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1課《元朝的建立與統一》練習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1課《元朝的建立與統一》練習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統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1課《元朝的建立與統一》練習題
一、選擇題
1.我國歷朝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對邊疆的管轄。下列屬于元朝時期管理邊疆地區的機構有( )
①安西都護府 ②澎湖巡檢司 ③北庭都元帥府 ④北庭都護府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百度關鍵詞“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統一王朝”“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搜索出的結果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3.以下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主題是元朝( )
A.政治制度完善 B.民族關系和諧 C.管轄邊疆地區 D.從建立到統一
4.史實即歷史事實,史論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論。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 )
A.10世紀初,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
B.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C.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D.元朝統一、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奠定基礎
5.我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的時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時期掌管西藏軍民各項事務的機構是( )
A.伊犁將軍 B.駐藏大臣 C.宣政院 D.澎湖巡檢司
7.元世祖時期,元朝官方編成農書《農桑輯要》,包括耕墾、播種、瓜菜、果實、藥材、栽桑和養蠶等十部分內容。據此可知,元朝()
A.出現我國最早的農書 B.政府重視農業生產
C.手工業獲得快速發展 D.農業技術發生質變
8.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據此可知元朝( )
A.學習漢族制度文化
B.民族區別已經消失
C.中外交流十分頻繁
D.加強對邊疆的管轄
9.元代,大批漢人入蒙古學校讀書,不少漢族官僚精熟蒙古語、取蒙古名字,蒙古語的語法、詞法還滲入漢語當中,形成一種獨特的“元代白話”文體。這說明當時( )
A.儒學的正統地位發生動搖 B.中原文化不斷擴展
C.中華文化內涵進一步豐富 D.游牧文化成為主流
10.小明在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整理了如下圖中的筆記,據此推斷,他學習的課題是( )
1206年統一蒙古草原;1227年滅亡西夏 1234年滅亡金朝;1271年元朝建立 1276年滅亡南宋。
A.南宋、蒙古與金的對峙 B.元朝的疆域擴張和民族交融
C.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D.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
11.12世紀時,蒙古族原各部落頻繁發生戰爭,主要目的是( )
A.擴大自己的地盤
B.向南宋求和
C.為了搶奪帳篷
D.爭奪人口、草場、水源和牲畜
12.元朝在行省轄區和疆界范圍上有很明確的劃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轄的“四至八到”,史書記載最為明晰,即東至大海,西至鄱陽湖與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揚子江與河南行省揚州路接界,南與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東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與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東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與河南行省安慶路接界。從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設行省主要目的( )
A.加強中央集權滿足中央財政需要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強中央軍事控制
C.有利于地方官員在行省內的管理
D.防止武將專權加強對地方的監察
二、綜合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元朝疆域遼闊,行省避免了中央與地方空檔過大狀況的出現,做到上下結合、渾然一體。行省于地方事務,凡軍、政、財權無所不統,與宋朝分割地方權力的制度明顯有異。
——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元明清卷)
(1)根據材料一,指出元朝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該制度對后世有什么影響?與宋朝相比,元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點?
材料二 從元代開始,行省區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任意將本地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削弱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認同感,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局面。這種劃分行政區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強了中央集權,客觀上也促進了各族人民之間在經濟、政治與文化方面的交流。
(2)根據材料二,指出“行省區劃”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是什么。這樣劃分有何意義?
14.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的焦點話題之一。加強民族之間的和諧,則更是事關國家統一,地區發展的重大問題.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唐宋時期與少數民族關系所進行的探究,請回答:
材料一 (遼)與朝廷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
材料二 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康王為皇帝;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南屬宋,北屬金,割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從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納。
材料三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12世紀時蒙古草原上分布著許多部落,頻繁發生戰爭……1206才建立建立蒙古政權,開始在黃河流域擴張發展勢力……陸續攻滅了當時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
(1)材料一中“遼”是由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遼)與朝廷和好年深”是通過什么盟約實現和好的?
(2)根據材料二盟約指出,宋金議和劃定的分界線是什么?該盟約簽訂后,形成了怎樣的政治局面?
(3)材料三中蒙古國是由誰統一并建立的?被蒙古國陸續攻滅的“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是哪兩個?
(4)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我們今天應該如何處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D D C B A C D
題號 11 12
答案 D B
13.(1)制度:行省制。
影響: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續下來,我國的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于元代,在歷史上的影響深遠。
特點:行省于地方事務,凡軍、政、財權無所不統。
(2)目的:中央軍事控制。基本方法:犬牙交錯。
意義:加強中央集權,客觀上促進了各族人民在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交流。
14.(1)民族:契丹族;盟約:“澶淵之盟”。
(2)分界線: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局面: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3)人物:鐵木真(成吉思汗);政權:西夏、金。
(4)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等。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汉川市| 陇西县| 洛扎县| 老河口市| 宜兰市| 合阳县| 全椒县| 英德市| 金昌市| 莫力| 江孜县| 北川| 饶河县| 吴江市| 黑龙江省| 秦皇岛市| 南开区| 庆城县| 廉江市| 虎林市| 扬中市| 花莲市| 内乡县| 北海市| 普兰店市| 绥阳县| 桃园市| 临汾市| 西丰县| 康平县| 孙吴县| 湖州市| 额济纳旗| 朝阳市| 楚雄市| 定襄县| 佛山市| 平顺县| 威海市|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