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祁陽市浯溪二中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檢測八年級下冊《生物》試卷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50分)1.下列景象與生物的特征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柳樹長新葉——生物能夠繁殖后代 B.麻雀找蟲吃——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C.鳥兒見人飛走——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一株碧桃開出兩朵顏色不一樣的花——生物具有變異現象2.下列現象中,體現了生物與溫度相適應的是( )A.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荒漠中的駱駝刺的根很長C.沙漠中的駱駝的尿液很少 D.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3.我們對細胞進行觀察時,需制作玻片標本,借助顯微鏡。圖一為制作臨時裝片部分過程示意圖,圖二為顯微鏡構造圖,圖三為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圖一正確的操作順序為A→D→B→CB.觀察植物細胞時,圖二與放大倍數有關的結構是a和dC.圖三細胞中結構②是葉綠體,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D.若想把位于顯微鏡視野左上方的細胞移到視野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往左上方移動4.人體內的血液、軟骨、肌腱、脂肪等,都屬于( )A.結締組織 B.神經組織 C.上皮組織 D.肌肉組織5.同學們在“開心農場”種植辣椒,對栽培和生長過程進行了記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辣椒種子萌發時需要適宜的溫度 B.一個辣椒是由一個子房發育成的C.辣椒幼苗生長緩慢,葉片發黃,是因為土壤中缺乏含鉀的無機鹽D.一朵辣椒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可判斷出辣椒花屬于兩性花6.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時,葉片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藍色,這說明( )A.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B.一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葉綠體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 D.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條件7.人類和類人猿在骨骼結構和早期胚胎都特別相像,這些事實表明( )A.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 B.人類比類人猿高等C.人類和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現代類人猿可以進化成人類8.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部分結構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胃能將蛋白質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B.肝臟分泌的膽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C.小腸內有膽汁、腸液、胰液,利于消化 D.大腸只有消化功能,沒有吸收功能9.人體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共同通道是(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10.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干細胞11.如圖為人體內血液流經某部位的示意圖,A、C表示相關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據圖示分析,以下推斷正確的是( )A.若A為動脈,則C一定是靜脈 B.若B為胃,則C內氧氣含量會上升C.若B為腎臟,則C內尿素含量會上升 D.若B為小腸,則C內二氧化碳含量會上升第8題圖 第11題圖 第12題圖 第15題圖12.如圖為尿液形成示意圖,a、b代表生理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③④⑥構成腎單位 B.b代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常情況下,⑦中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D.①和②內流的都是動脈血13.一名同學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后,來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這是一種生來就有的反射,因此不需要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B.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 C.松手動作在大腦做出判斷之前就進行了D.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14.下列動物中,屬于腔腸動物的是( )A.水螅 B.蝸牛 C.蚯蚓 D.蝗蟲15.福壽螺生活在淡水流域,據圖1所示其外形很像田螺,身體有貝殼保護,其應屬于( )A.線形動物 B.環節動物 C.節肢動物 D.軟體動物16.如下表是小鼠走迷宮的實驗數據,在迷宮中有幾處“T”形接頭,小鼠可右轉也可左轉。將身體狀況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數量相同的兩組,每天進行相同次數的實驗。a組小鼠走完迷宮會得到食物獎勵,而b組小鼠走完迷宮不會得到食物獎勵。下列有關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①實驗說明a組小鼠學習能力強,b組小鼠學習能力弱②在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作用下,a組小鼠形成了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③a組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形成后不會改變④a組小鼠通過學習能迅速走出迷宮獲取食物是復雜反射平均轉錯次數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a組小鼠 9 8 7 8 6 5 4 2 1 1b組小鼠 10 9 10 9 9 10 9 8 9 10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該病毒形態結構如圖。下面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新型冠狀病毒形態結構B.新型冠狀病毒靠所寄生細胞內的遺傳信息制造新的病毒C.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其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D.日常開展的“咽拭子”核酸檢測中檢測的物質是圖中的B18.下列常用的生物學名詞中所代表的分類單位最小的是( )A.大熊貓 B.靈長類 C.爬行類 D.種子植物19.培育優良品種是振興種業的方式之一,新品種的培育是利用( )A.基因的多樣性 B.物種的多樣性 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三者都有20.忙碌的學習中,同學們難免有情緒緊張的時候,下列關于調節情緒的方法,錯誤的是( )A.休息時,聽音樂,散步,適當放松自己 B.向朋友或父母傾訴、咨詢,消除煩悶C.適當進行體育運動,轉移注意力 D.和父母大吵一架,發泄情緒21.下列藥品中,不屬于家庭常備藥的是( )A.枇杷止咳糖漿 B.碘酊 C.板藍根沖劑 D.青霉素22.蜂蛹和蜜蜂分別處于個體發育的哪個階段( )A.卵、幼蟲 B.蛹、若蟲 C.蛹、成蟲 D.幼蟲、成蟲23.下列關于生物生殖與發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黑棗與柿樹嫁接和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都屬于無性生殖B.雞卵系帶的作用是為胚胎發育輸送水分和營養物質C.家蠶進入蛹期后,所有的生命活動處于停滯狀態D.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生變化只由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調控24.桃子依據果皮上是否長毛分為毛桃和光桃(基因用B、b表示)。某農科所的科研人員用毛桃、光桃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組別 甲 乙 丙 丁親代 毛桃Ⅰ×毛桃Ⅰ 光桃Ⅰ×光桃Ⅰ 毛桃Ⅱ×光桃Ⅱ 光桃Ⅱ×光桃Ⅱ子代 毛桃 118株 0 47株 35株光桃 0 106株 53株 107株A.只有通過丁組數據,才能判斷光桃為顯性性狀B.毛桃Ⅰ植株和光桃Ⅱ植株的基因組成分別是bb和BbC.光桃Ⅱ產生的卵細胞中基因組成為B或b,比例為1:1D.丁組子代光桃中,有的植株基因組成是Bb25.素有“鳥界偽裝大師”之稱的林鴟(chī),身體形態與樹干非常相似,利于躲避天敵。林鴟的身體形態與樹干相似( )A.是人為影響的結果 B.是為了躲避天敵而產生的有利變異C.能使其完全避免被天敵捕食D.是遺傳、變異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二.解答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50分)26.(9分)自制創意生態瓶生態瓶是一個人工模擬的微型生態系統,某校學生利用國慶假期制作了創意生態瓶。任務一:分析生態瓶的組成(1)生態瓶的組成成分包括 部分和 部分,小云組準備了透明的玻璃器皿、池塘水、干凈的沙子,以及狐尾藻、蘋果螺、孔雀魚。(2)小青組在生態瓶中還加入了黑藻、寶塔草、椎實螺、米蝦,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上看,黑藻、寶塔草屬于 ,椎實螺、米蝦屬于 。(3)如圖為小青組生態瓶的食物網,請寫出一條最短的食物鏈 。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通過食物鏈在生物之間傳遞,假如池塘水被污染,則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任務二:制作創意生態瓶小云組和小青組同學按照設計方案分別制作水生生態瓶。(4)為了使生態瓶維持較長的時間,應將其放置在 (選填“光照”或“黑暗”)處。(5)7天后小青組發現蘋果螺全部死亡,但孔雀魚的數量并沒有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原因是 。(6)將兩組生態瓶均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中,小云組生態瓶中的生物7天后全部死亡,小青組生態瓶中的生物38天后全部死亡,請分析原因 。27.(8分)感染流感或新冠常常會出現高燒的癥狀,除了可以選擇一些藥物進行退熱,也可以選擇食用具有一定退熱效果的食物,例如冬瓜荷葉湯(將切塊的冬瓜和切碎的荷葉加水煮湯)。冬瓜水分含量特別多,味道清淡,能補充水分、有利于排尿。荷葉中含有堿性物質,這種堿性物質可以瀉火解熱。(1)冬瓜是一種瓜果類蔬菜,圖1中標號②所示的結構是由子房中的 發育而來的。結構①的食用部分主要是 組織。(2)冬瓜細胞內含有的水分主要是通過圖4中標號 所示的部位吸收,該部位因為具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的面積。吸收的水分再通過 運輸到植物體各細胞內。(3)荷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 ,它是由圖2中標號 所示結構發育而來。(4)圖3表示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荷葉細胞中含有的堿性物質存在于標號 所示結構中。28.(10分)活性乳酸菌飲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不僅由于它具有酸甜的口感,更重要的是在其保質期內,飲品中存在大量具有活性的乳酸菌。(1)圖中與乳酸菌結構最相近的是[ ],它們個體微小,需要借助 進行觀察,靠 進行繁殖。圖中的[ ]可以使橘子長毛發霉。做面包和饅頭時利用到下圖的[ ],它與乳酸菌在細胞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它與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相比缺少的結構是 。(2)進入人體腸道后,乳酸菌需要從人體內獲得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活動,它的營養方式為 (選填“自養”或“異養”)。(3)活性乳酸菌飲品的包裝上會標注每100mL飲品中活菌的數量,為了對其進行檢測,某生物小組對飲品中的乳酸菌進行了培養和菌落計數(菌落數即代表活菌數),得到如下數據:組別 飲品稀釋倍數 接種的體積(毫升) 菌落數(個)Ⅰ 100000倍 0.1 124Ⅱ 100000倍 0.1 131Ⅲ 100000倍 0.1 129Ⅳ 接種0.1毫升無菌水 0①雖然Ⅰ、Ⅱ、Ⅲ三組實驗操作相同,但不能只保留一組,原因是 。②若生物小組檢測的活菌數量不足飲品包裝上的標注,有可能是儲藏不當引起的。活性乳酸菌飲品最好在 條件下儲存,否則會影響乳酸菌的活性,從而降低飲品的保健功能。29.(5分)四川巴中市通江縣對野豬種群數量進行了一次初步調查,全縣約有野豬2萬余頭。野豬泛濫成災,破壞莊稼的事情時有發生。野豬大量繁殖破壞莊稼,成為莊稼人的心病,老百姓在維護自己莊稼的時候,時有野豬傷人事件發生,不少莊稼人只能“忍氣吞聲”。(1)在生物學分類上,野豬屬于脊椎動物亞門的 綱動物,生殖方式是 。(2)野豬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強,奔跑的速度也快,野豬運動系統是主要由骨、關節和 組成的。(3)野豬作為 者,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同時又將其食物殘渣和代謝廢物排到環境中去,能促進生態系統的 。(4)野豬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野豬,不能隨意捕殺,而是要合理捕殺來控制數量。如果野豬被肆意獵殺,會導致相關的食物鏈被切斷,進而破壞生態系統,說明動物在維持 中起著重要作用。30.(9分)運動強度過大可能會引起關節損傷。由于小鼠的運動系統與人類相似,因此,對人體運動的相關研究常以小鼠為模型。生物小組的同學研究了不同強度對小鼠膝關節的影響,實驗過程如下:①選擇8周齡,體重200克左右的健康雄性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丁4組。②利用自制電動跑臺,每天同時訓練小鼠1小時。其中甲組不運動;乙組為低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15米/分鐘;丙組為中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25米/分鐘;丁組為高強度運動,運動速度為35米/分鐘。③8周后,觀察各組小鼠的膝關節并測量關節軟骨厚度,結果如下表。組別 膝關節 關節軟骨厚度/微米甲 無明顯關節積液和滑膜腫脹,關節軟骨表面完整,未見裂痕及纖維化表現 263乙 295丙 332丁 輕微的關節積液和滑膜腫脹,關節軟骨表面可見散在的裂痕及纖維化表現 189(1)小鼠在電動跑臺上跑動時,需通過骨骼肌的 提供動力,牽拉 繞關節活動,該過程是在 系統的支配下實現的。(2)滑膜是關節囊的內層,它可以分泌滑液到 中。關節損傷可造成滑液分泌量過大,形成“關節積液”,導致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等癥狀。滑膜腫脹、關節積液及 表面磨損等會影響關節的 性。(3)實驗中,設置甲組的目的是起 作用。(4)由實驗結果可知,甲、乙、丙3組小鼠未見明顯的膝關節損傷,乙組和丙組小鼠的關節軟骨厚度均 ,增強了運動時的緩沖力,且 (填“低”“中”或“高”)等強度的運動對關節軟骨厚度的促進效果更好。根據該實驗的結果,請提出一條有關科學運動的建議: 。31.(9分)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時,利用綿羊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實驗方法和過程如表所示,某科研工作者還繪制了人類疾病的防疫概念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第一次處理 第二次處理方法 結果 方法 結果甲組綿羊 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乙組綿羊 不注射脫毒病菌 沒有患炭疽 注射強毒病菌 患炭疽(1)從傳染病學上來看,炭疽桿菌是引起炭疽傳染病的 ,它與動植物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是 ,患炭疽的家畜和人位于概念圖中的[ ] ,某人因和炭疽患者接觸而感染,那么這個人在患病前,位于傳染病的流行環節上屬于圖中的[ ] 。(2)為了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有些國家在人群中注射脫毒病菌,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屬于 。(3)根據表中的巴斯德的實驗推論,第二次注射強毒病菌后,人類不再患炭疽的原因是:第一次注射的脫毒病菌刺激了人體第 道防線中的 產生抵抗炭疽桿菌的 ,當第二次注射強毒病菌時,人體體內會產生大量的上述物質,它與強毒病菌結合,使其失去致病性,這種免疫類型屬于概念圖中的[ ]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A C A C D C C B B D A A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D C D A A D D C A D D26.(1)生物;非生物。(2)生產者;消費者。(3)狐尾藻→孔雀魚(寶塔草→孔雀魚);孔雀魚。(4)光照。(5)孔雀魚還有椎實螺、蝦米、狐尾藻、寶塔草等其他的食物來源。(6)生態瓶中生物種類較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的緣故。27.(1)胚珠;營養;(2)⑤;根毛;導管;(3)器官;③;(4)D。28.(1)甲;顯微鏡;分裂;乙;丙;有成形的細胞核;葉綠體(2)異養;(3)只保留一組樣本量小,誤差大; 低溫29.(1)哺乳;胎生。(2)肌肉。(3)消費;物質循環。(4)生態平衡。30.(1)收縮;骨;神經(2)關節腔;關節軟骨;靈活(3)對照(4)增厚(增加);中;運動強度要適當,以中等強度為宜31.(1)病原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①傳染源;②易感人群;(2)保護易感人群;(3)三;免疫細胞;抗體;③特異性免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