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巴 西(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第六節巴西01學習目標02濕潤的自然環境03發展中的工農業目錄CONTNETS04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06課堂小練05課堂小結學習目標011.運用相關圖文資料,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特點,描述巴西地形、地勢特點、氣候特征、河流特征,明確巴西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2.運用相關圖文資料,說出巴西農業發展條件,描述其主要農作物及農業發展狀況;運用相關圖文資料,說明巴西工業發展的條件,描述工業發展狀況,分析工業、城市分布規律及其原因。3.運用相關材料,描述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和存在問題及其保護,探究其保護措施。濕潤的自然環境02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1.描畫赤道、南回歸線,描述巴西緯度位置的特點。(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2)海陸位置: 南美洲東部,大西洋西岸。(3)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熱帶面積廣大,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廣的國家。地理位置巴西國土面積約852萬平方千米,人口2.15億(2022年),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2.找出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描述巴西地形、地勢的特點。●地形類型平原和高原為主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地勢特點南高北低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西接安第斯山脈,東瀕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與圭亞那高原之間,面積約560萬千米2,由亞馬孫河沖積形成,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的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千米,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介于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間,地表起伏平緩,地勢向西北和北傾斜。世界面積最大高原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3.對比馬瑙斯和巴西利亞的氣溫和降水量資料,比較二者的氣候特點,并指出所屬的氣候類型。巴西利亞馬瑙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全年高溫多雨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4.找出亞馬孫河、安第斯山脈、大西洋,描述亞馬孫河的流向。亞馬孫河安第斯山大西洋亞馬孫河發源于安第斯山脈東側,流經亞馬孫平原,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全長約6400千米,是世界流域面積最廣、徑流量最大的河流。一、濕潤的自然環境【合作探究】【拓展閱讀】“世界動植物王國”——亞馬孫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約700萬平方千米,分布在巴西等8個國家,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亞馬孫熱帶雨林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聚集著大約43.8萬種植物、250萬種昆蟲、2 000種鳥類和哺乳動物。亞馬孫熱帶雨林有著無與倫比的生物多樣性,為數百萬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被稱為“世界動植物王國”。發展中的工農業03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合作探究】1.說出巴西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巴西是當今世界著名的農牧業大國。巴西地域遼闊,擁有大面積的高質量耕地和牧場;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農業生產潛力巨大。【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近年來,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大豆、玉米、水稻、咖啡、甘蔗、柑橘等農產品大量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咖啡王國”“甘蔗王國”等。“咖啡王國”“甘蔗王國”2.說出巴西主要的農產品。【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巴西畜牧業采用草飼散養的方式養牛,牛肉肉質好、成本低,出口量世界第一。3.巴西畜牧業主要特點是什么?【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農牧產品收入是巴西外匯的重要來源。4.讀圖,說出巴西外匯的重要來源是什么?【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讀圖,回答問題。5.辨識巴西主要農作物的分布,說出其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讀圖,回答問題。6.說明巴西種植業和畜牧業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區的原因。高原地區主要屬熱帶草原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適合牧草和農作物生長;高原平坦開闊,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利于農牧產品運輸和銷售。【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20世紀50-70年代,巴西積極推進工業化,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南美洲鋼鐵、汽車、機械、飛機的重要生產國。工業振興推動了巴西經濟的高速增長,被稱為“巴西奇跡”。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以鐵礦石儲量大、品位高而聞名。巴西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采礦、冶金等工業。7.什么是“巴西奇跡”?【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8.讀圖,說出巴西主要礦產的分布,說明工業城市布局與礦產資源分布的關系。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工業城市主要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9.讀圖,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點,說明其與自然環境、交通條件、工業分布等因素的關系。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工業發達。【合作探究】二、發展中的工農業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圣保羅第一大城市里約熱內盧第二大城市巴西利亞首都10.說出巴西的主要城市。【拓展閱讀】里約熱內盧簡稱里約(Rio),曾經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位于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達636千米。里約熱內盧主要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氣溫年、日較差都較小,季節分配比較均勻。里約熱內盧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西及南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樞紐和信息通信、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險中心而聞名。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工業基地。世界文化遺產——巴西利亞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形似一架噴氣式飛機,象征著巴西是一個正在起飛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布局對稱整齊,不同風格的建筑交相輝映,有世界建筑博覽會之稱。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拓展閱讀】世界文化遺產——巴西利亞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04三、【合作探究】1.說出熱帶雨林銳減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以來,巴西熱帶雨林遭到大規模的采伐,開墾農田和牧場、開采礦產、修建公路,使熱帶雨林面積銳減。同時,人為燒荒和天然火災也造成了熱帶雨林大面積損毀。三、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合作探究】2.說出近年來亞馬孫森林砍伐量特點?巴西熱帶雨林的森林砍伐量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地球之肺”——熱帶雨林【拓展閱讀】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一方面,降落到熱帶雨林中的雨水,大部分通過蒸發、蒸騰作用返還到大氣中,再次凝結成云致雨,可以吸收熱量,增加濕度,調節區域氣候;另一方面,雨林茂密的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源源不斷地向大氣輸送新鮮的氧氣。熱帶雨林在維持全球的碳循環和碳平衡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地球之肺”——熱帶雨林【拓展閱讀】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生產氧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調節氣候提供木材雨林效益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生物固碳三、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合作探究】巴西熱帶雨林面積不斷縮小,使當地降水減少、旱災持續時間延長,直接影響到全球碳平衡,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并嚴重威脅著全球生物多樣性。3.熱帶雨林面積減小有什么危害?三、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合作探究】4.雨林保護的法律法規有哪些?★1978年,亞馬孫熱帶雨林周邊國家聯合簽署了《亞馬孫合作條約》,旨在共同保護與合理開發亞馬孫熱帶雨林。★2023年8月,《亞馬孫合作條約》簽約國在巴西貝倫舉行峰會,聯合發表《貝倫宣言》,承諾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攜手保護亞馬孫雨林。商討巴西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實踐活動】面對著亞馬孫雨林,既是財富也有責任。我們怎么辦?環保組織人員當地農民當地政府官員開發商(1)請扮演不同角色,發表觀點,共同商討合理開發熱帶雨林的方案。 (2)小組合作,嘗試編寫2~3條保護熱帶雨林的法律條款。商討巴西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實踐活動】(1)請扮演不同角色,發表觀點,共同商討合理開發熱帶雨林的方案。當地政府官員: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我們既要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護好熱帶雨林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當地農民: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雨林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希望政府能給我們一些其他的謀生途徑,比如發展生態農業或者參與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項目,這樣既能有收入,又能保護好雨林。開發商:我們看到了熱帶雨林巨大的商業潛力。我們希望與當地政府合作,采用保護性的開發方式,比如開展雨林觀光、生態旅游項目,既可以讓更多人領略到熱帶雨林的魅力,又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環保組織人員: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對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凈化空氣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把保護放在首位。商討巴西熱帶雨林的開放與保護【實踐活動】(2)小組合作,嘗試編寫2~3條保護熱帶雨林的法律條款。關于非法砍伐的法律條款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合法許可,在熱帶雨林區域內進行砍伐樹木的行為。違反本規定,實施非法砍伐熱帶雨林樹木的,根據砍伐樹木的種類、數量和規格,處以相應的罰款。砍伐普通樹木達到一定數量(如5立方米以上)或砍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的,除按規定繳納罰款外,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此條款旨在從根源上減少對熱帶雨林植被的破壞,保護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關于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法律條款不得在熱帶雨林區域內進行非法狩獵、捕捉、販賣野生動植物等破壞生物多樣性的行為。對于違反規定的個人或單位,沒收非法所得和相關工具,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該條款重點保護熱帶雨林中的生物資源,確保生物多樣性得以維持。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人類為了開發利用河流,在許多河流上建設了大壩,大壩的建設帶來了諸多效益,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尼羅河全長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歷史上,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洪水淹沒下游兩岸土地,留下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埃及在河谷附近種植的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形成了“綠色走廊”。1970年阿斯旺大壩建成,對不同河段產生了重要影響。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析地索因尼羅河上游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降水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多,尼羅河水位上漲。尼羅河為沿岸人們生活和生產提供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便利的交通,為埃及創造燦爛的古文明和發展現代經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說明在沙漠廣布的埃及境內形成一條“綠色走廊”的原因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從利弊兩方面,分析阿斯旺大壩建成后對不同河段的影響。辯證分析利1納賽爾水庫為埃及提供了穩定水源,發展水產養殖2大壩下游減少了洪水的威脅,擴大了灌溉面積3阿斯旺大壩發電量巨大,為埃及和鄰國提供豐富的電力4提高尼羅河通航能力,發展旅游業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從利弊兩方面,分析阿斯旺大壩建成后對不同河段的影響。辯證分析弊1在入海口處,尼羅河三角洲海岸線遭受侵蝕, 面積縮小, 海水倒灌,地下水變咸,土壤鹽堿化加劇2在大壩下游,沿河耕地因淤泥減少,土壤肥力下降3大壩影響了魚類的洄游,造成沙丁魚幾乎絕跡4庫區淹沒大量土地,導致大量居民和文物古跡搬遷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明理悟道1.通過對阿斯旺大壩建設問題的探討,你得到哪些啟示? 由于大壩設計的時候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足,大壩建成后在對埃及的經濟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大壩使泥沙滯留于庫區,使下游喪失了大量富有養料的泥沙沃土,土壤肥力喪失殆盡。如今埃及是世界上最依賴化肥的國家。1水壩嚴重擾亂了尼羅河的水文。原先富有營養的泥沙沃土沿著尼羅河沖進地中海,養活了在尼羅河入海處產卵的沙丁魚。如今沙丁魚已近乎絕跡。2這對此后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大型水壩建設工作起了警示作用。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明理悟道2.選擇你家鄉的某條河流,討論在該河上游建設大壩的利弊。目前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長江三峽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01防洪長江中下游洪澇頻繁。工程可使其下游荊江地區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02發電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為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03航運三峽工程結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歷史,使“黃金水道”通航條件進一步改善探討建設大壩的利弊【素養提升】人文影響淹沒地上古跡和聚落環境影響地質風險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水庫截水導致下游干旱和入海口海水侵蝕課堂小結05桑巴舞【課堂拓展】桑巴(葡萄牙語:Samba),是源于巴西巴伊亞的一種舞蹈和音樂類型。它最早根源于非洲土著帶有宗教儀式性的舞蹈,通過被販賣到巴西的黑人奴隸帶到巴西,再與流傳至當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漸漸演變成今日的桑巴。桑巴現已被公認為巴西和巴西狂歡節的象征,是最大眾化的巴西文化表達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亞的圓圈桑巴舞(一種里約熱內盧的桑巴)在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課堂小練06讀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巴西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B.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C.亞馬孫河是世界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D.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A2.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地處熱帶,但該地四季如春,主要是因為該地( )AA.地勢高 B.地勢低 C.距海遠 D.距海近3.下列關于巴西地理之最的敘述,錯誤的是( )CA.巴西高原——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B.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C.亞馬孫熱帶雨林——世界面積最小的熱帶雨林D.亞馬孫河——世界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課標】第七章認識國家 8.6 巴西 精品課件—地理商務星球版新教材七下.pptx 巴西.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