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季學期(期中)教學質量監測試題八年級 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D A C A A C B D B B D D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C C D D B C A D B A C二、非選擇題(共 50 分)26.(17 分)(1)抗美援朝戰爭(2 分)“上甘嶺”或 1953 年 3 月 25 日(寫出一個 2 分)(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3 分)影響: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的生活(2 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是中國人民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2 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3)所捎的話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寫:①表達對“哥哥”的敬仰之情;②告訴“哥哥"今天祖國的變化;③“哥哥”事跡對自己的影響。(每方面 2 分,共 6 分。開放型題目,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7. (16 分)(1)①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4 分)②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2分)(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在全國農村推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21 世紀初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上這些國家制度和政策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每舉出 1 個制度和政策 2 分,任寫二個 4 分+說明 2分共 6 分)(3)①國家制度政策對國民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當制度政策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時,就能促進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或答科學正確的制度政策能夠促進國民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2 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②當制度政策不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時,就會阻礙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或答錯誤的制度政策會使國民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增速緩慢,甚至負增長)。【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8.(17 分)(1)解決民族問題(2 分)(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實施富民興邊行動、脫貧攻堅戰等。(答出一個措施給 2分,兩個措施給 4分,三個措施以上給 5分)(3)①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是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②我們要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堅決反對“臺獨”等分裂主義,在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維護國家的穩定發展。(提示: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的意義等角度作答,一個角度 2 分,三個角度 6 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4)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遷都中原,改漢姓、穿漢服、說漢話等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的大交融。(2分)【提示:答案構成為“例子+說明”】機密大啟用前2025年春季學期八年級(期中)教學質量監測試題歷史(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如圖是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現場華圍人民應治格度自獸男家照片,此次會議通過的重要文件是(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D.《中國土地法大綱》中國人民政治協調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2.關于下列兩幅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表述最準確的是圖一:建國70周年紀念幣圖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紀念幣A.西藏和平解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基本保障B.西藏和平解放使藏族人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C.西藏和平解放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完全統一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3.“各族青年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軍,共有200多萬人先后奔赴前線。全國各省市人民銀行匯解抗美援朝總會的捐款共為55650億元人民幣”。材料旨在說明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A是中國軍民團結一致的結果B.使我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C.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勝利D.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4.歷史充滿著人性的光輝,閱讀歷史,我們從這些光輝的人性中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右圖人物中能體現共同的時代光輝精神是()A.艱苦奮斗、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B.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勤政精神C.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抱炸藥包與敵人同舍身堵槍眼的黃繼光嚴守潛伏紀律被大D.勇于改革、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歸于盡的楊根思火吞噬的邱少云【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5,各個村子早已組成了沒收隊伍,在農協委員的率領下,在農民的簇擁下,興高采烈的涌向地主家去,將耕牛、農具、家私、衣物通通沒收…鐮刀聲和人們的歡聲笑語在田野中洋溢。歡笑聲不僅是因為有一個好收成,而且主要是土地還了家,莊稼漢真的成了土地的主人。”材料應納入的主題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B.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D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6,工業化曾經是近代中國人民百年夢寐以求的夢想,因為它是中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侮和擺脫貧困生活的基本保證。新中國成立后,在經濟得到恢復的基礎上,1953年我國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下列屬于“一五計劃”期間的建設成就的是()A.武漢長江大橋B.青藏鐵路C.南京長江大橋D,蘭新鐵路7.歷史敘述包括史實與評價。下列關于“一五計劃”內容的敘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A.一五計劃期間,我國鋼產量增長了296%B.一五計劃期間,建成了川藏、青藏、新藏三條人藏公路C.一五計劃期間,很多交通建設成就放在邊疆地區,促進了祖國統一D.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生產的第一塊手表在天津誕生8.1954年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它確立了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A.政治協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9以下是小林收集到的一些五十年代的年畫,可以反映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的是擁鍍堯法維遣法土改完成農民生活好養小雞捐飛機拖拉機來咱社代耕了慶祝新憲法誕生ABCD10.抓關鍵詞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1956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關鍵詞相吻合的歷史事件是()A.“一五計劃”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國共產黨八大召開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1.“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某同學研究“三大改造”的歷史,下列文獻史料屬于“三大改造”內容的是()①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②包產到戶,自負盈虧③公私合營企業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④人民公社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中,涌現了一批堅持工作、艱苦創業、公而忘私的典型人物,其中“勇挑重擔奔赴窮縣蘭考”的“黨的好干部”是()A.邱少云B.雷鋒C.鄧稼先D.焦裕祿13.下列時間軸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段歷史,其中表述正確的是【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年級 歷史 答案.pdf 八下歷史.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