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河北省初中學業水平仿真模擬考試(一)歷史注意事項:1.滿分60分,答題時間為6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錢乘且教授指出,交往為文明的擴散提供了可能,由點到面,再由面到片,由片繼續擴散,就形成了文明圈。以下史實能夠印證以上觀點的是A.尊崇儒術的出現B.絲綢之路的開通C.唐朝玄奘的西行D.八股取士的出現如2.某同學在復習時制作了以下示意圖。據此推知,他復習的主題是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中書省廢丞相設內閣設軍機處時△△△△△秦朝漢朝隋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dC7郡縣制郡國并行到州縣兩級文臣做知州行省制三司行省制“推恩令”A.君權和相權的斗爭B.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制度的演進C.大一統局面的實現D.封建君主專制和自然經濟的衰敗3.武則天稱帝時期,傳統婚禮儀式發生了有趣的變化,以往男女新人并行的跪拜禮,變為男子單跪而女子站立行禮。這一轉變體現了霸A.婚姻禮儀的隨意更改B.社會審美觀念的轉變C.女性社會地位的上升D.唐朝社會階層的流動4.“(宋)真宗時,張詠鎮蜀,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一交一緡,以三年為一界而換之。”上述內容有助于探究A.占城稻的推廣B.“交子”誕生的背景C,市舶司的產生D.皇權加強的原因5.與下面表格內容相關的基本史實是關鍵詞概況識“變”世紀之交的世界與中國應“變”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的探索、斗爭思“變”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下的中國出路A.洋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B.鴉片戰爭與洋務運動C.戊戌變法與義和團運動D.戊戌變法與武昌起義【歷史第1頁(共4頁)】.25-CZ97c·口 掃描全能王創建6.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右圖所示的宜傳畫出現在底到戰抗恊妥玉A.辛亥革命時期B.北伐戰爭期間C.紅軍長征途中D.抗日戰爭期間7.就內容而言,.1954年憲法中規定的國家機構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以下簡稱《共同綱領》)中規定的政權機關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同的主要是憲法沒有像《共同綱領》那樣對軍事、經濟、文教、民族、外交等制度和政策分別加以規定。對于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憲法規定得也更為詳細具體。由此可見,1954年憲法A以《共同綱領》為基礎,但有所發展B.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C是一部真正反映廣大人民利益的憲法D.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保障8.為右面的宣傳畫搭配的主題詞最為恰當的是A.吸取甲午之痛,再建新式海軍B.創建人民軍隊,加強政治建軍C.加強空軍建設,健全軍隊體系幾人事交函D.勿忘歷史屈辱,鑄就現代國防9.隨著西歐城市的不斷發展,市民階層逐漸形成。為了避免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同時防止封建領主的侵犯,城市中出現了A封建莊園B.行會C.租地農場D.大學10.《1793年醫師關于曼徹斯特城工人住宅的調查報告》中寫道:1793年,在曼徹斯特城工人的住宅中,某些地下室嚴重潮濕,根本不適宜居住。許多工人在這種墻上滴水且通風不足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時期后就與世長辭了。由此可見A工業革命下工人生存條件的惡劣B.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的貧富差距C.工業化國家下城市建設亟須改革D.工業資產階級生活條件十分優越11.“在全盤集體化運動中,蘇聯實行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消滅富農的政策,規定沒收富農財產,轉為集體農莊主公積金,作為貧雇農入莊費(共約4億盧布),并把富農驅逐出本區、州,不準(他們)加人集體農莊。”由此可見,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呈現的具體特點是A.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推進B.得到人民群眾大力支持C,以階級斗爭為手段強力推行D.富農阻礙了農業集體化12.歐洲戰場主要是歐洲國家加上蘇聯和美國對付德國侵略勢力。德國出兵波蘭,英、法雖然對德宜戰,但在波蘭被占領后,出現了6個月的平靜期,歐洲史學家稱它為“幻想的冬天”。這一現象A.縱容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野心B.導致英國和法國遭遇瘋狂侵略C.刺激了法西斯軸心國集團形成D.為協調盟車的行動創造了條件【歷史第2頁(共4頁)】·25-CZ97c.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