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合江縣2025年春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素養過程性監測八年級 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18分)1.有些植物既能進行有性生殖,也能進行無性生殖。下圖為幾種植物繁殖方式示意圖,不同于其他三種繁殖方式的是( )A. B.C. D.2.下表為家蠶卵孵化實驗的記錄,分析錯誤的是( )A.探究的問題是“溫度對蠶卵的孵化有影響嗎 B.控制蠶卵數相同符合單一變量原則C.由表可知,家蠶卵孵化的最佳溫度為16℃D.“孵化出幼蟲所需時間”和“孵化率”是實驗結果3.《小蝌蚪找媽媽》是我國發行的首版動畫題材郵票。關于郵票中動物描述合理的是( )A.圖中的蝦是脊椎動物,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B.金魚和蝦都是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C.烏龜和青蛙都可以水陸兩棲,是兩棲動物D.蝌蚪和青蛙形態差異明顯,發育方式為完全變態發育4.下圖表示染色體中蛋白質、DNA、基因的關系。甲、乙、丙依次是( )A.基因、DNA、蛋白質 B.DNA、基因、蛋白質C.基因、蛋白質、DNA D.DNA、蛋白質、基因5.下圖是某人染色體組成以及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此人的卵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 B.③表示DNA,含有控制性狀的基因C.此人的體細胞中有22對染色體 D.①表示性染色體,在細胞中成對存在6.如圖為某家族白化病的遺傳圖譜,Ⅰ、Ⅱ、Ⅲ分別表示三代人,相應基因用H、h表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由圖譜可知,白化病是一種顯性遺傳病B.從血緣關系看,Ⅱ4和Ⅱ5屬于直系血親C.Ⅲ8、Ⅲ10和Ⅲ11基因組成均可為HH或HhD.Ⅱ5和Ⅱ6再生一個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為3/4二、分析說明題(每空1分,共16分)7.(5分)春天,柳絮飄飛;夏天,百花爭艷。其實這些都是植物的生殖現象。如圖是關于植物生殖的相關圖片,請據圖回答問題。以上兩幅圖中,圖 與“柳絮飄飛,百花爭艷”等生殖現象相關。(2)圖甲所示為生產實踐中常用的植物繁殖方法,稱作 。(3)接穗是圖甲中的 ,要確保a成活,應當使a與b兩部分的 緊密結合。若a與b是同種植物,且圖中a部分控制果皮顏色的基因組成是RR,b部分相應的基因組成是 rr,將來所結果實中,控制果皮顏色的基因組成是 。8.(5分)繁殖是生物產生后代延續種族的過程,不同生物繁殖方式各不相同。下圖是玉米和青蛙的個體發育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玉米和青蛙的個體發育的起點是 。(2)玉米種子的 中含有豐富的淀粉等營養物質,供給 發育成幼苗。(3)與蝗蟲相比較,青蛙在受精方式上的不同點是 。蝌蚪用 呼吸,青蛙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起輔助呼吸的作用。9.(6分)科技小組為驗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用種子形狀為圓形和皺縮的兩種豌豆進行雜交,結果如下圖。子代豌豆與親代豌豆種子形狀不同,這種現象稱為 ;豌豆的種子形狀有圓形和皺縮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遺傳學上稱為 。(2)根據實驗,可判斷隱性性狀是 。(3)若控制豌豆種子形狀的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請回答:①實驗一中子代圓形豌豆的基因型(即:基因組成)是 。②為了確定實驗二子代中某粒圓形豌豆(甲)的基因型,選取甲豌豆與某豌豆(乙)雜交,統計后代所得的豌豆共139粒,其中圓形與皺縮的比例為67:72,則乙豌豆的形狀是 ,甲豌豆的基因型是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6分)10.在農業生產上,由人工合成的某些化學物質可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調節作用。某農技科研小組為探究不同濃度的α-萘乙酸(簡稱NAA) 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設計實驗如下:取長勢、長度、粗細等一致的月季枝條30根,平均分成6組,分別浸泡在不同濃度的NAA 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統計各組枝條生根數量,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A B C D E FNAA 溶液濃度(mg/L) 0 100 200 300 400 500生根總數量(條) 10 25 26 28 18 0(1)本實驗為對照實驗,包含 個實驗組。(2)該實驗所選用的月季枝條長勢、長度、粗細等一致,目的是控制 為單一變量。每組選取5 根枝條而不是1根進行實驗,是為了 。(3)根據實驗結果可知,不同濃度的NAA 對月季枝條生根的影響 (填:“相同”或“不同”); 選擇實驗中 mg/L的NAA 溶液濃度更適于促進月季枝條生根,將其插到土壤中生長出新植株,這種生殖方式的優點是可以加快植物繁殖速度,保持植物原有的 。合江縣2025年春期義務教育階段期中學科素質檢測八年級生物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18分)1.C 2.C 3.B 4.A 5.B 6.C二、分析說明題(每空1分,共16分)7.(1) 乙 (2)嫁接(或枝接) (3) a 形成層 RR8.(1)受精卵 (2) 胚乳 胚 (3) 變態 鰓9.(1)變異 相對性狀 (2)皺縮 (3) Aa 皺縮 Aa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6分)10. (1) 5 (2) NAA溶液濃度 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3) 不同 300 優良性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