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4月23日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學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酸筍具有濃郁的乳酸香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賦予了柳州螺螄粉濃郁的特殊臭味。酸筍制作與泡菜相似,一般步驟為選筍、切塊、煮筍、冷卻、腌制、發酵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乳酸在乳酸菌的線粒體基質中產生B.可用開水燙洗玻璃罐,并用酒精擦拭消毒C酸筍發酵過程中,發酵液中不會有氣泡產生D.在制作酸筍時壇口要密封,主要是為了避免外界雜菌的污染2我國是世界上啤酒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啤酒是以大麥為主要原料經酵母菌發酵制成的,其工業化生產流程如圖所示。蒸煮大麥過冷卻發芽粉加啤分裝酒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選育優良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也可以通過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B焙烤的目的是利用高溫對大麥種子進行滅菌,防止發酵過程中的雜菌污染C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大麥種子,可使其無須發芽也能滿足生產條件D.發酵過程包括主發酵和后發酵兩個階段,大部分代謝產物在主發酵階段生成高二生物學試題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3進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選擇培養時,利用的培養基組分及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組分KH,PONazHPO,MgS04·7H,0葡萄糖尿素瓊脂H20含量1.4g2.1g0.2g10.0g1.0g15.0g定容1000mLA.尿素既可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對培養基中的微生物起選擇作用B.KH,PO,和Na,HPO,既可為菌體提供無機鹽,又可調節培養基的pHC瓊脂一般不可以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只起到凝固劑的作用D蒸餾水既可進行定容,又可對培養液進行稀釋以便于計數4.從自然界中篩選具有優良性狀的菌種的一般步驟為:采集樣品→富集培養(使菌體數量增多)一→純種分離一→性能測定,如圖a、b是采用兩種接種方法接種后純化培養的效果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通常使用固體培養基對目的菌進行富集培養B.為獲得純種的目的菌種,需對采集的樣品進行滅菌C.獲得圖a所示結果的接種過程中,接種環需灼燒滅菌4次D.采用圖b方法可統計活菌數目,實驗結果一般比實際值偏高5.人們利用的微生物代謝產物,很多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才能被誘導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果酒和果醋發酵的微生物均為異養兼性厭氧型B.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是菌種的選育和擴大培養C產甲烷菌是厭氧菌,故沼氣生產必須維持無氧環境D.培養基pH為中性不利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積累谷氨酸6.下列關于植物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誘導愈傷組織形成需提供適宜的溫度和光照B.誘導愈傷組織再分化需改變激素的濃度和比例C.獲得的試管苗通常直接移栽大田D獲得的脫毒苗具有抗病毒能力高二生物學試題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明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學參考答案1.B【解析】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這一過程發生在細胞質中,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A項錯誤:使用開水燙洗玻璃罐可以有效去除表面的雜質和微生物,通過酒精擦拭則可以進一步消毒,以減少外來微生物對發酵過程的影響,B項正確:酸筍腌制發酵的過程有多種微生物的參與,如酵母菌、乳酸菌等,酵母菌進行細胞呼吸會釋放出C0,C項錯誤:在制作酸筍時需要用到乳酸菌,酸筍壇口要密封,主要是為了創造無氧環境,便于乳酸發酵,D項錯誤。2.B【解析】發酵工程需要利用優良菌種,既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也可以通過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A項正確:焙烤的目的是利用高溫使大麥種子胚失去活性,B項錯誤:赤霉素可以使大麥種子不發芽就能產生淀粉酶,因此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大麥種子,可使其無須發芽也能滿足生產條件,C項正確:發酵過程包括主發酵和后發酵兩個階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謝物的生成都在主發酵階段生成,D項正確。3D【解析】培養基中除了尿素無其他含氮物質,只有尿素分解菌能通過分解尿素進行生長繁殖,故尿素既能為尿素分解菌提供氨源,又可對培養基中的微生物起選擇作用,A項正確:KH,PO,和Na,HPO,這兩種無機鹽既可為細菌生長提供無機營養,又可作為緩沖劑保持細胞生長過程中H相對穩定,B項正確;瓊脂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能充當凝固劑,C項正確:蒸餾水可起定容作用,但不能對培養液進行稀釋,應用無菌水進行稀釋,D項錯誤。4.C【解析】與使用固體培養基相比,使用液體培養基培養菌種時,菌體可以分布在整個培養基中,可充分利用其中的營養物質,提高培養液中氧氣含量,菌體數量增加的更快,A項錯誤:需從采集的樣品分離得到目的菌種,不能對樣品進行滅菌,B項錯誤:圖a所示結果的接種次數為3次,接種環需滅菌4次,C項正確: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計活菌數目,由于菌落可能會相互重疊,因此實驗結果一般比實際值偏低,D項錯誤。5.C【解析】果酒發酵的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果酷發酵的酷酸菌是好氧型,A項錯誤:發酵罐內的發酵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B項錯誤:產甲烷菌是厭氧菌,在高二生物學答案第1頁(共5頁)無氧環境下分解有機物產生沼氣,C項正確:中性和弱堿性條件下利于谷氨酸的積累,酸性條件下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即發酵過程中應將H維持在中性和弱堿性條件,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D項錯誤。6.B【解析】誘導愈傷組織形成的過程中不需要光照,后續培養過程中需要光照,A項錯誤: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比值高時有利于誘導根的形成,該比值較低時有利于誘導芽的形成,因此誘導愈傷組織再分化需改變激素的濃度和比例,B項正確:獲得的幼苗需要先移植到消過毒的蛭石或珍珠巖等環境中,待其長壯后再移栽到大田中,C項錯誤:莖尖等分裂旺盛部位無病毒感染,利用莖尖分生組織能培養出無病毒且保持優良性狀的幼苗,即脫毒苗,脫毒苗不等于抗毒苗,即獲得的脫毒苗不具備抗病毒能力,D項錯誤。7.D【解析】愈傷組織是幼嫩葉片通過細胞脫分化形成的,A項正確:可用高C2一高H融合法誘導原生質體甲和乙的融合,B項正確:雜種細胞形成雜種植株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C項正確: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和基因間的互作效應,獲得的雜種植株不一定能夠表現親本的優良性狀,D項錯誤。8.B【解析】制備單克隆抗體,首先給小鼠注射L-17A(抗原),從小鼠脾臟中分離出B細胞,A項錯誤動物細胞融合可以用滅活病毒誘導,B項正確:用克隆化培養和抗原一抗體分子雜交技術(單一抗體檢測)篩選出能分泌抗L-17A抗體的茶交瘤細胞,C項錯誤:蛋白質工程技術需要通過改變基因結構進而改造蛋白質,而不能直接改變蛋白質(例如鼠源抗L-17A抗體)中的氨基酸序列,D項錯誤。9.D【解析】過程①卵泡中的顆粒細胞經誘導,形成多能干細胞,其實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A項正確:體外受精時卵母細胞X應培養到減數分裂Ⅱ中期,B項正確:過程③體外受精的實質是雌雄原核融合,C項正確:進行胚胎移植的時期一般是桑葚胚或囊胚,也可以是更早的時期,D項錯誤。10.C【解析】要提高重組卵移植的成活率,需要對供體和受體進行同期發情處理,A項錯誤:由于這5只小豬的細胞核基因來自白豬體細胞,因此性狀與白豬相似,少數性狀與提供去核卵細胞的黑豬相似,B項錯誤:由于將熒光水母的一種物質注入白豬細胞中,最后得到的克隆豬具有黃色熒光,說明注入的物質最可能為DNA,并且能整合到白豬細胞核的DNA中,C項正確:動物細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能培養成新個體,D錯項誤。11.C【解析】原癌基因c-M℃等基因可以促進細胞的分裂,A項錯誤:單基因遺傳病高二生物學答案第2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含答案) 河南省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pdf 河南省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含答案) 河南省信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