮源和碳源B. 理論上每毫升菌液中2號試管的活菌數是4號試管的100倍C. 4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數約為1.1×109個D. 接種用的培養皿可用干熱滅菌,可殺死微生物的營養細胞和部分芽孢7. 下列關于發酵工程及其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①青霉素可殺菌,但生產青霉素時仍需經過嚴格的滅菌,且根據青霉素的化學性質采用過濾、沉淀等方法從發酵液中提取青霉素②利用酵母菌發酵從菌體中可以提取單細胞蛋白,可制成微生物飼料③發酵工程以混合菌種固體發酵或半固體發酵為主,發酵罐內的發酵是中心環節④可將乙肝病毒的抗體基因轉入酵母菌,再通過發酵工程獲得乙肝疫苗⑤利用放線菌產生的化學物質一井岡霉素防治水稻紋枯病,屬于生物防治⑥利用發酵工程生產的根瘤菌肥作為微生物農藥可以促進豆科植物生長⑦在發酵之前需要利用固體培養基對菌種進行擴大培養A. 3項 B. 4項 C. 5項 D. 6項8. 啤酒發酵流程一般都包含發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發酵、消毒、終止等。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焙烤過程通過加熱殺死種子的胚細胞,從而使淀粉酶失活B. 酵母菌繁殖及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在主發酵階段完成C. 用赤霉素處理大麥種子,無需發芽也可以產淀粉酶,縮短發酵時間D. 蒸煮過程中高溫使淀粉酶失活,可以終止淀粉酶的進一步作用,并對糖漿滅菌9. 藿香(高等植物)是一種重要的中草藥,科研人員利用藿香的葉片為外植體進行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②過程為脫分化,該過程無需光照,期間會發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B. ①選用幼嫩細胞更易進行,圖中技術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C. ③過程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比值高時有利于誘導生芽D. 先誘導生芽后誘導生根有利于試管苗獨立進行光合作用10. 花椰菜(2n=18)種植時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羅蘭(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員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具有抗病性狀的花椰菜新品種如圖1所示。通過蛋白質電泳技術分析了親本及待測植株中某些特異性蛋白,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圖1培育出的雜種植株減數分裂時體細胞中最多含有64條染色體B. ②過程可用物理法如高Ca2+—高pH融合法或化學法如PEG融合法誘導細胞融合,雜種細胞再生出細胞壁是植物細胞融合成功的標志C. 圖1培育雜種植株所用的技術體現了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性原理、染色體變異和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原理D. 可將病菌懸浮液均勻噴施于圖2中的1和5植株葉片上,一段時間后,測定病斑面積占葉片總面積的百分比,篩選出抗病性強的雜種植株11. 圖示普通韭菜(2n=16)的花藥結構。為了快速獲得普通韭菜的純系,科研人員利用其花藥進行單倍體育種。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花粉細胞和花藥壁細胞均具有全能性B. 該花粉離體培養得到的幼苗一般高度不育C. 鏡檢根尖伸長區細胞的染色體,即可鑒定出是否為單倍體幼苗D. 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所得植株的細胞中染色體數不都是1612. 利用微型繁殖技術可以獲得大量的百合脫毒苗,進而獲得無病毒、健康、高產的百合植株。制備百合脫毒苗的實驗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實驗中使用培養基和所有器械都要滅菌,而外植體只需要進行酒精消毒即可B. 以上獲得大量脫毒苗的過程屬于無性繁殖,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 從分生區取材培養獲得的脫毒苗可以解決百合品質變差及產量降低的退化情況D. 植物微型繁殖技術既能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也能保持優良品種的遺傳特性13. 紫草寧是從紫草細胞中提取的一種藥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腫瘤等活性。利用植物細胞培養生產的紫草寧,成為世界上首例藥用植物細胞工程產品,培養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示培養液為誘導生芽、生根的液體培養基B. 紫草寧是紫草細胞的初生代謝物,充氣口要源源不斷通入無菌空氣。C. 紫草寧的工廠化生產需要先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D. 紫草寧的工廠化生產幾乎不占用耕地,該過程不能體現出植物細胞的全能性14. 生物興趣小組成員以西瓜5天齡幼苗子葉(子葉尚未完全展開且顏色為淡綠色)為外植體進行相關研究,得到如圖所示實驗結果,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實驗開始前應對外植體消毒,對人工配置的MS培養基進行滅菌處理B. 與胚狀體細胞相比,愈傷組織細胞分化程度低C. 結果表明西瓜子葉誘導形成愈傷組織的最適暗處理時間(以周為單位)是1周D. 暗處理時間長短對細胞再分化率影響大于脫分化率15. 動物細胞工程最基本技術為動物細胞培養,人造皮膚的構建,動物分泌蛋白規模化生產都離不開該技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為了防止培養過程中雜菌的污染,除對培養液嚴格滅菌外可向其中加入適量的干擾素B. 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通常在培養液中通入5%的CO2以刺激細胞呼吸C. 用于培養的細胞大都取自成年動物的新鮮器官或組織D. 懸浮培養的細胞會因為細胞密度過大或有害代謝物積累和營養缺乏而分裂受阻16. 下圖為動物細胞培養基本過程,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a、b、c、d瓶中的pH一般需要調到7.35~7.45之間,以維持細胞生存B. 將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去掉細胞膜上的糖被,制成b瓶中的細胞懸液C. c、d瓶中的培養液中通常含有糖類、氨基酸、無機鹽、抗生素和動物血清等營養D. 動物細胞培養所用的培養基的成分與植物的不同,但都有有機物17. 懸浮培養的動物細胞會因細胞密度過大、有害代謝產物積累等因素而分裂受阻。生產上常用灌流式培養避免這些現象出現。灌流式培養是在細胞培養管內,一邊不斷注入新鮮培養基,一邊將培養液的上清液不斷移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灌流式培養的細胞會貼壁生長、接觸抑象,進行傳代培養時可用胰蛋白酶處理后離心法收集細胞B. 灌流式培養可以及時排除有害代謝廢物,同時灌流速率越高,營養物質利用越充分C. 灌流是在細胞密度達到一定濃度或者營養物質低于一定濃度時進行D. 培養管通常放置在95%的O2和5%CO2的環境中18. 中國空間站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干細胞在太空早期造血。在太空培養的干細胞呈現出優于地面的生長方式,在微重力環境中干細胞的體外培養更接近于胚胎內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下列關于干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造血干細胞只能分化為特定的細胞或組織B. 誘導多能干細胞應用前景優于胚胎干細胞,但臨床應用會有導致腫瘤發生的危險C. 可以借助載體將特定基因導入已分化的B細胞或成纖維細胞轉化而來D. 干細胞的分化會導致細胞形態結構及遺傳物質改變19. 我國科學家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處理小鼠體細胞,成功獲得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降低了通過導入原癌基因c-Myc等基因制備iPS細胞的潛在成瘤風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iPS細胞的潛在成瘤風險來自c-Myc基因促進了細胞的分裂B. 干細胞培養也需在培養液中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C. 將小鼠體細胞制誘導多能干細胞,體現動物體細胞具有全能性D. 利用健康人的體細胞制備成iPS細胞用于疾病治療,理論上可避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20. 科學家通過體外誘導小鼠成纖維細胞獲得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iPS細胞能增殖分化為多種組織細胞,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干細胞是從胚胎中分離提取的細胞B. 造血干細胞分化程度高于iPS細胞,且具有組織特異性C. iPS細胞分化產生的組織細胞基因、蛋白質相同D. 獲得iPS細胞的過程中,細胞的遺傳物質一定不變二、多項先擇題(5個小題,每題3分,漏選1分,錯選或不選0分,共15分)21. 如圖表示某河流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及相關食物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河流中挺水植物和浮游藻類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從夏天到冬天水中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發生明顯變化屬于次生演替B. 甲、乙、丙、丁有利于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C. 處于第三、四營養級的丁屬于同一種群,丁與丙之間為種間競爭關系D. 人類增加對丁的捕撈和食用可以降低生態足跡22. 發酵工程能生產各種酶制劑,如通過黑曲霉發酵能生產淀粉酶,谷氨酸棒狀桿菌發酵可以獲得谷氨酸,性狀優良的菌種可以有多種來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利用黑曲霉的發酵過程也能生產醬油和檸檬酸B. 深層通氣液體發酵可提高淀粉酶的產量C. 平板劃線法分離到的單菌落可直接接種到發酵罐發酵D. 谷氨酸發酵生產在氧氣充足、酸性條件下積累谷氨酸23. 甲植物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種優良性狀,乙植物的細胞質中含有抗除草劑基因,下圖是將乙細胞的抗性基因引入甲細胞的體細胞雜交流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若甲、乙兩種植株存在生殖隔離,該實驗也可以成功B. 過程B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細胞壁是植物細胞的邊界C. 兩兩融合的細胞有三種,同種融合的細胞無法存活可以達到篩選目的D. A需要用纖維素酶和膠原蛋白酶在等滲溶液中處理植物細胞獲得原生質體24. 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工程和植物細胞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需要用到秋水仙素來誘導細胞融合恢復成二倍體B. 生產中獲得草莓脫毒苗和動物干細胞的培養均使用高壓蒸汽滅菌的固體培養基C. 植物組織培養和動物細胞培養均需要經過脫分化過程D. 愈傷組織和小鼠iPS細胞的誘導形成均發生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5. 成體干細胞是指存在于已經分化組織中的未完全分化的細胞,能自我更新且能特化形成所在組織中的一種或多種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骨髓中造血干細胞通過分裂和分化可產生各種血細胞屬于多向分化潛能,體現了細胞全能性B. 神經干細胞體外增殖方式一定為有絲分裂,體外分化過程與細胞內基因表達的調控有關C. 一般認為,成體干細胞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能力D.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可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三、非選擇題(共55分)26. 科研人員對某地群落的自然演替過程進行了數年追蹤研究,結果如圖1所示,其中A~I表示群落逐漸發展到穩定時的不同階段。圖2是研究過程中構建的兔和狐的捕食者一獵物模型。生態工程指的是人類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人工生態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調控。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1中信息能體現出的群落結構是_____。圖中的演替過程中群落發生的變化有_____。圖1中A~I階段的演替過程屬次生演替。影響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外界環境的變化,群落內部種群相互關系的發展變化外還有_____。(2)圖2中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種群K值的數據為_____。獵物種群數量為_____時,其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被捕食者的兔毛色有中灰色和白色,從個體水平上體現了_____多樣性。(3)森林中某種植物的種子必須接受某種波長的光信息才能萌發。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_____。該植物除了具有景觀美化效果外其代謝物還可防治痢疾,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價值。(4)某地森林遭到人工破壞,現正在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生態修復工程以恢復生物多樣性,要選擇適應能力強的本地植物,這主要遵循了生態工程的_____原理。27. 圖1表示蘋果醋簡易制作裝置和制作流程。發酵工程在醫藥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中青霉素的發現和產業化生產進一步推動了發酵工程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產黃青霉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霉菌,是生產青霉素的重要工業菌種。工業上生產青霉素的發酵工程流程如圖2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用圖1裝置釀酒結束后,若要直接轉入果醋發酵,改變的環境條件是_____。該過程進行的反應簡式是_____。(2)圖2整個發酵過程的中心環節是_____。在制備該培養基時,除了添加必要的營養成分外,還需要將pH在滅菌_____(填“前”或“后”)調至酸性。在青霉素生產過程中_____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如果污染了雜菌,某些雜菌會產生_____將青霉素分解掉。(3)欲從土壤中分離出能產生纖維素酶的纖維素分解菌,可用加入_____作為唯一碳源制成的選擇培養基進行分離。若將樣品接種到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上,在該培養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通過觀察是否產生_____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4)對產黃青霉菌進行分離純化并計數采用了_____法,其可以用來計數的原理為_____。為了避免混淆,本實驗純化菌種時使用的平板需要在培養皿的_____(“皿蓋”或“皿底”)做好標記。然后在恒溫培養箱中需培養1—2d,每隔24h統計一次菌落數目,選擇菌落數目穩定時的記錄作為結果,其目的是_____。28. 狼爪瓦松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其產生的黃酮類化合物可入藥。狼爪瓦松野生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市場化需求。因此,目前一般通過植物細胞工程進行培養,具體過程如圖所示,其中的數字代表處理或生理過程。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狼爪瓦松的葉肉細胞之所以能培養為新個體是因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即_____。(2)②過程形成的愈傷組織是_____組織團塊。_____是啟動②③的關鍵,其中通常需要光照的是_____(填序號)過程,光照作用是_____。(3)圖中②③過程培養獲得植株乙的優點有_____(答出一點)。(4)圖中④過程中,相較于以幼苗為實驗材料,選擇_____作為實驗材料的優點有誘變頻率大于個體水平,在較小的空間內一次性可處理大量材料或空間利用率更高,得到的變異體數目更多。圖中⑤過程中用到的酶為_____。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化學方法除了圖中方法外還有_____。29. 下圖表示科學家通過植物細胞工程,利用番茄葉細胞(2N=24)和馬鈴薯葉細胞(4N=48)雜交培育“番茄一馬鈴薯”植株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取番茄—馬鈴薯充分展開的嫩葉片,對其消毒處理后用_____(填“蒸餾水”或“無菌水”)沖洗葉片5次備用。在①過程中,原生質體培養液中需要加入適宜濃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_____,從而維持原生質體的形態和活性。(2)番茄—馬鈴薯植株的培育過程采用的是_____技術,該技術完成的標志是_____。若由雜種細胞培育成的新品種為六倍體,則此雜種植株的花粉經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為幾倍體?_____。(3)融合后的“番茄一馬鈴薯”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含有_____條染色體。從過程④到過程⑤需要更換新的培養基,原因是_____。(4)圖中⑤過程中當植物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濃度比小于1時,培養基的作用是_____。操作后得到的“番茄一馬鈴薯”并沒有預想中的“地上結番茄,底下結馬鈴薯”,可能的原因是_____。30. 有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順利移植到患者體內。基于移植的膀胱由接受移植者的體內細胞培育而成,培育過程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過程所涉及的工程技術主要是動物細胞培養,細胞培養過程中,CO2和O2的主要作用分別是_____,與植物組織培養相比,上述過程中需要更嚴格的_____環境條件,同時還需要通過_____維持適宜的溫度、pH和氣體環境。在適宜條件下,培養瓶中的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數量不斷增多,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象稱為細胞的_____。(2)如果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細胞時進行如下圖所示的操作,統計出來的數據比實際值偏_____。正確的操作方法應該是_____。(3)醫生將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這樣新器官會繼續生長并與老器官重組,取代老器官中喪失功能的部分。新器官與老器官的重組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組;新膀胱移植后,_____(填“會”或“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原因是_____。(4)進行動物細胞傳代培養時用胰蛋白酶分散細胞,能用胃蛋白酶可以嗎?_____為什么_____?衡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二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20個小題,每題1.5分,共30分)【1題答案】【答案】D【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A【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D【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D【19題答案】【答案】A【20題答案】【答案】B二、多項先擇題(5個小題,每題3分,漏選1分,錯選或不選0分,共15分)【21題答案】【答案】ACD【22題答案】【答案】B【23題答案】【答案】BD【24題答案】【答案】ABC【25題答案】【答案】AC三、非選擇題(共55分)【26題答案】【答案】(1) ①. 垂直結構 ②. 群落的優勢種不斷更替,物種豐富度和營養結構復雜程度逐漸增加 ③. 生物的遷入、遷出,人類的活動(2) ①. P2 ②. N2/2 ③. 基因(遺傳)(3) ①. 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②. 直接(4)協調【27題答案】【答案】(1) ①. 通入無菌空氣(氧氣)、升高溫度 ②.(2) ①. 發酵罐中發酵 ②. 前 ③. 培養基、發酵設備 ④. 分解青霉素的酶(3) ①. 纖維素 ②. 剛果紅 ③. 透明圈(4) ①. 稀釋涂布平板 ②. 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 ③. 皿底 ④. 為了防止培養時間不足導致菌落遺漏【28題答案】【答案】(1)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2) ①. 不定形的薄壁(無組織結構、松散的薄壁) ②.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和配比 ③. ③ ④. 誘導葉綠素的合成,滿足葉綠體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3)可以高效、快速地實現種苗的大量增殖;保持優良品種的遺傳特性;可全年連續實驗和生產,節約人力物力(4) ①. 愈傷組織 ②. 纖維素酶、果膠酶 ③. 電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29題答案】【答案】(1) ①. 無菌水 ②. 滲透壓(2) ①. 植物體細胞雜交 ②. 獲得雜種植株 ③. 單倍體(3) ①. 144 ②. 誘導愈傷組織形成和誘導愈傷組織分化形成試管苗所需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4) ①. 誘導生根 ②. 基因表達相互干擾【30題答案】【答案】(1) ①. 維持培養液的pH、提供細胞呼吸所需的氧氣 ②. 無菌 ③. 培養箱 ④. 接觸抑制(2) ①. 大 ②. 先蓋上蓋玻片,再用滴管吸取培養液滴于血細胞計數板上(3) ①. 不是 ②. 不會 ③. 新膀胱由患者自身細胞培育而成,與患者組織相容性高,不會引發免疫排斥反應(4) ①. 不能 ②. 動物細胞培養的pH為7.2-7.4,胃蛋白酶在此環境下幾乎無活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