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試題0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校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藏山遺址是繼金牛山遺址發現后,又一次在遼寧省營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人類活動地點。1990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將該遺址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此可知()0①營口市政府高度重視文物保護的管理②出土的石器制作法是砸擊法和錘擊法裝級③藏山遺址出土了大量石斧和石鐮農具裝④遼河流域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訂O2.某地區的史料記載:“市井之間,胡商與漢賈互市,其貨賄有胡服、香料、茶茗之屬。又有學舍,諸生研習,所授經史子集,亦涉胡語譯文之典。且坊巷之中,樂舞雜陳,訂線漢調悠揚,胡音婉轉,交融相和。”據此可知,這一地區呈現出的特點()A.民族矛盾的尖銳致使文化交流停滯B,商業繁榮且民族文化交流頻繁0C,文化教育被少數民族政權完全掌控D.漢族文化對少數民族單向輸出內線3.魏晉之際,竹林名士在自己建構的帶有濃厚空想色彩的精神意境中逍遙遨游,“越名教而任自然”;東晉文人于現實生活中,于真實的山水自然里“游目騁懷”,享受人0生的歡樂和美好。這反映出()A.南北思想文化得以融合B.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不C.社會時局影響士人心態D,北民南遷促進文化繁榮4.無錫蕩口鎮,有著“小蘇州”的美譽。不僅才俊輩出,而且明朝被稱為“江南第一義莊”。時人認為,義莊“舉而以田之所入,給族之所聚,冠婚喪葬有助,鰥寡孤獨有要養,少者有所資而易為學,壯者有所藉而易為家。使吾宗子宗孫得之多而不為厚,族子族孫得之寡而不為薄”。據此可知,義莊的設置意在()A.通過教化強化宗法觀念B.借助慈善擴大豪族勢力答C.利用倫理穩定莊園經濟D.依托宗族實施社會救濟5.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貴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在中國,由中央政府對文物古跡進行保護始于()題A.清政府頒布的《保護古物推廣辦法》B,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古物保存法》歷史試卷第】頁共8頁C.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D.1985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遺產公約》6.咸豐年間,清政府無力支撐新興的湘、淮軍隊,只好令其“就地籌餉”,承認了地方的征稅權、制定稅收政策權。各督撫乘機擴大自身權力,借口軍務,截留丁漕各款供本省軍需,用后也不上報戶部,使奏銷制度名存實亡。這表明()A.中央權威削弱B.地方凌駕中央C.新興階層崛起D.內憂外患加劇7.下圖是20世紀初《神州日報》刊登的一則漫畫。畫中衣袖上寫著“老大帝國”的老者正趴在一個碩大的西瓜上酣然入睡。在他身旁站著俄國人、英國人和日本人,通過瓜蔓(瓜蔓象征的四條鐵路都是由外國人興建或外國貸款興建),虎視眈耽兩眼緊緊盯著這個大西瓜。作者意在說明()外人以鐵道侵略中國之危象滬杭所東清鐵道南滿鐵道巴A.清政府積極維護中國交通權益B.列強企圖擴大在中國的侵略權益C.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形成D.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8,據1909年統計,全國共有高等農業學堂5所,中等31所,初等59所,累計達95所,在校人數為6028人。各級農業學堂皆以“教授農業上所必需之知識、應有之藝能,用中國之成法,參東西洋之新理,使學者實能從事農業為宗旨”。這可以用來說明清末()A,新政以傳統經濟思想為指導B.注重實業人才的教育培養C.選官制度改革推動學制發展D.振興農業是國家改革重點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