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期初中期中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生物三、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如果用黑色的“W”形紙片遮擋葉片,經光照、脫色、漂洗、碘液染色后,葉片上除“M”之外的區域會A.呈綠色B.呈黑色C.呈黃白色D.呈藍色21,(農政全書》中提到移栽果樹時要保留根部土壤,其生物學意義是A.減少水分蒸發B.保護根毛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根系生長22.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著陸后,搭載的棉花種子順利萌發,長出“月球第一片嫩葉”。棉花是雙子葉植物,下列有關棉花種子萌發時的敘述正確的是A.胚芽發有成葉B.胚軸發有成莖C.胚根發育成根D.萌發時營養來自于胚乳23.唐詩有云:“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結合圖1,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幼葉,能發有成“細葉”B.②是芽原基,能發育成枝條C.③代表芽軸,可以發有成莖D.花芽能同時發育為枝條和花圖124.種子是農業“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種質庫中適于保存大豆等作物種子的條件是①高溫②低溫③干燥④潮濕⑤空氣流通⑥密封①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②25。成語“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說明根扎得深才能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為枝葉的發育提供營養。圖2是植物根尖模式圖,與根的吸收功能密切相關的結構是圖2A.①B.②C.③D.④七年級生物第1頁(共6頁)2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圖3為桃花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②③是桃花的主要結構B.①④⑤構成雌蕊C.②③與果實的形成無關D.桃花靠風力傳粉27.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圖3人工合成淀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變與光合作用相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需要二氧化碳和水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是否產生淀粉C.人工合成途徑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D.人工合成淀粉對實現碳中和沒有意義28.桫欏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有“活化石”之稱,其根部吸收的水分之所以能向上輸送到植物的頂部,其主要動力是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騰作用29.移栽樹木后,園林工人常常給它們“掛水輸液”,這些液體能為樹木提供的成分是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質D.水和無機鹽30.某校開展“青春期心理講座”,強調正確對待身體變化。下列屬于第二性征的是A.神經系統完善B.男生喉結突出C.心臟功能增強D.肺活量增大31.“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以下對于青春期的認識錯誤的是A.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突增B.進入青春期雖然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但不可自我封閉,需與師長密切交流C.男生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這是不正常的生理現象D.養成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講究衛生的好習慣32.圖4中的①、②分別代表某植物細胞內的兩個生理活動,氧氣和有機物甲、乙分別為該細胞的某種結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的每個細胞都能進行①、②過程B.甲是線粒體,①過程能夠分解有機物②二額化碳和水C.乙是葉綠體,②過程需要有光才能進行D.①和②過程既有物質變化又有能量變化圖4七年級生物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