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7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練習題一、選擇題1.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因此他被譽為( )A.詩圣 B.詩仙 C.詩王 D.詩史2.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哪一文學體裁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 )A.散文 B.楚辭 C.詩歌 D.小說3.唐朝時期,文學藝術蓬勃發(fā)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藝術作品中屬于唐朝時期的是( )A.《送子天王圖》 B.《清明上河圖》C.《韓熙載夜宴圖》 D.河南禹州墓葬的歌舞散樂壁畫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fā)展,最著名的是( )A.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B.甘肅敦煌莫高窟 C.云岡石窟 D.山西大同石窟5.唐詩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唐朝詩人中享有“詩仙”美譽的是( )A.王維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6.唐朝中期,詩壇掀起改革浪潮,以 為代表的一批詩人,提倡詩歌要反映社會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7.流寓湖南的文學家及其描寫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詩人,在湖南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兩年。他居無定所,來往于今岳陽、長沙、衡陽、來陽之間,寫詩近百首。他的詩風淳樸厚重,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是A.王維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8.唐朝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為此,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醫(yī)學著作是A.《傷寒雜病論》 B.《唐本草》 C.《神農(nóng)草本經(jīng)》 D.《千金方》9.如下是對清朝編撰的《全唐詩》中部分詩人作品的分類,據(jù)此可知唐詩( )哲理詩 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思鄉(xiāng)詩 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送別詩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邊塞詩 王昌齡的“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A.數(shù)量眾多,流傳至今 B.反映現(xiàn)實,飄逸灑脫C.內(nèi)涵豐富,影響深遠 D.題材豐富,人才輩出10.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與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并稱為我國的三大石窟,是聞名中外的藝術寶庫。如圖是莫高窟的一副唐代壁畫,描繪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亞胡旋舞。從中可以反映唐朝( )A.政府重視美術教育 B.邊疆形勢逐漸緊張C.兼收并蓄外來文化 D.國力開始由盛轉衰11.李白的詩飄逸灑脫,杜甫的詩淳樸厚重,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這表明唐詩( )A.形式多樣 B.數(shù)量眾多 C.內(nèi)容豐富 D.風格多樣12.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家,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他被后人稱為( )A.醫(yī)圣 B.書圣 C.詩圣 D.詩仙二、材料題13.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朝的文化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處于極盛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在唐朝已成為社會文化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朝廷的科舉制度也由寫論文取士變?yōu)閷懺娰x取士。材料二 公元712年到公元756年的盛唐時期,是詩歌最為繁榮,成就最高的時期……眾多的詩人在浪漫的氛圍中自由地創(chuàng)作,共同營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氣象”。材料三 李白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游歷中度過的,期間他寫下大量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詩句,大量采用夸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材料四 公元755年,43歲的杜甫終于得到一個官職,可是剛過一個月,唐朝就發(fā)生了戰(zhàn)亂。這段時期,杜甫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對現(xiàn)實的認識更加清醒。(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時期詩歌繁榮的主要原因。(2)閱讀材料二,說說“盛唐時期”的皇帝是誰?他的統(tǒng)治時期被稱為什么?從當時的國情和詩歌的繁榮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3)閱讀材料三、四,思考杜甫的詩歌風格與李白的詩歌風格產(chǎn)生巨大差異的原因。你認為怎樣的詩歌或其他文學作品才能流傳百世?三、綜合題14.敦煌文化是世界藝術寶庫,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盛唐強大的國力與開放的胸懷為敦煌的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位于絲綢之路要沖的敦煌集中了來自中原、西域和其他地區(qū)的優(yōu)秀藝人。不同教派在這里共處,不同民族在這里共同生活,敦煌飛天的造型衍變和繪畫技法上達到鼎盛。——摘編自樊錦詩《敦煌石窟》材料二 敦煌市博物館部分資源(注:①胡旋舞是來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種舞蹈,隋唐時期風行一時。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唐代敦煌發(fā)展的有利條件。(2)根據(jù)材料二、任選其中兩個或兩個以上資源,自擬一個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說明敦煌的歷史文化價值。試卷第2頁,共2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B C C C D D C題號 11 12答案 D C13.(1)原因:唐朝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民族和睦,對外開放包容;唐朝帝王大都喜愛或能創(chuàng)作詩歌;唐朝科舉考試重視考詩賦,當時的文人士子,以唱與吟誦作為社會交往和抒發(fā)情懷的重要方式,推動唐朝詩歌發(fā)展;社會風氣開放,政治清明,推動文化發(fā)展等。(2)唐玄宗。開元盛世。認識:國力強盛和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基礎。(3)原因:二人生活的年代不同,李白生活的時期唐朝正處于強盛時期;而杜甫則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認識: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抒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或反映社會現(xiàn)實,表達作者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和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流傳百世。14.(1)有利條件:唐代強大的國力;繁榮開放的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優(yōu)秀藝人的集中;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交匯。(2)資源:雕版印刷品《金剛經(jīng)》《雨中耕作圖》中的曲轅犁。主題:唐代技術創(chuàng)新。說明:隋唐時期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唐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不斷改進,發(fā)明并推廣生產(chǎn)工具曲轅犁。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