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業質量檢測七年級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7小題,1-10題每題1分,11-17題每題2分,共24分。1、隋朝在中華帝國的正午時分高調登場卻匆忙謝幕,在中國歷史上宛如縣花般脆弱短暫的璀璨輝煌。這段話反映了隋王朝的特點是鄭A.經濟繁榮B.二世而亡C.短暫而繁榮D.崇尚節儉2.盛唐詩人王維曾寫道:“九天閭闔(閭闔changhe:宮門)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旒1i:天子禮p帽前后懸垂的玉串)。”詩句主要描繪了唐朝的延!A.政治制度B.經濟狀況C.對外關系D.社會風氣3.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未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的頭上。”這反映了宋朝的治國策略是A.強干弱枝B.分解相權C.民貴君輕D,重文輕武4.“風從草原走過,吹散多少傳說,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釀成歌…到處傳揚你的恩德,在牧人心頭銘刻。”這首《成吉思汗》中,成吉思汗被牧人傳揚的“恩德”是A.滅亡西夏B.統一蒙古C.建立元朝D,修筑長城5.“它既是唐朝衰落和宋朝崛起的過渡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的關鍵時期。它製既有戰亂頻繁和社會動蕩的陰暗面,也有經濟發展和文化創新的光明面。”“它”指的是A.五代十國B.春秋戰國C.魏晉南北朝D.遼宋夏金6.宋朝在雄州、霸州設置榷場,由朝廷派宮員專舉貿易。澶淵之盟后宋人認為,每年雖然輸出歲幣“銀絹五十萬匹兩之數”,但是“以我不急,易彼所珍,歲相乘除,所失無幾”。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澶淵之盟不利于民族交融B.遼宋和議對雙方都有利C.澶淵之盟使宋朝損失巨大D.榷場消除了民族間隔閡爵7.《隋書》說楊堅“天性沉猜(猜疑),素無學術,好為小數(計較小事情),不達大體”,而在美國《時代》周刊評選世界最偉大歷史人物評選中,楊堅競位列其中。下列能成為《時代》周刊評選依據的是A.開通了大運河B.創立了科舉制C.完成國家統一D.開創詩歌黃金時期8.膾炙人口的唐詩深受人們喜愛,唐代詩人輩出。郭沫若:“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他贊譽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隱美9.“及范陽節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遵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該事件A,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B,標志著唐朝的滅亡C,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D,標志著五代十國開始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