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二 疾病預防——中考生物學熱點考點訓練命題角度側重于考查細菌和病毒結構、人體免疫防線、傳染病的預防、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常考情境①艾滋病②流感③手足口病④埃博拉病毒等答題技巧第一步,讀信息:通讀題干,聯(lián)系生物學原理,理解題干情境中的新知識。第二步,找規(guī)律:找到問題與所給信息問的聯(lián)系,找出規(guī)律,并與所學知識聯(lián)系第三步巧作答遷移內化,根據(jù)相關生物學知識和原理規(guī)范作答。跟蹤訓練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見發(fā)燒、腮腺唾液腺腫脹疼痛等癥狀,接種腮腺炎疫苗可以有效預防。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患病學生居家隔離屬于控制傳染源B.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體是患者C.戴口罩可有效預防流感,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接種疫苗可使人獲得非特異性免疫2.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以下有關水痘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傳染病流行的環(huán)節(jié)中,水痘患者屬于傳染源B.帶狀皰疹病毒結構簡單,可以在空氣中獨立生活C.接種水痘疫苗屬于預防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D.疫苗是減毒或無毒的病毒,在免疫過程中屬于抗體3.春季是甲流高發(fā)期,許多學校開展了制作“預防傳染病校園宣傳手冊”的實踐活動。某同學在課后制作的手冊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型流感病毒是引發(fā)“甲流”的病原體B.圖中④⑤的措施能夠切斷傳播途徑C.注射甲流疫苗可以預防乙肝感染D.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后立刻自行服用治療甲流的藥物4.宮頸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疾病,99%的宮頸癌是由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的簡稱)引起的。我國已在多省份試點推行適齡女性免費接種二價HPV疫苗項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接種HPV疫苗能夠提高人體對宮頸癌的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B.宮頸癌和貧血都屬于傳染病C.接種HPV疫苗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D.接種HPV疫苗后,人體能產生抵抗HPV的抗原5.下列關于傳染病的免疫的描述,錯誤的是( )A.人體通過注射卡介苗預防肺結核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B.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體,流感患者屬于傳染源C.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D.抗體和抗原的結合具有專一性6.嬰兒出生后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其目的是預防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簡稱乙肝)。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乙肝是流傳廣泛的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源是乙肝病毒B.提倡使用公筷可減少乙肝病毒的傳播,這屬于控制傳染源C.乙肝疫苗的本質是抗體,接種乙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D.有少數(shù)人會對乙肝疫苗過敏,乙肝疫苗對其而言屬于過敏原7.在我國民間有“大災之后有大疫”的說法,指在災害之后往往會有大面積的傳染病發(fā)生。下面關于傳染病和免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B.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C.接種疫苗可以使人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這項預防措施可保護易感人群D.過敏反應是免疫功能過弱的表現(xiàn),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可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8.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發(fā)現(xiàn)禽流感疫情時,為了防止禽流感病毒從禽類傳染給人,下列采取的預防措施無效的是( )A.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 B.接觸禽類后要洗凈雙手C.雞肉等食物煮熟后再食用 D.接種狂犬病疫苗9.流感病毒可引起流行性感冒,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該病毒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B.呼吸道黏膜可抵御流感病毒入侵,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能夠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D.疫苗相當于抗原,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10.流感的防治過程中,公眾往往容易忽視其潛在的嚴重危害。冬季和春季是流感的高發(fā)季節(jié)。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型,圖1為甲型流感病毒結構示意圖,圖2為某同學制作的一份“傳染病校園宣傳畫”,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所示的甲型流感病毒沒有____________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身____________(填“①”或“②”)中的遺傳信息,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進行自我復制。(2)圖2中,甲流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注射的甲型流感疫苗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____________,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注射疫苗屬于____________。(3)甲型流感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甲型流感,請舉出兩種方法: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患病學生是病毒的攜帶者,居家隔離可以防止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因此這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措施,故A正確。B.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體是腮腺炎病毒,而不是患者本身。患者只是病毒的攜帶者和傳播者,故B錯誤。C.戴口罩可以防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C錯誤。D.接種疫苗可以使人獲得特異性免疫,即針對特定病原體的免疫反應,而不是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是指對多種病原體的普遍防御機制,故D錯誤。故選A。2.答案:A解析:讀題干找出關鍵詞“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根據(jù)題目要求,選正確的一項。再分析選項:在傳染病流行的環(huán)節(jié)中,水痘患者屬于傳染源。帶狀皰疹病毒結構簡單,不能獨立生活。接種水痘疫苗屬于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疫苗是減毒或無毒的病毒,在免疫過程中屬于抗原。3.答案:A解析:A.病原體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蟲。甲型流感病毒正是引發(fā)“甲流”的微生物病原體,A正確。B.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能夠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有①②③,④⑤屬于保護易感人群,B錯誤。C.注射甲流疫苗會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起到免疫作用,而對其它的病原體不起作用,這種免疫屬特異性免疫,注射甲流疫苗后體內會產生甲流抗體,從而提高對甲流的抵抗力,但不能預防乙肝病毒感染,C錯誤。D.出現(xiàn)發(fā)燒的癥狀后不能自行服用治療甲流的藥物,因為一方面出現(xiàn)發(fā)燒的癥狀不一定就是患上了甲流,需要到醫(yī)院確診;另一方面,如果治療甲流的藥物為處方藥,需要依據(jù)醫(yī)生的處方服用,D錯誤。故選A。4.答案:A解析:A.接種HPV疫苗后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當身體免疫系統(tǒng)再次受到HPV入侵后,免疫系統(tǒng)會發(fā)生記憶效應,其特點是比較快速、高效地產生大量抗體,且抗體強度更強,持續(xù)時間也相對較長,可以幫助清除體外來源的HPV,從而提高人體對宮頸癌的免疫力;接種HPV疫苗產生的免疫只針對HPVA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故A正確。B.宮頸癌是因感染HPV人乳頭瘤病毒導致的癌癥,不屬于傳染病;貧血主要是缺乏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不屬于傳染病,故B錯誤。C.接種HPV疫苗在傳染病預防措施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C錯誤。D.接種HPV疫苗后,人體能產生抵抗HPV的抗體,故D錯誤。故選A。5.答案:C解析:A.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沒有作用,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屬于特異性免疫。故人體通過注射卡介苗預防肺結核獲得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A正確。B.病原體是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體,流感患者屬于傳染源,B正確。C.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體。故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C錯誤。D.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使其產生了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抗體。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具有專一性,D正確。故選C。6.答案:D解析:A.乙肝是流傳廣泛的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源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是病原體,A正確。B.提倡使用公筷可減少乙肝病毒的傳播,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B正確。C.抗體是指淋巴細胞產生的抵抗某種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抗原是指能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乙肝疫苗屬于抗原,C錯誤。D.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有少數(shù)人會對乙肝疫苗過敏,乙肝疫苗對其而言屬于過敏原,D正確。故選D。7.答案:D解析:A.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特異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機體與外來微生物的接觸后獲得的,它通常只能對某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A正確。B.結合分析可知,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B正確。C.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一般來說,凡是對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為保護易感人群,如接種疫苗等;凡是對病人或懷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為控制傳染源,如隔離病人等;其余的“講究個人衛(wèi)生、環(huán)境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斷為切斷傳播途徑,C正確。D.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反應。過敏反應是免疫功能過強(不是過弱)的表現(xiàn),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可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D錯誤。故選D。8.答案:D解析:A.禽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禽類傳播給人類,因此,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A不符合題意。B.接觸禽類后,手上可能沾染病毒。通過洗凈雙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B不符合題意。C.禽流感病毒在高溫下可以被殺死。將雞肉等食物煮熟后再食用,可以確保食物中的病毒被徹底消滅,從而避免病毒感染,C不符合題意。D.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沒有作用;狂犬病疫苗是針對狂犬病病毒的預防措施,對禽流感病毒沒有預防作用。因此,接種狂犬病疫苗對于防止禽流感病毒的傳播是無效的,D符合題意。故選D。9.答案:B解析:A.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因此從傳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故A正確。B.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能夠阻擋和殺死病原體,清除異物,因此呼吸道黏膜可抵御流感病毒入侵,是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故B錯誤。C.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能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此抗體只能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即流感病毒,具有特異性,故C正確。D.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就是抗原。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所以從免疫學的角度來分析,疫苗相當于抗原。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因此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故D正確。故選B。10.答案:(1)細胞;②(2)抗體;保護易感人群(3)預防甲型流感(甲流)可以采取疫苗接種、個人衛(wèi)生管理(或增強免疫力等多方面措施)解析:(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圖1所示為甲型流感病毒,其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一旦離開活細胞就會變成病毒顆粒。甲型流感病毒寄生在活細胞中后,就會利用活細胞內的物質和能量,依靠自身②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的“指揮”制造出新的病毒,這種繁殖方式稱為自我復制。(2)圖2中,甲流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們可以通過注射甲型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注射的疫苗能夠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一種特殊蛋白質),注射的疫苗屬于抗原。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人體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能夠產生抗體,產生的抗體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從而可以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侵染,因此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注射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3)甲型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時時刻刻預防甲型流感,方法有:可以采取疫苗接種、個人衛(wèi)生管理、外出戴口罩、傳染病流行期間不聚集、積極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