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題(卷) A.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B.涵養水分和調節氣候C.制造有機物,維持正常生命活動 D.為動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環境七年級生物 5.曉東將剛摘下的葉片放入 70℃的熱水中,很快發現葉片表面產生了許多小氣泡,并且下表皮的氣泡比上表皮的氣泡多,這種現象說明( )(時間 60 分鐘 滿分 50 分)A.葉片上表皮含葉綠體比下表皮的多第 I 卷 選擇題(共 15 分) B.葉片下表皮的光照弱C.葉片下表皮的氣孔多本部分共 15 個小題,每小題 1分,共 15 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D.葉片下表皮產生的氧氣多個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6.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植物體內兩個相互依存的生理過程,對整個自然界都有著1.“三孩”政策開放以來,很多人積極響應。小文的媽媽給他生了一個弟弟,在弟弟重要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的誕生過程中,下列序號和名稱對應不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需要消耗氧氣A.①——子宮B.植物白天只進行光合作用,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B.②——睪丸C.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氧氣,動物呼吸會消耗氧氣C.③——受精卵D.光合作用貯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D.④——胚胎7.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無論是葉的排列方式還是葉的形態結構都與2.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春期作為青少年發育的關鍵時期,以下敘述錯誤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相適應。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是( )A.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 B.腦的重量顯著增加C.神經系統逐漸完善 D.獨立意識逐漸增強3.將兩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培養幾周,其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枝條上的葉片呈鑲嵌式排列,有利于接受陽光的照射A. 實驗變量是水分的多少 B.枝條上的葉片形態扁平、舒展,接受光照的表面積大B. 植株的正常生長需要無機鹽 C.葉片結構①④中含較多葉綠體,為光合作用提供場所C. 實驗變量是光照時間 D.葉片結構⑤有兩種管道,運輸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D. 植株的正常生長只需要水分 8.種質庫中適于保存大豆等作物種子的條件是( )4.我國宣布力爭于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綠色植物是天然的碳氧平衡器,下列關 ①高溫 ②低溫 ③干燥 ④潮濕 ⑤空氣流通 ⑥密封于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9.春天,當你進入種植草莓的塑料大棚進行采摘時,立刻感受到大棚里溫度遠遠高 C. 土壤中的無機鹽和水 D.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于外界。但果農爺爺卻說要想草莓增產,晚上還要降低大棚溫度。請用所學知識解 14.下列用來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實驗裝置是( )釋,晚上降低大棚溫度主要目的是( )A.增強光合作用 B.提高蒸騰作用C.提高呼吸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A. B. C. D.10.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如圖是大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如有種子未萌發,其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15.某同學為探究“陽光對大豆發芽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取兩個相同的、裝有同B 種等量花園土的花盆分別標號為①和②,在兩個花盆中播種數量相等、飽滿程度和大.大豆種子萌發的(一)階段,體內有機物逐漸增多C 小相似的大豆種子,并對陽光、溫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學閱讀了.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發育成①的結構最突破種皮D 其設計方案后,提出下列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大豆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自胚乳11.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番茄栽培,觀察了番茄的生 花盆 陽光 溫度/℃ 水長全過程。下列做法與所依據的科學原理不一致的是( ) ① 向陽處 20 適宜A.播種時要合理密植——提高光的利用率 ② 暗處 28 適宜B.播種前進行選種、催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質量 A.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向陽處 B. 兩個花盆的溫度都應維持在 28 ℃C.生長期間及時除去雜草——減少雜草與番茄競爭,利于幼苗的生長 C.①花盆應在 28 ℃,②花盆應在 20 ℃ D. 兩個花盆都應放在暗室中D.生長期間進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水分的含量,促進葉的蒸騰作用 第 II 卷 非選擇題(共 35 分)12.如圖是根尖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根尖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本部分共 3個小題,其中 16 題 12 分,17 題 13 分,18 題 10 分,共 35 分。A.根尖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① 16.(13 分)“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共和B.根尖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的部位是④ 國勛章”的獲得者袁隆平院士生前主持C. ③部位的細胞伸長增加了細胞的體積 研發的耐鹽堿海水稻,畝產超過 620公D.根的生長主要靠②部位細胞的分裂 斤,對國家和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甲13.將一株質量約 0.2千克的柳樹苗栽種在肥沃的土壤中, 兩 圖是海水稻的生長發育過程簡圖,乙圖年后連根挖出, 脫水后稱重達 11千克。 這株柳樹增加的質 是海水稻受精過程示意圖,請你據圖回量主要來源于( ) 答問題。A. 空氣中的氧氣 B. 土壤中的無機鹽(1)甲圖幼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供水稻生長所需的水和無機鹽通過 ▲ (填結 (4) 葉片 甲 乙 丙構名稱)運輸到植物體各器官, ▲ 作用為水的吸收、運輸提供動力。實驗結果 — 見光部分: ▲ ;遮光部分: ▲ ▲(2)甲圖中,海水稻生長到一定時期會開花,▲ 是花的主要結構,其中乙為 ▲ 。從 b 發育為 c 必須經歷 ▲ 和 ▲ 兩個生理過程之后,乙圖中所示結構[ ▲ ] ▲ (5)實驗結論:將發育成稻谷(果實)。 由葉片甲和葉片丙的對照結果分析得出: ▲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葉片乙的見(3)儲存在大米中的淀粉,是海水稻通過 ▲ 作用產生的,這一過程主要發生在 光部分與遮光部分的對照結果分析得出: ▲ 是光合作用的條件。葉片的葉肉細胞中,該結構中含大量 ▲ 。 (6)根據實驗結果,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 ▲ 。(4)收割的稻谷堆放在倉庫,第二天發現谷堆發熱,是因為稻谷進行 ▲ 作用釋 18.(11 分)興趣小組開展'探究生菜無土栽培的條件"實踐活動,流程致如圖 1。放出了能量。低溫儲量大米可以保鮮、鎖鮮,原理是 ▲ 。(此空 2 分)17.(11分)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天竺葵進行了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過程如下:第一步:將整株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環境中一晝夜。1 (1)經探究,同學們明確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 ▲ 和 ▲ 。第二步:如圖 所示,用黑卡紙對葉片乙做局部遮光處理;用裝有氫氧化鈉(可吸(2)下圖 2為栽培裝置,移栽前向培養槽內通入培養液,移栽時盡量使生菜的 ▲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將葉片丙包裹密封;葉片甲不做處理。第三步:將圖 1 植株放置于陽光下 3-4 (填器官名稱)不受損,保證對 ▲ 和 ▲ 的吸收。移栽后發現幼苗出現萎蔫現小時。再分別摘取葉片甲、乙、丙,按圖 2象,經分析可能是培養液濃度 ▲ (填"偏高"或"偏低"),導致了植物細胞失水。調的步驟進行檢驗。整培養液的濃度后,生菜葉硬挺了起來。(3)表 3為生菜在不同基質條件下的生長情況。表 3同學們以葉片數量和 ▲ 反映植物生長狀態,發現使用 ▲ 作為基質,效果最理(1)將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環境中一晝夜的目的是通過 ▲ (填“光合”或“呼吸”)作想。他們推測該基質保水量適宜,疏松度較好,使植物的根能夠獲得充足空氣,利用消耗葉片中原有的淀粉。于 ▲ 作用。(2)乙葉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這樣處理可起到 ▲ 作用。(4)若要進一步明確生菜無土栽培的其他環境條件,你認為還可以從哪些角度開(3)圖 2 中步驟 a 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目的是使葉片含展探究? ▲ (寫出一點即可,2 分)。有的 ▲ 溶解到酒精中,脫色完成,葉片被漂洗后,葉片呈 ▲ 色。第二學期期中七年級生物答案1-5 ABBAC6-10 DCCDA11-15 DADCB16.(13分)(1)導管蒸騰(2)花蕊雌蕊傳粉受精③子房(3)光合葉綠體(4)呼吸溫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機物越少。(2分)17.(11分)(1)呼吸(2)對照(3)葉綠素黃白(4)見光部分:變藍遮光部分:不變藍丙:不變藍(5)二氧化碳光(6)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適當增加光照強度/時間18.(11分)(1)適量的水充足的空氣(2)根水無機鹽偏高(3)葉片寬度巖棉組呼吸(4)探究不同光照強度/不同光照時間/不同溫度下/不同無機鹽含量對生菜生長的影響?(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生物答案.pdf 山西省壽陽縣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考試七年級生物學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