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中考二輪大專題復習12 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史(測試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中考二輪大專題復習12 資本主義制度發展史(測試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屆中考歷史二輪大專題復習配套測試題
專題十二: 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
1.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下列對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A.租地農場主與農業工人是契約關系
B.租地農場主與土地所有者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C.土地所有者與農業工人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
D.租地農場主與土地所有者是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
2.下面是對哥倫布開辟到達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這說明(  )
印第安人:他把歐洲強盜帶到了美洲,破壞了我們的文化,……他是一個惡魔
歐洲人:他“發現”新大陸,把歐洲文明傳到美洲,……他是一個功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使“兩個大陸相遇”
A.立場不同導致認識迥異
B.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識特別地客觀公正
C.不同觀點都需史料實證
D.歐洲人與拉美國家民眾具有民族主義情緒
3.中華民國成立后,留歐的潮流首先涌向□□。近代中國人對它的向往,不僅是由于它有著聞名于世的燦爛文化,還因為它曾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它通過大革命摧毀了君主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著全世界的熱血青年。“□□”應是(  )
A.法國 B.英國 C.德國 D.俄國
4.直接引發1865—1880年美國工業產量變化(見下圖)的政治因素是(  )
1851年—1915年美國工業產量的變化
A.美國獨立戰爭 B.美國南北戰爭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戰
5.明治政府利用國家的資金,創辦了一批官營的“模范工廠”,目的是把私人資本引向發展近代工業的道路。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  )
A.推行地稅改革 B.提倡“文明開化”
C.注重示范引領 D.實行“廢藩置縣”
6.下邊是小勇同學學習美國南北戰爭后制作的思維導圖,從中可以得出南北戰爭的本質是(  )
A.更新行業比重 B.調整生產關系 C.改變國家性質 D.擺脫殖民統治
7.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來臨。對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比較,下列觀點錯誤的是(  )
A.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專制統治 B.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
C.都頒布了維護革命成果的文獻 D.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8.三角貿易是歐洲殖民國家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之一,下圖方框中應填入的內容是(  )
A.酒 B.黃金 C.黑人奴隸 D.機械制品
9.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本質特征是(  )
A.雇傭關系的形成 B.社會分工的擴大
C.社會經濟的發展 D.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10.美國憲法的制定者認為,任何政府部門都有擴張權力的野心,而“野心必須要用野心來對抗”,只有這樣才能限制權力,保障民主。基于這一理念,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  )
A.總統和議員均由選民選舉產生 B.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
C.黑人和白人不能享有平等權利 D.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
11.據如表可知法國大革命
作者 論著 評價
【德】布維爾 《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19世紀德國的政治思想無一不打著法國大革命的印跡
【法】托克維爾 《舊制度與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打碎了歐洲的一項項王冠
王振國 《法國大革命對中國辛亥革命的影響》 法國大革命(  )對中國辛亥革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A.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B.實現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 D.推動啟蒙運動興起
12.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說:“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材料中的“挑戰”是指(  )
A.軸心國集團的形成 B.北約和華約的對峙
C.西歐和日本的崛起 D.中國的快速發展
13.20世紀30年代是蕭條、危機和戰爭的10年。下列能反映這一時代特點的事件或現象有 (  )
①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 ②德國:納粹政權掀起反猶狂潮
③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④美國:生產過剩,失業率高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圖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示意圖,此圖直接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
A.時間相對較短 B.過程相對曲折 C.始終內戰不休 D.復辟時間較短
15.《宅地法》規定:凡年滿21歲……,沒有參加過叛亂,而且獲得土地以墾殖為目的的美國公民,只要交納10美元登記費,就可以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由此可知,《宅地法》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是(  )
A.調動了黑人奴隸積極性 B.增強了北方軍隊戰斗力
C.促進了美國西部的開發 D.提高了聯邦政府支持率
16.根據如圖呈現的歷史現象,可以得出的歷史結論是(  )
A.新的生產經營方式出現 B.西歐封建制度徹底瓦解
C.租地農場逐漸走向衰敗 D.農民人身依附關系加強
17.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次講話中說“從經濟角度看,美國不再是世界頭號國家,世界也不再僅有兩個超級大國。從經濟狀況和經濟潛力看,當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這表明(  )
A.美國已不再是資本主義世界霸主 B.當時世界已經形成了多極化格局
C.美蘇關系由激烈對抗走向了緩和 D.美蘇兩極格局受到了強有力沖擊
18.《后美國世紀》:近500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此轉變始于15世紀,在19世紀急劇加速;第二次轉變發生在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20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歷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導致三次權力轉變的因素分別是(  )
A.新航路開辟——第二次科技革命——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B.兩次工業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美日歐三足鼎立
C.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D.英國、荷蘭的殖民擴張——美國南北戰爭——兩極格局徹底瓦解
19.下面是某航海家呈給西班牙國王王后的奏書(節選),據此推斷這位航海家是(  )
一四九二年,二位陛下……決意派臣前往上述印度各地……還令臣一反昔日之舊徑……專取海路西行,即沿直至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經過之路線航行。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
20.這場運動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沖破中世紀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下列對“這場運動”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
A.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大解放 B.新航路開辟促使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
C.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進程 D.十月革命推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發展
二、非選擇題
21.全球化是人類各民族之間相互聯系和交往并日益普遍化和緊密化的表現。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探險時代】(1500—1750年)
材料一
16世紀以來的地理大發現堪稱探險時代全球化歷史進程的核心環節。地理大發現讓地區性的交往成為世界交往,并且將新大陸、非洲和亞洲都卷入歐洲資本主義擴散的范圍。
【殖民時代】(1750—1870年)
材料二
18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的世界市場是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也是全球化進入實質形成階段的重要標志。……到19世紀末,世界被瓜分完畢,世界連接成一個整體,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最終確立起來。
【帝國時代】(1870—1945年)
材料三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進而向全面現代化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尤其是工業化的發展,為帝國的形成和全球化的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股份公司不斷涌現,資本和生產日益集中,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壟斷組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它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操縱政府進行對外擴張和侵略。
【網絡時代】(1945年—)
材料四
作為當前世界系統中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_________已經成為國際外交活動的最重要舞臺,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世界上唯一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則的國際組織,WTO的建立,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兩者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何順果《全球化的歷史考察》.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首先“發現”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1分)
(2)據材料二,指出全球化進入實質形成階段的重要標志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在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過程中,哪一國家發展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2分)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工業化,得益于第幾次工業革命。據材料三,指出壟斷組織的發展有何影響。(2分)
(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_____”應填入的內容是什么。并指出WTO是哪一國際組織的簡稱。(2分)
(5)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出現了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等傾向,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問題?(1分)
22.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聽,一聲來克星頓的槍響,一位卓著的軍事統帥為民族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贏得了一個國家的獨立;一聲荒野雄獅的怒吼,一位軍事奇才為法國巴黎凱旋門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隊。
——摘自《一生要讀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1)請寫出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兩位歷史人物。
材料二
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創造了一幅煙囪多于教堂尖頂的圖景,它在不過三代人的時間里,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面貌。從家庭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生產,從手工勞動過渡到機器勞動……
——摘自馬克連《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的變化,說明英國發生了什么?
材料三
二戰后,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美國已成為蘇聯的對手。美國正運用著資本和軍事這兩種武器妄圖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
——摘編自劉子奎《二十世紀東西方關系》
西歐六國從20世紀50年代創建共同市場開始,經歷了60年代的合并,90年代的發展,使成員國公民擁有統一的護照、使用統一的貨幣,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摘編自《中國歷史》部編版九年級下冊
(3)二戰后,美國為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對蘇聯實行了什么政策?說出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組織名稱。
材料四
從1840年到1949年,一百多年的中國近代史既是屈辱史,也是抗爭史。西方列強接連發動侵華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遭到破壞,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面對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奮起反抗,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最終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摘編自《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
(4)請分別舉出“中國近代史既是屈辱史,也是抗爭史”的史實,各一例即可。
材料五
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不僅填補了一個巨大的真空”,而且為聯合國組織“獲得新的動力打開了道路”,“必將對聯合國有利,也對她自己有利”。
——摘編自法國代表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
(5)材料五中的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指什么?你如何理解“必將對聯合國有利,也對她自己有利”這句話。
測試試題評分參考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C B A C A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C A D A B A
1.【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租地農場主……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租地農場主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是沒有土地,主要靠租入農場、雇傭農業工人進行耕作,并按照契約規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納地租的農業資本家。租地農場主與土地所有者是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故選D項;根據材料“租地農場主……實際剝削者”,可知,租地農場主與農業工人是剝削與被剝削關系,排除A項;根據材料“土地所有者……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可見租地農場主與土地所有者是契約的關系,排除B項;材料中未提到土地所有者與農業工人的關系,且不是雇傭與被雇傭關系,排除C項。
2.【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印第安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惡魔,歐洲人認為哥倫布是一個功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哥倫布使“兩個大陸相遇”,這說明不同的立場導致對哥倫布開辟到達美洲新航路的認識不同,故選A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識也帶有一定的立場,并非特別客觀公正,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史料實證的問題,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排除C項;D項說法片面,沒有涵蓋聯合國的看法,排除D項。
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它曾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大革命”“摧毀了君主統治……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吸引著全世界的熱血青年,故選A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沒有摧毀君主統治,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1871年4月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規定德國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保留了君主,一戰后德國建立共和國,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是改革的方式,不是革命,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4.【答案】B【解析】根據圖片可知,1865—1880年美國工業產量呈現上升趨勢,結合所學可知,1865年美國內戰以北方獲勝告終,廢除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礙,因此政治因素是美國南北戰爭,故選B項;美國獨立戰爭時間是1775—1783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屬于經濟因素,不是政治因素,排除C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
5.【答案】C【解析】據材料官營的“模范工廠”“把私人資本引向法治近代工業的道路”可知,題干意在強調明治政府通過創辦官營的“模范工廠”,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從而刺激私人資本投入近代工業,故選C項;“地稅改革”是明治政府對土地所有制、賦稅制度的改革措施,題干信息并未涉及,排除A項;“文明開化”主要在于引導日本人學習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和教育等,材料反映的是經濟方面殖產興業,排除B項;“廢藩置縣”主要涉及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意在加強中央集權,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6.【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盛行奴隸制,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發展,導致南北戰爭爆發。南北戰爭1865年以北方勝利結束,通過內戰,美國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說明內戰的本質是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是生產方式的社會形式,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的形式等,故選B項;題目沒有體現更新行業比重,排除A項;南北戰爭沒有改變美國的國家性質,排除C項;擺脫殖民統治的是美國獨立戰爭,不是南北戰爭,排除D項。
7.【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專制統治,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獨立戰爭)推翻的是英國殖民統治,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三國都頒布了維護革命成果的文獻,有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的1787年憲法、法國《人權宣言》等,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三國革命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8.【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三角貿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是黑人奴隸,故選C項;酒是歐洲運往非洲的物品,排除A項;黃金是美洲運往歐洲的物品,排除B項;機械制品是歐洲運往非洲的物品,排除D項。
9.【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出現了以雇傭勞動關系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故選A項;“社會分工的擴大”屬于勞動分工的范疇,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社會經濟的發展”屬于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重要原因,排除C項;“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屬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的原因,排除D項。
10.【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描述可知,美國憲法制定者認為,要對政府部門擴張權力的野心加以對抗和限制,因此,1787年美國憲法規定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故選B項;總統和議員均由選民選舉產生規定了總統和議員產生的方式和途徑,不體現對權力的限制,排除A項;黑人和白人不能享有平等權利是美國1787年憲法的不足,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C項;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是對司法權力的規定,確立最高法院在美國法律體系中的權威地位,不體現對權力的限制,排除D項。
11.【答案】C【解析】據材料“打碎了歐洲的一頂頂王冠”“對辛亥革命有積極推動作用”可知,法國大革命不僅僅影響了歐洲的德國、還影響了亞洲的中國,這表明法國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故選C項;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與“法國”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法國大革命對世界其他各國的影響,并未提及自身的民族解放,也不屬于民族解放運動,排除B項;“推動啟蒙運動興起”表述錯誤,啟蒙運動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基礎,排除D項。
12.【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971年”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50—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西歐通過聯合,經濟迅速發展,日本也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二大經濟強國,西歐、日本對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造成沖擊,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成了美日歐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歐、日本在經濟方面與美國的摩擦也不斷發生,因此70年代尼克松說的“挑戰”來自西歐與日本的崛起,故選C項;1937年,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結成了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軸心國集團在二戰中瓦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北約和華約的對峙主要是在軍事上,與題意“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不符,排除B項;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快速發展,排除D項。
13.【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20世紀30年代世界蕭條、危機和戰爭的表現。結合所學可知,1936年,日本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符合題意,故①正確;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納粹政權對內打擊德國共產黨,掀起反猶狂潮,殘酷迫害猶太人,對外侵略擴張,符合題意,故②正確;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與蕭條、危機、戰爭無關,故③錯誤;20世紀30年代,美國正在經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生產過剩,失業率高漲,符合題意,故④正確。選擇C項符合題意。
14.【答案】B【解析】根據示意圖中的變化,可以看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有多次政權更迭,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的曲折性,故選B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持續到1688年,時間并不短,排除A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有多次戰爭,但并非一直處于內戰狀態,如“共和國時期”“復辟時期”,排除C項;圖中并未明確標注復辟的時間,因此無法得出復辟時間較短,排除D項。
15.【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可以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結合所學可知,《宅地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去西部墾殖的農民的土地要求,確立了小農土地所有制,為美國西部開發創造了有利條件,故選C項;根據所學可知,1862年美國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廢除奴隸制,有利于調動黑人參戰熱情,與《宅地法》無關,排除A項;問的是美國《宅地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而不是軍事上的增強了北方軍隊戰斗力,排除B項;材料《宅地法》強調的是經濟作用,而不是政治效應,所以“提高了聯邦政府支持率”不符合材料信息主旨,排除D項。
16.【答案】A【解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農奴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使農奴成為自由農民,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農奴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因此,西歐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推動了新的生產關系的興起,故選A項;圖片材料反映的是新生產經營方式的出現,不能說明西歐封建制度徹底瓦解,排除B項;圖片材料反映了西歐農奴成為自由農民,租地農場逐漸興起,而不是走向衰敗,排除C項;生產力進步,農奴獲得自由,反映了農民人身依附關系逐步削弱,排除D項。
17.【答案】D【解析】從題目信息可知,1971年的世界格局仍然是美、蘇主導的兩極世界,但此時西歐國家聯合、日本崛起等因素開始沖擊美、蘇超級大國的地位,世界局勢在兩極格局下出現了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故選D項;20世紀70年代,美國仍然是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排除A項;1991年蘇聯解體后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還沒形成多極化格局,說法錯誤,排除B項;20世紀70年代,美蘇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關系沒有走向緩和,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
18.【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隨著15、16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逐漸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領先,躍升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為其確立全球霸權奠定了基礎。當今世界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世界出現了多個強大的政治經濟中心,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故選A項;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不符合題目中的“第一次……轉變始于15世紀”,排除B項;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發生在17、18世紀,不是15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美、蘇主導的兩極格局,不符合“群雄競起”的時代特征,排除C項;美國南北戰爭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與題目中的“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時間不符,排除D項。
19.【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題干的意思是:兩位陛下(指西班牙國王和王后)決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國土、人民和君主……便不走通常的東行陸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這條路,據我們所知道,迄今尚無人走過。結合題干“一四九二年”“西班牙”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向西橫渡大西洋,歷經千辛萬苦,哥倫布船隊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打破了美洲大陸與世隔絕的狀態,哥倫布始終相信自己到達的地方是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意思是印度居民,故選B項;迪亞士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進行航海的,排除A項;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進行航海活動,排除C項;麥哲倫船隊航行的時間是1519年,與題干“一四九二年”不符合,排除D項。
20.【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信息“這場運動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 ,結合所學可知,這場運動是文藝復興運動,宣揚了人文主義精神,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故選A項;新航路開辟促使世界市場雛形的開端,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堆加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排除B項;彼得一世改革推動了俄國學習西歐先進的經濟文化,促使落后的俄國開啟現代化進程,排除C項;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現實,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發展,排除D項。
二、非選擇題
21.【答案】
(1)哥倫布。
(2)18世紀60年代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英國。
(3)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組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壟斷組織操縱政府進行對外擴張和侵略。
(4)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
(5)加強國際合作,推進貿易自由化;發揮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主要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堅定不移地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拓展世界市場;反對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等等。
【解析】
(1)航海家:根據所學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因此首先“發現”美洲的是哥倫布。
(2)標志:根據材料二“18世紀60年代開始形成的世界市場……也是全球化進入實質形成階段的重要標志。”可得出重要標志是18世紀60年代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國家:根據所學可知,從17世紀下半葉起,英國與荷蘭、法國發生了一系列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實力最終戰勝了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自詡為“日不落帝國”。
(3)工業革命:根據所學可知,兩次工業革命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實現工業化。
影響:根據材料三“壟斷組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它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操縱政府進行對外擴張和侵略。”可得出壟斷組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壟斷組織操縱政府進行對外擴張和侵略。
(4)內容:根據材料四“當前世界系統中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外交活動的最重要舞臺”等并結合所學可知,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是聯合國。
國際組織:根據所學可知,WTO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簡稱。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5)應對:解答本題時可以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著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理念、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等內容回答,如加強國際合作,推進貿易自由化;發揮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主要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堅定不移地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拓展世界市場;反對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等,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
(1)華盛頓;拿破侖。
(2)工業革命或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英國工業革命。
(3)冷戰政策;歐盟或歐共體。
(4)屈辱史:中國近代史上的四次侵華戰爭以及簽訂的屈辱條約;
抗爭史: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黃海大戰、義和團運動、抗日戰爭等打擊外國侵略的斗爭史實。
(5)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理解:有利于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同時也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
【解析】
(1)人物:據材料一中“…一聲來克星頓的槍響,一位卓著的軍事統帥為民族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國獨立戰爭,杰出的軍事統帥是華盛頓;據材料一中“一聲荒野雄獅的怒吼,一位軍事奇才為法國巴黎凱旋門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拿破侖,多次打敗反法聯軍,捍衛了法國大革命成果。
(2)說明:根據材料二中“……改變了整個英格蘭的面貌。從家庭手工業過渡到大工廠生產,從手工勞動過渡到機器勞動……”,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后期,英國最先開始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與應用,推動了機器的普及,使機器大生產取代了手工勞動,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所以,材料二中的變化,說明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或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英國工業革命)。
(3)政策:據材料三中“二戰后,美國……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進行包圍……”,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美蘇戰時盟友關系走向破裂,美國為遏制蘇聯和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冷戰對抗政策。
名稱:據材料三中“西歐六國從20世紀50年代創建共同市場開始,……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進程”,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西歐國家為聯合圖強,不斷加快了聯合步伐,實現了由經濟到經濟政治一體化,由歐共體到歐洲聯盟的轉型,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所以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組織名稱是歐盟或歐共體。
(4)屈辱史:據所學可知,近代屈辱史是指近代中國面臨列強的侵略壓迫,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表現在兩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全面侵華戰爭,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件,《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
抗爭史:據所學可知,近代抗爭史是指近代中國先進志士,面臨列強的侵略,不斷奮起抗,探索中國近代化之路,表現在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黃海大戰、義和團運動、抗日戰爭等打擊外國侵略的斗爭史實。
(5)事件:據材料五“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摘編自法國代表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結合所學可知,1971年,第26屆聯大,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所以,材料五中的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指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理解:根據材料五“……為聯合國組織‘獲得新的動力打開了道路’”,結合所學可知,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有利于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同時也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威望,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所以說“必將對聯合國有利,也對她自己有利”。
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城口县| 新乐市| 乐山市| 兴城市| 璧山县| 永昌县| 久治县| 宝丰县| 浦城县| 长寿区| 西平县| 蕲春县| 普陀区| 盐亭县| 遂川县| 抚顺县| 盐津县| 永安市| 泸州市| 大埔区| 洛阳市| 绥德县| 吴桥县| 交口县| 合江县| 左云县| 桦甸市| 曲阜市| 都匀市| 陇西县| 正镶白旗| 江口县| 拉孜县| 吉隆县| 滕州市| 芷江| 肥西县| 扶风县| 文水县|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