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三生物學科階段檢測5一、單選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很多商家推出了“零蔗糖”酸奶。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零蔗糖”酸奶不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飲用B.酸奶中的乳糖和脂肪無須消化就可被人體細胞吸收C.酸奶中的糖類被人體細胞吸收后能轉化為氨基酸D.“零蔗糖”酸奶中不含能量,屬于健康飲品2.下列關于生物學科學研究和實驗方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馬鈴薯塊莖搗碎后的提取液可用于淀粉鑒定,但用雙縮脲試劑不能檢測出蛋白質B.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響實驗中,可用碘液檢測淀粉的反應情況C.用 S和 P共同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細菌,能證明DNA 是遺傳物質D.孟德爾在雜交實驗中提出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屬于“假說一演繹”的推理內容3.研究人員發現肺炎克雷伯菌能以非編碼RNA 的局部為模板通過多輪滾環逆轉錄產生cDNA,如圖所示。當克雷伯菌被噬菌體侵染后,會以單鏈cDNA為模板合成雙鏈cDNA,然后表達出氨基酸序列重復的蛋白質,抑制細菌自身生長,從而阻止噬菌體復制。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cDNA 的合成不需要引物的引導B.逆轉錄過程的原料是4種核糖核苷酸C.雙鏈cDNA 轉錄產生的mRNA 中含有多個終止密碼D.克雷伯菌能合成逆轉錄酶是其阻止噬菌體復制的基礎4.慢性腎病患者的腎臟受損引發的興奮會通過脊髓向大腦傳遞,進而激活相關腦部結構,再經脊髓、交感神經向腎臟傳遞,形成“腎—腦神經環路”,加劇腎臟的損傷。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能多次分枝形成多個突觸小體用于興奮的傳遞B.控制腎臟的交感神經屬于內臟運動神經,不受意識隨意支配C.腎臟受損引發的興奮在患者體內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在突觸中單向傳遞D.腎臟中存在感受器和效應器,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存在分級調節5.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蘚類葉片薄且葉綠體大,可在低倍鏡下觀察葉綠體的結構和分布情況B.將葉片剪碎充分研磨后加入碳酸鈣,可防止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分解C.撕取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制片觀察有絲分裂,視野中少數細胞能看到染色體D.將玻璃器皿用牛皮紙包裹后滅菌可降低滅菌后器皿被污染的概率6.以玄參莖段為外植體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流程圖如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外植體的選擇及消毒→②外植體的接種及愈傷組織誘導→③叢芽與不定根的誘導→④煉苗與移栽A.所用培養基含植物細胞所必需的無機鹽、蔗糖和激素等營養物質B.過程①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鈉混合液對外植體進行無菌處理C.過程②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時可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D.過程③誘導形成叢芽和不定根的效果與激素比例有關與種類無關7.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種具有包膜的單鏈(+)RNA病毒,該(+)RNA 能直接作為翻譯的模板合成多種病毒蛋白。HCV感染肝細胞,導致肝臟發生炎癥,嚴重時可能發展為肝癌。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將PSI7977(一種核苷酸類似物)與干擾素、病毒唑聯合治療。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HCV 的(+)RNA 含該病毒的遺傳信息和反密碼子B. HCV 需要將其遺傳物質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以完成復制C. HCV 與肝細胞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D. PS17977的治療機理可能是作為合成原料摻入RNA 引起合成終止8.關于“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PCR 體系中G-C堿基對含量將影響使DNA解鏈的所需溫度B.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槍頭和蒸餾水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高壓滅菌處理C.擴增得到的 PCR產物與凝膠載樣緩沖液混勻后需緩慢注入加樣孔以防樣品飄散D.待指示劑前沿遷移到達凝膠加樣孔邊緣時需停止電泳以防DNA 跑出凝膠9.1942年,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對一個天然湖泊——賽達伯格湖進行了野外調查和研究,并對能量流動進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圖所示的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圖中“生產者→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構成一條食物鏈B. 圖中“293→29.3→5.0”構成的是能量金字塔,能量沿著食物鏈逐級遞減C.我們稱賽達伯格湖為一個生態系統理由是該湖泊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統一的整體D.若該生態系統中某種雜食性魚的食物有1/2來自植物,1/2來自植食性魚類,如果該雜食性魚獲得10kJ能量,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則需要植物固定550kJ的能量10.胚胎工程技術的應用為優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辦法,如奶牛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OPU-IVP)技術,該技術流程如圖。已知雄性奶牛Y染色體上有一段雄性特異的高度重復序列,依據該重復序列設計引物,建立了用于奶牛胚胎性別鑒定的PCR體系(SRY-PCR)。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體外受精后,在透明帶和卵細胞膜間觀察到兩個極體說明受精成功B.活體采卵前誘導母牛超數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細胞C.取滋養層細胞進行SRY-PCR,應選擇結果為陽性的胚胎進行移植D.受體母牛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所以移植前不需要進行免疫檢查11.甘藍型油菜花色有黃色、白色、乳白色、金黃色,受W/w、Y /y 、Y /y 三對基因控制,W純合時表現為白花。為研究花色遺傳機理,某科研小組做了以下實驗,據表分析正確的敘述是( )組別 P F 表型 F 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白花×黃花 乳白花 白花: 乳白花: 黃花=1: 2: 1實驗二 黃花×金黃花 黃花 黃花: 金黃花=15: 1實驗三 白花×金黃花 乳臼花 白花: 乳白花: 黃花: 金黃花=16: 32: 15: 1A.花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 實驗三中金黃花的基因型是 wwwy y y y C.實驗一中 F 乳白花的基因型與F 相同的比例為50%D.實驗二中 F 黃花自交后代仍然為黃花12.細菌利用黏肽合成細胞壁的反應需要黏肽轉肽酶的催化,青霉素的結構和黏肽的末端結構類似,能與黏肽轉肽酶的活性中心穩定結合,是主要在細菌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在20世紀,我國青霉素的臨床用量為20~40萬單位/次:近年來,由于細菌的耐藥性逐漸增強,目前青霉素的臨床用量為160~320萬單位/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青霉素能與黏肽競爭酶活性位點,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造成其細胞壁缺損B.青霉素可用于治療支原體肺炎,但有引發患者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C.注入體液中的青霉素能消滅患者體內的多種病原體,該過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青霉素能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突變,經逐年誘導,敏感型細菌的耐藥性增強13.抗利尿激素是一種九肽激素,可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和促進腎集合管重吸收水。下圖是抗利尿激素促進腎集合管主細胞重吸收水的作用機制示意圖,圖中AQP2、AQP3、APQ4均為水通道蛋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示各部分結構的滲透壓大小排序為:小管液>集合管主細胞>組織液>血漿B.抗利尿激素對血管平滑肌和腎集合管細胞的作用不同可能是兩種細胞受體不同引起的C.抗利尿激素可通過調節集合管主細胞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來調節水的重吸收D.當人飲水不足時,機體內由下丘腦合成、神經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14.異體器官移植是替代器官功能的有效途徑。中國科學家綜合利用多種現代生物技術,在豬的體內培育出了一個“人——豬嵌合中期腎”,部分流程如下圖所示,圖中數字表示相關過程。已知胚胎在未分化前相互連接比較松散,可塑性強。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選擇豬的桑葚胚或原腸胚等早期胚胎導入 ipsc成功率更高B.過程②使用蛋白酶合成促進劑激活重構胚發育成早期胚胎C.利用胚胎分割等有性生殖技術可以增加人源化中腎的數量D.過程④選擇的受體母豬應具有健康的體質和正常繁殖能力二、多選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5. 普通小麥<6n=42, AABBDD) 是異源六倍體糧食作物。黑麥(2i -14, RR) 具有抗病能力強等優良性狀。為將黑麥的優良性狀基因轉入普通小麥,科研人員采用普通小麥缺體(缺一對同源染色體4D)與黑麥雜交后再回交的方法選育異代換系,主要流程如下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普通小麥4D 缺體體細胞中含4個染色體組,F 體細胞中含有27條染色體B.秋水仙素處理后,經過顯微觀察,選擇含54條染色體的F 植株進行回交C.利用BC F 的花藥觀察減數分裂,可觀察到20個四分體D.選擇BC2F 中染色體數為40的個體自交可獲得染色體數恢復的異種染色體代換系小麥16.“篩選”是生物技術與工程中重要的環節。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誘導甘藍根尖細胞與白菜葉肉細胞原生質體融合,觀察到葉綠體即可篩選出異種融合細胞水通道蛋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B.用滅活的仙臺病毒處理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用來篩選出雜交瘤細胞C.培育耐鹽轉基因植株時,用特異性探針進行分子雜交顯示出雜交帶即可篩選耐鹽植株D.制備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時,對滋養層細胞進行SRY基因鑒定陽性可篩選出雄性胚胎17.用A和B兩種限制酶同時和分別處理同一DNA片段,假設限制酶對應切點一定能切開。兩種酶切位點及酶切產物電泳分離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A 和B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圖中同一DNA 片段得到6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圖1中X代表的堿基對數為4500,Y 是限制酶A的酶切位點C.電泳凝膠中DNA 分子的遷移速率與凝膠的濃度、DNA 分子大小和構象等有關D.利用PCR 技術從圖1DNA 中擴增出等長的X片段,至少需要3 次循環18.下圖示乙烯調控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根尖和莖尖分生區細胞不能產生乙烯B.乙烯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內與受體結合C.乙烯可與不同受體結合產生有差異的生理效應D.乙烯可使蛋白激酶失活促進響應基因的表達19.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蘿卜上打出若干蘿卜條,切成相同長度,均分為三組,分別置于等體積的I、Ⅱ、Ⅲ三種溶液中一段時間,b點時將三組實驗的蘿卜條同時放到相應溶液的低濃度溶液中一段時間。實驗期間持續觀察蘿卜條體積的變化,并計算相對體積,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的自變量為溶液的種類和濃度,觀測指標是蘿卜條的體積變化B.初始Ⅰ溶液濃度等于Ⅱ溶液,Ⅰ溶液中的溶質能進入細胞C. b點時Ⅰ溶液的濃度一定等于細胞液的濃度D.三組蘿卜條細胞都發生了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三、非選擇題20.(共12分)圖1是葉綠體模式圖,圖2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過程,圖3表示在密閉恒溫(溫度為 小室內測定的a、b兩種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和光照強度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綠色葉片長時間浸泡在 中會變成白色。(2)ATP 合成酶也是運輸H+的載體,在光反應過程中,其在跨膜H+濃度梯度推動下合成ATP,由此可推測 H+跨膜運輸方式為 。(3)圖2中③表示的過程是 。若光照強度突然減弱,短時間內葉綠體中含量隨之減少的物質有(填序號: ①C3、②ATP、③[H]、④C5)。(4)為進一步了解植物代謝機制研究人員在密閉恒溫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試驗。連續48h測定溫室內 濃度及植物( 吸收速率,得到圖3所示曲線(整個過程中呼吸作用強度恒定)。請據圖3分析并回答:①、實驗的前6小時葉肉細胞持續產生ATP 的場所有 (2分);②、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 (填“強”、“弱”、“不變”)。如果使用相同強度綠光進行實驗,c點的位置將 (填“上移”、“下移”、“不變”)。③、圖3中植物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 個;實驗中該植物前24小時有機物制造量 (選填“<”、“=”、“>”)后24小時有機物制造量。④、若圖3中a點時溫室內CO 含量是88g,c點時溫室內CO 含量為44g,則48小時后該植物有機物 (按葡萄糖計算)的積累量是 g(2分)。21.(11分)一氧化氮 (NO)是一種生物信號分子,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L-精氨酸而生成,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中發揮重要功能。下圖1、2分別表示NO在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中的作用。請回答問題:(1)人的血壓受多種因素的調節。在醫院測量的血壓往往比在家里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情緒緊張導致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而造成。(2)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常出現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降壓藥物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此藥物可擴張血管, (填“抑制”或“促進”)水、鈉潴留以減少循環血量從而降低血壓;可通過 (填“增強”或“減弱”)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3)圖1中,谷氨酸(Glu)從 (填結構名稱)釋放后,與突觸后神經元細胞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使該神經元內 濃度升高,促進NO合成,NO從突觸后神經元作為逆行信使進入突觸前神經元,引起,形成長時間增強效應。該過程體現了NO對谷氨酸分泌的 調節。(4)圖2中,當內毒素與巨噬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后,激活產生NOS,進而合成NO。NO進入到周圍的細胞后,抑制細胞核內 以及線粒體內 (2分)的,從而殺傷腫瘤細胞。(5)咳嗽變異性哮喘以慢性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多數患者因不伴有明顯喘息容易被漏診或誤診。研究發現,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是引發哮喘的重要分子,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氣道上皮細胞、淋巴細胞等細胞內NOS 活性較高,因此臨床上可通過檢測 (2分)的含量作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輔助診斷。22.(9分)下圖為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對藻類種群數量的影響的研究結果,以便為養魚戶提供恰當的指導。魚鱗藻、脆桿藻為綠藻,是魚的優良餌料;微囊藻屬于藍細菌,其產生的毒素污染水體。(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湖泊導致該湖泊中微囊藻的環境容納量 (填“上升”或“下降”),對魚塘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調查時,可采用的方法是 。(2)民間有“養魚先養水”的說法,分析上圖“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對藻類種群數量的影響結果”可知,當水體營養化程度處于 時,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3)研究表明,傳統池塘漁業只重視水草→草食性魚這一條食物鏈,放養的草食性魚高強度的攝食使水草量急劇下降,最終導致草型池塘變為藻型池塘,這個過程屬于群落的 。(4)濱海南湖公園管理人員利用生態浮床技術,以當地美人蕉(根具有泌氧功能)作為浮床挺水植物凈化水質,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相關敘述錯誤的有 ( )A.該生態浮床需有效選擇生物組分并合理布設體現了自生原理B.浮床植物還能吸收銅、汞,采收后可用作家畜飼料C.美人蕉的根系通過吸收水體中含氮、磷的有機污染物,實現水質的凈化D.美人蕉能通過遮蔭抑制藻類繁殖,并能通過泌氧促進分解者的分解作用(5)脆桿藻能夠合成物質 W從而有利于魚類生長。某小組為探究氮營養缺乏對脆桿藻增殖及物質 W累計的影響,將等量的脆桿藻分別接種在氮營養缺乏和氮營養正常的兩瓶培養液中,并在適宜溫度和一定光強下培養。定時取樣并檢測細胞濃度和物質W的含量,結果如下圖。綜合圖甲、乙的信息,在生產上,若要用微量的脆桿藻獲得盡可能多的物質W,簡述設計思路:先將少量脆桿藻放在氮營養 (填“正常”或“缺乏”)的培養液培養,等到細胞濃度最高時集中收集,再放在氮營養 (填“正常”或“缺乏”)的培養液繼續培養。(6)羅氏沼蝦以藻類為食物。該小組又對該湖泊中的羅氏沼蝦的能量流動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數字為能量值.單位是 。據表分析,沼蝦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的能量是 ,從藻類到羅氏沼蝦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藻類同化的能量 沼蝦攝入食物中的能量 沼蝦同化飼料中的能量 沼蝦糞便 中的能量 沼蝦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的能量 沼蝦呼吸作用做失的能量200 57 5 27 2023.(13分)端穩中國“碗”,盛滿中國“糧”。小麥是雌雄同株的兩性花植物,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的育種研究是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領域。請分析回答:(1)普通小麥(2n=6X=42, AABBDD)為異源六倍體, 其中A、B和D代表三個不同的 ,與某不可育的異源二倍體植物(2n=26,AB)相比,普通小麥可育的原因是 。(2)我國育種工作者發現了一株花藥萎縮、雌蕊正常的雄性不育突變體小麥。利用該雄性不育突變體小麥進行雜交育種,優點是 。已知雄性不育與雄性可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對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原因是 (2分)。(3)已知長穗偃麥草具有高產的優良基因,下圖為利用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小麥二體異附加系”的示意圖(普通小麥2n=6X=42, AABBDD, 記為42W; 長穗偃麥草2n=14, 記為14E)。①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由于存在 ,屬于不同的物種。圖中①為 (2分)處理。②丙中含 種“單體附加”類型,不是所有“單體附加”個體均符合選擇要求,原因是 。符合要求的丁自交產生的子代中,含有優良性狀且能穩定遺傳的植株戊占 。(4)已知小麥籽粒的紅色和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將若干個紅色籽粒與白色籽粒的純合親本雜交,出現了不同的結果,如下圖所示。只考慮雜交實驗中涉及的基因。①第Ⅱ組 中紅粒小麥可能有 種基因型②第Ⅱ組與第Ⅲ組 雜交,后代紅粒最多有 種基因型。24.(12分)相分離是蛋白質具有的一種物理特性,是驅動細胞內各類無膜凝聚體形成的重要機制。研究人員將未知蛋白與不具有相分離特性的Cry2 蛋白相連,如果未知蛋白具有相分離特性,則在藍光照射下會發生凝聚,從而開發出檢測蛋白是否有相分離特性的工具。FUS 蛋白作為經典的相分離蛋白,經常用作實驗對照。為了探究X蛋白是否具備相分離特性,科學家需要構建能同時表達Cry2蛋白和X蛋白的重組質粒,質粒中LacZ基因編碼產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產生藍色物質.使菌落呈現藍色,否則菌落為白色。圖1表示質粒的結構,圖2表示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其中P1、P2、P3 表示引物,其余箭頭處表示相關限制酶的識別位點。回答下列問題:(1)構建重組質粒的過程中需要用到E. coli DNA 連接酶,該酶的作用是將具有 的DNA片段連接起來。據圖1分析,應選用四種限制酶中的 和 切割質粒,以保證目的基因插入后能夠正常表達出 Cry2 蛋白和X蛋白。(2)已知X 蛋白基因轉錄得到的 mRNA 前三個堿基為起始密碼子AUG。研究發現在緊鄰起始密碼子AUG之前加入序列,會顯著提高基因的表達效率。利用PCR 技術獲取X 蛋白基因時,為保證X 蛋白基因能正確插入載體并高效表達,除選擇引物P1外,還需要選擇引物 (填“P2”或“P3”),并在該引物5端增加堿基序列 (2分)(3)對PCR 產物進行電泳檢測,結果顯示除X 蛋白基因條帶外,還有多條非特異性條帶(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對導致)。為減少非特異性條帶的產生,可適當 (填“提高”或“降低”)PCR 中復性過程的溫度。(4)為篩選出成功導入重組質粒的目標菌,需要將重組質粒與經處理的大腸桿菌混勻,再將大腸桿菌接種到含有四環素和X-gal的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培養基中顏色為 的菌落為目標菌落, 原因是 (2分)。(5)為了確認X 蛋白的相分離特性,還可以構建兩種重組質粒作為對照,對照組質粒與實驗組質粒相比,所含基因的差異分別是 、 。2025 屆高三階段檢測5 參考答案C B C C DC B D D CA A A D BCABC BCD BCD BCD20. (1)無水乙醇(2)協助擴散(3) C 的還原 ②③④(4) ①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②弱 上移 ③4 < ④3021. (1) 交感 舒張(2) 減少 增強(3) 突觸前膜 突觸前膜谷氨酸釋放增多(4) 自由擴散 DNA 的復制 TCA 循環和NADH的氧化(5)氣道呼出一氧化氮量、血清IgE 含量22. (1) 上升 取樣瓶(器)取樣法(2)中營養化(3)(次生)演替(4)BC(5) 正常 缺乏(6) 10KJ/(cm ·a) 12.5%23. (1) 染色體組 普通小麥含有同源染色體(2) 操作簡便,不需要去雄 基因控制的是雄性的育性,如果位于X染色體上,雌性也會出現不育的性狀(3) 生殖隔離 秋水仙素或低溫 8/八 因為獲得的戊的染色體組成是42W+2E 1/4/25%(4) 3/三 1724. (1) 互補黏性末端 Mun I Xho I(2) P2 GAATTCGCCACC(3) 不同DNA 分子的大小和構象不同,在凝膠中的遷移速率不同 提高(4) 白色 重組質粒中不含LacZ基因,不能編碼產生的β-半乳糖苷酶,不能分解X-gal產生藍色物質(5) 不含X蛋白基因 用FUS蛋白基因替換X蛋白基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