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雷州市新南方學校七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關于青春期身心變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生殖器官開始形成 B.女孩出現月經是正常的現象C.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征 D.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文藝活動2.“倒倉”是指戲曲演員在青春期發育時嗓音變低或變啞。下列關于“倒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從童年到成年都要經過青春期B.“倒倉”實際上是青春期的變聲C.“倒倉”與性激素的作用有關D.“倒倉”后的女性聲音變粗、聲調較低3.“二胎政策”放開后,小龍的媽媽想再生一個孩子卻一直沒懷上,經檢查是輸卵管堵塞。輸卵管堵塞造成不孕的原因是( )A.不能產生卵細胞 B.不能分泌雄性激素C.精子與卵細胞不能結合 D.胚胎發育得不到營養4.下列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對應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A.輸精管——輸送尿液 B.陰囊——分泌雄性激素C.精囊腺——排出精液 D.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5.關于人類的起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類是由神創造的 B.人類是由女媧捏泥人產生的C.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 D.人類是由“露西”繁衍產生的6.如圖分別表示人的受精過程及胚胎發育過程和女性生殖系統,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在⑥結構內完成B.②過程為細胞的分化C.懷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⑦的過程D.受精卵發育初期的營養由⑦提供每年的5月6日是青春期衛生日,旨在提醒全社會、家長、孩子共同關注1歲~24歲兒童青少年的性發育、生長發育、心理行為發育,為孩子的身心健康適時適度科學保駕護航。完成下面小題。7.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 )A.童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幼兒期8.小明進入八年級后,聲調變得低沉,喉結突出并長出了胡須,以上變化主要與下列哪個結構有關( )A.精囊腺 B.前列腺 C.輸精管 D.睪丸9.如圖為某地男女生的部分生殖器官在發育過程中的質量變化曲線圖,據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A.男孩進入青春期的年齡為8歲B.進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發育明顯增快C.進入青春期后,男孩的睪丸發育,會出現月經現象D.13歲時,女孩的子宮已經發育成熟10.青春期的特點不包括( )A.出現月經和遺精等正常生理現象B.生殖器官開始形成,并迅速發育C.身高突增,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D.心理上出現從疏遠異性到對異性產生好感的變化1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發育時期,需保持身心健康。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關注生殖系統衛生 B.不過早發生性行為C.女生月經期間不做劇烈運動 D.拒絕和異性同學交朋友12.正值青春年華的你看待青春時應保持的正確觀點是( )A.青春是矛盾的,拒絕家長的管束 B.青春是美好的,只管盡情享樂C.青春是短暫的,要創造美好人生 D.青春是憂傷的,有煩惱不需要向別人吐露13.老張患了骨質疏松癥,醫生建議食補,下面四種食品中,老張最好多吃的是( )A. B. C. D.14.“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食堂不應該使用的食材是( )A.保質期內的調味品 B.經過檢驗合格的肉類C.正規渠道采購的食用油 D.已經發了芽的馬鈴薯15.母親節到了,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小澤為媽媽準備了一份午餐:米飯、紅燒魚、 紅燜肉。你認為還應該加上哪種食物,使之營養更均衡( )A.香菇青菜 B.牛奶 C.小米粥 D.排骨湯16.小紅不愛吃蔬菜,近來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你認為她可能缺乏維生素的是( )A.維生素A B.維生素BC.維生素C D.維生素D如圖為人體消化系統局部結構示意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17.人體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暫時儲存食物的器官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膽汁 B.胰液 C.腸液 D.唾液20.如圖所示為小腸的結構,其中與其功能相適應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小腸中有多種消化液,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B.小腸長,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C.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皺襞和絨毛,擴大小腸面積,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D.小腸絨毛內有豐富毛細血管且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21.李奶奶最近一段時間,一到傍晚就看不清東西,到醫院檢查后,并囑咐她進行食物輔助治療。下列食物中,她應優先選擇( )A.雞蛋 B.牛奶 C.豬肝 D.帶魚22.臨近中考,小華的媽媽為小華設計了一份午餐食譜:米飯、紅燒肉、蛋花湯,從平衡膳食的角度看,還應搭配( )A.麻醬涼皮 B.油條C.清炒油麥菜 D.牛奶23.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B.本探究實驗的變量不唯一,無法得出結論C.該實驗可得出結論:37℃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強D.滴加碘液后,兩試管中的顏色變化是①不變藍,②變藍24.在哈爾濱旅游時,小明看到了一群外國游客的鼻子高而窄,他們最可能來自( )A.東南亞 B.非洲 C.澳洲 D.北歐25.“食不言”不僅是餐桌禮儀,也是有科學道理的。食不言的主要原因是( )A.說話時飛沫四濺不衛生 B.防止食物進入氣管C.有說有笑影響進食 D.影響營養物質吸收26.呼吸道能夠保證氣體順暢,是因為呼吸道具有( )A.骨或軟骨作支架 B.中空的鼻腔 C.氣管 D.支氣管27.肺泡芯片高度模擬肺組織的微環境,一般設計成三層的“夾心餅干”形式(如圖二),可模擬圖一中人體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甲氣體是二氧化碳,乙氣體是氧氣B.多孔膜模擬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C.乙氣體進入血液需要穿過多孔膜D.氣體交換時甲、乙氣體依次穿過多孔膜28.小明向草履蟲培養液中通入香煙煙霧后,取培養液進行顯微鏡觀察,發現草履蟲的纖毛被焦油黏結,不能擺動。人體呼吸道也有纖毛,因此可推測,吸煙可能會影響人體呼吸道對吸入氣體的( )A.溫暖作用 B.清潔作用 C.濕潤作用 D.殺菌作用29.散步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從外界到肺的路線: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泡B.平靜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均收縮,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C.呼吸道對吸入氣體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霧霾天外出需做好個人防護D.吸入的氧氣最終在血液中參與呼吸作用30.生物課堂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器官歸類”的游戲。以下四張器官卡片中不能放入“呼吸系統”盒子里的是( )A.B. C. D.二、綜合題31.腸道顯微膠囊是一種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設備(如圖甲),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捕捉到消化道內的三維圖像。圖乙是人體的消化系統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顯微膠囊進入人體消化道的途徑:口腔→咽→【 】→【 】→小腸→大腸。(2)顯微膠囊進入到【 】,發現此處蛋白質僅被初步分解。蛋白質最終在【 】被分解成 才能被人體吸收。(3)顯微膠囊進入到⑥,發現此處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表面有許多絨毛狀的突起,稱為 ,其壁很薄,由 層上皮細胞構成,與⑥的 (消化/吸收)功能相適應。(4)某人經診斷是消化不良,醫生建議服用“復合多酶片”。“復合多酶片”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酶和蛋白酶,與腸腺和【 】分泌的消化液功能相似。32.珍愛生命,關注健康要從你我做起。春節前,小李出現發熱、咳嗽、周身酸痛等癥狀,醫生診斷為新冠肺炎,經治療已痊愈。請據圖回答:(1)如圖中,小李正在吸氣,此時膈肌處于 (收縮/舒張)狀態,胸廓容積 ,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降低,于是外界氣體被吸入。(2)當小李不小心吸入含新冠病毒的氣溶膠時,病毒要先后經過①→ →③→ →⑤→⑥,而引發新冠肺炎。(填結構名稱)(3)如圖中,①-⑤統稱為 ;⑥表示的呼吸器官是 ,由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 構成。33.根據所學知識,請結合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的生命起始于被稱為[⑦] 的細胞。(2)出生前,我一直舒服地生活在媽媽的[④] 里。(3)成熟的卵細胞由[①] 排出。(4)精子在[⑤] 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③] ,最終附著在子宮內膜上。(5)胚胎發育成熟后經[⑥]排出的過程叫 。三、實驗探究題34.米飯和饅頭是我國餐桌上的主食,它們的淀粉含量略有差異。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對主食的偏好不同,那么他們消化淀粉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差異呢?(1)吃饅頭和米飯時要慢慢咀嚼、細細品味,食物在消化道中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才能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分解,最終在 (填寫器官名稱)中消化分解為終產物 。(2)科技小組的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進行了調查研究。將在校生按照其主食偏好,分成米飯組、饅頭組、以米飯和饅頭為主食的混合組,分別測試三組受試者的唾液對淀粉的消化能力,檢驗方法及結果如上圖所示。①之所以要用37℃水浴加熱是因為 。②向稀碘液中滴入混合液后,若顏色 (變藍/不變藍),說明此時試管中所有淀粉都被分解,即可完成檢驗。科研小組進行多次實驗,記錄檢驗次數,并求 ,目的是為了 。③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三組受試者的唾液中,對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強的是 組。雷州市新南方學校七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C D C A B D B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A D A C A C A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A D B A B B C A31.(1) ① ④(2) ④ ⑥ 氨基酸(3) 小腸絨毛 一 吸收(4)⑤32.(1) 收縮 增大(2) 咽 氣管(3) 呼吸道 肺 肺泡33. 受精卵 子宮 卵巢 輸卵管 胚泡 分娩34.(1) 小腸 葡萄糖(2) 37℃接近人體口腔溫度,唾液淀粉酶在該溫度下催化作用最強 不變藍 平均值 減小誤差 饅頭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雷州市新南方學校七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docx 雷州市新南方學校七年級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