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試卷八年級歷史(統編版)說明:1.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50分。2.閉卷考試題號總分架2122232425得分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所選項字母填入對應的答題欄內)題號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架答案1.參加“新政協”的代表司馬文森記錄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討論過程:“初步草案提出了,一百多位籌備委員就分開成為許多不同的小組,按照不同性質內容,逐條逐句逐字來討論,三番五次地談了又談,改了又改。足足忙了快有三個月時間,才算把草案初步通過了。”這反映了A.新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B.新政協代表來源的廣泛性C.協商的平等性、充分性D.新中國政黨制度趨于成熟p地2.第一手史料是當事人或歷史現場遺留下的歷史材料。下列可用于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手史料的是長A.1989年發行上映的電影《開國大典》B.周秉德的回憶錄《我的伯父周恩來》C.中央檔案館保留的開國大典影像檔案D.學者郭大鈞所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藍3.新中國土地改革在經濟變革的同時,還促進了農村社會變革。農民政治地位得以提升,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基層政權。材料表明A.土地私有已不復存在B.經濟變革推動民主化C.民生主義得以實現D.人民從此站立起來4.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國在西藏的邊境地區處于“有邊無防”狀態。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鞏固邊防,外防侵略,內護穩定。材料意在強調西藏和平解放A.有效構筑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B.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C.開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輝道路D.推動了西藏人民與內地密切交流5.隨著土改后農村經濟的恢復,農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1952年與1949年相比,農村在校小學生數增加111.8%,中學生增加186.2%。材料表明土地改革A.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B.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C.促進了農村文教的發展D.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6.到1957年,我國高等院校共有323種專業,其中工科專業183種,約占56.7%,而政法、財經等各專業所占的比重急劇下降。這表明當時A.優先發展重工業是蘇聯模式的特征B.我國已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C.改革開放推進高等教育內容的調整D.高校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為重點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