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節 糖類第二課時 二糖、多糖環節一:復習回顧,歸類認識糖類糧食中的淀粉(C6H10O5)n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紅糖中的蔗糖C12H22O11植物莖葉中的纖維素(C6H10O5)n蜂蜜中的果糖C6H12O6麥芽糖C12H22O11人體攝入其他糖類(如蔗糖、麥芽糖、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終可生成葡萄糖。淀粉麥芽糖葡萄糖唾液淀粉酶胰、腸淀粉酶胰麥芽糖酶腸麥芽糖酶1.人體內的葡萄糖是從哪里來呢?2. 某廣告宣稱新型糕點只含面粉、植物油和雞蛋,不含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環節一:復習回顧,歸類認識糖類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蔗糖蔗糖是最常用的甜味劑,也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的一種二糖無色晶體,易溶于水甘蔗熔點186℃甜菜白糖、紅糖、冰糖等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蔗糖分子式C12H22O11可以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化學性質蔗糖水解液中和液產生紅色沉淀↓注:稀硫酸做催化劑;NaOH中和硫酸使溶液呈堿性檢驗蔗糖的水解產物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麥芽糖麥芽糖主要存在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產物麥芽糖有甜味,但甜度不及蔗糖發芽的小麥使用含淀粉酶的麥芽作用于淀粉可制得飴糖發芽的谷粒和麥芽淀粉水解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麥芽糖可以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和麥芽糖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式:C12H22O11化學性質: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實驗與記錄】根據實驗4-1中檢驗葡萄糖還原性的方法,自行設計實驗 方案進行檢驗。【問題】葡萄糖屬于還原糖,蔗糖和麥芽糖是否屬于還原糖?【討論】(1)根據實驗結果判斷蔗糖和麥芽糖是否屬于還原糖。(2)操作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實驗內容 預期現象 實驗現象 結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實驗用品】20%蔗糖溶液、 20%麥芽糖溶液、銀氨溶液;試管、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試管夾等。設計實驗檢驗蔗糖和麥芽糖的還原性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設計實驗檢驗蔗糖和麥芽糖的還原性實驗 內容 實驗操作 預期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 解釋或結論用銀氨溶液檢驗蔗糖和麥芽糖是否有還原性 (1)取一支潔凈的試管,加入2 mL銀氨溶液,標記為2號試管; (2)向2號試管銀氨溶液中加入1 mL蔗糖溶液,振蕩; (3)將混合液平穩地放在60℃左右的熱水浴中微熱,觀察實驗現象。(1)取一支潔凈的試管,加入2 mL銀氨溶液,標記為3號試管; (2)向3號試管銀氨溶液中加入1 mL麥芽糖溶液,振蕩; (3)將混合液平穩地放在60℃左右的熱水浴中微熱,觀察實驗現象。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實驗 內容 實驗 現象實驗 結論 蔗糖_______還原糖,麥芽糖_______還原糖 無明顯現象不屬于屬于用銀氨溶液檢驗蔗糖和麥芽糖是否有還原性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銀鏡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實驗 內容 實驗 現象實驗 結論 蔗糖_______還原糖,麥芽糖_______還原糖 無明顯現象不屬于屬于用新制Cu(OH)2懸濁液檢驗蔗糖和麥芽糖是否有還原性出現磚紅色沉淀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蔗糖 麥芽糖相似性 不 同 點①組成相同,分子式均為C12H22O11,互為同分異構體;②都屬于二糖,均能水解生成單糖。水解產物還原性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非還原糖還原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也不能被新制的Cu(OH)2懸濁液氧化能發生銀鏡反應,也能被新制的Cu(OH)2懸濁液氧化化學性質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二糖——乳糖乳糖也是一種常見的二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動物的乳汁中,可用于嬰兒食品、糖果、藥物等的生產。乳糖經發酵產生的乳酸是酸奶酸味的主要來源。部分人群由于腸道內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飲用牛奶后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等乳糖不耐受的癥狀。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淀粉和纖維素由大量葡萄糖單元相互連接組成的,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淀粉的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到幾十萬,纖維素可達到幾百萬。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可以表示為(C6H10O5)n,其中的葡萄糖單元中一般仍有三個羥基,所以也可表示為[C6H7O2(OH)3]n。因為n值不同,故二者不互為同分異構體。直鏈淀粉結構示意圖支鏈淀粉結構示意圖纖維素結構示意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淀粉存在和結構淀粉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植物儲存營養物質的一種形式,在種子、塊根和塊莖中含量豐富,谷類和薯類含淀粉較多。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淀粉天然淀粉由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組成。支鏈淀粉含量很高的一些谷物,如糯米、糯玉米等有比較黏的口感。直鏈淀粉結構示意圖支鏈淀粉結構示意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淀粉熱水淀粉是白色粉末狀物質,沒有甜味,不溶于冷水。在熱水中淀粉會部分溶解,形成膠狀的淀粉糊。物理性質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不能被銀氨溶液和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屬于非還原糖。分子中存在醇羥基,可以發生酯化反應。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變藍,可以利用該現象檢驗淀粉的存在。化學性質多糖——淀粉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現象A 現象B 結論① 未出現銀鏡 溶液變藍色② 出現銀鏡 溶液變藍色③ 出現銀鏡 溶液不變藍色淀粉尚未水解淀粉部分水解淀粉完全水解淀粉水解程度判斷多糖——淀粉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用途淀粉是食物的一種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等為原料,經發酵可以得到多種產品如燃料乙醇、白酒、食醋、味精,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藥物淀粉經酯化后可用于生產食品添加劑、表面活性劑和可降解塑料等C6H12O6 2C2H5OH+2CO2↑酒化酶多糖——淀粉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纖維素存在:纖維素存在于一些植物中(例如棉花、木材、麻中)。纖維素參與構成植物的細胞壁,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多糖。物理性質:白色、沒有甜味的具有纖維狀結構的物質。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機溶劑。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實驗4-2實驗現象:出現磚紅色沉淀在試管中放入少量脫脂棉,加入幾滴蒸餾水和幾滴濃硫酸,用玻璃棒將混合物攪拌成糊狀,加入過量NaOH溶液中和至堿性,再滴加3滴5%CuSO4溶液,加熱,觀察并解釋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纖維素水解后產物有還原性,最終產生葡萄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纖維素纖維素的化學性質不能被銀氨溶液和氫氧化銅等弱氧化劑氧化,屬于非還原糖。酯化反應:可以與醋酸、硝酸發生酯化反應制備醋酸纖維、硝酸纖維。在酸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纖維素用途棉和麻的纖維大量用于紡織工業。一些富含纖維素的物質,如木材、秸稈等是造紙的原料。黏膠纖維中的長纖維稱為人造絲短纖維稱為人造棉黏膠纖維是用木材、秸稈等富含纖維素的物質經化學處理后通過紡絲而制成的再生纖維。環節二:分類探索,科學認識糖類多糖——纖維素淀粉 纖維素分子結構 分子通式 (C6H10O5)n 相對分子質量 可達到幾十萬 可達到幾百萬分子結構關系 都是由葡萄糖結構單元(C6H10O5)構成的天然有機高分子,但分子內葡萄糖結構單元數目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 化學性質 共性 無還原性,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 特性 遇碘變藍 分子中含有醇羥基,能與醋酸、硝酸等發生酯化反應歸納總理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糖類單糖二糖果糖葡萄糖最簡式 CH2O—OH 具有醇的性質分子式:C6H12O6官能團結構簡式:CH2OH (CHOH)4CHO—CHO 具有還原性麥芽糖蔗糖不含醛基,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含有醛基,水解生成葡萄糖組成元素多糖C、H、O淀粉纖維素水解程度的實驗習題追蹤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1.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常涉及化學知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B.過多食用糖類物質如淀粉等不會導致人體發胖C.淀粉在人體內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纖維素可以作為人類的營養物質√習題追蹤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2.對于淀粉和纖維素兩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二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終產物不同B.二者含C、H、O三種元素的質量分數相同,且互為同分異構體C.它們都屬于糖類,且都是天然高分子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發生銀鏡反應,而纖維素不能√習題追蹤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3.唐代張九齡詩句“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涉及淀粉、麥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學物質,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種類相同B.蔗糖和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都互為同分異構體C.麥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Cu(OH)2氧化D.淀粉、麥芽糖都能發生水解反應,最終生成葡萄糖√習題追蹤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4.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為當今世界的一項顛覆性技術。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在人體內代謝后轉化成果糖B.這種合成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化學性質不同C.此項技術有助于我國在未來實現“碳中和”D.淀粉是二氧化碳分子的多聚體√習題追蹤環節四:歸納整理,練習鞏固5.我國科學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碳循環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條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B.葡萄糖與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都屬于烴類C.1 mol CO中含有6.02×1024個電子D.22.4 L CO2被還原生成1 mol CO√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