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課題1: 溶液的酸堿性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下冊第十單元“酸酸的”酸味一樣嗎?“苦澀味、滑滑的”酸堿性存在強弱,酸性溶液一定存在氫離子H+ 酸溶液一定顯酸性,顯酸性不一定是酸,堿性溶液中一定存在氫氧根離子OH-,堿溶液一定顯堿性,顯堿性不一定是堿實驗室能不能允許:通過品嘗試劑的味道的來 確定物質(zhì)的酸堿性?如何鑒別溶液的酸堿性?探究實驗如何鑒別溶液的酸堿性?探究實驗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食醋石灰水 Ca(OH)2溶液稀鹽酸NaOH溶液中性液體 (一般的鹽溶液與水) 不變色仍然是紫色 不變色仍然是無色p60 如何鑒別溶液的酸堿性?變紅變紅變紅變紅變藍變藍不變色不變色溶液的酸堿性可以用酸堿指示劑來區(qū)別紫卷心菜玫瑰胡蘿卜能作酸堿指示劑的是?觀察與思考1.“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 紫色的石蕊試液中,溶液顏色會由( )色變成( )色,若再加熱,溶液顏色會由( )色變成( )色2.檸檬汁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由此可知,檸檬汁顯( )性。練一練紫紅紅紫酸3.某無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則該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 )A.藍色 B.紅色 C.紫色 D.無色4.向某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不變色,向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則( )A.一定顯紅色 B.可能為紫色,也可能顯紅色C.可能顯藍色 D.一定顯無色練一練BB酸味一樣嗎?溶液的酸性或者堿性的強弱能不能通過酸堿指劑來體現(xiàn)如何比較溶液的酸堿性強弱?P61溶液的酸堿度---pH衡量: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pH的范圍通常在0~14之間溶液的pH值與酸堿性關系1、 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2、pH=7,溶液呈中性 (水與一般的鹽溶液都是顯中性 )3、pH>7,溶液呈堿性,pH越大,堿性越強[注意]:酸堿指示劑遇到 中性溶液是不變色【題1】某溶液的PH=3,則該溶液( )A. 呈酸性 B. 呈堿性 C. 呈中性 D. 無法判定【題2】某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則該溶液的酸堿度( )A. pH=9 B. pH=7 C. pH=1 D. pH=0【題3】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強的是( )A. pH=14 B. pH=7 C. pH=1 D. pH=0練一練BAD如何測溶液的酸堿度?pH試紙pH計[注意] pH的數(shù)值可以是有小數(shù)的,但用pH試紙測pH只能是整數(shù)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顏色,讀出pH數(shù)值。測定pH最簡便的方法:使用pH試紙。如何使用?操作:測定pH及注意事項1.不能將pH試紙先用水潤濕,以免造成誤差。2.不能將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試劑。3.用pH試紙測得的數(shù)據(jù)為整數(shù)。酸性溶液中加水堿性溶液中加水誤差分析酸性測得pH結果偏大,酸性變?nèi)酰瑝A性測得得pH結果偏小,堿性變小不能將 pH 試紙先用水潤濕,以免造成誤差。1、用一種試劑(或試紙)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種溶液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或試紙)是 ( )A. 酚酞試液 B.紫色石蕊試液C.水 D.pH試紙2.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將pH試紙直接浸入待測液B.將pH試紙先用水潤濕再浸入待測液C.測出溶液的pH為3.5D.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抹于pH試紙上,觀察練習鞏固B、DD鹽酸NaOH常見物質(zhì)的pH了解pH的意義以下是幾種作物適宜生長的pH范圍: 作物 水稻 茶樹 薄荷 馬鈴薯pH 6.0~7.0 5.0~5.5 7.0~8.0 4.8~5.5取某地土壤的浸出液加入石蕊溶液,溶液略顯紅色, 則該土壤最不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 A.茶樹 B.薄荷 C.馬鈴薯 D.水稻 答案:B熟石灰pH與農(nóng)作物生長血液的pH基本上在7.35~7.45之間.人吸入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的渾濁空氣后,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酸性就會增強,pH降低,容易發(fā)生酸中毒,使人感到惡心、頭暈,嚴重時會發(fā)生嘔吐,甚至昏倒.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是,嬰兒由于啼哭不停,肺部通風過度,損失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液中的pH逐漸增高,時間一長,就會出現(xiàn)堿中毒,使手足抽搐,連哭也哭不出來.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A.正常人的血液顯弱酸性B.人在劇烈運動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會增加,會使血液的pH會降低C.人吸入二氧化碳含量特別高的空氣后感到惡心、頭暈,說明二氧化碳有毒D.人體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低越好科普pH與生活及人類的生命活動的關系B工業(yè)用途環(huán)境監(jiān)測作 業(yè)P64-65課后練習下 課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