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云南省祥云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生物 試題卷(全卷兩個大題,共36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應書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選項能體現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 (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D.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2. 植物體內的水分散失,主要通過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騰作用 D.運輸作用3. 對大豆和玉米種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豆有兩片子葉,營養存儲在子葉中 B.大豆和玉米都有子葉和胚乳C.大豆和玉米種子都有種皮 D.玉米的胚是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的4.花的主要結構是 ( )A.雄蕊和雌蕊 B.子房和胚珠 C.花藥和花絲 D.花瓣和萼片5.關于桃開花和結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與繁殖后代直接有關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B. 雌蕊發育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歷傳粉和受精C. 子房將來發育成果實 D. 胚珠將來發育成胚6.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是 ( )①適量的水分 ②充足的光照 ③適宜的溫度 ④肥沃的土壤 ⑤充足的空氣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7.關于果實和種子的形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胚是由卵細胞形成的 B.子房發育成種子C.種子數等于胚珠數 D.桃子、柿子、葡萄、西紅柿是種子8.如圖表示花的基本結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從結構層次上分析,花屬于器官B.圖中①⑤⑥組成雌蕊,②③組成雄蕊C.花藥里的花粉從②傳到①的過程叫傳粉D.圖中⑥經過傳粉、受精后,繼續發育成為種子9.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 ( )A.鐵、氮、鉀 B.鋅、鐵、銅 C.氮、磷、鐵 D.氮、磷、鉀10.幼根的生長一方面需要細胞分,另一方面需要細胞體積增大(迅速伸長),說明幼根生長主要依靠 ( )A. 伸長區、根冠 B. 分生區、成熟區 C. 成熟區、根冠 D. 分生區、伸長區11.下列關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食物鏈中的第一營養級都是生產者B.食物鏈中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C.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D.一個生態系統中,食物鏈、食物網越復雜,該生態系統越穩定1 12.2024年8月19日“世界攝影日”,我們有幸欣賞到來自航天員葉光富通過空間站舷窗拍攝的絕美地球照,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如此美麗,森林、草原、海洋、湖泊……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分布于此,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一片海洋中的所有魚類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B.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超過一定限度,生態系統就可能受到破壞D.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海洋生態系統13.下列有關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給植物施肥越多越好 B.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C.每種植物只需要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D.不同的植物需要相同的無機鹽14.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果施肥過多容易會造成“燒苗”現象,其原因是 ( )A. 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 B. 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C. 土壤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 D. 土壤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失水15.竹子長大后,只長高不長粗,主要是因為竹子莖中缺少 ( )A.樹皮 B. 木質部 C.形成層 D.韌皮部16. 韌皮部中篩管的主要作用是 ( )A.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B.運輸有機物 C.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D.吸收有機物17.將一根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陽下一段時間后,將枝條縱切開,用放大鏡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紅了 ( )A. 木質部的導管 B. 韌皮部中的篩管C. 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的形成層 D. 韌皮部中的導管18. 某地大量紅豆杉因樹皮被剝,致使樹木死亡。這是因為損害了紅豆杉的 ( )A. 韌皮部 B. 木質部 C. 形成層 D. 髓19. 一棵茂盛的桃樹要結出好吃的桃,要經過哪些復雜的過程? ( )A. 開花→受精→傳粉→果實的成熟 B. 受精→開花→傳粉→果實的成熟C. 開花→傳粉→受精→果實的成熟 D. 傳粉→受精→開花→果實的成熟20.如圖為大豆種子的結構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由①②③④組成B. ④中貯藏的營養物質能夠供胚發育C. 種子萌發時,③突破種皮發育成根D. 與大豆種子相比,玉米種子中沒有④21. 果農常以山櫻桃植株為砧木,以優良櫻桃品種的枝條或芽為接穗培育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是 ( )A. 嫁接 B. 扦插 C. 壓條 D. 組織培養22. 某市為綠化美化環境,在市中心公園移栽了一些樹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移栽時根部帶一個土坨有利于保護根毛 B. 移栽時剪去部分枝葉是為了減弱光合作用C. 陰天移栽有利于減少水分散失 D. 移栽后給樹木“掛吊瓶”可補充水和無機鹽23. 描述花生果實的諺語中所說“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 )A .果皮、種皮、胚 B.果皮、種子、胚 C.子房、種子、胚 D.果實、種皮、胚24.右圖表示果實的形成過程,圖中①、②、③、④分別為 ( )A.子房、胚、果實、受精卵B.子房、胚珠、果皮、種子C.受精卵、果皮、胚D.子房、珠被、果皮、種子25. 稻螟蟲是啃食水稻害蟲,青蛙是稻螟蟲的天敵,稻田中放養適量青蛙,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會遭到蛇的捕食。下圖表示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體內農藥的相對含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水稻→稻螟蟲→青蛙→蛇②上述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水稻→青蛙→稻螟蟲→蛇③圖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④圖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6.要使馬鈴薯和甘薯高產應當注意使用哪種無機鹽 ( )A.含氮無機鹽 B.含磷無機鹽 C.含鉀無機鹽 D.含硼無機鹽27. 青頭潛鴨是全球僅存1000余只的遷徙鳥類,對棲息地環境要求苛刻。隨著生態保護項目的實施,內蒙古黃河濕地生物多樣性增加,自2023年起陸續觀測到一些青頭潛鴨,它們的到來說明該地區( )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②自動調節能力減弱 ③能量循環利用加快 ④食物網復雜性提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8.如圖是葉芽(枝芽)的縱切結構及其發育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幼葉發育成葉B. 芽原基發育成新芽C. 芽軸發育成葉D. 葉芽發育成枝條29.科學探究需要運用科學思維。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利用以下實驗裝置,探究“鼠婦生活的影響因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鼠婦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則甲同學的實驗現象是鼠婦大多集中在濕土一側B.甲、丁同學設計的實驗都做到了除變量外其他條件都相同,這種實驗叫作對照實驗。丙同學的實驗設計不科學,原因是其沒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C.丁同學實驗中的變量是光照,推測實驗結論是光照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鼠婦生活在明亮的環境中D.鐵盒內放置的鼠婦數量應足夠多,目的是排除偶然性,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30.農民伯伯冬天種植大棚蔬菜時,要經常:澆水,施肥,松土,白天將草簾卷起、傍晚把草簾放下,寒冷的數九天氣需要點燃火爐。這體現了生物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條件,請選出正確的對應順序( )①營養物質 ②空氣 ③陽光 ④溫度 ⑤水分⑤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D.⑤①②③④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40分。)31.(8分)青海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2017年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圖是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部分食物網,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1)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態系統,圖中還缺少的是 。(2)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寫出圖中一條能量消耗最多的食物鏈 。在如圖食物網中,雪豹和猞猁的關系是 。(3)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大多數的細菌 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由此可見,這樣的細菌和真菌被稱為生態系統中的 。(4)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自于 ,在食物鏈中能量傳遞的特點是 。由于人類大量捕捉高原老鼠兔,最終導致該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具有的 能力是有限的。32. (7分)右圖是菜豆種子及植株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種子中最主要的結構是由胚,它是新植株的幼體。胚是由 發育來的。(2)圖甲中的種子萌發時,最早突破種皮的是 ,將來發育成圖乙中的[ ] 。[ ① ]胚芽發育成圖乙中的 (填名稱)。(3)人們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圖甲中的[ ] 發育來的。(4)對乙進行移栽時,根部保留一坨泥土,目的是保護 。移栽植物幼苗時,前去部分葉子是為了減弱 作用。33.(7分)同學在做"認識葉片的結構“實驗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菠菜葉橫切面如圖所示,請結合做過的實驗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葉片的結構包括表皮、 和 。表皮上有一種成對存在的細胞,叫做 。其細胞之間的間隙叫做 。(2)圖中的[ ] 內有導管和篩管,起輸導作用。(3)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是 ,葉片中沒有葉綠體的細胞是 細胞。34.(5分)下圖是桃花和桃的果實解剖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分析,花和果實都屬于 。(2)桃樹開花后,必須經過 過程,才能結出桃。(3)圖中① 、②花柱和子房共同組成 。④花藥和花絲組成 。(7分)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森林猶如“綠色水庫”,“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具有良 B 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如圖為森林水循環示 意圖(其中A、B、C 水循環示意圖 代表植物的不同生理 作用)。請據圖分析回答:(1)圖中C表示植物的根的吸收作用,該過程能使植物從土壤中獲得得水分和 ;吸收水分時植物根毛的細胞液濃度應 (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濃度。(2)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過 (填“導管”或“篩管”)將水分向上輸送,該過程的動力主要來自植物的 作用。(3)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體內或被利用,其余水分通過A蒸騰作用散失,進行該過程的主要器官是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促進生物圈的 。(4)秋天到來時,樹葉紛紛往下落,落到地面的葉子是背面在上,說明葉片的下表皮靠近 組織。36.(6分)下面是探究“溫度對小麥發芽是否有影響”的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問題做出你的假設 。(2)把乙培養皿放入冰箱,則甲培養皿應該放在 。該實驗中對照組是 。此實驗中變量是 ;除此之外,你認為影響該實驗的 , 等都應相同。假如乙培養皿內的種子沒有發芽,你得出的結論是 。2024-2025學年云驛二中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 生物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A D B C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B C B A C C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B A B A C D C C D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40分。)31.(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2)4 高原植物 →臧羚羊→猞猁 →雪豹 捕食競爭(3)分解者(4)太陽能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自我調節32.(1)受精卵(2)胚根 3 根 莖和葉(3) 3 胚軸(4)幼根和根毛 蒸騰33.(1)葉肉、 葉脈 保衛細胞 氣孔(2)③ 葉脈(3)葉綠體 表皮34.(1)器官(2)傳粉與受精(3)柱頭 雌蕊 雄蕊35.(1)無機鹽、大于 (2)導管 蒸騰 (3)葉 水循環36.(1)溫度對小麥的發芽有影響;(2)室溫 甲(3)溫度 水分、 空氣(4) 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下期中.doc 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